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我是劉邦

作品資料 第112章 誰主咸陽15 文 / 長風一嘯

    那公子子嬰在消除了那趙高的勢力之後,便開始為他這個末代皇帝的當家開始了一系列的準備。首先,他要做的,便是到太廟裡去告祭祖先。這一點是必須去做的,而且,這一回,也並不是跟上回一樣,是由那趙高逼迫著自己去的,而是自己真心想去的。

    而子嬰所做的第二點,就是加強關的防禦力量,爭取守住大秦王朝的最後一道關。關,是劉邦的部隊通過武關之後,抵達咸陽城前最後的一道關口了,過了這一道關之後,咸陽,也就整個都暴露在了劉森的大軍之下了。所以,這一道關,無論如何,也得守住。於是,子嬰便派重兵進行把守,就差自己御駕親征了。

    -----------

    而在劉山河的營帳之內,劉山河正在為張良的到來而接風洗塵呢。劉山河跟那蕭何坐於一處,張良跟那酈食其坐於一處。要知道,之所以這樣安排,其中也是大有道理的。在張良真正來到劉山河的身邊之前,有所有的文官之中,最為讓劉山河信任的,大概也只有這個蕭何蕭老兄了。

    而之所以這樣,一方面,那蕭何可是劉山河的故友,想起自己當年在沛縣時的那些事兒,劉山河自然不會忘記他蕭何這個老朋友。第二個方面,若是論才幹,當前來看,還真沒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那蕭何的。

    而且,那蕭何極善於權變,能夠順時而動,見機行事。像這樣的人,無論什麼時候,處在什麼時代之下,都會是一個得意的人。也就是說,蕭何這樣的人,永遠也不會被拋棄,生活永遠不會潦倒。

    風杯酒下肚之後,劉山河便直接切入了主題:「子房先生,你的諾言,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夠兌現啊?」

    劉山河此言,自然是意有所指了。想當初,在篩城一別,已經快一年了。而在這一年裡,雖然劉山河是南征北戰,日理萬機,可是,他對於這一件事情,卻是從來都沒有忘記過。他也從來都不敢忘記。他知道,在一定程度上說,他能不能得到天下,就看自己能不能得到這張良張子房了。此人絕對的是一位奇士,不僅僅是一個飽學之士,而更為重要的是,此人擁有大志,而所學乃兵法,並得自於黃石公之真傳,往往就在最為困難的時候,哪怕是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他也能夠屢出奇謀,導致局面柳暗花明。可是,他對於這一件事情,卻是從來都沒有忘記過。他也從來都不敢忘記。他知道,在一定程度上說,他能不能得到天下,就看自己能不能得到這張良張子房了。此人絕對的是一位奇士,不僅僅是一個飽學之士,而更為重要的是,此人擁有大志,而所學乃兵法,並得自於黃石公之真傳,往往就在最為困難的時候,哪怕是在山窮水盡的時候,他也能夠屢出奇謀,導致局面柳暗花明。

    想起距離那篩城一別,居然已經過去了近一年了,劉山河不由得感慨萬千。而現在,那張良張子房就在自己眼前,叫他如何不感慨啊?

    那張良一聽此言,其實他也早就有所準備,於是,便長歎一聲,把自己手中的酒杯放在桌子上,面帶愁容道:「唉,不瞞沛公說,子房當時所許下的那一個諾言,實在是從來都沒有敢忘記啊!而且,也時時迴響在子房的耳旁。可是,無奈於韓王初立,兵微將少,雖然也曾經奪得過幾座城池,可是,轉眼之間,卻又被那秦軍給奪了去。唉,此事不能夠辦妥的話,那麼我張良可怎麼懈效命於明公的帳下呢?要知道,光復我大韓,可是我張良義不容辭的責任啊!可是,無奈於韓王初立,兵微將少,雖然也曾經奪得過幾座城池,可是,轉眼之間,卻又被那秦軍給奪了去。唉,此事不能夠辦妥的話,那麼我張良可怎麼懈效命於明公的帳下呢?要知道,光復我大韓,可是我張良義不容辭的責任啊!」

    其實,張良說這話倒是一點兒也不假。張良當初之所以能夠在博浪沙行刺於那秦始皇,自然就是因為他滅了自己的祖國韓國,所以他才懷著一種極端的復仇之心,採取了那樣的一個極端的行動的。像他那樣一個把自己的祖國看得比什麼都重的人,想讓他把韓國放在一邊,而心甘情願地前來輔佐劉山河,那也確確實實有些難度。

    那蕭何在一邊聽到此言之後,不由得哈哈一笑,道:「哈哈,哈哈,子房先生,子房先生,這事好辦,這事好辦啊!哈哈,哈哈,關鍵的問題是,子房先生是不是有意要輔佐我們沛公啊!嗯,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啊!」

