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朝秦不暮楚

《》章 節目錄 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 / 冰蛇

    連瑜進宮,首要的任務是向皇帝匯報鞏縣的事情。這方面沒什麼好瞞的,他撿重要的跟皇帝說了一遍,皇帝聽到陳家的事兒,微微一笑:「若是各家都能像陳家這般知趣就好了!」

    連瑜道:「事在人為,這些事情雖然麻煩,但是只要有決心,有時間,總是能做到的。」

    皇帝笑笑沒說話,卻忍不住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腿:可朕,最缺的就是時間啊!他想起後宮裡那些與他感情或深或淺的妃嬪,想起正牙牙學語,拽了他的鬍子玩的小女兒,再想起他滿腔的抱負——此時此刻,他忽然有些理解為什麼自古以來,再英明的聖主老了的時候都會做出一些尋仙問道求長生的啥事兒,他是真的,真的很不能問天再借十五年啊!十五年,足夠他把稅制改革的路子理清個大半;十五年,足夠他培養出來一個合格的太子;十五年,足夠他看著小女兒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他可以親自給她選個好駙馬;十五年,至少,至少秋容不需要還不到二十歲就要枯萎在後宮裡。

    連瑜雖然疲倦,但是在皇帝面前,他的精力是十分集中的,這會兒,他敏銳地注意到皇帝的不妥之處,他忍不住端詳了皇帝一下,越看,越覺得不對勁兒,皇帝瘦的厲害,動作也不太協調。他仔細想想,似乎在他去鞏縣之前,皇帝就有了一些奇怪的習慣:比如在大臣上班之前就坐在書房裡,又比如說精神不好,所以把上午的工作時間縮短,這種縮短並不是皇帝提前走,而是讓大家匯報了工作就離開皇宮,回各自的衙門去。連瑜越想心裡頭越是打鼓,該死的,自己早該想到的,中風這種毛病,哪裡是那麼容易好的?後遺症已經這麼明顯了,而且分明有惡化的趨勢!

    連瑜的思緒只亂了一下,就被皇帝的話給拽回來了:「無瑕,你在開封呆了也有一年多了,跟宗親們可有來往?有熟悉的麼?」

    連瑜搖搖頭:「跟京裡的宗親們倒是不熟,畢竟有差事在身,實在沒工夫玩兒。倒是在南京的時候,跟吳王蠻熟的,那會兒年少輕狂,還收了吳王家的十二郎做學生。」

    皇帝一聽便樂了:「你說的吳王家的十二郎,可是被秦千金英雄救美的那一個?」

    這個比方打的實在是坑爹,連瑜頓時忍不住笑出聲來:「不錯,就是那個十二郎。他平日裡總是悶在國子監,也就休沐日才出來跟阿昭玩兒,偏偏就遇到那麼件倒霉事兒。吳王那麼多兒子,就這麼一個好學的,說起來,他倒是夠難得的。」

    皇帝笑笑:「那孩子上次受委屈了,我那會兒是想見見他的,只是他受傷,不方便見。好學的孩子,在我家倒是滿少見。」

    這話連瑜不能接,總不能說:對啊,你們姓楊的就沒幾個會唸書的吧?只得低了頭裝啞巴。皇帝歎了口氣道:「可惜你跟宗親們不熟,也是,你雖然年輕,卻有為,哪裡有時間跟那群人玩去?唉,看來還得我一個一個親眼看看。」

    連瑜心中一動,腦子不等旋轉起來,就聽皇帝已經把話題挑明了:「朕要立太子,總要過繼個靠譜點的啊!」

    連瑜猛地抬起頭來,卻見皇帝正看著他,一字一頓地說:「朕要在宗室裡頭過繼一個孩子做太子,這個孩子年紀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十三歲到二十歲為宜,年紀大的只怕已經成親了,那樣的話還得計較他的妻子是不是有太子妃的本事,太麻煩;要有主意,但不能自以為是;家裡頭最好人口簡單點,我不想他做個皇帝,卻有有一堆兄弟姐們跑來添亂!」皇帝重重地喘了口氣:「我希望他能善待我身邊的妃嬪,能夠把真真當做自己的妹妹。而我最希望的是,等我死後,那個孩子依然能夠重用你,把一條鞭法繼續下去!」

    連瑜噗通地一下跪了下來,皇帝卻擺擺手:「你起來,不要以為我是對你有多好!你們做臣子的,希望位極人臣;而做皇帝的呢?這個位置已經到頂了!這時候還求什麼?起碼對我來說,名垂青史是我想要的。我登基的時候,曾頗有一番雄心壯志,又想把四週一圈的蠻夷全打的屁滾尿流。又想在朝堂上做出點大動作,什麼肅清吏治啊,興修水利啊,改革稅法啊……我想了很多很多,可真做起來,卻總是束手束腳……好不容易,好不容易我把朝野上弄得清清爽爽了,可是對著鏡子一看,頭髮都白了。」

    「我想趁著我活著,開始把稅改起個頭兒,後面的人呢,一定要選個能夠把稅改貫徹下去的!一定不能是會被朝中那些人挾持的……朕真的想多活幾年啊!那樣子的話,我起碼能讓你真正成為太子的左膀右臂,能夠在我死後,依然能夠把稅改做下去,民為國之根本,不讓他們過好,國家怎麼能好?稅改不能再拖了,再拖,這個國家就完了。」

