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章 節目錄 第282章 :重開的中英貿易 文 / 鈞申

    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變成了美國的走狗,美國對於日本想成為大陸性國家也是有一定防備的。

    所以日本想要佔據俄國遠東地區,並沒有美國的大力支持。

    美國這個時候頭疼的是,英國政fu和********簽訂那些協議之後,英國的商品市場已經不能被美國的出口商品壟斷。

    另外,英國各個殖民地的原材料,也將大量被********所攫取。

    不過這樣符合英國當前的利益。

    英國這個時候連海運都需要別的國家,戰爭讓英國的海運業崩潰,也讓英國的對外戰爭能力大幅度的削弱,為了保住印度殖民地,讓一點原本給美國的利益給********對英國來說沒有什麼問題。

    中英的幾個協議簽訂之後,********的商船的生意頓時有了大幅度的增長。

    這個時候美國商船數量也只有500多萬噸排水量,而********的商船這一年,遠洋商船的排水量噸位已經達到了600萬噸的規模。造船業的產能一年達到300萬噸的程度,已經成為世界第一。

    這個時候********完全就是瘋狂造船。

    大量的商船和油輪被製造出來。

    本身和那些經濟殖民地之間的交通就需要大量的商船,此時英國與********的貿易再度開啟,同時英國本土運輸都需要其他國家的商船參與,********的那些商船自然是生意好得不行。

    戰後的海運業,依舊利潤很高。

    主要還是協約國的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太多了,所以造成了商船運輸能力的不足,運費自然也就不低。

    而********手上有商船,其好處不言而喻。

    ********的商船可以將********的商品運輸到世界各地區的英國殖民地去,同時還能把那些地區的原材料運回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的工業之所以崛起,超越英法的工業。主要也是德國人有商船,能夠將他們的工業產品運輸到世界各國去。而且德國人的商船更先進,運輸成本更低。

    這個時候的********商船則比德國人的商船還要先進,戰爭前的世界,萬噸級的商船已經是大船了,而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的********,已經造出了五萬噸排水量的大型商船,這樣的商船世界上只有********能夠製造。

    這些先進的商船投入到世界海洋運輸當中,自然是大殺四方,美國的商船與********的商船之間的競爭上,美國的商船非常吃虧,他們的運輸成本總是更高。如果是攬運,他們的運輸價格比********的商船要高。如果是運輸本國的商品出口到海外市場,他們的運輸成本平攤到商品上,拉高了商品價格。

    ********西北政fu和中國民族資本財團在船隻的動力方面的研究投入是很高的,所以這些商船的動力也非常先進,更加節約燃油。

    在同等噸位的那些商船上,美國商船的運輸成本要比********的高。而在那些大型商船上,美國則沒有。

    那些大型商船非常適合運輸那種大宗貨物,所以在大宗貨物的運輸方面,除非是沒有穿,否則都是********的商船包攬了生意。

    另外,********還有集裝箱貨輪。

    這些集裝箱貨輪基本上是本國的沿海運輸商使用,以及和經濟殖民地的海運上使用,因為只有********的港口和那些經濟殖民地的港口才有集裝箱裝卸設備。

    所以在本國沿海運輸和經濟殖民地的海洋運輸過程中,集裝箱系統也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成本。

    運輸的發達,讓********的發展更加快速。

    而在對外貿易方面,則依舊是用以前的那種散裝貨輪。********的散裝貨輪很快就大量的投入到了英國本土的運輸當中。

    造船廠則是加班加點的製造商船,搶佔世界海運份額。

    戰後的世界,因為英國的海洋運輸霸主地位被擊垮了,自然也就是要有填補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中美之間的競賽了。

    美國的造船業也在全力運轉,瘋狂製造商船。不過美國製造出來的商船,不如中華民民國的先進,但是也管不了那麼多。

    1919年********的商船,可以上升到900萬噸排水量的規模,而美國也能將商船噸位上升到800萬噸。

    海洋運輸,也開始為********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儘管商船在航行中用不了幾個船員,但是商船的維護、修理、配件生產,以及貨物裝卸什麼的,都是可以產生大量的就業崗位的。

