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章 節目錄 第168章 :海軍第二期造艦計劃 文 / 鈞申

    1913年,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夕,西北政fu開始了衝刺式發展,極力發展工業規模,為即將到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做準備。哈

    而這一年西北政fu的剿匪、緝毒、緝私,都是為了讓全中國有一個更好的工商發展環境。提高海關關稅同樣也是如此。

    海關關稅提高後,列強對華商品輸出遭到了致命打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中國市場上已經看不到多少洋貨了。

    市面上到處都是民族工商產品,列強通過商品輸出而掠奪中國的現象成為了歷史。

    西北工商如願以償的獨佔四億多人口的民族市場,使得西北工商更加繁榮,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大。

    在上海地區,因為大量的工人湧入,大量的工廠在上海建設了起來。上海地區還有西北集團投資的重工業,因為造船廠就在上海。鋼鐵、機械設備製造等配套工廠一應俱全。

    這一年西北集團控制的造船業,造船能力已經突破了二十萬噸,已經超過了日本的造船業。

    西北海軍的第三批軍艦也已經下水服役,第三批製造的兩艘戰列艦分別是『平東號』、『泯東號』,排水量2。2萬噸。

    第四批軍艦已經開始製造,在建兩艘戰列艦分別是『崛起號』、『獵日號』。

    加上之前的『楊波號』、『浴火號』、『『靖東號』、『鎮東號』,西北政fu成立的華東艦隊將在年底擁有八艘先進戰列艦。

    華東艦隊總司令梁濤在杭州灣帶領著艦隊官兵,訓練十分刻苦。不過消耗也很大,光是訓練用的炮彈和靶艦就需要不少錢。

    不過華東艦隊的訓練得到了最高統帥部的全力支持,艦隊官兵皆以甲午海戰為恥,努力的磨練著作戰技能。

    最為顯著的成果就是炮擊精度,華東艦隊通過刻苦的訓練,在炮擊精度上已經超出了英德等國海軍。

    在炮擊精度方面,應該說日本海軍是此前最好的。因為東方國家的士兵能吃苦,肯磨練作戰技能。相比之下,西方人更注重機器的性能,在人方面並沒有做到那麼精。

    這主要是東西方文明的思維差異而造成的,就如西方人如果打不下一個要塞,那麼他們會想,是自己的大炮口徑還不夠大,於是回去造更大的火炮去轟擊要塞。而東方文明國家則會有另外一種思路,即避開要塞,對敵人的其他薄弱點進行打擊,或是從政治等方面去解決問題。

    東方文明算是窮盡人力,而西方文明則是窮盡物力。

    因此日本海軍的炮擊精度比西方國家高那是非常正常的。而華東艦隊經過頻繁的實彈射擊訓練後,其炮擊精度已經不遜色於日本海軍。

    儘管華東艦隊成立時間不算長,但是西北政fu在多年前就向德國派遣大量的留學生及水兵。

    因此華東艦隊的官兵,很多都是在德海軍服役過的,擁有較為豐富的操作經驗。

    有了這批人,新兵的培養就較為簡單了。

    華東艦隊的實力正在不斷的增強,第四批軍艦服役後,將擁有八艘戰列艦、八艘巡洋艦,四十三艘護衛艦,上百艘魚雷艇。總計投入預算達到7億元,造價自然不可能那麼高,而是包括訓練、維護。一艘戰列艦的預算一般會多出造價的2倍,也就是用造三艘戰列艦的錢,投入到一艘戰列艦上。而其他的船隻,一般是兩倍的預算。

    雖然海軍是一個吞金獸,但是西北政fu養華東艦隊還算是比較輕鬆的。畢竟此時西北政fu的行政區域內擁有人口將在西域移民完成後,將達到1。4億,相當於每個人口的負擔只有1塊多。每年投入的海軍軍費,也就是2。5億左右。

