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回到石器時代

《》建設 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 文 / 射天虎

    苧麻,烏頭,姜,南瓜。

    春季狩獵過程完成時剛剛進入四月。石路明白,即便是不去做這次大規模的狩獵,山谷裡也能提供足夠的食物。只是那樣子需要每天抽出大部分的人力,而耽誤自己的計劃。同時,他也明白儘管這兩年以來他的威望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但都是建立在完善和發展了狩獵以及居住條件上獲得的。而族裡的人並不缺少聰明人,像在他建立一個比較完善的組織過程中,配合他的長老們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不過他們的眼觀畢竟有限,如果貿然改變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把原有的生活方式改變的話,他們就會有一些看法。

    這一年多的時間,不論是弓箭還是陷阱漁網,提升的是狩獵的水平,而狩獵是人們賴以生存了幾千年甚至更久的手段。建設房屋則是把居住條件的提升,竹排和騎馬也是提升原來的行動能力。只是種植和養殖的時候,多少就有些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也不敢肯定是不是就比狩獵能夠更好。如果一下子只憑著自己的威望,轉變賴以生存的方式,未知的風險會讓人不敢前行。如果沒有石路超越這個時代的思維,從狩獵到種植養殖的生活將要用上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轉換。因此,石路一直以來都是本著循序漸進的過程,潛移默化的改變部落的思想觀念。

    長老們也經常擔心石路提出的發展農業的問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要如何開展,如何總結,所以在小規模的實驗的時候他們並不表現出太多的看法,只是現在食物的豐富讓他們更相信了狩獵的手段。石路也觀察過族人的心態,弓箭推廣的時候,假如一兩次不成功,不要緊,回到傳統的捕獵模式也能活,浪費不了多少時間。只是在他多次提出未來要用農業替代狩獵的時候,他們都有些懷疑和猶豫。畢竟這個事兒需要佔據大量的人力和資源,在目前種出來的少量東西還沒有真正吃過,沒有看到糧食代替獵物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怕這麼冒險會挨餓。

    而現在,通過去年秋天的狩獵和今年的春季狩獵,儲存了足夠的食物,石路才真正的能夠推行自己的農業計劃,也讓族人內心不在那麼的擔憂。至少到了秋季的時候,如果種植養殖不成功,新的狩獵季節就到來了,也不用擔心食物短缺的問題。人類社會的總體特點就是,並不會因為領導的威望大而無限的相信你不會犯錯。人最初的願望都是現實的,一個好的領導者必須先讓眾人看到希望。好在石路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打消了別人的擔憂,族人也願意跟隨著石路進行新的建設。

    一開始石路也是打算用著威望去推動著族人,不管他們知不知道發展的方向對與否。只是這樣子的被動學習並不適合他所要的發展,只有讓更多的人積極的跟著他去學習和開拓,未來才有更多人能夠成為助力。他寧可耽誤一點春季的寶貴時間也要完成在食物豐富季節的儲備,就是為了從心底先讓眾人放心。

    等狩獵活動結束,安定了族人的心以後,石路的農業建設就正式的開始了。四月底去年的冬小麥就可以收穫,在雨季時可以種一季春小麥,按照今年的種子數量可以種植一百畝左右。水稻是剛剛開始,出芽率不太好,雖然去年採集的野稻曬乾後有四十多斤,秧苗也只夠能開拓十多畝的水田。粟米今年也應該能夠種個五十畝左右,加上豆子,南瓜以及芋頭等,整個四月份需要開墾兩百畝的土地。根據去年的種植情況看,所有的作物加起來,一畝地一個種植季節的產出能養活一個人將近九個月左右,比起後世還是遠遠不足,不過配合上適當的狩獵,倒是基本夠。

    大規模的開荒就在全族周圍開始了。石路帶著族人把華村後邊的土地都燒荒了一遍,燒荒很簡單,劃定要開墾的區域,把裡面的竹木全砍倒,能用的粗大的和結實的送回村裡儲存,其他的就作為燃料。又在周圍挖出一些防火的溝渠,引來水灌滿。等了兩三天以後,砍到的樹木竹子用引火的材料能夠點著的時候,族人們就在各處放火,邊上還佈置了網,預備抓捕跑出來的動物。燒荒的收穫也不小,大的動物雖然沒有多少,不過一些兔子、狐狸、野雞、黃鼠狼、獾等紛紛的逃出來,鑽進網裡或者掉進防火溝裡被淹死了。收集起來也獲得了將近千斤的肉和幾百張皮。這也幸虧這兩年附近的大型動物被獵的差不多,否則不會有這麼好的收穫。

