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章 節目錄 第401章 亞洲新秩序 文 / 鈞申

    1922年在世界各國的裁軍浪潮中到來,世界各國爭先恐後的裁軍,使得世界局勢看起來,一時間和平了許多。{}

    這樣的和平之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

    因為這個時候,英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已經不復存在了。這個時候不像是歷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還勉強能夠維持世界霸主的地位。而這個時候因為中華民國的崛起,英國人的臉早就被打腫了。

    英國的軟弱,被世界各國看在了眼裡。

    起碼在全球,英國在亞洲已經無力維持世界霸主的地位,亞洲的真正霸主變成了中華民國。

    中國因為歷史悠久,古代有識之士就發現,這天下是歸一才不會亂。如果天下未能歸一,那肯定要出亂子。

    此時的世界,就是一個缺乏全球霸主的狀態。

    危機重重的是歐美世界,羅斯柴爾德財團勉強的壓服了德國容克貴族階級,以及美國各大財團。

    德國容克財團和美國各財團早已不想受羅斯柴爾德財團支配,當財富對他們來說只是廢紙的時候,他們追求的是什麼?

    出了長生不老,那就是世界霸權。

    擁有了世界霸權,意味著能有更多的資源,能滿足更大的,並且能讓自身的地位永固,美國財團正是有著這樣的野心。

    而德國因為國家太小,急切的需要開拓民族生存空間,德國財團利用這種心理,鼓吹民族主義,試圖以工業優勢,向外擴張,以獲得更大的商品市場和更龐大的資源,然後用工業技術優勢,成為世界霸主,讓地球在德國人手上隨意轉動。

    羅斯柴爾德財團則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這個時候的羅斯柴爾德財團還是沒有轉變過來觀念。

    羅斯柴爾德財團依舊醉心於金融斂財,而金融是不產生財富的,只是財富分配環節。相比之下,美國和中華民國因為在生產力和生產規模上的發展,財富總量正在不斷的增長。而羅斯柴爾德財團就算是靠金融聚斂了再多的財富,在戰爭中根本沒有什麼力量可以發動。

    在這個問題上,中國明代的《客商規鑒論》就有所闡述,財富這個東西,放貸之類的金融儘管容易發家,但是沒有力量可以調動。

    因為羅斯柴爾德財團的觀念沒有轉變過來,並不是很注重英法的工業發展,而戰後的德國背負了沉重的債務,為了讓德國能夠還得起錢,羅斯柴爾德財團又讓德國的工業有所發展,畢竟德國人要有大量的生產,創造出足夠的財富,才可能還得起錢。

    這導致德國的工業規模將不斷的變得更加龐大,甚至是超過英法。而美國因為其龐大的國土面積,以及較多的人口,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賺到了錢,加上戰後的美國和德國開始在暗中聯合,美國的工業體系升級有了德國的幫助,讓美國的工業也在飛速的發展。

    最後的結果就是,德國容克財團和美國各大財團所擁有的戰爭能力,完爆羅斯柴爾德財團。

    商人最怕什麼?

    商人最怕的就是強權,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羅斯柴爾德財團的金融霸主地位,正是被德國的軍事強權所擊垮的。

    所以羅斯柴爾德財團就是在走鋼絲繩,一直以來,羅斯柴爾德財團都要求歐洲各國實力平衡。

    只有各國實力平衡,才能全部都忌憚於他們的實力,他們才能對各國進行操縱。從而德國戰敗後,羅斯柴爾德財團又害怕法國佔據德國的工業後會成為超級大國,從而只是讓德國人賠錢。

    但是德國人沒有錢,要想讓德國人還錢,又必須讓德國人發展。結果也就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羅斯柴爾德財團摔下鋼絲繩,被德國人屠殺了大量的家族成員,並且沒收了大量的金融資產,讓羅斯柴爾德財團元氣大傷。

