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戰神

正文 第030章 :工業革命的機遇 文 / 鈞申

    招撫一事,林秉成回到蘭州與饒應祺一說,饒應祺得知辦您團的沈進文中過秀才,頓時大為驚喜,以為得一干將。

    不過對於軍費的問題,還是有很大不同意見的。

    清泉寨民團要按照新軍模式來編練,那麼所需的銀錢就多了,饒應祺顯然不想出太多的錢。

    新疆、甘肅本身就不是一個富庶的省份,作為兩省巡撫,饒應祺自然要節約財政,如果多出一個按照新軍編練的部隊,那麼開支顯然要增加不少。

    所以饒應祺只願意每年出十萬兩軍費。

    清泉寨那邊,自然也有應對辦法。沈進文馬上建議,繼續施行當前的民團制度,並自己開辦實業以籌軍餉。

    饒應祺倒是樂了,如果清泉寨民團能夠自給自足的話,那倒是省心了,於是也便同意了。

    因為要在隴南繼續以開辦民團的方式來籌集軍餉,並要在隴南開辦實業,所以清泉寨民團改駐禮縣。

    禮縣離天水比較近,又可控制西和縣、成縣、徽縣、兩當縣、階洲、文縣等隴南地區,自然就是首選的地方。

    秦州也是不錯的,但是秦州作為地方中心,魚龍混雜一些,不方便開展一些活動。

    招撫一事談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雙方就各個問題反覆磋商之後,才正式定下了招撫事宜。

    清泉寨民團更名為隴南軍,張奎發擔任標統一職,沈進文和趙維書擔任副標統,清泉寨民團搖身一變,從土匪到民團,又變成了官軍。

    受撫後,清泉寨民團士兵有些不理解,為此郭士銘帶著教導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思想開導。

    「我們當前力量弱小,所以不能與滿清正面抗衡,受撫只是權宜之計,一旦有了機會,我們就將光復漢室江山……」

    這樣的思想開導穩定了軍心。

    清泉寨民團也開始計劃搬遷到禮縣去,不過寨子裡的一些工業是不用搬遷了,清泉寨的基業還是不能丟的。

    如今清泉寨發展工業,已經不能局限於一個清泉寨了。一個清泉寨,是發展不出什麼名堂的。

    很快清廷授印的人就來了,不過授印按理說是要叩謝皇恩什麼的,但是張奎發他們卻是沒一個下跪的,搞得場面有些尷尬,不過接著塞了點銀子過去,氣氛頓時又融洽了。

    半個月後,清泉寨民團主力,開始從清泉寨,轉移到禮縣。至於清泉寨那邊,周邊早就沒有土匪了,官府更是不敢去動清泉寨的利益,現在清泉寨民團已經變成隴南軍了,要動也得掂量掂量。

    禮縣則是一個小縣城,只有一個十字型的大街,叫東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人口也不多。

    不過禮縣這裡位於河谷地帶,農業還不錯,另外鹽官鎮有井鹽出產,這也是把禮縣作為隴南軍駐地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掛牌隴南軍之後,卻依舊在各村鎮編練民兵、圍剿土匪,相當於只要一反,只要佔據縣城,就能對各鄉鎮形成控制。

    各鄉鎮也都有自己的稅收方式,不管是誰當統治者,當地鄉紳只負責交糧交錢,其他都不關他們的事,地方自治程度很高。

    在這樣的自治模式下,也給了清泉寨機會。

    由於隴南土匪已經剿得差不多了,也就剩下兩當縣的土匪還未完全剿滅,其他地方已經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因此將主要剿匪方向放在了禮縣、西和縣及秦州一帶。