    西北政fu治下的普通工人月收入達到30元以上,每個月一個普通工人就可以納稅3元以上。

    海軍的軍費投入,只有稅收的5%左右。

    日本此時的海軍開支每年也達到了2億元,但是日本政fu在海軍方面投入的財政收入可就不是8%,而是超過了40%。而八幡鋼鐵廠的產鋼量在這一年剛剛突破20萬噸,所產出的鋼鐵主要用於海軍及鐵路建設。

    相比之下,西北集團旗下的各鋼鐵廠的產能,正在向2000萬噸邁進。

    日本陸軍則像一群叫花子,預算只有不到2000萬元,不到西北國防軍的十分之一。

    日本對於西北政fu的崛起,承受了極大的壓力。()特別是西北政fu不斷的加大軍費開支,讓日本政fu開始感覺非常吃力。

    此時日本政fu的軍費支出已佔財政收入的40%以上,本來加上日俄戰爭的外債還沒還掉,就是就節衣縮食,勒緊褲腰帶的節奏了。

    軍費開支如果再加下去,那完全是支撐不住了。除非英美等國願意借錢給日本。

    此時日本的鋼鐵生產更是因為西北政fu提高了關稅而導致原材料供應出了問題,煤炭和鐵礦石運不回去,鋼鐵廠的產量就要下降。為此日本只好向其他國家進口鐵礦石,並加大在朝鮮的鐵礦石攫取力度。

    日本在煉鋼方面並不順利,之前在釜山建設了一個大礦山,結果挖了一段時間後才發現,那裡的鐵礦石儲量只有十幾萬噸。實際上日本在侵華戰爭前,產鋼量還比不上中國,那時候的中國東北就有不少鋼鐵產出,加上山西等省,比日本要多。但是中國那時候沒有什麼完善的軍工業,產鋼也比較分散,無法將鋼鐵轉化為戰爭能力。

    此時的中國因為西北政fu的崛起,有了一個工業體系,而這個工業體系中,軍工業又是核心部分。此時的中國完全能將鋼鐵轉化為戰爭潛力。而且鋼鐵產量已經突破上千萬噸,完爆日本的鋼鐵產量。

    海軍的八艘戰列艦,只是初期的計劃。

    最高統帥部海軍參謀長林瑞陽在1913年向沈凝雲提交了海軍第二期造艦計劃。

    「鑒於日本及各國此時開始製造噸位近三萬噸的戰列艦,我們第二期造艦計劃,也將建造5艘三萬噸級戰列艦。每艘造價為1200萬元,預算3600萬元,5艘3萬噸級戰列艦需要預算1。8億元。」林瑞陽在報告中眼巴巴的看著沈凝雲,希望沈凝雲能批准這個計劃,如果能批准這個計劃,中國海軍在硬件上則可以超越日本海軍。

    「什麼時候可以完工?」沈凝雲看了計劃後問道。

    「計劃在明年建造第一艘,1915年與1916年分別各建造兩艘,於1917年完工服役。」林瑞陽回答道。

    「17年。」沈凝雲摸著下吧考慮了起來,17年正好第一次世界大戰快要打完,期間造船業很賺錢的。但是賺錢是一回事,發展又是一回事。在內部可以自給自足的情況下,黃金白銀賺多了也沒用啊!那東西又不能吃,除非是拿去買東西。可進口自然是進口原材料划算,可以通過出口高附加值的商品名去換取。

    而自身實力才是更為重要的。

    也就是說,可以少造幾艘賣給英國佬的商船,多造幾艘戰列艦也是比較划算的。擁有海軍,西北財團才能獲取海洋利益。

    見沈凝雲考慮的樣子,林瑞陽心想,難道計劃要被腰斬了嗎?

