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朝秦不暮楚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文 / 冰蛇

    小年過了,很快便是除夕。

    這一年的除夕是秦家近些年最喜慶的除夕了,家裡終於沒有人在守孝了——這是過去的許多年裡都沒有的喜慶。

    這一次過年,秦大奶奶終於可以在前廳跟大家一起熱鬧了。其實誰是天生喜歡冷清的?無非是規矩所限,不得不冷清罷了。

    因秦大奶奶為人嚴謹,這一次守歲,秦節便沒有把男男女女都混在一起,秦大奶奶,馮先生,芳姐並幾個女孩子在花廳打牌吃酒;男人們則無論老小,都去了大廳玩。雖然是男女分開的,不過放煙火的時候倒都在院子裡。

    放煙火的時候,秦昭依然高高興興地跑去放煙火,婉娘活潑,不顧秦大奶奶的勸,也跑去放煙花,秦明也想湊熱鬧自己放,只是秦節不許,後來還是連瑜帶了他玩了幾個小煙花,小男孩兒十分興奮,高興地又蹦又跳。眾人放了一小會兒煙火便不放了,因為街上的店舖開始放了用炮筒打到天上的巨型煙火,一時間滿天的火樹銀花,好不絢麗。

    秦大奶奶她們住的小院子數目茂密,在院子裡是看不清院外的煙火的,所以雖然這是她們在江寧過的第二個年,卻是頭一次看到如此恢弘的煙火。驚訝地癡癡地看著天:「江寧真繁華,這樣的煙火,居然有那麼多的人家放……」

    貞娘輕聲道:「我卻更想看百鳥朝鳳。」百鳥朝鳳是北方流行的一種煙花,看起來其實並不像鳥,只是取個好兆頭的名字罷了。秦昭聽她這麼說,便知道她是想家了,便笑嘻嘻地說:「等貞姐姐去了開封,保證年年都能看到百鳥朝鳳。」開封是國都,什麼樣的煙花看不到?秦昭故意這麼說,也只是為了讓貞娘走走神罷了!

    貞娘聞言果然有些羞澀,隨即又有些惆悵:「去了開封,再想見到你們就難了。」

    蓉娘笑道:「前幾日還聽阿昭說,二叔這一任結束了很可能回去呢!貞姐姐只需要忍上一年就行了。」

    秦昭也笑了:「嗯,爹爹確實想要回去,便是這一任回不去,下一任也肯定要回去的。」

    幾個女孩子說說笑笑,秦昭忽然覺得少了點什麼,意識到婉娘居然一直沒開口,她側過臉往婉娘那邊看去,燈火的映襯下,她正呆呆地看著院子側面廊下站著的連瑜,秦昭頭皮發炸,趕緊往對面看去,怎奈煙火雖然亮,卻不比白天,她實在看不清連瑜在往什麼方向看:阿彌陀佛你看哪裡都行,就是別往這邊看啊,絕對絕對不可以打我姐姐的主意啊!

    秦昭心裡煩得慌,乾脆沿著迴廊走了過去,她跑到了幾個男人們站的廊下,正想開口叫許繼,冷不防卻見許繼扭過頭來,衝她說:「阿昭,站在對面的那幾位,是你的姐姐們??」

    秦昭往對面看了一眼,沒好氣地說:「不是她們還能是誰?你不是見過蓉娘麼?個子最高的是貞娘姐姐,中間的是蓉娘,那邊的是婉娘……這也用問。」

    許繼「哦」了一聲,沒有再問,連瑜聽到動靜,沖秦昭道:「阿昭過來,站這裡,看的更清楚!」

    秦昭樂顛顛地跑過去,見連瑜指著一邊花壇上窄窄的邊兒,不禁囧道:「這麼窄,站得住麼?」

    連瑜笑道:「你可以扶著我的肩膀啊!」

    秦昭一笑,果然站到了花壇邊上,伸出一隻手搭著連瑜的肩膀,站的挺穩當,往上頭一看覺得比剛才視線好多了。站了好一會兒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擦,婉娘姐姐正往這邊看呢,嚶嚶嚶我真的對連無暇沒興趣,你千萬別誤會啊。」

    ******************

    愉快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年節一過,貞娘的婚期也就到了。二月中旬,江朋帶了僕人前來接親,江大奶奶大哭了一場,把女兒送上了遠嫁的船。秦家照理說應該派個長輩隨行,可是這一家子滿打滿算成年的男人只有秦節一個,身為地方知府,自然不可能因為侄女出嫁就請上兩個月的假,無奈只能讓家裡的老管事陪同,又求了穆維前去壓陣:這種事兒,也只有麻煩穆維了。

    貞娘前腳走了,秦大奶奶奶奶後腳就病倒了,她就這麼兩個女兒,雖然平日裡更嬌慣婉娘,可那是因為她小,論貼心,那還得是貞娘,貞娘遠嫁,一走就是兩千里,秦大奶奶只覺得心頭肉都被挖走了。幸好婉娘蓉娘等人陪在身邊,每日裡想盡辦法哄她開心,秦大奶奶這才慢慢地好了起來。

