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朝秦不暮楚

《》章 節目錄 第二百零五章 文 / 冰蛇

    秦昭當然不會知道連瑜家中的糾結事故,她這陣子忙死了。

    皇帝實在是太給面子了!得到拿兩副老花鏡之後,第二天在書房召見大臣的時候就把眼鏡兒給帶上了。

    小老頭得意洋洋地坐在書房新換的玻璃窗前的大書桌錢,帶上那副玳瑁框的眼鏡,只把坐在周圍的一圈兒老頭兒看的呆住:這莫非是前朝的眼睛?我去!前陣子陛下翻出來三副來讓王太傅挑,王太傅勉強挑出一副合用的,可是陛下本人卻沒能用上。這才過了幾日,哪裡又翻出這麼副眼鏡來?

    皇帝這陣子琢磨稅改的事情,正是要重用的連瑜的時候,再加上愛屋及烏,對與賀秋容關係很好的秦昭蠻喜歡的。自己的子臣憑本事賺錢,不比貪污受賄強多了?故而十分大方地跟大家通報了連瑜把前朝的老花鏡給造出來的事情,說自己這副是試驗品,過陣子,大概老花鏡就能多製造些出來了。

    這實在是個太好的消息,朝中的高官有幾個年紀小的?這年頭采光不好,人們往往過了四十眼睛就逐漸花了,在沒有眼鏡的時代,這些老人家眼睛一旦花了,那就真的無計可施了。也就是仗著毛筆字普遍字體較大,要不然就一個視力問題,就足以讓不少官員不得不致仕。儘管如此,老人家們還是對這個老花眼十分的無奈,老書生們一手撚鬚,一手遠遠地拿了書搖頭晃腦的讀,旁人看了覺得風雅,只有當事人才明白其中的苦楚:我去,書不拿得遠點看不清啊!

    辦公時間過了之後,眾大佬紛紛問連瑜什麼時候才能把老花鏡批量造出來,連瑜哪裡敢把話說滿,只說還在試驗,估計小批上市就需要到年末了。當然他很會做人,當即表示等下一批老花鏡造出來,先給眾位老大人奉上。

    老大人們對連瑜的態度很滿意,不過也紛紛表示不佔他的便宜,自然會掏錢來買,眾人推讓了一番,還是讓連瑜得償所願地提前預送出去了一二十副眼睛,同時也讓好幾位大佬定下要給家裡的書房換上玻璃窗子。

    這一批大佬全都是不缺錢的,回到家裡便紛紛派了管家與秦昭談起玻璃的事兒來,只把秦昭給驚出一頭白毛汗:這是怎麼了,胡巴拉地一大圈兒大佬家的管事跑來定玻璃?再一問原委,頓時十分無語:送人家一幅眼睛,還不是現貨,就順手賣出去一堆玻璃,這買賣做得未免太划算!當然,她很喜歡!

    身邊的人喜歡開玩笑說秦昭是財迷,其實這一點是真的確實不誇張,秦昭很財迷,喜歡收集各種金燦燦的東西,同時也十分喜歡賺錢,對她來說,有錢賺,再辛苦都值得!

    當然,秦昭財迷卻並不討人嫌的原因是,她財迷,但是絕對不小氣,她喜歡值錢的物件,嗜好賺錢,但是與此同時,她撒錢的本事也是一流的,身邊的人誰知道秦昭在錢上頭散漫?愛賺錢且不為錢所累,這才是她喜歡錢卻不討人嫌的緣故。

    而連瑜對秦昭的評價則非常直接:人窮才志短麼!阿昭不缺錢,大方些再正常不過了!傻子才有錢還小氣呢。真的有錢到一定地步,那多多少少多少壓根就沒意義,就是個數字罷了,對生活水平沒有任何影響!

    對於連瑜形容的那種有錢法,秦昭暫時無法想像:對她來說小錢可以散漫,大錢上還是需要很注意的,比如她現在就已經做好了計劃,決定把新的一年的收益的大頭兌成金子做成一套二十八星宿來……

    對於秦昭這方面的審美,她周圍的人已經絕望了!馮先生不止一次地嘲笑她是天下第一大俗人,穆維當初更是沒少說她白長了一張像他爹爹的臉,一點點風雅都沒學到,簡直惡俗到令人髮指!

    說起來,穆維其實原本秦昭做的這些金物件的事兒不太在意,畢竟秦昭大了,穆維總不可能像她小時候那樣子毫不避諱地去她的院子溜躂溜躂吧?之所以被他知道這件事兒,起因其實蠻囧的。

    秦昭最開始那兩年打的金質招財樹跟貔貅是放在她架子邊上的,可後來又打了八仙過海跟十八羅漢,八仙也就罷了,誰會把十八羅漢這麼囧的東西放在小姑娘的床頭啊?而且也太多了!