    「哦?不知先生有何高見啊?請先生快快講來,子房願意洗耳恭聽。」那張良猛一聽那蕭何居然如何輕描淡寫地寫出了自己的心事的解決辦法,自然是又驚又喜,於是,便將手一拱,向著那蕭何抱拳讀者道。

    「哈哈,哈哈,其實啊,這事也很簡單,嗯,真的很簡單。你呢,不就是掛念著韓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幾座像樣的城池和土地嗎?哈哈,哈哈,這個簡單,這個簡單啊!嗯,問題的關鍵是,你究竟想不想來輔佐我們沛公啊!啊∼∼∼」

    聽到這裡之後,張良不由得一怔。說實在話,他這一次前來跟劉山河一聚,還真沒有想到,到底該怎麼處理自己現在所面臨著這一個困境。而那酈食其一聽那蕭何的話之後,也是哈哈一笑,道:「啊,是最,是啊,這個簡單,這人其實是很簡單的啊∼嗯,子房先生,你想啊,沛公手中擁有著十數萬大軍,替韓王攻下幾座城池,那還不是舉手之勞嗎?嗯,那下太過於簡單了!還是剛才蕭何將軍說的對,問題的關鍵,還是子房先生,是不是真想過來輔佐我們沛公啊!你想啊,沛公手中擁有著十數萬大軍,替韓王攻下幾座城池,那還不是舉手之勞嗎?嗯,那下太過於簡單了!還是剛才蕭何將軍說的對,問題的關鍵,還是子房先生,是不是真想過來輔佐我們沛公啊!」

    那劉山河聽到蕭何和酈食其的提醒之後,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一個好機會,於是便做悄然狀,道:「哦、原來是這樣啊!對,對,對,對,這好辦,這好辦啊!嗯,我目前正欲率大軍南下,所過之處,所有之城池,全部都要實蕩平。這樣的話,我隨意弄出幾座城來,送與韓王,不就成了嗎?我目前正欲率大軍南下,所過之處,所有之城池,全部都要實蕩平。這樣的話,我隨意弄出幾座城來,送與韓王,不就成了嗎?這樣的話,子房先生,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啊?啊?哈哈哈哈∼∼∼」

    聽了那劉邦的這一番話之後,張良的一顆心,也總算是放了下來了。其實那張良所擔心的,也只不過是能不能給那韓王一片土地,幾座城池而已,而不是幫著那韓王奪取天下。那也不是他張良的初衷,而且,那韓王也不具備那個實力。這一點,張良的心裡可是比誰都清楚得多。而他的想要復立那韓國,其實也只是為了一個心願而已,因為他張良世代都相韓,所以,還自己的故國一個曾經的輝煌,自然也就成為了那張良的一個夢想了。

    對,其實就是一個夢想而已,也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想到跟群雄爭鋒?那肯定是不行的。一是實力,二是得具有著那種具有著王者之氣的人出現才行。而在這一點上,張良自以為,普天之下,就當前來看,也只有那劉邦一人而已。所以,其實張良早就有輔佐劉山河之意,只是時機還不成熟。現在終於算是可以了,人家劉邦如此痛快地答應幫著自己復立韓國,而且還如此大方的送幾座城池給韓王,還有大片的土地。難道,這不是很好嗎?人家劉邦這樣對待自己,可是捧著一片真心啊∼

    「既然這樣,那麼,張良也就無所牽掛了。」張良聽後,終於點了點頭。

    「好,好,好!那麼,咱們就一言為定,不許反悔!」蕭何嘻嘻哈哈地舉起了酒杯,大家也一起都把自己手中的酒杯高高的舉了起來。是的,人,一旦達到了自己的心願之後,那麼,便也就特別的興奮,特別的高興。

    從此,對於那劉山河來說,可是如虎添翼啊!自從那劉山河有了那張良,勝利是一個接著一個的來,一切的一切,也都慢慢地步入到了正規之中了。

    ------

    想當初,以攻取那宛城的時候,如果是按照那酈食其的建議,便是先繞開此城,而是直接去攻打下一座城池。也正是張良的及時阻止,才使得劉山河沒有遭受到前後受到攻擊的境地。

    那一回,根據張良的建議,劉山河率軍來了一個回馬之槍,很快又從半路上折返了回來,一下子把那南陽守令所守衛著的宛城,給圍了一個水洩不通。接著,張良又向那劉山河進言道:「沛公,你知道那南陽守令為什麼不肯投降我們嗎?」

