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大明尊

第四部 明尊卷 第二一一章 乘錦帕 進入隱仙巖 文 / 公子玨

    聲若洪鐘,劉劍心還未見人,已聽出來人修為不弱,該當是地仙中級的模樣。

    武當派若論名聲,與少林相當,論起人多勢眾,無疑還無法相比,畢竟武當山道觀雖然眾多,但古往今來,可從來沒有人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大派。

    武當山乃是不比天下任何一處福地遜色的仙靈寶地,但因為過於龐大,而且不甚隱秘,雖有許多人陸陸續續來此修道,卻都沒有建立門派。

    只有張三豐到了這裡,眼見如今大亂之下,恐怕過不多時,這武當山上的道觀遺跡,前人成仙留下的無價之寶,便要被糟蹋了,這才建立武當派,而且還分仙派和武派。

    這一點便如少林寺一般,有尋常武僧,有佛法大神通者。

    正因少林與武當甚至峨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門派,乃是一種入世的態度,加上他們都隱藏了真正的底蘊,所有人都認為這兩個江湖執牛耳的龐然大物,只不過是凡俗門派的巔峰而已。

    初入仙道之人,總會認為四方天地,那才是世間修仙之人的厲害門派,卻不知道,越是市井鬧市,反而隱藏著最牛掰的人物。

    便如明教一般,眾多教徒遍佈天下,動輒數萬大軍,落在凡人眼中,自然也是凡人,誰會知道這大軍之中,究竟有多少難見的高手,甚至是仙人。

    只怕即便是明教教徒,也不知道明教之中居然還有傳說中的仙人存在。

    人們自然不是愚昧的,紙也包不住火,但勝者為王,自古以來,不論是誰得了天下,無論如何也不會把軍中的仙人公佈於世。

    所以這時候,便有一種「傳說」出現,世上又有幾人知道,這種傳說,其實才是事實,那真正的史書歷史,才是胡編亂造。

    所以世上便出了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扭轉乾坤之戰,亂七八糟解釋一通,人們也就信了,百姓嘛,能吃飽飯,睡好覺,取個媳婦,生個娃兒,自自在在的活下去,已經是神仙般的生活了。

    劉劍心見過高手無數,剛出道之時險些死在申判拳下,如今想來,那申判簡直就是螻蟻不如啊。

    但無論如何,地仙總是不多的,明教有幾個,四方天地加起來興許有十來個,少林底蘊深厚,但地仙高手卻沒有,倒是神仙高手有四個,可見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如今的武當,無疑也有幾個地仙高手。

    如此比較起來,四方天地比之少林武當自然遜了一籌。畢竟少林四個神仙高手,簡直是讓人欲哭無淚的陣容。而明教雖然神仙高手不多,但地仙高手卻不在話下,加上一個修煉成日月劍訣的大明尊,實力比沒有聖僧的少林還要強上半分,當然,這是大明尊接任大明尊之後,要不咋說先前的明教沒落呢?

    如今的武當,別的不說,單只一個張三豐,那便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啊!或許文才聖僧能壓他一籌,但如今的天下,除非仙境中來人,張三豐只怕是最厲害的人了。

    即便是如今的明教,也比不過還沒有廣收弟子、只有區區十幾個人的武當派!

    世事總是變化的,不久之前少林還是真正的第一,如今已換了武當。

    六個人走了進來,身著道袍,標準的修道打扮,道髻高聳,背負長劍。張三豐學識淵博,乃是集道家之大成,融合自身所學,創出了太極功。

    武當山雖然也用劍,卻不是劍仙,他們佩劍,不吞劍、吐劍。

    當先一人大笑未落,看了劉劍心一眼,面上沒有表情,笑道:「這位便是劉公子吧?」

    劉劍心微微一笑,道:「在下劉劍心。」

    那人點了點頭,道:「我是師父座下出家一脈的大弟子邱元清……」他一路介紹過去,劉劍心何等眼力?自然瞧出來他們的修為,心中也不禁感歎,張三豐修為高深,收了弟子也絲毫不弱,人家門派幾十年數百年的底蘊才不過不足十個地仙高手,他武當派剛剛成立幾年,便已有了四個地仙!

    邱元清年紀和宋遠橋差不多,甚至年輕一些,其實卻比宋遠橋要入門的早,所以兩人雖然都是大師兄,而兩人之間,卻又有大小之分。

    他們不論修為,不論出家與俗家,按照入門先後稱呼。

    邱元清左邊之人,身材不高,頗顯秀氣,明教盧秋雲,長得清柔,仿若女子一般,但卻是地仙中級的高手,走在凡俗,那便是了不得的神仙。

    盧秋雲過去是一個胸圍大漢,雖做道士打扮,但怎麼看都一副凶神惡煞的神情,乃是張振洋,再過去就是一個中規中矩的青年,叫做葉陽。

    邱元清右邊,一個是英氣逼人的張景濤,還有一個就是俊秀的孫碧雲了。

    六個出家弟子,七個俗家弟子,這就是武當派的立派根本所在了。

    眾人客套完畢,劉劍心身有要事,不敢耽擱,當即讓邱元清帶他去見張三豐。

    眾人一行,繞過紫霄宮,走往後山,道路越來越偏僻,漸漸的已沒有道路,一看便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這時候,天空一聲炸雷響起,風雲變幻,陣陣冷風吹了過來。

