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 極道軍師

《》章 節目錄 第十七章 好詩 文 / 楊楓

    第十七章好詩

    清晨五點,生物鐘準時讓難得有一個好覺的周麗睜開朦朧的雙眼,慢慢坐起身靠在身後的床頭上,周麗揉了揉自己的頭髮,忽然發現合衣坐在床邊的椅子上,雙手趴在床沿上墊著頭睡著了的沈為。「這個呆子。」周麗又好氣好笑,輕輕起身,正準備把被子給沈為蓋上,就看見沈為的眼睛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雖然穿著秋衣卻仍然無限美好的上圍輪廓。「壞人。」周麗臉一紅道,把身體重新縮進了被子裡面。

    「這麼早就醒了,再睡會兒吧。」沈為站來身來雙手互相捏了捏自己已經有些發麻的手臂,又坐下來伸手握住周麗捏著被邊的手道。

    「嗯,你……你也上來睡吧。那樣趴著舒服啊?」周麗的聲音低不可聞。沈為如聞綸音,三下兩下脫去自己的外衣長褲,鑽進被子,頓時感到一被窩子周麗芬芳醉人的氣息。沈為右手鑽擠摟,周麗身體抬側靠,兩人立時親密無間。輕輕用左手抓著周麗放在自己胸口上的右手,沈為聞的是芬芳香味,抱的是溫軟美玉,輕輕吻住周麗柔軟性感的嘴唇,香津暗渡,沈為早已迷失在周麗波濤洶湧的懷抱裡。

    太久了,周麗有些喘不過氣,縮在沈為懷裡的雙手輕輕推了推沈為的胸口。鬆開懷中的周麗的同時,沈為的左手已經攀上周麗高聳的右峰,手感溫軟沉實,不由情不自禁的揉捏起來。

    「冤家。」周裡心裡叫道,閉上眼睛,感受到小腹間沈為隔著衣物依然頂起的堅硬,周麗已經近三年沒有禁受滋潤的身體輕輕扭動起來。未曾真個已**。

    「隨浪隨風飄蕩,隨著一生裡的浪,你我在重疊那一剎,頃刻各在一方……」電話鈴聲響起,兩具在被窩裡已經升溫發燙糾纏的身體驟然停了下來。周麗伸手拿起枕邊的諾基亞8810,看了一眼來電顯示,對著沈為抱歉的道:「是三哥,多半是問我剛哥那邊搞定沒有。」

    「你接呀!」沈為沒有半點不高興的道。

    「三哥」,周麗坐起來接起電話。

    「妹妹,王爺那邊怎麼樣,檢查院那邊說好沒有?」陳三關切問道。

    「全部說好了,昨天晚上太晚了就沒給你打電話,還麻煩你打電話來問,真是不好意思。」周麗陪著不是。

    「說好了就對,這下應該沒得什麼問題了。對了,今天你到法院去不?」

    「我就不去了,反正夏林的事已經辦好了。從此以後我和他再也沒有關係了。」周麗決絕道。

    「唉!你也是做到仁至義盡了,哪個都說不了你的高矮。妹妹,三哥還是那句話,有什麼事就告訴三哥,三哥咋個都要管你。」陳三是真把周麗當妹妹對待。

    放下電話,沒等周麗完全躺下,沈為的手已經又開始在周麗的雙峰之間遊走。

    「別鬧了,快六點了,再瞇一會兒就得起來了。」看著沈為沒有說話,周麗心軟道:「以後日子長著呢?你怕摸不夠啊。」

    沈為一下子樂了:「你說的啊。可不許反悔。」

    「就怕你過一段時間就不要我了。還有,你的父母那邊……」周麗垂下頭,楚楚動人。

    「你放心,就算你說分開我也不會放手。我要娶你,誰也攔不住。」沈為斬釘截鐵,一諾千金。

    早上六點半,趙傑已經到了停車場,盛華和鄭昌就像影子一樣站在他的身邊。他做任何事都有打提前量的習慣。看著小道上手牽著手走過來的沈為和周麗,趙傑拿出煙盒,抽出一支點上。等兩人走近,趙傑抽出一支遞給周麗,道:「弟妹,來,抽支早煙。」

