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朝秦不暮楚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文 / 冰蛇

    此時已經是六月中,許繼為了備考,乾脆住到了官學,而連瑜也開始了去官學旁聽的生活。秦昭倒沒有因為這倆人忙起來而覺得悶,每天光是上課就要上三四個時辰,再加上陪弟弟,是不是地出門買買書什麼的,過得倒也充實,唯一的鬱悶之處便是缺少跟同齡女孩子的交際。

    其實江寧官員們家中的女孩子們之間聯絡頗多,只是秦昭初來乍到,再加上家中沒有長輩,別人便是想請她做客或者到她這裡做客都不知道通過什麼途徑好。畢竟,女孩子們之間的交往,大部分是從她們母親們的交往開始的。

    秦昭雖然沒有母親,但是畢竟是江寧知府的女兒,整個城裡,除了吳王家裡的那位縣主,秦昭怕就是身份最高的女孩子了。秦節的下屬們家裡的女孩子過去沒見過秦昭,她沒母親,所以秦節上任以後沒法按照官場慣例讓女主人開個宴會認識一下子新同事的家眷們……偏秦昭出身又高,見都沒見過,別人家的姑娘也不好意思冒失地請她做客。偏偏最喜歡邀請一大群姑娘的吳王家的幾位縣主,在秦昭來到江寧前正好跟了吳王妃去開封探親去了。結果就是,她到了江寧半年,也還沒認識什麼同齡的閨秀。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發生了改變。六月初,吳王妃結束了探親的旅程,帶著幾個女兒跟小兒子從開封回到了江寧,她回來不過四五天,秦昭便接到了一封由吳王的嫡女福順縣主發來的請帖,邀請秦昭三日後到吳王府參加賞花會。

    秦昭接到請帖,十分稀罕地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想了想,拿著帖子一路奔到她爹那裡:「爹,您看我收到了這個!」,然後又衝著在一邊看文件的穆維呲牙一笑:「穆叔叔好!」

    秦節接過來信看了一遍,伸手遞給了穆維:「安國也看看,這是怎麼個章程?」

    穆維接過來信一看便笑了:「能有什麼章程,全城的大家閨秀都給請去了,難道還能特特地剩下阿昭?」

    秦節皺眉道:「這麼大張旗鼓的!我上午聽柏寧遠說這位縣主給他七個女兒都下了帖子,一人一份。他怕是愁死了,若是只給他夫人下個帖子,還有理由拒絕一下,這樣子,非得去幾個不可。他家的家境你也知道……去參加個賞花宴,要多花多少錢去!」

    穆維笑道:「憋著氣呢!堂堂一個縣主,看上個男人還被人拒絕了,都要給氣死了……」

    秦節等了他一眼:「你也留點口德!」

    穆維撇撇嘴:「是我不留口德麼?實在是這福順縣主在江寧呆久了,她爹是這裡的土皇帝,她便也橫著走慣了……回了開封,以為還是在江寧麼?想要什麼別人都依她?太傅跟長公主生出來的麒麟兒,是她想要就要的?也不照照鏡子,真當自己是公主呢。」

    秦節哭笑不得:「我就說了一句,你就扯了這麼多出來,但凡你這張嘴稍微收斂些,何至於——」

    穆維不耐煩地打斷道:「去去去,有完沒完,我早說了我不想成親,看著就煩,阿昭啊,過來讓叔叔看看,好像又長高了一點?」

    秦節實在拿穆維沒辦法:「你前天才見過阿昭。」

    「你懂什麼,這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們阿昭多可愛啊!日後一定不能跟那個福順縣主學啊!」穆維滿嘴胡說八道,秦節也不好再說他,當日穆維的母親,被他父親失手打死之後,他父親續娶的繼母便是個刁蠻的女人,沒少讓穆維受罪,這女人是個寡婦,在穆維的母親死前就已經跟穆維的父親勾搭到了一起,穆維的父親對妻子動手有一大半兒的緣故也是這個女人的攛掇。穆維忍了這對姦夫□□整整五年,雖然後來一舉把這倆傢伙都送進了牢裡,但是對這種類型女人的陰影卻是留下了。

    秦昭也稍微知道一點內情,便苦著臉道:「刁蠻縣主什麼的,想想就很累啊,我可不可以不去啊?」

    穆維仔仔細細地看了秦昭一會兒,笑道:「去吧去吧,放心好了,那個縣主就算刁蠻,也不好意思欺負你的!」

    秦昭:「啊?」

    秦節歎氣:「安國,你又想逗她,一會兒逗急了你還得哄,何苦呢!」

    秦昭反應了過來,鼓著臉道:「反正我看起來只像八歲……縣主都十六了,當然不好意思跟個小丫頭計較啥對不對?」

    穆維哈哈大笑:「阿昭真是冰雪聰明!」說著也不再取笑秦昭,認真地說:「你都出孝大半年了,還沒認識一個當地的閨秀,這麼下去怎麼行?正好有這個機會,好好地去認識幾個朋友,以後也好有地方串門。」

    秦節也點頭道:「還有三天,你明日跟你穆叔叔出去,置辦幾樣適合的首飾……總不能參加個宴會,還是梳個哪吒頭吧?」

    哪吒頭這三個字殺傷力太大,穆維才收住笑,一聽這話忍不住又笑開了:「哪吒頭,這名字起的倒也神似!」

    秦昭被這兩個為老不尊的長輩氣的直翻白眼,恨聲道:「不理你們了,我去找阿弟!」說著跑出書房,走到對面的臥室裡去,進屋一看,秦明正專心致志地在床上搭積木,連她進來都不知道、