    正當他胡思亂想的時候,沈凝雲輕輕敲了敲桌子,說道:「五艘少了點,造十艘吧!1914年先造一艘,1915年造三艘,1916年、1917年都造三艘,1918年要全部下水服役。」

    「十……十艘~!」林瑞陽有些結結巴巴,驚喜來得太突然了。

    「不錯,就要造十艘,而且我們要立即對航空母艦這種新型作戰艦艇進行實驗,並加大潛艇部隊的規模。」沈凝雲說道:「我的要求是,必須在1918年形成能與英美海軍抗衡的中國海軍。至於日本海軍,你認為是一個挑戰嗎?」

    「如果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日本海軍不足為慮。」林瑞陽信心十足的說道,因為此時日本海軍的規模已經非常大了,日本政fu能擠出的資金上限已經不大。相比之下,如果海軍也能像日本海軍那樣拿到超過30%的財政預算,那還不吊炸天了。造個三四十艘戰列艦都不成問題。

    當然,中國是一個大國,在就業還不錯的時候,不會將大量財政投入到海軍建設上。除非是因為內部經濟不景氣,需要造船業的拉動。並有向外擴張的意圖。

    「那就很好了。我們要的海軍,不僅僅是局限於亞洲,海軍將要成為中國向外部擴張的急先鋒。」沈凝雲對林瑞陽說道,「我們比德國的環境要好得多,未來能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將超越德國,畢竟我們是一個四億人口的大國。」

    「屬下明白。」林瑞陽激動的點頭道,顯然少帥已有對外擴張的意圖,不過這個計劃將在1918年後。林瑞陽不知道為什麼要在1918年後進行擴張。也不知道到時候財政是否可以支撐,但顯然少帥有信心。

    沈凝雲自然不會告訴他,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會結束,甚至是因為他的出現,歷史可能會改變,甚至是提早結束,也可能會延遲結束。

    不過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西北政fu必然不缺錢。到時候造十艘戰列艦還怕沒錢?十艘只能算是初期計劃而已。到時候有錢了,戰列艦造個二三十艘都問題不大。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必然重返亞洲。到時候經濟發展起來了,西北財團也必然要向外部擴張。海軍則變得非常重要。

    林瑞陽報告完海軍計劃後,軍情局局長李載光急匆匆的跑到了沈凝雲的辦公室,報告國內的軍政局勢。

    「北洋集團正式確定要在明年內將陸軍擴編至100萬,同時近期袁世凱正在準備對南方革命黨派系的打擊行動。但是南方革命黨派系卻是收到了消息,並將在近期內派遣人員到西北,尋求我們西北政fu的支持。」李載光報告道,「從局勢上來看,極有可能會因為利益原因,爆發一場內戰。」

    「如果袁世凱要取締革命黨派系,以革命黨的瘋狂,與北洋集團幹上一仗那是再正常不過了。」沈凝雲淡定的說道,「他們要打就讓他們打去,誰敢在戰爭中搞破壞,我們就搞死他。」

    「那革命黨那邊?」李載光問道。

    「讓他們服從中央。」沈凝雲可對那些革命黨不怎麼感冒,這群人在民國時期簡直就是一群攪屎棍。

    「屬下只是擔心北洋集團吞併了關內各省後,可能對我們造成威脅。」李載光擔憂的說道。

    沈凝雲不由笑了笑,說道:「無妨,威脅不大。工商在我們手上,老百姓也更支持我們,北洋集團不敢來惹我們西北集團。」

    「可是未來我們要進入關內,北洋集團很可能會尾大不掉。」李載光顯然有點前瞻性的看待問題,不過這個顧慮對於沈凝雲這個穿越者來說是完全沒有的,袁世凱一死,北洋集團還不四分五裂,自己幹起來。

    到時候不可能會尾大不掉,西北到時候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軍閥進行扶持。

    之所以西北不取代中央,自然是為了有個明顯的靶子樹立在那裡,出了什麼事,那些屎盆子都是中央的。

    中央和總統這個詞彙太拉仇恨了,西北沒必要去趟渾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