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章 節目錄 第197章 :即將爆發的一戰 文 / 鈞申

    1914年,甲寅年。

    日本慘敗簽訂了甲寅條約,而結束了這場戰爭。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回了日本,相比中國各省的歡呼不同,整個日本都陷入了憤怒與悲痛之中。

    大日本帝國竟然失敗了!

    不敗的神話破滅了。

    而且還賠了六億銀元,這是日本一年的財政收入啊!而且丟了北朝鮮,日本的財政收入也為之減少了。

    悲痛加憤怒的日本人,將怒火發洩在了桂太郎內閣身上。

    桂太郎悲劇的第四次倒台,內閣辦公大樓又被憤怒的日本人給砸了一次,桂太郎灰溜溜的下台了。

    不過砸完了內閣辦公大樓,日子還要繼續過不是。儘管再悲痛,事實已經發生了。他們除了接受已無任何辦法。

    日本政fu在桂太郎內閣倒台後,迅速又成立了一個新內閣。同時開始將怒火往中國身上引,讓日本民眾更加仇視中國。

    這一招很成功。

    你問我為什麼吃不飽飯?中國人鬧的。

    你問我為什麼日子過得這麼難受,中國人鬧的。

    一切罪魁禍首,都是中國。只有打倒了中國,日本人民才能過上好日子。

    這樣的宣傳霎時間充斥著整個日本,讓日本政fu成功的度過了一次大危機,將局勢穩定了下來。

    第一筆賠款2000萬英鎊,也就是2億銀元,很快就支付給了西北政fu。這筆錢是英國政fu以貸款給日本政fu的名義墊付的。

    日本不敢不賠錢,這是這個時代的規矩。也只有沙俄這頭毛熊因為有遼闊的版圖作為戰略緩衝,才敢不賠錢。

    日本那樣的彈丸小國,怎能拼得起。

    不過這筆賠款和北洋政fu沒什麼關係,而是進了西北政fu的口袋。

    沈凝雲毫不猶豫的把這兩億元賠款丟給了海軍,林瑞陽頓時欣喜若狂,這兩億軍費可以讓海軍再添置四艘主力戰列艦了。

    戰勝了日本海軍後,海軍各級軍官也有晉陞和獎勵。其中華東艦隊司令梁濤毫無爭議的晉陞為海軍上將軍銜。

    6月26日,杭州灣一片風和日麗,晴空萬里。

    張奎發在人群的簇擁下來到了港口,在他的注視下,華東艦隊將俘虜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開進了杭州灣軍港。

    軍港內此時早已人山人海,當人們看到金剛號戰列巡洋艦駛入杭州灣軍港時,頓時爆發出了熱烈的歡呼聲。

    金剛號戰列巡洋艦,是華東艦隊擊敗日本聯合艦隊的最高見證。

    在場的中外記者們,也都對著駛入軍港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一陣狂拍。張奎發在軍港對海軍進行了檢閱,所有人看著張奎發,都帶著濃濃的崇敬之意。

    西北老帥張奎發雖然出身草莽,但卻帶領西北創建了底子,將滿清打得簽訂城下之盟,率先成立了漢人政權。

    張奎發在授勳儀式的講話中說道:「此次對日戰爭,能迅速贏得勝利,海軍立下了血汗功勞,你們沒有讓國家失望,也沒有讓民族失望。你們都是********的大功臣,歷史會銘記你們的輝煌勝利。」

    「我宣佈,華東艦隊司令梁濤,晉陞為********海軍上將,特此授勳。」

    梁濤臉色沉毅的走上前,對張奎發敬了個軍禮,張奎發將一個帶著三顆星的上將肩章戴到了梁濤的肩上。

    「一晃眼就十來年了,今天我不由想起了昔日你們前往德國前的誓師大會,你們做到了。」張奎發感慨的拍了拍梁濤的肩膀,梁濤不由熱烈盈眶,是的,他們做到了。當年西北政fu成立第二年,就向德國派遣了第一批海軍留學生。