    歐美各國當中,德國容克財團肯定是和羅斯柴爾德財團不對路的,而美國財團這個時候因為中華民國的崛起,也許會和羅斯柴爾德財團合作,防範中國民族財團取得世界霸主地位。

    但是在東方,中國民族財團卻變成了絕對的霸主。

    首先是日本財閥在日本被封鎖、轟炸之後已經不足為慮,亞洲最後也就剩下了中華民國的中國民族財團。

    起碼,中國民族財團在亞洲做到了天下歸一。

    進而,亞洲已經是亂不起來了。

    起碼中華民國是立於不敗之地,歐美不可能遠隔萬里跑到中華民國來打仗。唯一的威脅就是蘇聯,但是蘇聯已經丟失了大量的版圖。

    這個時候的蘇聯,沒有了那麼龐大的版圖緩衝,以中華民國的轟炸機轟炸距離,能夠迅速的打擊蘇聯的工業,進而讓蘇聯失去大部分的戰爭潛力。加上中華民國在人口以及工業上都有優勢,一旦打起來,蘇聯完全不是中華民國的對手。

    這個時候中華民國轉入生產建設狀態,最重要的戰略就形成足夠的工業產能,並且在資源上不被掐住脖子。

    因為英國的妥協,所以印度和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將能夠源源不斷的供應到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也可以在印度和澳大利亞大規模的投資鐵礦石開採,並且自由建設鐵路和港口。

    英國的這種妥協,意味著大洋洲已經在中華民國的掌控之中。

    歐美的海軍現在不可能大規模的跑到澳大利亞,美國的海軍重建起碼得花個幾年的時間,所以澳大利亞政府這個時候只能想中華民國妥協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游浩瀾抽調財團資金,開始在澳大利亞西部大肆投資礦山、鐵路、港口。

    在印度的投資則更方便許多,印度人口多,擁有2。5億人口,是當今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第一的則是中華民國。所以在印度,只要有錢,就有人給你做事,投資起來也方便許多,起碼工人不愁。

    財團在印度和澳大利亞,將在三年內開發出兩個各可以開採1億噸鐵礦石的礦山和運輸能力。

    加起來就是2億噸的鐵礦石供應,可以讓中華民國每年煉製將近1億噸的鋼鐵。

    鋼鐵、石油,成為現在中華民國提升生產力的主要資源,石油方面是不用擔心了,現在中華民國不缺的就是石油,到處都是石油產地。

    鋼鐵方面,沒有外部輸入的話,也還是不缺的。但是本土鐵礦石品味太低,大部分是貧礦。而從西域行政區大規模開採鐵礦石的話,一旦開採規模太大,則會影響礦山的持續生產。一個100億噸儲量的礦山,每年開採2億噸的話,這個礦山建設起來之後可以用50年,如果一年就開採10億噸,那麼10年之後礦山就會枯竭。開採10億噸的產能,和開採2億噸的產能的建設投入是相差了五倍,而且礦山使用壽命也短了五倍,這樣計算一下,損失絕對巨大。

    所以鐵礦石方面是中華民國的短板,從世界各地進口鐵礦石是肯定需要的。

    只要資源上不被卡住脖子,那麼中華民國此時就能瘋狂的發展,民眾要想富裕起來也非常容易。

    世界新格局的出現,意味著未來,必將要爆發一場大戰。

    未來的那場大戰,可能是歐美內部爆發戰爭引發,也可能是東西方的對立而引發。但是中華民國要想取得世界霸主地位,首先要有能力把美國干趴下。只要工業上能對美國形成絕對的碾壓,基本上問題不大。就算是不能徹底把美國干趴下,也能把美國孤立在美洲。

    戰爭一旦爆發,中華民國要想獲取外部的礦產生產能力,快速的拿下印度和澳大利亞以及非洲是沒太大問題的,所以中國民族財團在印度、澳大利亞以及非洲的礦產投資都在持續的展開。

    基本上現在中華民國的很多礦產的開採都不再擴大規模了,特別是那些再生速度慢的礦產,基本上都沒有擴大開採規模。而是能從國外進口就從國外進口,然後再向世界出口高端的商品。

    因為中華民國在大量進口礦產等原材料,所以歐洲各個殖民國家,現在也都在非洲、南美等地擴大礦產開採規模。

    畢竟開採出來可以賣給中華民國,價格也還算不錯,有利益可圖。而且用的勞動力還是非洲黑人和南美的混血人,人工成本比較低。

    中華民國通過進口向世界撒錢,然後再通過出口把錢賺回來,實際上就是勞動力成果的交換,因為中華民國出口的是高端商品,所以在這樣的勞動力成果交換當中是很佔優勢的,能用更少的勞動力的生產成果,換到更多勞動力生產的成果。