    而且這些商船,還能賺取到大量的外匯。

    這些外匯,都可以拿去購買原材料運回本國。

    ********的商品重新殺入英國市場,而英國商品也再次返回中國市場。

    雙方的商品進入對方的市場後,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局面。

    英國的商品在********境內根本就賣不開。英國的商品是用地刺工業革命體系的機械設備生產的,技術水平低,生產成本高,質量也不怎麼樣。如果沒有價格優勢的話,根本就吃不開。

    很遺憾的是,英國的商品很多是沒有價格優勢的。只有一些印度人生產的棉布有點價格優勢,在********勉強還能賣得出去,不過買這些棉布的是服裝廠。

    這個時候的********,成品服裝已經佔據了大量的市場,很少有人再去買布自己做衣服了。

    因為工人們的收入增加了,而時間自然也就更寶貴了。與其有時間做衣服,還不如直接買一件成品服裝,還更好看。

    英國商品在********的市場上很難賣出去多少東西,********的工業產品的生產成本比英國的商品要低得多。特別是流水線生產下的商品,那成本實在是低。

    相比之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那些汽車、電器這一類能增加戰爭潛力的商品,這些商品在英國非常暢銷。

    英國政fu儘管在這次戰爭中傷筋動骨,但是那些資本家卻是賺得盆滿缽滿,所以戰後的英國儘管經濟不景氣,但是幾百年的殖民積累還是非常豐厚的,那些資本商人一個個手上都還是很有錢的,同時英國這個時候也有大量的中產階級。

    那些中產階級和高產階級對於汽車和電器這些產品,都有強烈的消費****。

    顯然中英雙方的貿易持續下去,必然會使得英國大量的財富外流,不過雙方找到了平衡點,那就是********從英國和英國的殖民地進口大量的原材餌。

    對此英國求之不得。

    英國的殖民地是在太大了,大到有無比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只要有需要,都可以開發。

    開發出來並不意味著可以賣錢,因為市場是有一定需求量的,超過這個需求量,那些原材料的價格就會大跌,進而也就賣不了幾個錢。

    但是此時********卻是不同,********需要海量的原材料。畢竟********有將近五億人口,這五億人口都一定程度的富裕起來,就會產生巨量的消費,也就需要無比巨大的原材料製成。

    既然有需要,自然是要多少就開採多少。英國人現在財政出了問題,什麼能摟錢就搞什麼。

    因此英國和********在貿易方面很快就達成了意向。

    ********向英國出口商品,而英國則在各個殖民地為********提供原材料,甚至是********可以多從英國那裡進口原材料。

    英國也明白,用附加值高的商品換取到那些原材料是有大量利潤存在的,但是對於英國來說,這已經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了。

    戰後英國的工業格局已經被打破了。

    英國人現在缺錢升級他們的工業體系。而美國的工業體系正在快速升級,英國發現他們的商品在自己的殖民地市場已經很難和美國競爭了。

    這個時候把市場向********開放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了。至於貿易逆差的問題,********多買原材料也能解決。

    反正那些原材料是用那些殖民地的人民開採的,那些被殖民地的人民在英國人看來,並不能當人看,只是一群可以役使的的奴隸而已。

    這些原材料只要多多開採,就能賣到錢。

    當然,這個時代開採原材料還有一個重大的障礙,那就是運輸。在這一方面,英國在殖民地的交通建設並不是很好。

    例如印度,印度的鐵路是不少,但是印度的鐵路鐵軌規格不一,鐵路與鐵路之間的運輸,貨物還得頻繁的轉車。

    為此,英國同意********在印度和澳大利亞地區投資鐵路、礦山,加大原材料開採規模,以增加英國政fu的稅收。

    戰後的原材料市場,實際上很低糜,********購買原材料的價格並不高,只是正常價格,而戰爭一停下來,很多原材料訂單也都停了。

    日本商人此時已經集體吐血了。

    戰爭結束了,暴利也結束了。而他們購買礦山的價格,卻是建立在居高不下的原材料價格之上的。

    而以正常的價格來說,那些購買礦山的日本商人要想收回成本不知道要多少年,起碼得二十年以上。

    很多日本商人在此時這樣的原材料價格的情況下已經支撐不住了,很多日本商人已經還不起銀行的貸款。

    有的日本商人不得已,只能把之前高價買下來的礦山,低價出售了。有的則還在死撐,或者直接破產,把礦山丟給銀行。

    個別日本商人在經商上雖然失敗了,但是卻成功的進入了日本的政界。這個時候的日本暴發戶不少,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催生出來的。