    梁濤就是第一批派往德國的海軍留學生,那時候西北政fu連出海口都還沒有,海軍更是一窮二白,什麼都看不到。

    然而十二年後的今天,西北政fu已擁有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並戰勝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

    而來到現場參觀授勳儀式的北洋軍人,看向梁濤的目光則十分的羨慕。

    身為軍人,誰不想建功立業?誰不想滅殺胡虜,開疆擴土?但是北洋軍顯然沒那個條件。

    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西北都走在了前面。

    此時北洋軍事集團的軍事力量正在膨脹,在英法的支持下,北洋軍陸軍規模已經上升到了150萬。

    這150萬北洋陸軍還裝備了大量西北產出的軍事裝備,包括機槍和大口徑火炮,北洋軍的軍事實力同樣也不可小覷了。

    在練兵方面,北洋軍是比較過關的。不過在軍官素質上就值得懷疑了,袁世凱此時搞了一個保定軍校,校長是蔣方震。不過段祺瑞的陸軍學堂那一派的舊教官卻和蔣方震暴發了衝突。

    如果不考慮軍官素質,光是從軍事裝備來看,北洋軍因為從西北政fu手上買到了價格低廉的軍事裝備,已經不比各列強的陸軍差多少了,甚至是比日軍的裝備都要豪華得多。北洋軍一個師所裝備的機槍已達到了30挺的規模。

    陸軍總長段祺瑞也在現場,他的出現並不是單純為了參觀這次授勳儀式,而是和西北軍方商談軍火採購協議。

    隨著對日戰爭的勝利,以及民2式通用機槍的出現,西北最高統帥部已決定將馬克沁重機槍淘汰掉,全部換裝成民2式通用機槍。

    淘汰下來的馬克沁重機槍自然是低價處理給北洋軍。

    此次淘汰下的馬克沁機槍數量龐大,西北國防軍兵力最高時達到了三百萬的規模,擁有的馬克沁重機槍數量超過1。5萬挺。

    這些馬克沁重機槍倒不是很值錢,一挺以300元的價格處理給北洋軍,也只要450萬銀元。

    貴的是子彈啊!

    這麼多的重機槍裝備部隊,那消耗的子彈可是不小的數目。按照之前雙方簽訂的協議,西北政fu以1銀元50發的價格向北洋軍供應各類型子彈。

    這樣的價格很實惠了,此時世界各國的子彈售價一般都是1銀元30發。

    北洋軍的子彈基本上全是西北政fu供應的,北洋政fu也不是不想自己生產子彈,但是由於沒有先進技術,生產成本非常坑爹,而且要想形成規模,又得投入一大筆錢,算來算去,還不如向西北政fu直接購買來得划算。

    所以北洋政fu的彈藥製造一直發展不起來,如今規模非常小,而且處於半停產狀態。

    段祺瑞此次是想爭取到一個更優惠的彈藥供應價格。

    來之前段祺瑞做過調查,西北的彈藥生產技術很先進,成本非常低廉。根據一名軍工廠員工透露,西北的子彈生產線可以用1銀元的成本生產出200發子彈。

    西北軍工業擁有巨額暴利。

    張奎發在授勳儀式後,與段祺瑞短暫的交談了一下彈藥採購價格。段祺瑞希望西北政fu能夠給與一個更加優惠的價格,張奎發很乾脆的問道:「你們說要什麼價格?」

    「每銀元100發子彈。」段祺瑞報出了價格,然後訴苦道:「我們北洋政fu財政緊張,北洋軍的裝備又不斷增加,重機槍就不說了,半分鐘就能將一鏈子彈打光。還有輕機槍、衝鋒鎗這些裝備,子彈消耗太大了,如果彈藥價格不能便宜下來,我們的財政無力支撐啊!」

