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章 節目錄 第239章 :警告無效 文 / 鈞申

    實際上這種所謂搶劫、屠殺異教徒無罪的想法,只是一種自我欺騙,為了自我的****的實現而進行的借口。

    當你被這種觀念忽悠了之後也去信基督,結果還是一樣的,這些白種人還會有其他的理由蹦出來,於是那些被忽悠的腦殘群體就會集體傻眼。

    「馬上警告中國人,責令他們停止一切對日戰爭。如果他們還不停下的話,那麼協約國的所有殖民地市場的關稅都將對中國的商品進行提高。」英國首相沒辦法了,只能出這一招了。

    美國方面此時一點也不比英國人要淡定,自從日本引進歐美資本後,美國在台灣島的資產投資已經上升到了3億美元的程度。

    這麼多的投資放在日本,本來以為應該會比較安全,但是結果卻是與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協約國此時完全沒辦法約束西北政fu。

    美國與西北政fu更是說不上什麼話,雙方的關係向來不怎麼樣。

    在全球商品市場上,中國商品對美國商品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例如汽車和石油產品,中國汽車的出現,讓福特汽車在出口方面被持續的壓制。中國西北製造的汽車性能比福特的好,成本也比福特汽車要低,而且還分好幾個檔次的,有專門賣給富豪的豪華版,也有賣給平民的普通汽車。

    石油產品方面更是被逐漸壓縮市場,自從美國石油擊敗了俄國石油,佔據了世界大部分石油市場後,美國的石油產品在世界上已經沒有了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但是西北煉油業的崛起,對美國佔據的世界石油市場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中國西北的煉油業非常先進,生產技術超過美國,成本也更低-讓美國石油為了爭奪市場,不得不降低售價,但是在相同的價格上,還是中國西北煉油業賺錢。

    雙方最大的矛盾,還是美國歧視華人,禁止華人前往美國工作。

    雖然西北當初在談判的時候拋出以個假的香餌,有向美國開放市場的意向,結果發現那完全就是忽悠美國的,雙方除了那段時間的關係還過得去之外,事後關係更差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對西北政fu的威脅根本就不報成功的希望,不過英法美還是聯合向********西北政fu發出了照會,要求西北政fu停止對日本殖民地台灣的進攻。

    結果可想而知,西北外交官盧旭表示,甲寅年(1914)簽訂的中日條約中規定,台灣是擱置的問題,中日雙方並未結束戰爭關係,********從未承認台灣是日本的領土,有權對台灣進行武力收復。

    而對於英國的提搞殖民地商品關稅的的威脅,西北政fu表示很淡定,並警告英國,不要輕易挑起爭端,否則將付出代價。

    英國內閣的一幫人接到西北政fu的警告之後被氣瘋了。

    這簡直就是不把英國放在眼裡的架勢,英法美也徹底意識到了西北政fu的強硬態度,將使未來的亞洲長期處於局勢不穩定的狀態。英美都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他們的殖民地可能會在********西北政fu只種對外擴張****中丟失。

    特別是英國,在亞洲有大片的殖民地,美國好得多,只有一個菲律賓,不過如果菲律賓丟了,那麼美國也就別談什麼向亞洲進行擴張的想法了。

    英國和美國因此更加看重段祺瑞的北洋軍了,希望北洋軍能夠對西北國防軍產生牽制效果,因此加快了對北洋軍的軍工業技術的輸出和支持。反正這些技術病不比西北政fu所擁有的工業技術高級,對於中國來說也不需要進行什麼封鎖了。

    而以中國人喜歡內鬥的性格,北洋軍一旦崛起,必然造成中國的局勢動盪,並爆發長期的內戰。到時候只要向弱勢一方提供幫助以平衡局勢,就能將中國的擴張勢頭遏制住。

    北洋軍事集團倒是感覺如同天上掉餡餅一樣,他們要軍事技術協約國就給他們軍事技術,他們要技術工,協約國也向他們派遣技術工。

    就是沒有軍費都幫他們出軍費,當然是貸款,但是這在段祺瑞看來,這根本就是不需要還的,完全就是給他們送錢來的。

    不過段祺瑞倒也明白英美的意思,是想接著北洋軍的力量來制約西北政fu的崛起,這個是英美慣用伎倆,特別是英國,過去長期對歐洲施行平衡戰略。而英美離中國比較遠,沒辦法抽調大量兵力到亞洲來,所以英美就借助日本和北洋集團來打壓西北政fu,不過看上去效果不佳。