    在整個山谷濃煙瀰漫了幾天,又下了一場雨以後,山火逐漸的熄滅。石路就帶著族人開始平整土地,劃出要種植的作物的區域。許多人還不大會用石鋤頭,也不會翻地,石路就不停的騎著馬來回的教。小麥和粟米主要選擇地勢較高的地方,翻了一遍把灰燼埋進土裡,就算完成。而芋頭田則選擇了些沙土多的地方,翻土之前還先蓋上一層積累的農家肥。水田就在育苗的田的邊上,那裡粘土相對多,容易保持水分,麻煩一些的就是需要打田埂,施肥,工具的簡陋使得進度最慢。整個平整的過程中最麻煩的就是樹根,比石頭還難處理。大的石頭就留在那,小的全搬走。樹根就不同,盤根錯節的,有的還是長了近百年的大樹,當初都砍不斷,只是用火燒。

    平整了幾天,幾乎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人,連孩子和後勤組的都親自上陣,總算是完成了。這時候石路就帶著族人播種,沒有犁,沒有結實的鋤頭,只能用石器慢慢的來。粟米、豆和麥用了簡單的方法,石路弄來一些比較直的竹竿,排在地上,沿著竹竿用鋤頭和木片把土稍微的攏起來成為矮矮的溝壑。點種的人按距離在隴上插一個洞播種,最後面是負責蓋土的。這是一種低效但是有用的方法,能節省種子和減少撒播蓋土帶來的深淺不一。這是因為翻土受到工具的限制,並不能做到全面均勻。種植芋頭的土地由於選的是原來樹木少的荒草地,就快一些,挖溝以後把發芽了的芋頭擺好,蓋上土就成。

    從開荒到把豆麥等種好,幾百人用了半個多月,開始的時候山谷是百花齊放,結束的時候大部分的花都謝了。這時候秧苗差不多可以插了,這個時空的育苗時間好像不用那麼長,很快的秧苗就長很高。插秧的時候,顯得更慢,好多人都不大會,石路只有自己帶著幾個人慢慢的進行兩天,等這幾個人學會了以後再帶著人進行。完成了插秧以後,都進入了四月末,這裡的冬小麥也差不多要收了。

    休息了幾天,眼看雨季要來,小麥也差不多能夠收割,眾人又帶著工具去麥田里勞作。先收割比較成熟的七八畝,這次畝產稍微好一些,每畝兩百斤,曬乾後一百五十多斤。石路想可能得益於施肥以及陽光充足。脫粒還是用去年的老方法,讓俘虜們拿著棍兒敲。等到三千斤沒曬乾的小麥收割完畢已經五月二日了,這時候最先收割的小麥差不多能夠播種,又拿出些種子把未播種完的土地全種上。連剛剛收了的地也迅速的翻了一下就下種。儘管種子沒有經過休眠期,不過只要能發芽,按照去年的氣候,秋天還是能夠收穫一些。等到這些完成以後,石路又帶著人在地裡挖排水溝,邊上擴充了籬笆,整個耕種季節才算結束,整整花了一個半月。

    南瓜、白菜、葫蘆以及苧麻都不太多,選擇在村邊一天也就搞定,烏頭這次則交給巫負責去種,而且這東西多年生,去年種的今年繼續,只是擴大一些規模。

    石路現在也很欣慰,南瓜這類東西今年應該收穫更多,零零散散的種了不少,合起來一畝應該有;水稻第一次種,但最後還是種了二十畝;小麥則由於又種了剛剛收穫的一部分種子,種了九十多畝,只是他有些擔心雨水的過多會影響收成,但願七月以後少一些降水;粟米剛好五十畝,而芋頭也比較多,二十畝,按照去年的情況,應該能收不少。從雲族那裡弄來的種子中,苧麻也種了一畝,成功的話不幾年就能擺脫獸皮衣服了。倒是茶種子要到雨季以後才移栽,現在正育苗,而且還找不到太合適的地方種植。不過總體上看,只要今年成功,以後全族就可以以農耕為業了,這個時候,農業時代才算正式的來臨。有了穩定的食物供應,未來的開發也才能夠更順利的進行。

    種植結束雨季也來臨,又是連續的幾天雨不停,儘管如此,新的房屋建設還是如期開始,對於最好的消息就是,野豬已經能夠繁殖,上百隻野雞也開始產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