    不過相比********的暴發戶,日本人的暴發戶還是太少了。

    ********的暴發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多的,這次戰爭讓********的經濟和工業都成功崛起,自然有大量的人富裕了起來。

    很多商人只是經營小生意,都能發上一筆。

    加上內部的投資項目是在太多,大中型的項目自然是爭不過財團的,但是小項目多如牛毛。而且隨著歷次的對外戰爭,經濟殖民地的建立,也誕生了大量的優質項目。

    大量的中小商人湧現了出來。

    不過他們在********不算最有錢的,最有錢的還是那些財團股東,以及那些做的比較到達的民資企業。

    日本人儘管戰爭期間有大量出口,但是總量相比********差太多了,而且一個彈丸小國,也爆發不了幾個暴發戶。

    不過那些日本暴發戶,卻還是很搶風頭的,在日本鬧出了不少笑話。當然,********也有不少暴發戶鬧了笑話。

    但是日本的暴發戶們,在戰後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轉型?

    戰爭已經結束了,讓他們發家致富的那一套在戰後沒用了,繼續搞下去是要虧錢的。所以很多無法轉型的暴發戶,迅速的就沒落了下去,只有少部分轉型成功的,有的抓住了商機,成功的確保了財富地位。

    有的轉戰政界,徹底轉型。

    而在********則不同,藉著戰爭時間發家致富的大量高產階級和中產階級,這個時候日子還是很好過的。

    他們有大量的投資項目。

    這個國家的投資項目之多,機會是不斷的出現的。

    之所以投資環境好,主要還是銀行在不斷的往外面放貸,地方政fu大量舉債建設,加上財團到處在擴張商業。

    導致經濟再度被引爆,戰後的********,經濟絲毫沒有受到戰爭結束的影響。

    不過對民資的放貸卻是結束了,所以這一時期對那些經營不善的民資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而那些經營良好的民資卻是沒多大問題,因為市場還是非常繁榮的。只要資產好,找人融資我很方便。

    戰後的********和日本的商業情況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而美國方面的經濟也開始崛起了。

    美國戰後三千多萬噸的鋼鐵產量沒地方用,就開始大量的生產福特汽車。

    ********的鋼鐵產量在1919年卻是能達到6000萬噸,不過鋼鐵需求依舊是極大的,還是供不應求的樣子。

    畢竟格局大,********將近五億人口,加上經濟殖民地的一億五千萬人口,********又要在經濟殖民地大量的投資建設,鋼鐵消耗非常大。

    單單是造船業和道路建設,就需要大量的鋼鐵了,加上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軍事上的需要,加上汽車、農機、機械設備的生產,以及家庭汽車的大量生產,********所需的鋼鐵數量非常龐大。

    家庭汽車是肯定要生產的,畢竟方便民眾出行,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住在郊區,房地產方面也就可以用大量的木頭來蓋房子。

    被犧牲的就是房地產了,房地產的建設上,大量的房子都用木頭來蓋。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設計,********可以用木頭蓋出漂亮而實用的房子。

    這個時候的********也不像是後世的中國那樣,沒有任何的特色,不管是走到城市還是走到農村,都是一個樣子。

    城市裡蓋的是鋼筋混凝土建築,農村一樣也是。

    但是很多建築是不實用的。

    就以農村來說,小洋樓未必適用。木構房屋實際上更適用,一樣也可以蓋得很漂亮。

    不過和英國簽訂了貿易協議之後,********的鐵礦石獲取渠道又有所增加,戰後的英法也用不了那麼多的鐵礦,這些鐵礦石也就出口到中華米國來了。

    對於這個時候的********的鋼鐵冶煉來說,只要有足夠的鐵礦石就能夠生產出足夠多的鋼鐵。

    頂吹轉爐技術冶煉效率高,爐子產能建設快。缺的只是鐵礦石罷了。

    加上經濟殖民地的鐵礦石掠奪,********的鋼鐵產量就是滾雪球一般的增長,美國只能望其項背了。

    不過在民眾平均富裕程度上,還是美國更高。畢竟美國的人口少,資源又豐富,又有底子。

    但是在福利保障上,卻是********更完善。

    福利保障實際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的,收入差不多的老百姓,根本不需要福利保障。只是教育、醫療和養老方面的支出更高而已。什麼失業保障,每年根本用不了幾個錢。現在到處都是工作崗位,很難失業。除非是什麼病痛傷殘,才會導致失業。