    現在日本就算是有英美的支持,照樣被西北政fu按地上胖揍一頓。

    這次對台收復戰,英法的警告顯然沒有受到任何的成效,到時讓********上下一片憤然,全國老百姓知道協約國的干涉態度後,都對協約國極為反感,再次拉開了抵制浪潮,即抵制英法美在中國經營的資產。

    至於英法美的商品,在********此時基本上已經消蹤滅跡了,戰爭期間英法美停止了向亞洲輸出商品,使得本來就被中國民族工業商品擠壓得沒有多少市場份額的歐美商品徹底滾出了市場。

    這個時期也讓********的民族工業蓬勃發展。

    在這樣的情況下,全國老百姓萬眾一心,支持西北對台灣發動收復戰爭。

    協約國見警告無效,立即提高了中國商品在各殖民地的關稅,並且一提高就提到了非常誇張的程度,讓********的商品輸出幾乎陷於停滯,但是這樣並不能阻擋戰爭的步伐,而且商品對外輸出停止了,可以轉為對內生產,而且還是給自己老百姓生產商品,雖然賺不到外部資金,但是現在********已經不缺貴金屬了。也不需要那麼多的出口了。

    轉為內部商品生產後,老百姓可以獲得大量的商品供應,不就迅速富裕起來了。

    經濟發展實際上非常簡單,只要有技術,有資金,有資源,有勞動力,就非常容易發展,特別是********現在什麼都具備了,而老百姓又窮,這更加意味著老百姓可以消費大量的商品。

    也就是說,********只要有大量的投資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就能夠讓所有老百姓都快速富裕起來,這期間因為老百姓本身窮,需要消費大量的商品才能富裕起來,所以********的經濟增長可以一直持續到老百姓的消費飽和為止。

    而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讓老百姓具備消費能力,這一點也非常容易做到,提高工人的工資水平就行了,也就是財富分配。

    本質上和錢沒有什麼關係,相當於每個老百姓都努力工作,然後互相交換所需商品,只要大家都把力氣用到合適的地方,難道一輛家庭汽車需要一個勞動力五六年才能製造出來嗎?難道一套房子需要一個勞動力十幾年才能蓋好嗎?

    顯然那都是不需要的,在工業化生產制度下,一輛汽車的所有工序如果都換算到一個勞動力頭上的話,不需要一個月,一套房子的製造時間換成一個勞動力,也不需要一年。

    現在汽車最便宜的只需要********老百姓的半年工資,這在發展時間比較久的西北治下省份是這樣的。

    老百姓多付出的錢,一部分是稅收,一部分是利潤,還有一部分則是建設公路、基礎設施的綜合成本。

    所以********這個時候不缺技術,不缺資金,也不缺資源和勞動力,財富分配製度也比較合理,現在就是看勞動力被用在什麼地方了。例如軍事活動就需要消耗大量的勞動力。

    不過中國人口這麼多,只要生產力上去了,就算是經常打仗,老百姓依舊可以不斷的富裕起來。

    究其根本,還是生產力的問題。

    現在的西北工業技術已經到了能夠生產大型農機和挖掘機等施工機械的程度,生產力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這使得沈凝雲更加有打仗的底氣了。

    所以協約國的這種限制中國資本商品輸出利益的辦法,實際上是威脅不到西北政fu的。特別是現在西北政fu開始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西北發展起來的中國民族財團並不是那種只看錢而沒有國界的國際資本財團,中國民族財團是有國界的,更看重的是老百姓能不能富裕起來,能不能享有外部經濟殖民的福利。

    日本政fu間協約國的干預不起效果,則命令台灣八十萬日軍不惜一切代價和不計一切方法,盡量拖延戰爭時間,希望能夠撐到英美從歐洲抽出精力的時候,到時候說不定會有轉機。

    ********西北國防軍在台灣中部張華地區成功登陸後,日軍便在台中地區節節敗退了,台中地區地處平原地帶,沒有什麼便於防守的地區,日本政fu也知道在台中地區擋不住西北國防軍,因此很快就把台中地區的兩個師團向台北地區撤離,台灣中部地區迅速被西北國防軍軍收復。

    台灣地區的老百姓見西北國防軍打過來了,全部都歡天喜地,雖然日本長期在台灣施行同化政策,但是日本攻佔台灣才23年,那些中老年一輩的人們都記得自己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