    換了一件黑色長貂的周麗正要伸手去接,卻感到被沈為牽著的左手一緊,微微一笑道:「傑哥,早上剛起來,不抽了。」

    「這麼快就向淑女發展啊!冷熱酸甜,想吃就吃嘛。」趙傑當然注意到周麗欲接未接的變化:「別理沈為,保持自己大俠的風采,來,別閃手啊。」趙傑微微鬆手,周麗大大方方接過中華道:「傑哥,我早上起來真不怎麼抽煙。」

    趙傑對著沈為做了個鬼臉,右手的zippo打火機啪的一聲打燃,幫周麗點上了火。

    「為哥,嫂子。」盛華開口叫道。一聽盛華叫嫂子,鄭昌也趕緊跟著叫一聲。周麗愣了愣,還是答應了。很久沒人叫她嫂子了,還是前幾年,和夏林沒離婚時,m市社會上好多人都叫她嫂子,慢慢的,和她打招呼的人都改口叫大俠了。久違的兩個字,又是從現在江湖上名氣竄的極快的兩個人嘴裡叫出來,周麗有些不適應。

    沈為聽到兩人叫周麗嫂子,心裡可是美滋滋的,對著盛華和鄭昌道:「結婚的時候,你們倆都當伴郎哈。」

    「那是必須的。嫂子,伴娘一定要找兩個巴四的哈。」鄭昌順著梯子說道。

    「我身邊的都是美女,就是基本上都是已婚,要不就是離了婚的,再說年紀也比你們倆大了些,和你們兩個不配哈。」周麗笑道,恢復大俠本色。

    說笑間,平哥和廖哥,已經帶著肖曙和平哥的司機走了過來,楊顯和也帶著底龍底虎兩兄弟來到了停車場。打過招呼,趙傑對平哥道:「哥佬倌,咱們到萬聖山上吃早飯哈,那邊的泉水豆花,農民醮水,味道不錯。」

    「要得,要的,就是要吃這些東西。」平哥道,看到牽著周麗的手不放的沈為,平哥笑著對二人道:「小為,周麗,你們兩個坐我的車嘛」

    「好的,平哥。」沈為答應道。

    「周麗,你坐前面,我陪平哥坐後面。」沈為對周麗道。「嗯」周麗打開平哥的奧迪車門,坐上了副駕的位子。沈為拉開右邊的後門,請平哥上車後,從左邊上了車。

    平哥笑瞇瞇的看著沈為的安排,暗暗點頭。中國人對座位的安排是很有講究的,平哥這種老式的大哥級人物當然也不例處。一般來說,左首的位子都是安排給長者或者領導,但是那是在席上或者在其它一些較正規的場合,在汽車上就不一樣了。沈為和周麗是情侶,如果兩人坐後坐,那麼平哥就只能坐前排去,那個位子一般都是保鏢或者秘書的坐的,顯然不適合平哥,讓周麗和平哥坐後面也不合適,所以沈為在瞬間做出讓周麗做前面的安排,明顯露出了他對每個人社會地位及關係的精確把握。而更讓平哥點頭的原因則是沈為並沒有拘泥於傳統的左首給長者的做法,而是讓他坐到了右邊,在無數的驗證中,汽車的右後坐,是安全係數最高的位子。沈為顯然是知道這個道理,才做出了這樣的安排。

    寒流來的快,去的也快。早上七點多,幾縷陽光已經從雲層縫隙裡悄悄透了出來。在進山不到三四里的小館子裡吃了特色的泉水豆花,紅燒肥腸,平哥和廖哥都是讚不絕口。車隊重新行駛在萬聖山不寬,路面卻相對可以的盤山水泥路上,從右邊的車窗放眼望去,儘是一樹一樹雪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平哥心情很好,不覺間脫口說了一句。

    「平哥,這句詩很符合今天我們的情況哈。」周麗正看著窗外的景色,聽到平哥的聲音,從前排轉頭說道。「呵呵,我就記得這兩句,其它的都還給老師了。」平哥笑著說道:「這還沒到寺院裡,都是這樣的美景,不虛此行啊。」久在大城市居住,平時又是商務活動眾多,平哥也是難得清閒。