    這個時候的美國工人,一年的收入已經開始突破500美元了,已經有了趕超英國的趨勢。而********的普通工人的收入,這個時候才大體上提高到了600銀元的水平線上,如果加上獎金,可以達到700銀元左右,相當於是350美元。

    主要還是********的人口多,儘管工業總量超過美國,但是財富分一下,自然也就不如美國人那麼多。

    不過********的發展速度快,工人收入也在不斷的提高。

    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的活力強大,工業規模的增長已經變成滾雪球了,工人的收入增長,實際上也就是看工業增長速度。

    工業產能大了,商品生產多了,自然也就需要老百姓多消費才能消耗掉,這個時候工人的收入就會不斷的提高了。

    而且以********先進的生產力,不用五年的時間,工人的收入就能超過英美。

    這個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結束了,********的龐大建設,所需的高級人才,也能從歐美獲取。

    大量的歐美工業人才來到********,因為********給的錢多,自然是大量往********這邊跑。

    什麼工程師、工程隊、技工,大量都從歐洲遠渡重洋來到********。其中以德國人最多,德國人戰敗了,工業經濟都受挫,美國的貸款一時半會沒到。

    巴黎和會很快也有了結果,德國為戰敗背負了沉重的代價,要支付大量的賠款,而且還損失了不少的國土。

    並且德國的軍事還受到了限制。

    這個時候大量德國人已經開始出走了,出走的目的地就是********。只要有技術有工業知識,就能在********找到一份工資高的工作。

    特別是精密製造業的技工們,很多都來到了********。

    加上********西北政fu這些年培養出來的工業人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建設範圍。隨著教育業的擴大,培養出來的人才也越來越多,對外部的那些工程師和技工的需求量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

    當然,巴黎和會還是鬧出了問題。

    那就是分贓的問題。

    ********得道的分贓很少,西北政fu向英法美表示不滿。英法極為氣憤,要知道********參戰時間很晚,而且連一名工人或是士兵都沒有派遣到歐洲戰場,而且還把法國的殖民地給打了,接著又把英國的小弟荷蘭的殖民地搶了過去。

    這樣還想分贓?

    有一點點意識一下已經很不錯了!

    但是西北政fu表示不滿,英法美此時卻是不能無視的,最後只好捏著鼻子將德國海軍中的兩艘戰列艦分配給了********。

    不過這兩艘戰列艦隨後被交到了北洋政fu手上,段祺瑞藉機成立北海艦隊,之所以不叫北洋,主要是北洋艦隊這名字不吉利了。而薩鎮冰那群北洋艦隊的海軍人員在北海艦隊成立後又有了用武之地。

    華東艦隊的成立,根本沒有用上他們。

    因為沈凝雲認為他們的官僚習氣太重,儘管不少風骨還行,也向要一雪前恥。但是官僚習氣卻不是那麼容易去掉的。所以當初組建華東艦隊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吸納北洋艦隊的海軍人員。而在組建華東艦隊之前,西北政fu已經連續多年向德國派遣留學生學習海軍,自己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至於青島租借,自然是毫無懸念的歸還給了********。這個時候的小日本被狠狠教訓了一頓,自然不可能來爭青島租界。