    劉山河聽後,若有所思地說道:「似乎,似乎是因為我們的兵馬不夠強大吧!如果咱們的兵馬足夠強壯的話,那麼,想必那南陽守令也就不會這樣了。」

    顯然,那張良對於劉山河的分析還是很滿意的,自古以來,都是良臣佐明主。如果遇到那種沒有頭腦的,或者是固執己見的君主的話,那麼,即使自己再有良謀奇策,也是一個白搭。於是,張良便府耳在了那劉山河的耳邊,說了幾句話,結果,讓那劉山河一下子便高興得不得了了。

    事隔多日之後,當劉山河率領大軍來到了堯關關前面,望著那巍峨高價的武關的時候,眾將領不由得又在討論起當初攻擊那宛城時的情景。首先發言的,還是那樊噲,也是劉山河的連襟。其實,本來,這樊噲便跟那劉山河是兄弟,早在沛縣的時候,兩個人的關係就是相當之好。而現在,兩個人又多了一層親戚關係,自然也就顯得更加地親密無間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很多的時候,那樊噲總會直言以諫,也不管那劉山河高興不高興,順口就說出來。而那劉山河呢,也是從內心裡很喜歡樊噲的這一點,說話直來直去,從不瞞著藏著。再者,也有這一層關係在這裡,因為,在很多事情上,他自然也是對於那樊噲更放心一些,用得也更大膽一些了。

    「我說曹參啊,依我看哪,這張良先生,可是比著那酈老夫子強得多了!那個老傢伙,也就只是會搖唇鼓舌而已,真正論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還是張良先生啊!」樊噲說道。

    曹參聽了那樊噲的話之後,不由得把視線轉移到了前面。那裡,劉山河正跟張良和蕭何闊步前行。曹參看到了這一情景之後,心裡不免有些失落。很顯然,那劉邦、張良還的蕭何,便是最高層,或者也叫第一集團的人物。而同是跟那劉邦關係不錯,自己現在卻只是混得了一個跟樊噲、夏候嬰、周勃等人一樣的第二集團的人物。不過,曹參也很清楚,這人可不能比,畢竟人的本領可是不一樣的。

    「呵呵,呵呵,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子房先生的計謀,那可是相當出眾,相當出眾啊!比如攻取宛城的那會兒,我們就是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在那宛城四周是四處紮營,而且,在那漫山遍野裡都插滿了旗幟。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我們在接到了命令之後,便命令士兵們竭力狂鹹,將我們的旗幟揮舞得是四處都是。結果,那南陽守令一看到了這樣的陣勢,幾乎就嚇得是屁滾尿流,趕快就派人向我們來求和來了……比如攻取宛城的那會兒,我們就是按照子房先生的意思,在那宛城四周是四處紮營,而且,在那漫山遍野裡都插滿了旗幟。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我們在接到了命令之後,便命令士兵們竭力狂鹹,將我們的旗幟揮舞得是四處都是。結果,那南陽守令一看到了這樣的陣勢,幾乎就嚇得是屁滾尿流,趕快就派人向我們來求和來了……」周勃興高采烈地說道,一邊說,還一邊不停地手舞足蹈。

    「是啊,是啊,那真叫高明,那可是真叫高明啊!雖然只是一種虛張聲勢的手法,可是,就是這種手法,又有幾人能夠想到?這可是不但需要勇氣,還需要膽略的!」曹參無疑在他們幾個人中,還是很有威望的。

    「嗯,再比如說那攻取武關的戰鬥,同樣的,也是相當的精彩啊!」那樊噲的一席話,很快便又把剛剛攻打下來的那個武關的事情說了出來……

    確確實實的,攻取武關的事情,更是充分體現了那張良的奇謀良策。那武關,可是一座秦軍防守相當堅固的關聯,足足有幾萬之眾。如果是死打礙拼的話,那肯定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的,所以,按照著純良的計策,便給他來了一個巧取。同樣是巧取,這一回,卻更顯得之巧妙之極。

    第一步,讓劉山河所有的兵馬,在那武關城外四處駐紮,而且也是面積越大越好,以造成極大的聲勢,用以震驚敵軍;第二步,充分利用那趙高前來求和的契機,將計就計。

    「怎樣的將計就計法?」那劉山河有些蒙了,說實話,他雖然也覺得自己並不很笨,可是,真正具體到一些計謀之上,那則又當別論了。

    「明公,那趙高不是正好派人前來求和嗎?嗯,正好。我們如此這般∼∼∼」張良輕聲地對那劉山河說著。之後,劉山河滿意不停點頭稱是……

    「快去,把那前來求和的趙高的使者帶上來,我有話要對他說。」劉山河對手下人說道。

    很快的,劉山河的一個手下,便把那趙高派來求和的使者,帶上來了。劉山河吩咐左右全部都退下,就連張良等人,也都全部喝退,之後,便跟那位使者進行密談。自然,劉山河只所以這樣,也就是為了裝出真正想和談的樣子而已。

