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朝秦不暮楚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文 / 冰蛇

    第二天上午,秦昭照例給父親請安,然後便帶著秦明去許先生那裡上課。一進門,便看到許繼竟然也在,便笑道:「三哥今日沒去官學?」

    許繼笑道:「官學這幾天修房頂呢!便讓我們在家複習功課。對了,我聽說你的堂姐們到了?幾千里路,真是辛苦了。」

    秦昭心說可不是,而且是自討苦吃,但臉上還是笑道:「是啊,難為大伯母她們幾個弱女子,千里迢迢爬山涉水的過來。對了,三哥,我昨日讀了趙老先生的《泗陽遊記》。有幾個地方看不太通,不知道是漏印了,還是我斷句斷錯了,你幫我悄悄?」

    許繼一聽就樂了:「憑你現在腹中的墨水,能斷錯的句子少之又少,你說的那本書我知道,可別提了,印的亂七八糟的,聽說趙老先生看見印出來的東西被氣得鬍子都炸起來了……你想看,我這裡有手抄本的。」

    秦昭笑嘻嘻地說:「謝謝三哥,我想看啊!」

    許繼把手指立在嘴唇前:「噓。悄悄地別讓我爺爺知道啊!這陣子因為爺爺揍我揍上了癮,再知道我看閒書,還不得打斷我的腿?」

    秦昭樂死了:「你就在這裡胡說吧,我認識這麼多年了,許先生哪裡打過你幾次?就是前幾天你把他惹急了,才打的狠了些……」

    許繼伸出手來,手心朝上讓秦昭看:「你說的那是老黃歷,看,看這是什麼?前兒又結結實實打了我二十下,到現在還腫著呢!」

    秦昭大笑:「是不是因為你在官學裡說人家長得胖的同學『可送去王屠戶處』那件事兒??」

    許繼驚道:「這件事兒居然連你都知道了!」

    秦昭嘻嘻一笑:「昨兒許先生親口告訴我的。他老人家說,罵人可以,但要罵的有道理,可以指責別人的品行,做的錯事,方能罵的入骨三分,拿人家的長相做文章算什麼本事?」她說著咳嗽了一聲,模仿許先生的語氣,還做了個摸鬍子的動作:「阿昭可千萬別學老三,那是市井潑皮的做派!」

    許繼哭喪著臉道:「這是我親爺爺,竟然這麼說我……」

    他正說著,許先生走了進來,聽他這話,哼了一聲:「你當我願意當你親爺爺,丟人現眼的東西!你光罵人家是豬也就罷了,還真就把人家打成了豬頭,這事兒你怎麼不跟你昭妹妹說呢!」

    秦昭強忍著笑,對徐繼道:「是啊三哥,你只是手腫了一點兒,比起人家整個腦袋都腫的,強太多了,你就別抱怨了!」

    閒言碎語說完,秦昭便鋪上紙練字,許先生先教秦明。小孩子的集中力有限,如果讓他坐得久了,肯定會走神,所以許先生每天都是先教秦明認幾個字,背首詩,然後再教一段三字經之類的玩意。秦明年紀太小,並不適合教很多東西,學半個時辰就讓他出去玩兒了。等到下午睡醒了,再過來練練執筆學學寫字,一天的功課也就算完成了。

    秦昭今日練習的是簪花小楷,抄的是《大唐西域記》,這部書十餘萬字,秦昭一天抄兩千字,大概要抄兩個月才能抄完。因秦昭很喜歡這種遊記性質的書籍,這套數尤其喜愛,可是裡那套已經很舊了,大概是過去保存不當的原因,書頁有些脆,翻起來總是提心吊膽的。秦昭也到市面上找過這套書,只找到三年前刊印的一個版本,四冊書賣三貫錢,倒也不算貴,關鍵是店主手裡的存貨明顯是那一版最後印的幾套,字跡不甚清晰。手抄本的也有兩套,可是字寫得很一般,紙張也不大好,一套書二十五貫,(注1)秦昭覺得有些不值。後來跟秦節念叨起來,秦節便笑道:「你天天練字,總是想起什麼些什麼,過後也不再看。倒不如乾脆就抄書好了,抄完了拿道外頭書店幫忙訂一下,自己能看,日後還能用來傳家呢,多好?」

    秦昭抄完了三張書,把最後一頁放到一邊晾乾,正好許先生也給秦明講完了當日的內容,走到她跟前看她的字:「你的字最近進步不小,筆鋒比原先有力多了,這簪花小楷頗讓你寫出了幾分風骨。你最近每天練字很多麼?」