    張奎發琢磨了片刻,隨即對段祺瑞許諾道:「這個價格我們應該可以接受,不過還是得商議商議。」

    「如此就靜候佳音了。」段祺瑞大喜道。

    張奎發願意答應這個價格,主要是為了加強北洋軍對西北軍工業的依賴性,每銀元100發子彈的價格,也是西北集團向西北國防軍供應子彈的價格。這個價格對於西北集團來說,依舊有豐厚的利潤。

    西北最高統帥部就這一問題展開商討,統帥部高層一致認為,以這樣的價格向北洋軍供應彈藥,將使北洋軍更加依賴西北軍工業。從而使西北政fu對北洋軍的掌控能力得到提升。

    在西北高層看來,戰爭打的是大兵團、大工業、大實驗室。三者缺一不可。

    北洋軍就算是有不錯的軍事裝備,但沒有自己的軍工業,那麼與西北國防軍發生戰爭時,北洋軍必然會一敗塗地。

    至於對外戰爭,如果北洋軍會參與到對外戰爭中的話,他們同樣可以獲得西北軍工業的支撐。

    彈藥供應價格的降低,北洋政fu將更加忽略對軍工業的建設。

    沒有軍工業,也沒有自主的軍事技術研發能力,北洋軍就算是裝備再豪華也打不過西北國防軍,西北國防軍已立於不敗之地。

    此時北洋政fu花錢組建的這150萬陸軍,也許日後將被西北國防軍輕易收編。所以西北政fu對於北洋陸軍日益膨脹的規模一點都不擔心。

    要說規模,西北國防軍此時可以拉出三百萬大軍。而北洋軍,預備役制度顯然不怎麼完善。加上沒有自己軍工業支持,如果和西北國防軍打起來,兩下就會被耗空力量。

    北洋軍事集團在西北軍事集團面前,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沈凝雲此時正謀劃著如何將北洋軍事集團一口吞掉。

    當然這種吞併不是武力上的吞併,而是通過各種潛移默化的合作,然後將北洋軍事集團融合到西北軍事集團中。

    實際上吞併北洋軍事集團也簡單,袁世凱死後北洋軍事集團必然四分五裂,到時候拉攏一部分,打壓一部分,孤立一部分。只要將北洋軍事集團從政治上剝離出去,西北集團操控中央,就可以將整個北洋集團都吞下去。

    此時北洋軍事集團練了150萬兵力出來,到時候全都可以用在對外戰爭上。

    西北政fu很快就和北洋政fu再次簽訂了一份新的軍火採購協議,協議中西北政fu將以每銀元100發子彈的價格向北洋政fu供應20億發子彈,總價值2000萬銀元。

    北洋政fu的軍費開支愈發龐大,稅收有些難以維持。袁世凱統治的北洋,已向西北政fu舉債8億銀元,各類債務達到216項,涉及各個領域。

    不過效果也是很明顯的,在北洋政fu的各項花費下,中國各省各行業條件有所好轉,特別是農業、工礦方面發展迅速。

    袁世凱一方面拉起150萬兵力的大軍,一方面開始著手消除關內地方軍閥截留地方稅收的情況。

    同時袁世凱裁減冗員,並減少公務人員薪水,每月一百元到兩百元的減一成,兩百元到三百元的減兩成,三百元到四百元的減三成,以此類推。

    北洋時期,中央公務人員還是比較廉潔的。

    加之西北政fu插手中央檢察院,在全國各省清查貪污**,也讓此時的民國各省行政廉潔方面大為改善。

    另外袁世凱大力改善稅收,因為鹽稅沒辦法收取了,則向新興的工商收取稅收。

    各省除了農業、工礦迅速發展外,工商也在迅速發展。

    農業、工礦能迅速發展,與此時西北的經濟刺激分不開關係,雖然世界經濟蕭條,但是西北卻是經濟繁榮時期。外加關稅的調整,西北工業對原材料需求的不斷增長,各省農業、工礦迅猛發展。

    再則,農業上有西北政fu輸出良種、化肥和農機,迅速的提高了生產力,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礦業方面,西北財團在全國到處投資道路、礦山,自然是蓬勃發展。