    秦大奶奶病好之後,秦節請了她過去做,又叫了家裡其他的人,然後說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貞娘出嫁了,日後也是做媳婦的了,說不得一二年裡秦大奶奶就要做外祖母了,這樣一算,再叫她秦大奶奶就不合適了。

    其實即使貞娘不出嫁,家裡現在的一些稱呼也不太對勁兒。比如下人們叫秦節老爺,當日秦節的妻子林氏在的時候,稱呼是夫人……而回到老家呢,大家一般叫林氏二奶奶。分開來講都沒有問題,可是現在湊在一起,秦節是老爺,他的嫂子卻是大奶奶……真要仔細算,這差著輩兒呢!過去沒有專門提起來改,其實也是尊重秦大奶奶過去在家裡的稱呼,到這裡什麼什麼都一下子改了,怕是她越發覺得不再是自己家了。這會兒貞娘出嫁,秦節趁機把家裡的稱呼改改。此後眾人皆稱秦大奶奶為大太太,婉娘為二姑娘,蓉娘為三姑娘。這麼算來秦昭該是四姑娘,只是家裡的僕人過去把她叫慣了大姑娘,每每改不過口來,除去秦大奶奶院子裡的丫鬟,別處的下人索性只叫她姑娘。

    這麼一理順,家裡的稱呼聽著順暢多了。貞娘嫁出去了,秦大奶奶的病也好了,家裡的忙亂總算告一段落,秦節稍微喘了口氣,卻忽然收到小道消息,今上要充實後宮,希望各地推薦德容兼備的女子進宮。

    秦節一看這個消息,頭就大了!他雖然在外地為官,但是對京裡的事情還是知道不少的,幾個月前,今上忽然處置了一大批宮人,打的打殺的殺,甚至連正經理由都沒拿出來什麼,不等朝中大臣對他的行為提出什麼意見,他又忽然宣佈要放宮女出宮——放宮人出宮絕對是仁政,不管真實的理由是啥,起碼表面上沒人能說什麼。秦節當時就覺得不對勁兒,今上是是個蠻開明的皇帝,作為一個皇帝不說仁厚吧,起碼絕對不是什麼暴君。這樣一個輕易不殺人的皇帝,冷不丁在後宮大開殺戒,一下子傷了幾十條人命,然後又放了大批宮人出去,原因一定不會簡單。而現在,後招出現了……

    秦節不是個八婆,但身為大臣,皇家陰私什麼的就算不能弄個清楚,起碼得知道個大概,畢竟,皇室沒有真正的家事,家事國事本就是摻和在一起的。

    今上沒有兒子,現在的太子是先帝明皇帝的幼子。當日明皇帝的兒子在那場九王之亂中死絕了,不得已立了皇后一手撫養長大的幼弟為皇太弟,誰知道明皇帝年過五十的時候,卻又意外得了個兒子。今上當日在明皇帝病危之際,跑去病床前表白,說自己只是幫侄兒代管這個皇位,他反正也沒孩子,一定會把侄兒當做親兒子看——他會立哥哥的兒子為太子,這是他登基的前提條件。

    今上登基之後便冊立了先帝的幼子為太子,而他本人雖然也有過幾個孩子,但無論男女沒有一個活過三歲的,坊間傳聞說今上在那場九王之亂雖然逃得了性命,卻因在赴楚王的宴會的時候被下了毒酒,雖然逃了性命,卻在子孫上有礙。其實,恐怕也就是因為今上沒有兒子,所以才能跟太子這個侄兒相安無事。

    可現在看來,事情怕是有變了。秦節想起傳聞中太子跟皇帝這幾年越發惡劣的關係,再想想皇帝這種不符合常理的舉動,忍不住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當日明皇帝要是多活幾年,皇位還不一定是誰的呢!今上雖然跟先帝的感情確實非常好,可是跟這個侄兒呢?這位太子幼時被先帝各種疼愛,千嬌百寵,而今上登基之後,對他打不能打罵不能罵,太子的脾氣越發糟糕,皇帝給選好的太子妃不肯要,執意要讓自己選中的姑娘為太子妃也就罷了,後來還藉故把原本皇帝給挑的太子妃,後來的太子婕妤王氏給打的丟了半條命。

    這種事兒,便是一般的做叔叔的也要被氣個半死,何況做皇帝的?太子覺得他的叔叔沒有孩子,不過是替他代管皇位罷了;可皇帝何嘗不認為自己登基是天命所歸?但凡天子,哪個不驕傲?尊嚴如此被踐踏,便是過去因為沒有兒子而不得不湊合,現在怕是也動了別的心思了。

    秦節歎了口氣,心道這下子朝中恐怕要熱鬧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