    彭瑩玉抬頭看了看天色,笑道:「明日就要下雪了。」

    邱元清與他們交談時間雖短,卻知道彭瑩玉乃是一個比自己高明不知道多少的仙人,雖然修仙道路眾多,若非精於經緯神算之人,不能知天機命運。

    但無論從那條道路進入,只要修為到了一定境界,都能知天命,曉天機,以彭瑩玉的修為,說明天下雪,那定然是要下的。

    又過了一會兒,邱元清笑道:「到了,前面便是隱仙巖,師父平日便住在哪裡。」

    宋遠橋等人到了這裡,一臉苦笑,原來他們武功雖高,但要想從這裡過去隱仙巖卻是有所不能,加上平日師父也不讓他們過去,便都留在原地。

    邱元清笑道:「那地方你們進去了,恐怕對你們以後的武功修為有大影響,所以師父總不讓你們進入。」

    宋遠橋微微一笑,道:「大師兄說的是,咱們都曉得了。」

    邱元清從懷中取出一張錦帕,往前面一拋,化作一面大布,眾人踏了上去,飛向隱仙巖。

    劉劍心對符菉最有興趣,因為是劍仙,對諸多法寶都不怎麼在意,所以雖然在正一道的道藏室中見過許多法寶煉製和使用法子,卻並沒有修煉。

    貪多嚼不爛,這道理到了哪裡都一樣。

    劉劍心自認已經學的東西已經很多了,若是再學這些學那些,恐怕難以精通,今日厲害了,日後遇到高手,難免要受辱。

    其實嚴格來說,劍仙並非是道家,雖然都是飛昇成仙,長生不死的目標,但卻儼然已經另成體系。若要嚴格來說,其中已很少摻入道教的東西,比如不能多做殺生等等。

    所以劍仙無形中成了佛道之外的第三種修煉法子,俗稱:武道。

    便如劉劍心學習的符菉之術,他施展符菉的時候,幾乎是一氣呵成。正是因為他乃是主修劍仙,這一點比修煉內丹的道士還要精純一些。

    道家之中,有符菉、咒語,這兩者加起來,便是符咒,又稱:禁咒。乃是從語言中變化而來,以往並沒有符菉存在的,人們沒有識字讀書的時候,崇尚口中說出來的話,近乎盲目。

    但也正因如此,這口語越來越厲害,便成了咒語。

    後來建造房屋,震懾妖魔等等,都極為有用,但咒語乃是聲音,響過便沒了,總不是長久之計。於是便有了文字,把話語變作了符菉,用來鎮壓妖魔鬼怪。

    但符菉的使用,卻絕不是劉劍心那麼簡單的,通常來說,必須要咒語和符菉同時使用,才會有最高的效果,這一點對於一般的道士來說,尤為重要,甚至還要開壇,擺上水果、好茶,誠心誠意,祈求天神。

    若是修煉了金丹之道的道士,便簡單的多,不用開壇,卻也離不了口語。

    所以後來道家徹底成了體系的時候,這符菉咒語,便分作了兩類,一種是禁咒,還有一種便是氣咒,也叫做:真咒!

    氣咒便脫離了口語,不用唸咒,甚至不用畫符,只要體內真氣流轉,溝通天地,伸手虛空一劃,那便是禁咒了!

    如今的劉劍心無疑處於禁咒和氣咒的中間,脫離不了畫符,但卻不用唸咒。

    或許道家都不知道,從道教分化出來的練兵之道,居然真真正正發揮出了符咒的威力。只不過大多數劍仙,也沒有途徑能學到氣咒。

    氣咒乃是後來才衍化出來的,全天下恐怕只有正一道這種傳承了幾百年的地方才有,甚至連天上的神仙,也沒有。

    畢竟那時候還沒有氣咒呢。

    隨著修為精進,劉劍心刻畫符菉已經是得心應手,隨手拈來,絲毫不覺費力,其實距離那氣咒之境,已經不大遙遠了,只怕進入天仙之境的時候,便是氣咒大成之日。

    所以他雖然沒有見過這等隨手拋出什麼東西,都能化作法寶的手段,單卻並非不知道,見到邱元清這略顯顯擺的手段,並沒有說什麼。

    來到隱仙巖之前,在旁邊有個山洞,毫無人工痕跡。

    劉劍心的身份雖未說出,但邱元清等人自然瞧得出來,彭瑩玉以他馬首是瞻,雖然兄弟相稱,但彭瑩玉已經成精了,拿捏的極為妥當,讓人既不會覺得做作,又能瞧出兩人的上下屬關係。

    所以他過來的途上,說話之時,便都是對劉劍心開口,見黑白雙龍等人神情並無異樣,心中雖然早有所悟,還是有些吃驚,劉劍心的年齡委實太小,而修為和身份地位又委實太高,容不得他們不吃驚。

    倒是孫碧雲年齡在六人中最小,比之武當七俠的莫聲谷倒是年長了三兩歲,與劉劍心頗合得來,並未覺得有什麼。

    進了山洞,裡面沒有燈火,但卻通亮一片,也不知光亮從何而來。

    深洞並不深,勉強能住下幾個人,洞口不大,裡面也不深,但卻甚為寬大,一張不大的床上,張三豐依舊身著襤褸,躺在上面,窗前放著一雙草鞋,也不知多少天沒有穿過了,居然有了一些灰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