    連瑜的嘴唇抖了抖,他想說點什麼,卻發現自己聲音哽咽了:其實,他對皇帝什麼的,真的從來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的崇敬,他向他下跪,只是因為自己是下屬,對方是上司,每每下跪的時候,心裡頭也會安慰自己:「權當是民俗好了,民俗民俗,跟我那會兒的鞠躬禮沒啥太大的區別哦!」

    然而此刻,他是真的對皇帝產生了敬意,不因為他是皇帝,而是因為,這個中年男人,身居高位,卻並沒有因此生出上位者的狂妄,他關心自己的女人,關心自己的孩子,關心臣子,同樣關心這世界上千千萬萬個他壓根沒有見過的百姓。

    作為一個二十一世紀的學霸,連瑜曾對比這這個時代的史書與西洋歷,研究過這個時空的歷史與他前世的那個世界所經歷的歷史有什麼不同,這個並不算太難,只要歷史底子夠好就行,然後,連瑜便輕易地發現了這個世界與自己經理的過的那個世界的拐點在哪裡:應該是靖康吧!那個被後世的靖康恥在這個時空遠遠稱不上恥辱什麼的,因為還沒等那父子倆把賣國的舉動落到實處,被他們意圖交換趙構送到金國做人質的肅王趙楷便憤而發動了政變,把趙佶趙恆兩父子全關了起來,然後親自爬上城頭,給守軍鼓勁兒,最後硬是抗下了金人兩次圍城,最後把金人趕回了草原上……

    這個世界的宋朝,因為從那趙楷開始提高軍人的待遇,後期甚至頗有點窮兵極武的意思,國庫壓力是一定的,所以後宋的經濟不算好,但是強大也是一定的,從靖康起,金人蒙古人還有殺了回馬槍的遼人,一個一個被大宋抽的□□,如今正在西邊蹦躂的西蠻人,應該是從東歐遷移過來的民族……

    這個時空的宋朝,比連瑜前世的那個宋朝長了一百多年,延續到了十五世紀初。在後宋的小朝廷被消滅之後,國家一度曾經四分五裂,大大小小隨便手上有幾個兵的人都要自立一個國家,最多的時候,全國大概有一百多個小國,這種亂七八糟持續了一個世紀,十六世紀中葉,大鄭建立,當時是公元1439年。而現在,是公元1556年。

    如今大鄭建國100多年了,這個時期,正是每一個封建王朝開始走下坡路的時期。封建王朝固有的貴族體系,土地兼併這些問題,在王朝建立一百多年的時候很容易達到一個臨界點……這個時候,如果遇到個所謂的明君,唔,要高於一般水平的明君,或許可以中興一下,否則的話,王朝從這個時候開始走下坡路,太正常了。

    連瑜想要推行一條鞭法,何嘗不是因為這個該死的年代?他還想長命百歲呢,一方面國家到了這個時候,各種毛病都出來了,另一方面,也是更可怕的一方面,那就是小冰河時期已經步步迫近了,確切地說,小冰河時代已經開始了,只是還沒到達最嚴重的時候。近一二十年來,各種水旱災害已經比過去頻繁了許多,秦節在江寧的時候,曾經說這幾年南方似乎變冷了……這個時代,糧食產量不能跟後世比,基本上人們能做到自給自足就不錯了,在抗災能力底下的農耕時代,氣候的驟然變化一定會引起糧食產量驟然下降,這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帝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連瑜貪圖享受,所要追求的目標確實跟皇帝說的一樣,是位極人臣,但得到這一切的大前提是,這個國家還在!現在是小冰河的初期,氣候災害還沒有對國家的農業造成致命性打擊,但是農民的負擔也已經夠大了,唯有改革,想另一個時空這個時期的張居正一樣改革,才能降低國民們的壓力,減少社會矛盾,為這個國家在即將到來的大災增加一點抵抗力。

    他想的很多很多,他想著先力所能及地推行稅改,接下來,他還要想辦法提高農業產量,作為一個單純的富二代,雖然是個學霸,但他是真的不懂農耕,或者可以試試把尿素什麼的造出來?這是唯一的高中化學能解決的問題。還有,這個時代沒有海禁,大鄭的遠洋能力也相當強,是不是可以去美洲把土豆跟玉米弄過來?這些東西產量高,又好種,如果推廣開來的話,起碼在北方,應該能夠對抗寒冷帶來的減產吧?反正他有錢,沒有現成航路的話,大不了弄個船隊,先去歐洲,然後從歐洲出發,沿著哥倫布的航線去美洲……有錢能使鬼推磨,他就不信有錢還弄不來好嚮導!老子還會造六分儀呢!

    然而這一切的大前提是,他自己的位置穩固。

    直到離開皇宮,連瑜的心情依然是壓抑的。皇帝是真的信任他,所以這麼大的事兒,也跟他先通氣了。然而他沒法子開心起來,這種信任他真的不想要,如果可能,他真的希望現在這位皇帝能夠長命百歲!然而這只是他的妄想罷了。

    連瑜本想直接去看芳姐跟穆巧巧,可是想起昨天他直接就離開家,一直沒有再入後宅,心裡頭雖然煩悶,卻還是決定先回家,把某些事情處理一下。方雲清雖然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但是做錯了事情同樣應該受到懲罰。連自己的家都管理不好,他做的什麼官?日後還想位極人臣?做夢去吧!

    作者有話要說:唔,不能為國為民做點事兒,可就白瞎了一次穿越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