    在對德宣戰後,膠州灣也重新回到********的掌控。

    ********這個時候已經崛起了,還有哪個不長眼的敢來要租借?英國已經把租借撤了,只留下一個香港。

    其他各國也陸續將租借歸還給了********。都明白繼續在********設立租借,接下來是要鬧出爭端的。

    青島租借沒出問題,也沒有鬧出什麼二十一條,五四運動自然也就沒有蹤影了。

    歷史上的五四運動,無非就是一群不明真相的熱血青年被人忽悠一通,然後開始鬧事。

    但是這些學生卻被被人當槍來使,好心做了壞事。五四運動後的中國,開始走向********的道路,文化被踐踏得非常嚴重。

    現在國家崛起,經濟繁榮,全國上下的熱血青年,都在忙著安心學習,響應西北政fu提出的『實業興國』、『教育興國』的新口號,也沒人去鬧事。

    沈凝雲倒是不指望能從巴黎和會中獲得多大好處,巴黎和會無非就是英法美的分贓大會而已。

    其他國家向要參與,基本不可能。不過面子上過不去啊!自然要表示不滿。接著那兩艘戰列艦,也無非就是敷衍了事。不過面子上好看多了,西北政fu也就沒有繼續糾纏。

    到了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也過去了。

    ********在1919年夏季,取消針對西班牙大流感的防疫措施,整個國家恢復了最為正常的秩序。

    為了對付這場大流感,********中央政fu在西北政fu的督促下,下了大決心,那些一把手級別的官員,因為工作不力而被擼下去的官員多達幾十名。在這樣的決心下,防疫工作非常成功,********上下死於西班牙大流感的人不到300人。

    而全世界因為西班牙大流感死亡的人口雖然難以統計,但不會少於2000萬,其中那些落後國家死的人更多。

    醫療條件更好的歐美,也死了幾百萬人。

    相比之下,********的人口死亡就少的可憐了。隨著西班牙大流感的結束,********的老百姓一對比全世界因為這場流感死亡的人口,頓時極為慶幸,也對政fu的防疫工作極為滿意。

    「自1914年以來,全世界陷入戰爭,到1919年,因為天災**死亡而傷亡的人口,超過了5000萬。而我********能置身度外,實乃萬幸。********之所以能置身度外,最主要的是西北政fu始終堅持中立原則,使得********不僅沒有陷入戰爭泥潭,還因此抓住了寶貴的發展機會,沒有讓整個寶貴的發展機會浪費在戰爭上。儘管最後因為中央某些人堅持參戰而破壞了中立,好在戰爭已經結束了。而在天災上,也是西北政fu率先發出疫情警報,並提出了有效的防疫措施,才使得********免於大規模的流感侵害。」

    《中華日報》此時繼續鼓吹,大力讚頌,讓段祺瑞感覺很不安。

    儘管沒有指名道姓,但是有點智商的都能看得懂。

    經過歷次的對外戰爭,沈凝雲的聲望這個時候已經無人能及。儘管沈凝雲看似基本上不插手行政,但是此時被塑造成民族脊樑的沈凝雲,絕對是登高一呼,天下響應。

    段祺瑞對於此時的********,也是非常滿意的。

    ********能夠崛起,廢除不平等條約,軍事強盛,百姓富足,這一切都是願意看到的,所以段祺瑞此時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和西北爭霸天下的野心。

    不過北洋集團的利益要確保。

    此時的北洋軍事集團,實際上更像是混日子。而當前的日子好過了,如果能站住腳,還怕不能榮華富貴?

    而希望就在北洋財團身上,北洋財團只要能夠發展起來,如今********正在快速的發展富裕,自然是利益不可限量的。

    此時的北洋軍事集團,完全就是向錢看。

    出於中國民族財團的進攻性和優勢性,北洋集團自然也是長期與西北軍事集團隱隱對立的陣營。

    如今全國統一,爭的無非就是利益。

    爭奪利益的過程中,很可能會掀桌子,這個時候民心就很重要了。中華日報顯然是西北的喉舌,讓北洋軍事集團很是被動。

    儘管北洋軍事集團也扶持了幾家報社,但是銷量平平。發行渠道完全和中華日報沒法比,而且新聞素材也不夠豐富,很多時候對北洋軍事集團的吹捧也讓民眾看著感覺很假。

    沈凝雲這個時候對付北洋軍事集團的佈局已經是完成了。

    直系的曹錕被拉攏了過來,廣西陸榮廷也被拉攏了過來,這兩個都是潛伏下來的棋子,隨時可以讓北洋軍事集團四分五裂。所以這個時候沈凝雲對北洋集團已經不怎麼放在心上。

    夏季快要來臨了,沈凝雲依舊是將主要精力放在軍事建設上,沈進文這天對他問道:「近來有什麼進展?」

    「第二架戰略轟炸機已經製造出來了,過幾天就要進行試飛。」沈凝雲回答道,提出戰略轟炸機需求的是前年了。

    經過一年多的設計和實驗,中間製造了一架,性能不盡人意,設計進行了優化後,再次製造出了一架。

    這次造出來的戰略轟轟炸機用的後掠翼設計,有四台1800馬力的強大發動機,不過具體的性能怎麼樣,還得試飛後才知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