    「齊先生,我劉邦早就仰慕趙高趙丞相的威名,也早就想結拜了,只是沒有更好的機會而已。現在正好,既然趙丞相派你來了,那麼,咱們一切話,咱們也正好都說開。嗯,昨天你所說的那個條件,我反覆地考慮了一下,覺得還可以。你要知道,如果不是我現在正跟那項羽搶時間的話,我劉邦是說什麼也不會答應的。嗯,真的。你也看到了,我現在的兵馬雖然不是很多,不過,卻也算是挺強大,打下一座武關來,那根本就不費什麼吹灰之力。你要知道,如果不是我現在正跟那項羽搶時間的話,我劉邦是說什麼也不會答應的。嗯,真的。你也看到了,我現在的兵馬雖然不是很多,不過,卻也算是挺強大,打下一座武關來,那根本就不費什麼吹灰之力。

    「不過,你也許聽說過了,在臨出發之前,我們可是有約定的,那就是誰先入關,攻下咸陽者,誰便早稱王。所以,為了趕時間,我跟我的謀士們反覆凋謝,終於還是覺得,跟丞相合作一回,還是很值得的。只是,丞相所提的那些條件,也太苛刻了一些了。嗯,二分關中,虧他怎麼想來著∼∼∼」劉山河故意裝出一副不能接受的樣子。

    而這一點,也是張良的主意。張良曾經叮囑過劉山河:一定不能讓使者看出什麼漏洞來,不然的話,這戲一旦折幫,那再接下來,可就不好演了。

    「哦,哦,哦,是這樣。要知道,我們趙丞相現在在朝廷之內,那可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我跟你說明了吧,就是皇帝,其實也就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了,真正所有的朝中大事,則完全由我們丞相一手來辦。這大秦朝的江山,其實已經姓趙了!所以,我們丞相拱手把這江山讓給了沛公,這樣的條件,應該也不錯啊,是吧,沛公?」那使者其實也早就意識到,那劉山河肯定不會每每就範的,有著這樣的表現,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不然的話,反而真的會讓他生出一些疑慮來呢。「嗯,好,那我們就這樣說定了。不過,我劉邦你也是知道的,特別的愛交朋友。你這麼遠既然來了,那就一定在我的營寨裡多隹幾日,我一定會好好的招待招待一下先生,不然的話,先生又會說我劉邦不好客了∼那我們就這樣說定了。不過,我劉邦你也是知道的,特別的愛交朋友。你這麼遠既然來了,那就一定在我的營寨裡多隹幾日,我一定會好好的招待招待一下先生,不然的話,先生又會說我劉邦不好客了∼……照著張良的意思,劉山河極力挽留那使者。

    其實,劉山河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一定要讓那位使者知道他的誠意;另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演一齣戲,給那駐守武關的秦將來看,好讓他放鬆戒備,便於自己攻城。

    「不行,不行,那怎麼行呢!沛公,你的好意我心領了,可是,我卻是斷斷不能在你這裡久留的。我可是身負著趙丞相的重托來的,使命在身,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啊!」那使者倒也很執著,就是不肯接受那劉山河的挽留。不過,劉山河在方面,那可是一個高手。他只要想辦到的事情,憑藉著自己的言辭和頭腦,幾乎就沒有做不成的。於是,劉山河呵呵一笑,對那位使者繼續說道:「先生,你這樣說的話,那可就是看不起我劉邦了。我也知道你的心情,可是,你的使命已經順利完成了,既然這樣的話,那麼,你還有什麼掛心之事呢?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這也就是你,如果換了別人的話,我還真不一定答應那趙高的條件。我也是看你這人還很忠誠,很投我的緣,所以,我想跟先生多聊幾日,然後,我再專門派人護送先生回去,如何?先生如果再不給我面子的話,那咱們的和談我可就不同意了。我也知道你的心情,可是,你的使命已經順利完成了,既然這樣的話,那麼,你還有什麼掛心之事呢?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訴你,這也就是你,如果換了別人的話,我還真不一定答應那趙高的條件。我也是看你這人還很忠誠,很投我的緣,所以,我想跟先生多聊幾日,然後,我再專門派人護送先生回去,如何?先生如果再不給我面子的話,那咱們的和談我可就不同意了。」最後,劉山河還是笑著,像是開玩笑似的,把自己最後的那一張王牌給拋了出來。

    那使者一看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於是,劉山河的下一個行動,也便開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