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回到石器時代

《》開發 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 文 / 射天虎

    華部落的擴張,實際上是快速的。短短五年,就由一個不足百人的小氏族,發展成為超過萬人的大部落。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活動區域相對擴大,並且在一定距離內來往比較頻繁。

    運輸的方式和人員也不斷的擴充,到華氏四年的年底,部落已經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運輸隊。當繁忙時,臨時運輸隊曾有五百多人。

    「在梅河,船和竹排順水時每天能走七十里,逆水時能走六十里。」葉匯報道,物資分配調運由她負責,「路修好之後,運輸隊在南梅河路上,到達錫村步行要三天,馬車牛車兩天。」

    「老虎灣到百里村之間還應該有個據點,運輸隊很難保持最快速度,中途需要過夜一晚上。」她接著補充道。

    錫村通往華村是目前最主要的運輸通道,主要是錫礦的運輸。沿途又有百里村的木材、煤村的煤和神馬谷的兩種重要物資:銅和鹽。

    梅河能夠通航的季節還方便些,冬天就困難了許多,時間也需要更多。畢竟正式的運輸已經不能像開始探險的時候那樣,為了趕時間就晝夜趕路,也不必像查看熊山那樣用二十天。

    明年開始,通往華谷外的運輸也要繁忙起來。不論是送物品到蓮部落還是到大荒原,都將比過去頻繁許多。

    要順利的完成這些任務,運輸隊面臨的難題就必須得到解決。今年運量不足的問題就比較突出,特別是一旦需要大量的調運時,就會耽誤日常的事兒。

    修路的時候,幾千人的運送就集中了部落裡所有的竹排和船。這還不夠,葉緊急的製作了些新竹排才勉強完成任務。

    當人送過去之後,他們所需的工具、糧食等補給成為了運輸隊的主要運送任務。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竹排從華村出發。

    在修建百里村和後來修煤村的時候,那邊就差點斷糧。幸虧南梅村和錫村都有收穫,不然築路隊可能就挨餓了。只不過由於石磨沒有運到,他們吃了兩天的水煮麥粒。

    「現在水路和陸路都是由兩個運輸隊分別負責,我在村裡分配任務。」葉說,「由於據點不近,百里村常常出現船到了,車隊沒來的情況。」

    「把兩個運輸隊合併吧,選出一個得力的隊長管這事情。」石路決定道,「華谷以外的運輸,也包括進來,不再由軍隊來承擔。和只需要負責沿途安全就行。」

    除了合併之外,石路還決定擴大運輸隊,正式定名為運輸組。人數擴充到三百人,船也要增加一些,同時運輸組裡也要分成幾個隊。

    陸地上,分為兩個小隊,輪流的在南梅河路和華村勞作。其中在華村的小隊要負責把煤炭運送到老虎灣和神馬谷,運回華村的由船負責。畢竟運煤的任務不是每天都有,他們也來得及。

    水運的部分,成立船隊負責。船隊分為三個隊。平日三個隊就在百里村到華谷外的雲夢澤範圍內執行任務。有了外出運送交換物品時,抽調一個隊執行。

    來往調度的方式就用過去在羚羊谷打獵時的方法,幾個隊來回的接力。這樣就能夠防止葉所說的銜接不上的問題,提高效率。

    冬天的時候,運輸組的所有人都將放棄車和船,採用雪橇的方式來回奔波。等葉計算出需要多少雪橇之後,就由木匠作坊去完成。

    馬車也需要改進。一開始的時候由於道路的限制,石路選擇的是兩輪的馬車。如今主要的通道都修過一次,四輪馬車可以使用了。

    銅的大量使用,馬車也能進一步的改進,有些木板輪可以淘汰掉。當使用了大量的四輪馬車或者牛車的時候,牲畜就不必承重,可以拉動更多的貨物。()

    獨輪車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運輸工具。部落裡每一個組都在大量的使用這種方便的工具,運輸組也不例外。陸果提出,由於運輸組用的需要走更多的路,希望石路批准在這些車上使用骨膠,石路同意了。