    可秦昭又特別喜歡看著這堆東西,讓她收到庫房裡她是萬萬不肯的!於是便退而求其次,不放臥室了,放書房,書房的多寶格子……

    十八羅漢加到一起是兩千多兩金子,八仙過海比十八羅漢還重……更坑爹的是她覺得金色有點單調了,於是又拿了七千兩銀子來灌注了雲彩,以及蓮花台,以安放羅漢跟神仙們……

    秦昭家裡的傢俱當然是好料子的,但是再好的料子,人家做的也只是個多寶格!誰**沒事兒在多寶格上頭站七八個壯漢來檢驗結實程度啊?秦昭可倒好,七千兩銀子,四五千兩金子,被她做成擺件統統堆到了一個多寶格上!這不坑爹呢麼?金銀之物也就是看著體積小,這可不是擺上十個八個筆筒啊!一朵雲彩就二三十斤,一個蓮花台又是二三十斤,看著都不大,擺在多寶格上一層一層金銀閃耀,讓秦昭很是滿足……

    結果擺上去兩三個月呢,這七八百斤的東西硬是把硬木的多寶格壓彎了,然後卡嚓卡嚓地斷了,各種金銀擺件倒了一地,全都給砸變了形!當時秦節去上班了,穆維聞訊而來,看著一地的金銀璀璨,差點被閃瞎了眼睛,從此以後再也不肯承認過去教過秦昭,他聲稱太丟人了!

    秦昭想起穆維提起她的愛好那一臉嫌棄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父親跟穆叔叔已經去了西北好幾個月了,也捎了幾封信來,說一切都好,他們見過了盧元達,目前在太原府暫留,過陣子要去雲中府,又說雲中府目前還是相當安全的,讓秦昭放心。

    家信這東西向來都是報喜不報憂,秦昭根本不可能因為父親說沒事兒就真的放心了!西北那邊太亂了,多年戰亂,除了西蠻人以外,還有一些趁火打劫的蒙古人什麼的……更有許多因為戰亂活不下去的百姓,做了盜匪,四處騷擾鄉民。

    秦昭每每想起來父親的處境,只覺得擔心的連覺都睡不好,轉念又一想:沒事兒的,還有穆叔叔呢!

    秦昭對穆維有著近乎於盲目的信任,只要有穆維,她就覺得自己的父親一定會平安,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植根於這些年來與穆維形同一家的相處。穆維跟秦節不同,他不像秦節那麼正直的接近於讓人擔憂,他從不吝於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永遠都會做最壞的打算,且頗有點不擇手段的意思。一般人大多是不願意與這樣的人交往的,但換一個角度,做這樣的人的親人,其實是有相當的安全感的。

    如果秦昭懂得後世的詞彙的話,她應該會用「陰謀家」來形容穆維。當然她是不懂的,而且她也沒有真正見識過穆維的本事,但她明白,父親這些年的一路順暢中,絕對有穆維的很大貢獻。

    當然,無論秦昭現在如何擔心秦節跟穆維,實際上她都是什麼都做不了的。她幫不上什麼忙,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責地照顧好弟弟,打理好家中的一切,順便給自己賺點錢。

    對現在的秦昭而言,賺錢真不是件困難的事情,但是對於其他人而言,賺錢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此時的吳王妃,正有些頭疼地跟吳王算著賬:「等回去江寧,又有好幾個孩子的婚事要操辦了!今天的錢一分也別想攢下來,怕是還得動用些家底。」

    吳王向來不管這些,聞言也只是笑道:「有勞王妃了!」

    吳王妃跟吳王結婚也有十六七年了,哪裡不知道他的性子,聽他這麼一推四五六什麼都不管並不覺得奇怪,可不失望也是不可能的:她居然會幻想這個男人能稍微操點心?她這做的可真是春秋大夢呢!

    當然,吳王對兒女絕對不是完全不操心,比如現在,他便想到了一件蠻重要的事情:「王妃,玉貞的婚事還是沒頭緒麼?」

    吳王妃搖搖頭:「寧侯夫人說她家孩子已經定過了,只是沒有正式走禮;孔夫人的意思是,想要替她兒子求娶十九娘。」

    吳王皺皺眉頭:「孔家怎麼想的,寧可娶十九娘這麼個沒娘的孩子,也不肯要玉貞?」

    吳王妃饒是一向好脾氣,聞言也沉下了臉:「什麼叫沒娘的孩子?王爺以為我是誰?」

    吳王也意識到自己失言了,忙笑道:「王妃莫生氣,莫生氣,你也知道,我說的是十九娘的生母。」

    吳王妃冷笑道:「她生母死了,又與她能不能嫁個好人家有什麼關係?我辛辛苦苦把她教養大,也沒說因為她是庶出就小瞧了去,怎麼我把孩子養好了,眼見著許個好人家,王爺反倒覺得她配不上了?她難道不是您生的麼!」

    吳王乾笑道:「王妃息怒,王妃息怒,我這不就是隨口一說麼,你看玉貞好歹也是正經嫡出的姑娘,這孔夫人卻寧可要十九娘,我這不是,為玉貞抱不平麼?」

    不提還好,一提這個,吳王妃的火氣更大了:「抱不平?這也算不平的話,這世間就沒有公平的了!十九娘雖是庶出,也是正經的金枝玉葉,朝廷正式封的縣主,雖不算出類拔萃,但好歹也沒有什麼跋扈的惡名傳出去!你還真當孔夫人是傻子麼?」

    吳王臉色尷尬,他何嘗不知道自己唯一的嫡女稱得上是臭名遠揚,想給她找個合適的人家實在太難了,這會兒他也有些後悔,就該聽了王妃的話,讓十三娘老老實實在江寧呆著,等那件事兒淡了些,再遠遠地尋個靠譜人家把她嫁出去……偏自己失心瘋,非要順了十三娘的意思,把她帶到開封來,這麼一折騰可好,過去不知道她那點事兒的人家也都知道了!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