    秦昭呵呵一樂:「其實跟過去差不多,還是在先生這裡寫半個時辰,回到自己那裡再寫半個時辰,只是用了垂石懸腕的辦法,在手腕上繫了鎮紙,每天在牆上掛紙練字……」

    許先生點點頭:「這是練腕力的好辦法,只是你年紀還小,這種辦法,每日不能練太久,鎮紙也不能太重了,免得傷了筋骨。對了,這是誰教你的?」

    秦昭答道:「是前陣子看到連大哥這麼練字,才學來了的。他用的是塊一斤重的石頭,他說他身體才好,吃不得力,以後還要換更重的石頭。他也叮囑我了,說一開始不要用很重的東西,所以我才用了最小的那塊鎮紙,才六兩,就這樣,前頭幾天也累得手腕子發酸,不過效果真不錯,這才兩個月,感覺自己的字便進步許多。」

    許先生撚鬚笑道:「無瑕是個難得的孩子,你肯跟他學,很好。」說著扭頭對許繼罵道:「你看看你,比不上無瑕也罷了,連你昭妹妹一個小姑娘都比不上!從今天起也給我垂石懸腕!」

    許繼鬱悶,心說要是早知道有這種辦法我難道會不用麼,搞得好像我不肯練似的,矮油這對照組當得真苦逼。

    秦昭也覺得許繼真心倒霉,在學校跟連瑜一個班,回到家裡自己的爺爺也認識連瑜,唉,其實許繼真的很好了啊,起碼他腦子沒毛病……想到這裡又覺得自己這麼想對無瑕哥哥實在無理,心中暗暗唾棄自己:「知道無瑕哥哥有毛病,還總是忍不住腹誹他,真是不厚道,這毛病得改改。」

    上午的課一共一個半時辰,半個時辰教秦明,半個時辰教秦昭。許繼聽爺爺講《春秋》,偶爾也問幾個問題

    ,他學的比秦昭深,問的問題大多是秦昭想都想不到的,秦昭深感有個人一起聽課真是比自己上課有意思多了,恨不能許繼天天都在,又想起三個堂姐來,若是三個堂姐在,是不是每天上課都很熱鬧?不過那樣的話,許繼就不方便呆在這裡一起聽課了。

    下午去上課的時候,秦昭便跟馮先生提起三個堂姐的事兒,馮先生笑道:「以後你可稱心如意了?在家裡都有這麼多人可以玩兒!」又道:「等秦大奶奶歇息足了,阿昭你帶我去拜訪一下吧!身在異鄉,能多遇到幾個同鄉是讓人高興的事兒。」

    其實兩位先生的課程頗有重疊之處,比如禮儀方面,四書五經裡就有《禮》,所以那些大方面的還有書面的東西就是許先生負責的,而具體的居家日常,行走坐臥的禮節,具體的真人實習,那就是馮先生教了。秦昭現在的禮儀是相當不錯的,別的不說,昨日去拜見秦大奶奶,那儀態動作絕對沒得挑,一向對女孩子教養嚴格的秦大奶奶也得承認小姑娘的舉止非常嫻雅。秦昭自己也感覺到了,如今上課越發認真,便不是美人又怎麼樣?就像馮先生說的那樣,像黃月英那樣的女子,便是生的再醜,誰又敢瞧不起?

    上完了課,秦昭看時辰還早,便跑去看望秦大奶奶。這一家人舒舒服服地休息了一天,精神好多了。秦昭進來的時候,正看到秦大奶奶帶著三個女孩子在屋裡做針線。她向幾人行禮,三個堂姐也站起來回禮,秦昭忍不住道:「大伯母,你們辛苦走了一路,才到這裡,應該多休息幾天,何必這麼急著做針線!」

    秦大奶奶正色道:「婦人當以女工針指為重,哪能稍微累一點便偷懶?我們在路上的時候,每每在逆旅住下,便是點著燈,你的幾個姐姐還都要做點針線呢……也幸好如此,我們在路上錢花光的時候,才有針線繡活可以賣錢呢!」