    雖然此時的台灣有一部分的人已經被日本政fu成功的同化成了二鬼子,但是大部分的台灣百姓都還是明白,自己是個中國人,日本則是侵略者和掠奪者。

    日本在台灣的瘋狂掠奪也造成了台灣百姓的頻繁反抗和起義,但是因為武器裝備落後,每次都失敗了,而如今中國****台灣,這個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全台灣傳傳開了,很多台灣百姓都紛紛前來助戰。

    西北國防軍迅速在台中地區站穩腳跟後,立即在台中修建機場,以方便空運物資,同事開始在台灣修建人工港口,台中港的修建也因為軍事行動被迅速實行下去,在港口還未修建起來的時候,只能靠空運和大量的中小型船隻來運輸物資。

    台中的日軍撤往台北,名義上是拖延時間,避免損失,但實際上卻是怯戰的表現,上次在鴨綠江兩岸爆發的中日戰爭,實際上已經把日本陸軍打得到現在聽到西北國防軍的名字依舊感到畏懼。

    日本陸軍那些經歷過中日甲寅戰爭的士兵和軍官都明白,中國西北國防軍的武器裝備要比他們好得多,而且西北國防軍的軍事素質非常專業,並不比日本來的差,甚至是比日本還要強上一些。

    當軍事素質都差不多的時候,必的就是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術,同時比的也是兵力。

    而當時代發展到這個時代,每次大規模的戰爭很可能就是幾百萬人的規模,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有那麼多的職業軍人,所以這個時候雙方士兵都是一群拿起武器的農夫,軍事素質也都是半斤八兩,於是就開始比拚飛機大炮、戰車軍艦了。

    德國兩次發動世界大戰的失敗之處就在於此,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因為前期有大量素質高的職業軍人,所以把敵對陣營打得節節敗退,中後期就出問題了,因為那些職業軍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開始換上一群農夫上戰場了,這個時候物質上一旦比不上就難免走上失敗的道路。

    日軍此時唯一比********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洗腦用的武士道精神,很多時候日本士兵悍不畏死,但是如果沒有被那種氣機所感染,那麼日本士兵還是很怕死的。只是很多時候悍不畏死也無法改變戰爭結果,特別是西北國防軍的整體意志也非常強悍,加上武器裝備強大,完全不怕日本人發動的自殺性進攻。

    台中日軍的撤退,實際上就是日本陸軍在畏懼之下,有意無意的怯戰罷了。不過台灣北部的日軍兵力此時達到了六十萬,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殲滅掉的,特別是台北地形更為複雜一些。

    4月的台灣已經進入了雨季,天空中的細雨下個不停,也下得令人心煩意亂。就算是西北國防軍此次對台作戰,很多都是華東地區招募的士兵,但是誰也不喜歡這樣連綿的陰雨。而那些西北來的士兵,則是非常不適應潮濕的氣候,不過也無大礙。

    有一些士兵則在台灣感染了流感,不過在中醫的治療手法下,倒也沒有多少傷亡,台灣地區經過漢人多年開發,也不是窮山惡水之地,疾病方面也不很頻發。

    沈凝雲這個時候則把指揮部搬遷到了台中地區。

    「港口的修建起碼需要三個月,而機場半個月就可以投入使用,兩個月內可以將機場完善,物資方面現在雖然需要用中小型船隻進行轉運,但是加上空投物資,也能支撐部隊消耗。日軍方面目前則在苗栗地區構築了一道防線,意圖在苗栗地區將我軍阻擋下來。」王東昇對來到台灣的沈凝雲報告了一番情況。

    沈凝雲仔細看了看地圖,說道:「根據軍情局的匯報,日本政fu現在是向拖延時間,希望英美能夠抽出精力來支援日本,所以我們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加之戰爭也是要快點打完最好的,所以我們的準備工作要再快一些。台北這六十萬日軍倒是不足為慮,他們在苗栗地區構築防線,我們就打爆他們的防線。」

    「如果我們出動裝甲部隊的話,可以迅速攻破這道防線。」王東昇建議道:「如今英國已經率先在歐洲使用了戰車,我們也可以將戰車用在戰爭上了。」

    「嗯!」沈凝雲點頭說道:「反正歐洲的戰爭已經打到尾聲了,德國人最多也就再堅持個一年,我們也不用怕協約國研發戰車,可以出動裝甲部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