    而隴南則做為隴南軍的大後方了,這裡也成為發展工業的主要地區,沈凝雲在成縣、徽縣、兩當縣大搞冶金業。

    開礦是首要的,因此招募了許多青壯、流民,讓他們進入礦山開礦。開礦設備方面比較缺少,但有tnt炸藥,開礦效率還是不錯的,主要還是運輸問題。

    開礦的問題不需要沈凝雲去操心,之前成立的『清泉寨礦業公司』已經培養出了一批管理人員,可以組織開礦任務。

    成縣、徽縣、兩當縣這個小盆地裡,有鐵礦、煤礦、銅礦、鉛、鋅等礦產,其中鉛鋅礦儲量極大,而且多為伴生礦。

    開礦顯然有不小的利潤。

    就以銅礦和鉛鋅礦來說,銅和鋅可以冶煉黃銅,鋅顯然不如銅值錢,加入銅當中成為黃銅,黃銅的銅錢反而更受歡迎。

    也就是說,有了黃銅,就可以製造銅錢,直接就是貨幣。另外,黃銅可以用來製造子彈殼。

    煉鐵、煉鋼也是有利潤的,地方上農具等等都是需要鋼鐵的,也正是因為需求比較大,因此清末開礦現象非常普遍,到處都是私人在開採礦產。

    只不過這些私人開礦的技術比較低,效率也比較差,規模更是不怎麼樣,但是勝在數量比較多。

    而開礦也消耗掉了大量的糧食,首先開礦的勞動力沒有從事糧食生產,在運輸糧食的途中還得消耗掉一部分糧食。

    釀酒加開礦,以及財富分配不平均,也是很多老百姓吃不飽肚子的主要原因。

    清泉寨在隴南開礦顯然不太一樣,儘管設備會落後一些,但是相比西方人來說,也不是太落後。

    在炸藥、選礦設備上都差不多,最主要的差距還是鐵路的運用。

    此時的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應用,主要是德國,而且如今還不大。各列強用的都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產物就是蒸汽機,蒸汽機這東西技術性並不怎麼樣。

    如今列強開礦,也就是用人力把礦產開採出來,然後再用蒸汽機製造成的礦車運到鋼鐵廠。

    在高爐煉鐵方面,也都一樣,用的都是蒸汽機鼓風。

    最大的差距,還是運輸上的問題。

    此時的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落後國家的一次巨大機遇,儘管落後國家看似沒有基礎,但同時也有一定優勢。

    那就是如果落後國家建立工業,可以直接跳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高度,內燃機、電動機將使生產力迅速提高,還在使用第一次工業革命成果的國家,將被迅速的趕超。英國也就是這樣才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最早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應用的是德國,緊接著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是美國,英國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花了上百億英鎊的軍費,加上羅斯柴爾德財團更注重金融掠奪,而非是工業發展,導致英國根本就沒錢更換工業設備,因為錢都在羅斯柴爾德財團手上,而羅斯柴爾德財團又在美國、德國的工業當中佔有利益。

    所以英國的衰弱,本質上也是被羅斯柴爾德財團玩殘廢了,猶太人是沒有國界的,一個沒有國界的財團進入一個有主體民族的國家,並取得主宰地位,那麼對於其主體民族來說,隨時都可能被當做棄子拋棄掉。

    中國如果抓住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機遇,就能迅速的建立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體系。規模一開始不用太大,只要給中國足夠時間,就能將這些先進生產力普及到所有省份。

    而工業的核心,就是精密製造業,也是沈凝雲最為精通的地方。

    因為有蒸汽機的原因,所以沈凝雲還在成縣建立了一家水泥廠,水泥顯然是不可或缺的,不僅可以自用,還能夠銷售民用。

    還有磚瓦廠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在成縣辦一家起來也有利潤。這些工廠只要不是管理上出問題,盈利那是肯定的。

    管理上並不存在什麼問題,管理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沈凝雲在成縣一蹲點就是兩個多月,安德森那邊與洋行接觸也有進展,成功的委託英國怡和洋行以1000兩一架的價格,訂購100架7。92口徑馬克沁機槍。

    這樣的價格,對於馬克沁機槍來說,說貴也貴,說不貴也不貴。

    從槍械角度來說,是貴了。但是從性能上,以及當前的領先程度來說,卻又是比較便宜的。

    真正貴的是子彈。

    一分鐘打出400~600發子彈,這樣的射速,對於財力弱小的軍閥來說,簡直就是吞金獸。

    7。92mm子彈,可不是漢陽造用的圓頭彈,其市價在中國來說,一兩銀子只能買到30多發子彈。

    相當於這個理論射速,1分鐘就要消耗20兩銀子,上百挺機槍開火一個小時,就要消耗2000兩銀子。

    對於沒有工業體系的中國來說,很難做到大規模裝備,特別是在軍閥混戰時期,不可能裝備那麼多的馬克沁機槍。

    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炮彈的造價雖然高一些,但是子彈卻是有更恐怖的數字,打仗打的就是錢。

    所以一個國家,如果不走極端制度,那麼就必須得有財團才能打仗,否則打兩下就打沒錢了。

    因此隴南軍要裝備馬克沁重機槍,就必須要自己能夠製造子彈。除了委託怡和洋行購買機槍外,還委託禮和洋行訂購了許多機車部件。

    購買機車部件的意義就是鋪設鐵路,鐵軌可以自己鋪設,反正是用來運礦產的,煤炭、礦石離冶煉廠也不是太遠,不需要太長的鐵路。

    這樣一來就能夠提高冶金效率,以降低運輸成本。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衡量一個個大國的標準便是鐵路長度,因為這時候運什麼都要用鐵路,至於馬車什麼的效率太低。

    以至於德國那麼一個小國家,就修了八萬公里的鐵路,那鐵路絕對是密密麻麻的,相當於是德國容克財團把整個德國能發展的地方都發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正是因為德國太小發展不下去,才要向外擴張。

    而在中國,因為後來跨越式發展的原因,汽車已經出現了,加之地方上高度自給自足,鐵路需求也就沒有那麼高,後來才十萬多公里鐵路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