    例如在工業化生產當中,一個工人一天可以生產大量的工業商品,而一個從事經濟作物勞動的農民,一年到頭所能生產的東西很可能就是那麼幾千公斤的東西,而且還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和勞動。

    而中華民國的工人可能用十幾天的生產價值就換走了一個海外勞動力一年的勞動成果。這就是高級商品輸出所能產生的剝削效果。

    在各個經濟殖民地也就是這樣,各個經濟殖民地在中華民國轉入生產建設狀態後,發展速度也有所提升。

    這些經濟殖民地的礦產,當前有商業開發價值的都在開發。農業上也是大量種植那些不能進行機械化生產的經濟作物,而糧食則從中華民國進口,同時向中華民國出口經濟作物。

    工業上,則是給中華民國當代工,以及生產那些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

    而在中華民國,此時因為輕工業很多都分包了出去,所以大量的勞動力開始從事機械製造、工程建築業、重工業製造等行業。

    中華民國是一個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億人的國家,要解決大量的就業,自然是要有一些支柱性的東西。

    當前支柱性的東西就是工業生產,以及龐大的工程建設。

    此時的中華民國,幾乎遍地都是工程在建設。

    城鎮在建設,道路在建設,橋樑在建設,港口在建設,輸油管道在建設,水庫在建設,灌溉系統在建設,農場、牧場在建設。還有大量的工廠、住房在建設。以及倉庫、礦山、林場等等。

    大量的勞動力都在工地上忙碌,進而催生大量的水泥、鋼筋生產。而一部分勞動力則負責農牧業生產,生產糧食和牧業產品。能用機械化生產的經濟作物也在大量的生產,外加各個經濟殖民地的經濟作物進口,在糧食、肉類、經濟作物上都得到了充足的供應。

    而建設、以及農牧業從業者有了較高的收入的同時,就會催生大量的商品消費。工業商品的供應方面,則是很大一部分的勞動力在從事工業製造生產,大量的汽車、電器,以及生活用品被生產出來。

    經濟殖民地則向中華民國出口大量的輕工業產品,不過中華民國也有保留一部分輕工業製造,但是在製造設備上非常先進。

    中華民國主要從事重工業商品製造,出了重工業商品之外,還有生產資料的製造,大量的機械設備,基本上都是中華民國自己生產,出口價格昂貴,很多還是不出口的,頂多只是出口到那些經濟殖民地,而且那些經濟殖民地的企業不能私自販賣。

    在此時的中華民國,簡直就是日新月異。

    舉國上下,到處都是工地。

    城鎮化開展得轟轟烈烈,大量的人口從農村開始向城鎮轉移。而那些農村人口儘管沒有什麼技術和文化,但是工地很多,需要出力氣的就業崗位極多,所以沒有失業的問題。只要肯做事,工地上的收入比一般的工廠工人的收入還要高。要想在城鎮當中擁有一座自己的房子和一輛自己的汽車還是很容易的。

    一般在城市中購買一套一百平方的商品房,一名工人只需要支付四年的工資,而在郊區的房子,那就更便宜了。

    而商人和工人同樣也在大量投資,因為工人收入不斷增長,很多已經有了房子和汽車的工人家庭,則是會選擇購買股票和債券保值。

    畢竟隨著紙幣的大量印刷,食品價格和輕工業商品價格都開始上漲,良性的通貨膨脹持續在進行。

    這也像是一條鞭子,在後面趕著人民不斷的勞動。

    老百姓一旦吃穿不愁之後,很多時候是不想做事的。只有讓他們有危機感,現在吃穿不愁,不代表日後吃穿不愁,還是要繼續勞動。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勞動力不會因為日子好過了,就混吃等死,而不創造財富。

    只是各國在這方面的力度有所不同罷了。

    中華民國自然也不能說不剝削人民,讓人民一下就全部都富裕起來,然後就不用做事了。

    這個時代的生產力還達不到那種狀態,所以還是要讓大部分人民都勞動,這樣國家才能發展起來,才能確保不被其他國家超越。

    不過中華民國現在基本上也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儘管有在剝削,但是錢抽上去之後,卻是用來建設更多的東西,而不是拿來當做個人享受。

