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開元風流

《》章 節目錄 74、好感 文 / 青澀蘋果

    更新時間:2013-08-09

    初秋時節,梅林亭間,清風徐來,一派祥和閒適的景象,宋璟的面前擺著一幅王維所畫的《冬日寒梅圖》,他首先注意到的,卻是畫中的題字——

    若夫瓊英綴雪,絳萼著霜,儼如傅粉,是謂何郎;清馨潛襲,疏蕊暗臭,又如竊香,是謂韓壽;凍雨晚濕,宿露朝滋,又如英皇泣於九嶷;愛日烘晴,明蟾照夜,又如神人來自姑射;煙晦晨昏,陰霾晝閉,又如通德掩袖擁髻;狂飆捲沙,飄素摧柔,又如綠珠輕身墜樓。()半開半合,非默非言,溫伯雪子,目擊道存;或俯或仰,匪笑匪怒,東郭順子,正容物悟。或憔悴若靈均,或歆傲若曼倩,嫵媚若文君,或輕盈若飛燕,口吻雌黃,擬議殆遍。

    這是《梅花賦》中最為精彩的一段,用了排比與比喻的修辭,描寫出了梅花的特點,辭藻顯得極為優美,稍稍的缺陷,便是有堆砌辭藻的嫌疑,略顯空洞。

    只是配合王維整幅畫來看的話,那以畫襯賦,卻填補了這一段的空洞,讓人覺得梅花確實如賦中這段所寫,由此可見,王維這幅畫的水準品級,起碼能達到中上品,他的畫藝,已經吳道子的調教下,初顯大家風範。

    宋璟雖然知道王維這幅畫是用來討好他的,但他卻依舊十分開心,這樣的討好,無疑是一種高雅的奉承,與小人那種低俗的馬屁有著天壤之別,像宋璟這種在意自己官聲的宰相,是很喜歡這種高雅的奉承的。

    而宋璟在見到王維時,對王維的第一印象還是十分不錯的,在慣例的寒暄中,便能看出王維不同於一般年輕人的沉穩,這是一個喜歡謀定而後動的年輕人,對政治有著敏銳的嗅覺,宋璟在心中暗暗評價王維。

    由此再想到王維那當街暴起發難的表現,他唯有暗讚,這傢伙倒是個天生的政客,十分善於作秀,若宋璟知道「影帝」這個詞的話,一定會把這個詞按在王維頭上。

    雖然如此,宋璟並不排斥自己手下有王維這樣的人,畢竟他因為王維而收穫了好處,而王維與韋陟的關係很好,看樣子王維極有可能投在他的門下,這倒是可以好好培養一下,若以後安排王維當個言官御史之類,殺傷力肯定不凡。

    接下來王維的這幅畫,更是加深了宋璟對王維的好感,宋璟也是個文人,少年時博學多才,擅長文學,弱冠便中了進士,可以說是頗具才華,但由於進入官場後便勤於政務,對文學小道也漸漸生疏,除了寫些應制詩外,他幾乎已經沒有**在動筆了。

    不過在宋璟的心中,還是很嚮往成為那種家的,這是文人都有的**,宋璟也不能免俗,但他現在卻再也沒有少年時的閒情逸致了,因此他最著名的作品,應該便是這《梅花賦》了。

    王維以《梅花賦》來作畫,並獻給他,可以說是搔到了宋璟的癢處,宋璟極愛梅花,他認為梅花便是自己的品格象徵,剛正不阿,傲寒獨立,不畏艱險,所以這相府的花園中栽滿了梅樹,每到冬日,便是萬梅齊放的美麗景致。

    王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便獲得宋璟的好感,與他之前的精心準備不無關係,但最關鍵的原因,莫過於王維之前為宋璟找到的破局之處。

    「此畫用筆精細,意境深遠,真乃難得一見的佳作。」宋璟品味良久,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雖說他早已見過不少大師級的作品,但考慮到王維在這個年齡,能畫出這樣水準不差的畫作,已經十分不錯了。

    王維並沒有因為宋璟的讚美而變色,依舊十分謙遜的說道:「若無宋相公的《梅花賦》,晚輩也難畫出,畢竟此時寒梅尚未開放,然而讀了《梅花賦》,腦中卻自然而然浮現出梅花的模樣,然後再順勢畫出。晚輩真的十分喜愛宋相公的這篇《梅花賦》。」

    不管王維是不是說的真心話,哪怕知道王維是在特意恭維他,但宋璟的心中依舊覺得很開心,畢竟現在的王維也不算是什麼無名小卒,乃是名揚長安的新生代詩人,只要他一直保持詩歌文賦的水準,那以後成為天下文宗亦不是什麼難事。

    什麼人最容易名垂青史?有人覺得是宰執天下的名臣,但事實上卻應該是詩人騷客,經過歷史的長河,再回首,對比一下王維與宋璟兩人,知道王維的人絕對要比宋璟要多,哪怕在當時宋璟的聲望只有姚崇可以比肩。

    所以王維這樣才華橫溢的詩人,對宋璟的恭維,那可是很讓宋璟開心的,宋璟並非貪財好色之人,他滿心思都撲在振興國家的事情上,唯一的私心,便是希望自己可以名垂青史,並且沒有一絲污點。

    這樣便能理解宋璟為何被人稱作是「鐵石心腸」了,若是「鐵石心腸」能夠換來死後那剛正不阿的名聲,便是一直鐵石心腸下去又怎麼樣呢?