    工業方面依舊是西北財團四處投資而發展起來的,西北財團不可能只在西北政fu的地盤上建設工業,在各省都有工業在建設。如邯鄲的鋼鐵基地,馬鞍山的鋼鐵基地,以及周邊配套工廠等等。還有原材料加工工廠等等。

    此時的********與歷史上的********已大不相同,由於西北國防軍在各省大剿匪,並約束軍閥戰爭,使中國各省迅速穩定了下來。加之西北財團在各省的擴張過程中,北洋政fu不得不把西北財團碰到的地方阻力消除掉,加大了地方治安、法制的投入,使各省經濟開始呈現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趨勢。

    北洋政fu的稅收也逐漸提升,進入1914年,北洋政fu的稅收呈現出一片大好的局面。而1913年,財政收入則比較拮据,主要是地方截留和稅收不規範等等問題導致的。

    到了1914年,這些問題逐漸解決,僅僅兩個季度的稅收就達到了3億銀元,這還是在西北政fu佔據了上海、浙江、福建後的結果。

    北洋軍的軍力龐大到150萬的規模,各省軍閥也對袁世凱極力表示臣服,乖乖的配合中央稅收。

    不過此時中國海關被西北政fu所掌控,每年海關的稅收都用來償還西北政fu的借款了,不過海關稅收在提高關稅後暴增。進出口關稅1913年就達到了2。5億銀元。西北政fu借給北洋的8億銀元利滾利之下,1913年北洋政fu在海關方面只拿到了3000萬元。

    北洋政fu治下的關內各省,也因為西北政fu的幫助下,在各領域都迅速規範了起來。

    西北政fu與北洋政fu的合作已經非常深入了,從行政、治安到法制、稅收等等方面,北洋政fu都是在西北政fu派出的顧問指導下才迅速建立起來的,甚至是從西北調用了一大批的行政人員。

    北洋政fu不僅在西北調用大量專業的行政人員,還調用了大批技術人員,到各省指導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技術人員、教師、工程師很多都被北洋政fu聘請到各省工作。

    各省經濟由於有了西北的技術支持,正在飛速的爆發出強大的潛力,這是一個四億人口的大國。

    每一個人的生產力提升,國家力量就有所提升。

    原先歷史上的中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總產值不過400~600億銀元之間,相當於平均下去每個人口的平均產值只有十幾塊銀元,每個月才一塊多銀元,可見勞動力荒廢是多麼嚴重,生產力是多麼低下了。

    越落後,在突然有了先進生產力的情況下,發展速度就越快。有了西北的技術和資金支持,各省經濟迅開始進入迅猛發展的階段。

    北洋政fu的財政收入迅速增長,也是非常正常的。

    當然了,北洋政fu和西北政fu能和平相處,主要還是因為西北政fu是為民族資本服務的,而北洋政fu此時也在為民族資本服務。兩者利益並不衝突,西北政fu雖然只是地方政權,未直接管理關內各省,但是關內有北洋政fu在給西北財團保駕護航,西北財團與關內的地主、商人不斷的進行資產重組,開始形成一個愈發龐大而抱團的中國民族資本。

    這個民族資本,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西北財團向關內大規模投資只是剛進入一個開端,此時西北銀行大肆發行貸款,建設基礎設施等等投資,已將資金鏈拉得非常長了。更何況剛和日本打了一仗,因此不能肆無忌憚的在關內各省進行大規模投資。

    此時西北財團所等待的,就是即將帶來的歐洲大戰。

    只要英法俄協約國與德奧土同同盟國打起來,就會有大量的出口,從而獲得大量的資金,屆時西北財團就可以在全國肆無忌憚的大規模投資。那時候才是全中國經濟爆發式增長的階段,也是改善全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時期。

    時間不會太久了,隨著中日戰爭的結束,歐洲這個火藥桶已經進入爆炸的倒計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