    人的一聲,苦與樂同樣也是陰陽之道。

    陽極生陰,陰極生陽。上層統治者如果樂過頭,就會引發禍事的。就如明代,統治階級過得非常舒服,有功名的地主不用納稅,中後期商人地位提高,而且又不收商業稅,導致貧富差距不斷拉大,明末的上層階級日子是很好過,但是北方的下層階級日子卻完全不能過,最後樂極生悲,這才導致了明末的悲劇局面,一個偌大的國家,竟然會因為財政破產而滅亡,簡直是聞所未聞。

    如今的財團,也就相當於一個超級國企,不過是隱形的,也不會給民眾分紅,但是會將錢人力物力用在發展上,而不是用在享受上。

    之所以要發展,還是因為未來必將有一場決定世界霸主的浩大戰爭將會爆發,中國如果不發展,就會錯失成為世界霸主的機會。

    那些經濟殖民地的剝削程度就更高了,因為那些經濟殖民地要為中華民國生產輕工業產品以及重污染工業品,以及農業經濟作物和挖掘礦產。為中華民國不斷的生產工業商品,才是最主要的功能。

    那些經濟殖民地的工人的工資不高,而且經常一天就是勞動十個小時以上,而他們生產出來的產品以比較低廉的價格出口到中華民國。

    當那些商品出口到中華民國之後,本身價格很低廉,但是進入海關之後,這些商品的價格就直接與中華民國的輕工業商品價格持平,有些輕工業商品的價格甚至被拉高好幾倍。而其中的利潤自然也就是財團賺走了。

    而本土的那些輕工業工廠,民資首先要承擔越來越高的人工成本,同時在稅收上因為中華民國開始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搬到那些經濟殖民地去發展,因而那些使用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工廠為了不倒閉,基本上都是搬到那些經濟殖民地去了,留在中華民國的那些輕工業廠家,則基本上是使用更先進的生產設備。

    是有先進生產設備,從而減少了工人的僱用數量。並且不用承擔那麼高的稅收,使得中華民國的輕工業生產雖然規模大減,但是每一家輕工業工廠的設備都是很先進的,並且持續走上技術為主要生產力的發展路線。

    中華民國和那些經濟殖民地的模式變成中華民國的輕工業技術升級後,淘汰掉的工業設備才會普及到那些經濟殖民地去。然而中華民國的廠家用更高級的生產設備。

    中華民國的輕工業就業工人儘管持續的降低,但是輕工業商品的生產數量,依舊可以滿足全國三分之一的輕工業商品需求。而其他的三分之二的輕工業商品的生產,則分包到那些經濟殖民地去了。

    那些經濟殖民地就相當於中華民國的資本奴隸,不斷的被中國資本壓搾其勞動力,他們不斷的工作,而勞動成果卻是被中華民國全體大量享用。

    中華民國的輕工業廠家,不僅僅是走上技術為王的路線,同時也在大力發展品牌,各種名牌正在不斷的宣傳。

    一件衣服,甚至是一把牙刷,都可以是牌子的,就是賣得更貴,不僅僅在中華民國賣得更貴,中華民國的那些輕工業商品同樣也出口到那些經濟殖民地,成為那些經濟殖民地的有錢人所消費的東西。

    要是穿上一身中華民國的名牌,在那些經濟殖民地的土鱉面前,絕對是『高逼冷艷』,逼格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就像是後世中國那些爭相購買蘋果6的人,花個幾千塊錢,而在美國,蘋果6最便宜的只賣199美元。之所以願意花更高的幾錢賣,而且還是排隊去買,無非就是為了裝逼用的。這個時候消費者消費的不是性價比,而是消費一張裝逼的名片。

    那些奢侈品很多時候,質量並不比普通牌子的商品好多少,但是人家穿出去就是有炫耀的本錢,於是也就成為了裝逼利器。

    還有一些奢侈品,甚至是質量不怎麼樣,但是價格就是奇貴無比,美名曰『低調奢華』,但就是有人買。因為質量不是問題,問題是主流的裝逼裝備太過流行,已經不能滿足那一部分群體的裝逼需求了,這個時候就是要追求什麼貴族的『低調奢華』,才能彰顯出與眾不同。