    名臣名臣,除去自己心中的政治抱負外,最在意的,自然是死後的名聲了。

    那麼,若是可以得到王維這種才華橫溢詩人的吹捧,名聲應該會更好吧?

    又與王維、韋陟這兩個年輕人談了談文學藝術之後,宋璟終於將話題轉移到官場上來,他先是十分好奇的詢問了一下韋陟,有關王維之前的「預言」。

    韋陟其實早就在宋璟面前提過了,這次既然宋璟再問,他自然又說了一遍,宋璟微笑著聽了下去,暗中卻觀察王維的神色,見王維依舊鎮定自若,從容無比,他只能讚歎這個王摩詰確實少年老成。

    宋璟根據韋陟的話,找出一些疏漏之處,提點了一般,比如告訴兩人,為何姜皎會直接放歸田園,而不是明升暗降,那是因為姜皎已經升無可升,再往上,那就是專門給予大臣死後的追贈了,若姜皎真的再往上升,那便意味著他連起復的機會都沒了。

    但是姜皎此時選擇歸於田園,卻是一步好棋,當真可謂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一旦宋璟退下去,姜皎極有可能起復。

    韋陟有些擔心的問姜皎起復之後,會不會反攻倒算,結果宋璟只是淡笑不語,將目光投向了王維,目光中含有鼓勵的意思。

    王維知道這算是宋璟的考校了,他認為宋璟肯定早就考慮到了姜皎起復後的應對了,他也沒高興揣摩如何回答宋璟的問題,才能讓宋璟中意,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說。

    首先王維覺得姜皎以後起復的目標肯定是為了進政事堂,這只要是為人臣,便該有的野心,可到時候絕對有人不希望姜皎進入,因為政事堂中的位子就那麼多,唐朝的宰相比不得宋朝,政事堂樞密院加起來有個十幾位,唐朝的宰相撐死了也不超過五位,一般來說都是兩位,左相右相。

    僧多肉少,而在宋璟退下來的過程中,他這個前任宰相,也有資格建議下一屆班子的人選,如當初姚崇那般,雖說最終的決定權還在李隆基身上,但對於宋璟這種德高望重的宰相,他也不能完全無視他的意見。

    所以姜皎要進政事堂的難度相當大,而若是他在謀求宰相的過程中失敗的話,等待他的,將是悲劇的結局,而由於姜皎有一段蟄伏期,在此期間,他的影響力絕對會下降,而他的競爭者則自然相反,此消彼長之下,姜皎最終能夠進入政事堂的可能性不足三成。

    「所以,我認為殷卿你根本不必畏懼姜皎的反噬,此人終究才幹有限,哪怕聖上再寵幸他,卻也不會任由他入政事堂。」王維最終下了一個結論。

    王維的分析可以說是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別說是韋陟,連宋璟聽了都覺得這個少年太聰明了。

    此事一了,話題終於到了王維期盼的地方了,當然是明年的科舉了,宋璟將自己科舉的心得體會都毫無保留的告訴了王維,由此可見,他已經有將王維這個極有發展潛力的後輩收到自己麾下的意思了。

    也許這個時候確實還看不出王維是不是有實幹之才,但論起眼光與心機,卻真的是個中翹楚,陰起人來是一把好手,又會寫詩作文,嘴上功夫又厲害,做不成像裴耀卿那樣的實幹流的話,那也可以做「嘴炮流」,當「公知精英」,有事沒事就抨擊時事,然後玩玩文人聚會什麼的,加強輿論權、話語權。宋璟很看好王維在嘴炮流方面的發展。

    王維自然耐心的聽宋璟追憶往事,但心中卻期盼宋璟趕緊寫封推薦信,有這一封信,什麼都萬事大吉了,哪需要他這老人家科舉的心得體會啊……

    「既然十三郎你準備明年的科舉,那把你要行的卷給老夫瞧一瞧吧?」宋璟摸著鬍鬚,神情威嚴,但這個時候如果有其他學子聽到這話,一定會無比興奮的,要行卷的話,誰敢向這位鐵面無私的宰相行卷?

    但這個時候宋璟卻主動想要看王維的行卷!這對一個應考的士子來說,可是非常幸運的事情!

    結果……

    王維根本就沒這準備,他在發懵的同時,迅速開動頭腦,思考該怎麼辦……

    ============

    求收藏票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