    秦昭笑了一下沒搭話,一邊的蓉娘笑道:「大伯母,昭妹妹是是關心您呢!您昨日還頭疼,這麼盯著繡繃子看,時間長了怕要更疼呢,不如先歇歇,跟妹妹說幾句話也好。」

    婉娘一聽這話,也放下繡繃子,笑嘻嘻地搶了秦大奶奶手上的針線道:「娘就歇一會兒吧!一大早便開始做活兒,這都這了一整天了,快歇歇眼睛吧!」

    秦大奶奶笑罵了女兒一句:「這懶丫頭!你中午足足睡了一個時辰,這才起來多一會兒便不想幹活了。」倒也沒堅持,任由婉娘把手上納了一半兒的鞋底拿到了一邊兒。

    秦昭忍不住湊到跟前看幾個姐妹的針線活兒,貞娘繡的是鯉魚戲蓮花,繡工上好,配色十分的鮮亮;又去看蓉娘,淡綠的帕子繡著幾株竹子,稀疏有致,看著就覺得素雅的很;只有婉娘是在縫衣服,素白色的,應該是中衣,正在上袖子,也不知道是給自己做的還是給秦大奶奶做的。

    秦昭雖然自己不喜歡做針線,可別人做得好壞她還是看得出的,便笑道:「幾位姐姐的針線做的真好,我壓根不會裁衣服,偶爾繡點小東西,還總把鵜鶘繡的像鵪鶉!一看到姐姐們的針線,只覺得自己的手實在是笨。」

    婉娘撲哧就樂了:「你當我為什麼做衣服啊?就是因為繡工太差,娘說我作繡活兒根本就是糟蹋東西,每每只讓我拿了不值錢的布料練。」

    蓉娘也忍不住笑:「我聽杏芳姐姐說,昭妹妹每天都要上課,一天下來,用在功課上就有三四個時辰,哪裡有多少時間練針線?這方面差點沒什麼稀奇的。」

    秦昭憂鬱道:「我覺得我純粹是手笨!」說著看著貞娘的荷包,忍不住長長歎了口氣:「當初我也給我爹繡了個鯉魚,結果繡的跟泥鰍似的,自己帶都嫌丟人!」

    這下連溫溫柔柔的貞娘也繃不住笑了起來:「昭妹妹可真是促狹鬼,行了,這荷包本就是給你繡的,另外還有幾個帕子,回頭一併給你送去。」

    秦昭咳了一聲:「別別別,我就是隨口一誇,您隨耳一聽就行了,我真不是特特跟大姐姐討東西啊!」

    貞娘指指帕子:「你看著顏色,難道我能用麼?本就是給你的。」

    秦昭想起貞娘在守孝,確實用不得這些花花綠綠的東西,便站起來衝著貞娘福了福:「卻之不恭,我這裡便多謝大姐姐了!」

    作者有話要說:此處書籍價格參考宋代:

    宋代紹興年間出版的《小畜集》,30卷8冊,共432頁,163848字,售價為五貫。

    而淳熙年間出版的《大義粹言》,1300頁,20冊,售價8貫足。

    這是書籍價格最低廉的宋代,且這是價格低廉的印刷書,手抄本的話漲上十倍很正常。即使在這個時代,對於百姓來說,書籍也絕對是真正的奢侈品,如果上面的書籍價格大家還沒有切實體會的話,那我打個比方吧!拿大家都知道的《紅樓夢》來說,前八十回大概六十一萬字,按照《小畜集》的排版,印刷方式來算,大概要出上百十卷,售價約18貫錢,相當於人民幣一萬五到兩萬之間

    而宋以後,書籍的價格重新攀升,到了明清,書籍的價格要比宋朝高得多高得多……清朝的文人葉德輝曾感歎過宋代書籍價格的「低廉」。可見劉姥姥看到的,林黛玉屋裡頭「書架上放著滿滿的書」,那是何等的豪氣!

    每每花二百塊去吃一頓飯毫不猶豫,卻經常為了買一本三五十元的書而猶豫好久的我們,在某種層面上真的幸福的過分了。

    ps:跑個題:的定制書挺貴的,《李想的北宋》連運費大概一百元。然後寫這一章的時候,我算了算,如果在宋朝刊印,一套大概需要一萬塊哈,如果是手抄本大概要十萬哈哈哈哈哈。

    所以這真是個幸福的時代,無論是對讀者還是對作者而言。在古代,落魄的文人便是寫出一部很不錯的書,一部很多人想買的書,可是若沒人給他投資,他出得起麼?多少文人就是在這樣困頓中死去……感謝這個美好的時代。

    感謝以下親親的霸王票

    同寶寶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5-3023:56:09

    抹茶豬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05-3010:17:08

    親親啃啃摸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