    船和竹排是一個大問題。現在並不是造不出來,只是長期泡在水裡,容易壞。竹排還好說,製作很簡單。船就難辦了,時間一長,底部經常出現木材腐爛的現象,有時候還嚴重漏水。

    石路一開始就知道這是因為缺少防水的材料造成的,這時空他沒地兒去找桐油和油漆。之前用的動物油脂不大管用,相反這東西吸引了一些河裡的不知名蟲子來啃食。

    「羽部落那種奇怪的籐條的漿,是不是能用來塗在船上呢?」陸蔥聽到這個難題時突然說。

    「對啊!既然能粘合羽毛,木板應該不成問題。」石路說道。

    「可是族長啊,你忘記了嗎?做羽衣時,紅鳥是脫光了然後塗上那汁液才能粘牢羽毛的。造船時怎麼辦?」夢提醒道。

    「先把那東西弄來,研究下再說吧!」石路一時都忘了這事兒,至今也想不通為何非得塗在身上不可。

    由於運輸組裡要使用大量的牲畜,包括馬、牛和鹿,因此沿途的各個村裡,陸果還要安排好這些動物的圈捨和飼料。

    梅河盆地明年就將逐步的開發,因此石路決定在離著神馬谷四十里的地方新建一個村子,作為開發的據點和運輸的中轉站。今後來往於百里村和華村的人就可以在那裡休息,同時也得到必要的補給。

    葉在運輸組的問題上提出了最後一個難題,那就是會操作竹排和駕船的人,不太多。這也是每次運輸特別累人的原因。

    和手下的那些士兵,倒是基本都會操縱竹排和船帆,一點問題也沒有。因為他們幾乎天天都練,這是石路定下的要求。

    現在運輸隊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後來加入的族人。不管是來自大荒原,還是南方,會游泳的不少,駕船的就沒有。

    「水鹿,培訓水手的事就由教育組負責,你需要的人員和船隻,找陸果以及和要。」石路囑咐道。

    雖然水鹿不會駕船,不過石路希望把所有培訓教育的事情就讓教育組管理,這次也算是打下基礎。

    安排好運輸隊伍的事情之後,桑也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各村的常駐的人的問題:「為何不在那些村裡建個人住房,然後就讓部分家庭長居在那裡呢?」

    之前石路沒有這麼安排,是因為華村相對較好,族人都希望住在這裡。那些據點的人通常都是輪流派駐的,這樣也有利於管理。

    不過隨著人口的增加,未來華村肯定住不下太多人。新建的村除了提供華村所需的物資之外,也得起到分散人口的作用。在石路心目中,未來還要建新城呢,遲早會有部分族人要遷居。

    一旦遷居的話,那裡的管理人員就不大適合採用指派的方式了,最好是通過推舉。這樣既能保持傳統,讓族人放心的生活,也能減輕華村的負擔。

    「這是遲早的事情,不過暫時還不行。新的據點開發的還不夠,族人願意在那常住的不多。」石路說。

    目前華部落依然是原始的公有制狀態,如果現在就把那裡變成他心目中的村的樣子,會帶來許多不便。

    分配就是一個難題。部落裡的活,大部分都集中在華村周圍,族人到了那裡定居之後,顯然不適合再參加華村的分配。他們只能按照所在的村的收穫來分,到時候就沒有人願意去別的地方居住。

    只有等到私有制進一步的發展,部落內部的交易也正式建立起來之後,不論居住在哪兒,族人都能憑借自己的收穫換取所需的東西。那個時候,定居就相對容易。

    現在部落裡的人還都習慣依賴於分配製度,輪流的派駐出去,大家都相對公平。各個據點所需的物資也能夠由部落調配,這也算是原始的計劃經濟。

    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時候,石路願意通過漸進的方式改變,而不想用強制的手法管理族人。原始的傳統中,除非是族人都同意,否則族長是不能強迫自己的族人的。

    這裡的認知基礎還停留在遊獵時代,族長的無限權力並不包括對付自己的族人。只有對外和生產時,族長才有不受干涉的指揮權。

    經過幾天不停的討論,石路基本上把所要瞭解都搞清楚了。剩下的事兒雖然重要,但已經不必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於是他結束了會議。

    結束之後,巫又舉行了祭祀,並且按照石路的要求,把一些制度和法律都向神靈和祖先祭告一次,各組長也都在神廟裡向圖騰和長老們宣誓。

    石路自己看了覺著有些怪異,不過只要能夠讓族人認可,他也認了。宣誓完畢後,石路又把代表權力的長矛和銅板發給所有的人。

    發給長老和組長隊長的信物,都是石路提前準備好的。在做好之後,一直就放在神廟裡,經過祭祀之後,才正式的啟用。

    這樣就解決了一開始長老們擔心的問題,以後只要見到信物,族人就得聽從指揮。他也不擔心遺失的問題,因為每一個信物上都會刻上組長的名字,就算是換了人,也只是在其名字下刻上新的人名。

    這樣,今後只要一看長矛和銅板,就知道誰曾經負責過什麼事情。畢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桑那裡的人事資料。這年頭寫字太難,會的人依然不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