    「小為,這詩後面幾句是什麼?你知道嗎?我都忘記了。」周麗隨口問道。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沈為流暢的答道:「白居易這首詩廖廖四句,就形象寫出了山地氣候和平原氣候的差距,不過比起傑哥寫的兩句詩,還是要略遜一籌。」趙傑很正經的說道。

    「傑哥寫詩?」周麗驚訝道:「快點說出來聽聽,看寫的怎麼樣。」

    坐在沈為右首的平哥也來了興趣,不過五十多年歲月的涵養沒有讓情緒表現出來,加上周麗已經問了出來,他也就樂得聽沈為繼續往下說。「算了,還是不說了,說了傑哥非罵我不可。」沈為賣著關子。

    「說嘛」周麗央求。

    「不說。」沈為拿捏。

    「說嘛。」看著沈為油鹽不進的樣子:「不說算了。」周麗欲擒故縱。

    沈為閉口不言。

    「你說不說?」周麗雌威初現。

    「不說」沈為不動如山。

    「平哥,你看他嘛。」周麗沒辦法,只好搬平哥當救兵。

    「小為,你就給哥佬倌擺來聽一下嘛。」平哥開口道。

    「我說了你們可不許在傑哥面前說。」等著平哥開口的沈為道。「那還是很多年前,我們幾個一起去p城的桃花山,當時大家也是說起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兩句古詩,傑哥說他也寫的出來,於是大家就逗著他一定要整兩句。結果他站在一山的桃花前,醞釀了兩三分鐘,還真是念出了兩句。」

    「你快點說呀,盡繞圈子。」周麗小兒女態盡顯,平哥也笑著符合道:「是的,周麗說的對,小為你就耿直點快些說出來,我們不會在趙傑面前打你的小報告。呵呵。」

    「好的!」沈為學著當時趙傑的樣子搖頭晃腦的吟道:「桃樹李樹千千萬,開了一片又一片。」周麗一聽,一下子就笑了出來,平哥也不禁莞爾。

    「別笑,還有。」沈為面色嚴肅道。「你不是說就兩句嗎?怎麼後面還有?」

    「不是後面還有,是傑哥學著古人用字的推敲。當時他說了這兩句後,又重新對著大笑的我們說,片字不是很好,小氣了,改一下,桃花每年都要開,改成桃樹李樹千千萬,開了一遍又一遍。把片字改成了遍字。最好笑的是他改完了還要自我評價一番,桃樹李樹千千萬,開了一遍又一遍,好詩啊!好詩。」沈為邊說,周麗邊笑,沈為說完,周麗已經笑得抱著肚子在坐位上喘氣了,什麼大俠風範,淑女嬌姿全拋到了九霄雲外。平哥五十多歲的人了,此時也是大笑起來,食指對著沈為不斷的點著,哪有一方梟雄陰鷲冷酷的城府。

    車至法寶寺山門,眾人下車步行。沈為邊走邊給走在左邊的平哥介紹:「法寶寺,m市名剎,始建於唐朝初年,歷代香火都極為鼎盛,從留存的「法寶禪院」山門石階梯及寺院歷代和尚墓地規模可見昔日狀況,在解放初期曾經被毀,只存摩崖造像,近年來,在寺中主持無愚禪師的規整下,法寶寺已有較大規模修復。法寶寺摩巖造像,7號龕口呈弧形,龕內為穹窿頂,其餘各龕龕口均為方形,平頂。6號龕龕口呈長方形,龕內作平頂,刻有翹腳觀音和文殊菩薩並二童子;7號龕高刻菩薩9層,共162尊。13號龕與14號龕之間的龕壁刻有「文德二年」題記。18號龕內有「乾隆五十八年」題記,17號龕內有「乾德二年五月六日」題記。在法寶寺東側有石塔林古墓群,分佈於二個山頭,分大石塔林、小石塔林,面積50餘畝,為歷代法寶寺僧人墓地。石塔林墓群歷經唐、宋、元、明、清上千年歷史,墓址規模大,墓葬集中,據說葬品較為豐富,應該具有較重要的文物價值。地面現在已不存一座完整的石塔,但滿山散存的石塔殘塊是研究唐代至清代石刻的重要資料。」

    「這個年輕人不是學識廣博就是做足了功課啊。」聽著沈為娓娓道來,平哥心道。他的心裡可是裝著一桿秤,不秤別的,秤的是周邊人的德行,人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