    中華民國的輕工業產品的附加值非常高,儘管在本土售價很多時候不是很高,但是在那些經濟殖民地,那些牌子貨的售價拉高一兩倍甚至都有人買。

    那些經濟殖民地的人也不全是窮人,還是有很多人通過和中華民國合作,或者也有一些經濟殖民地的商人接著發展的潮流發家的,也是有不少暴發戶的。那些暴發戶,實際上也就是在為中華民國貢獻財富,大量消費中華民國的那些高端商品,成為中華民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本土,中國民族財團也打造了不少奢侈品,用來給那些發財的商人消費的。現在財團大量放貸,加上市場又非常堅挺和景氣,很多商人甚至不知道手上的錢要怎麼花。大量的民資開始爆發出來,自然也成為了那些奢侈品的消費主力。

    在這場盛宴中,民資在笑。

    但是能笑到最後的,只有那些勤儉經營的民資商人。那些亂花錢的商人,大部分都會在最後死在沙灘上。

    此時因為財團大量放貸,很多民資得以發展,但是有一群民資商人卻並不貸款,而是在穩紮穩打。

    這類的商人,有傳統商人的特性。

    傳統商人,對產業極為看重,別人就算是出很多錢也不會賣,而且不合股,手裡有錢的時候絕對不借債。

    這種商人的經營策略儘管有些過時,但是時代卻是萬變不離其宗,儘管這些企業會錯過快速擴張的時期,但是他們卻能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生存下來。

    這次經濟刺激,基本上也就是大浪淘沙。

    按照此時中華民國的大好局勢,機遇之龐大,可謂是百年難見。作為民資,只要有頭腦,或靠魄力,或靠精心經營,總會出人頭地。

    財團對民資的收割,基本上是建立在調控之下的,並不是明目張膽的去搶,財團不缺錢,只要在內部能用錢買下的東西,為什麼要去搶?在外部對待異族,因為錢不在自身的資金循環圈裡,自然是能省則省,動用黑幫倒是很常見。

    華人再怎麼滿世界跑,他們的根都在中國,他們在海外的錢再怎麼多,他們對海外也沒有歸屬感,最終那些錢都會大量的帶回中國。

    中國不似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的文化比較低級一些,對文化的歸屬感與依賴都比較小,所以可能會滿世界到處跑,就像是美國人可以從歐洲移民過去,與親屬朋友一刀兩斷。但是中國人只要不是沒辦法活下去,一般很少會漂泊他鄉,而且賺了錢之後,就會思鄉心切,因為中國的社會有那種讓人產生歸屬感的氣氛。這也是為什麼在世界很多華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唐人街,因為高級的文化,是無法被低級文化所完全同化的。歷來異族進入中國,都是被中國同化,而不是被異族同化。

    特別是在中華民國崛起後,全世界的海外華人,都爭先恐後的將子女送回國內就讀大學,生怕子孫後代與民族的發展脫節了。

    隨著緬甸和馬來西亞的獨立,這兩個國家也納入了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體系當中,馬來和緬甸的農業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另外同樣可以發展一些工業。

    馬來的排華情況沒菲律賓和印尼那麼嚴重,也讓馬來土著受到了更好的待遇。緬甸土著,處於中南半島的範圍,所以待遇還算馬馬虎虎。而馬來和緬甸的華人,也和中華民國政府、財團勝利會師,互相配合之下,迅速在馬來和緬甸取得強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影響力。

    而中國資本,則在馬來和緬甸獨立後,如潮水般蜂擁而入,迅速在馬來和緬甸收購了大量的資產。

    投資農業、礦山,以及製造業、零售業、水電通訊、交通、金融、教育、醫療等等行業的資本都有。

    各個經濟殖民地因為有大量的資本湧入進行投資,加上有中華民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做為支撐,所以就業都非常景氣。儘管受到剝削,但是生產力得到了改善,所以在努力勞動之餘,還是能吃得飽肚子,而且還有不少錢可以用作其他消費。

    這個時候那些經濟殖民地還沒什麼錢,這個時候炒作房地產沒什麼前途,所以各個經濟殖民地的民眾儘管收入不是太高,但是房價什麼的也比較低,所以都感覺日子比以前好過了很多。

    一個全新的亞洲秩序,在中華民國崛起之後已經建立了起來。

    最悲劇的則是日本和印度,日本被打癱瘓了,而印度並沒有因為中華民國的崛起而得到解放,依舊處於英國的武力殖民政府統治之下,而中華民國則選擇了和英國瓜分印度殖民利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