    秦昭看到那磨的光溜溜的各種形狀的木塊,忍不住歎道:「無瑕哥哥弄得這些小東西真不錯,也難怪你喜歡,可惜我小時候都沒這些東西可以玩!」

    秦明見到姐姐來了,笑嘻嘻地說:「姐姐跟我一起玩嘛!」

    秦昭看看那一床的木頭塊,嘴角抽了抽:「你怎麼就喜歡在床上玩啊?不嫌熱。」嘴上這麼說著,自己也脫了鞋坐到了床上,陪著秦明一起搭起了積木。

    秦昭在哪邊玩著,穆維卻跟秦節說起了關於這個宴會的另一個目的。

    「吳王妃這是準備給剩下的兒子們在江寧本地找兒媳婦?」穆維見秦昭走了,便收了笑容道。

    秦節道:「應該就是這個意思了,唉,這要不是阿昭總悶在家裡不好,我真不想她過去蹚這趟渾水!」

    穆維笑道:「有什麼關係,世子妃的父親不過是個六品翰林,便是吳王妃想要給庶子們找個更好的親家,也要琢磨琢磨。」

    秦節點頭道:「可不是,再說阿昭看起來又這麼小……」說到這裡他也忍不住笑了:「長的小還是有好處的!」

    吳王風流,子嗣眾多,光是前一個吳王妃,便為吳王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現在這位王妃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只是她其中一兒一女都夭折了,如今只剩下一個兒子。這麼算來,吳王光是嫡出子女便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如果再加上庶出的子女,那數量更是驚人。除去中間夭折的,吳王目前一共有十六個兒子,二十八個女兒……現在的這位吳王妃,在痛失了一兒一女之後,對吳王的也沒有原先那麼著緊了,對她來說,反正吳王寵妾那麼多,再多幾個又能怎麼樣?五十個庶子庶女又能比四十幾個糟糕多少呢?只要兒子平平安安就行了。

    吳王妃如今對吳王又帶了幾個美人進門之類的事情毫不在意,對她來說,閒著沒事兒請來城裡的貴婦千金們開個聚會打個牌什麼的可比對著吳王那堆姬妾有意思多了,故而她也不弄那些讓侍妾侍奉自己的花樣兒,反正不過是一群玩意兒,愛咋咋,有這個時間,不如開個大宴會——自己那一群庶子的婚事,她總不能不管。

    吳王妃對這麼一大群的兒子的婚事其實蠻頭疼。女兒還好說,怎麼說也是藩王家的女兒,便是因為女兒太多,分到每一個頭上的嫁妝簡薄點,但還是有不少人樂意娶個王女撐門面的。可是兒子們就麻煩多了,身為藩王,最忌諱的就是拉幫結派,所以即使是世子,也不好去跟朝中大員結親,先吳王妃所生的世子娶的是一個翰林的女兒,而先吳王妃的次子更不能越過哥哥去,索性親上做親娶了前吳王妃娘家的侄女,三子則娶了一位當世著名的畫家的女兒。吳王妃本人的兒子才九歲,一時半會兒還不用考慮這個問題。所以吳王妃頭疼的就是這群庶子的婚事,藩王家的庶子,高不成低不就,說起來也是個王爺的兒子,可是吳王的兒子這麼多,分到每一個頭上能有多少財產?等到吳王走了,分分鐘就要被踢出吳王府過日子,然後成為一個住在市井中的閒散的宗室……

    吳王是個天真爛漫的性格,好吧,說難聽點,就是只管生不管養,一群庶子庶女丟給吳王妃,他自去風流快活。吳王妃雖然不在乎丈夫風流,可是孩子們的婚事她卻不能不管:沒辦法,時下風氣如此,男人再風流,只要不作出寵妾滅妻的事兒來就不算什麼錯兒,可反過來,如果當妻子的不好好照管庶子庶女,那就是不賢德了,尤其這又是皇家,所以吳王妃就是心中再嫌麻煩,也不能不管庶子們的婚事。

    吳王妃這次回開封,除了探親,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給孩子們找對象兒。江寧雖然繁華,但畢竟遠離國家中心,一座城裡有品級的官員數量掰著指頭就能算清,在這種情況下,吳王那四十多個兒女的婚事顯然不可能全在江寧解決,顯然,權貴聚集的國都開封是個很適合找親家的地方。

    抱了找親家的念頭,吳王妃一下子帶了五個適齡的兒子七個女兒回客開封,其中就包括先吳王妃所出的女兒福順縣主。這位福順縣主今年十六歲,是先吳王妃所生的最小的孩子,名喚楊玉貞。吳王妃生了楊玉貞之後第二年便去世了,吳王對先吳王妃很有感情,對這個還在襁褓裡就沒了親娘的女兒百般嬌寵。吳王風流,姬妾眾多,但卻也並不曾因此冷落過兩任王妃。吳王這個人,既風流又規矩,對先王妃留下來的這個女兒比那三個嫡子都著緊的多,恨不能把天上的星星都摘與她。

    如今這位吳王妃,雖然肩負著教養吳王所有女兒的責任,而她也確實兢兢業業,把這些女孩子教的不錯,惟獨對吳王這位唯一的嫡女,說不能說,管不能管,吳王把這女兒慣的一塌糊塗,福順縣主本人更是把父親對她的寵愛利用到了極致:在家裡除了父親跟做世子的大哥,誰都不放在眼裡,恨不能化身螃蟹橫著走,吳王的庶出女兒們怕福順縣主甚於怕吳王妃。在這種情況下,吳王妃又哪裡有興趣去招惹這個繼女?反正對吳王妃來說,福順縣主雖然平日裡對她這個繼母不甚恭敬,但大面子還過得去。一個女孩子罷了,早晚都要嫁人,她又何必跟這麼個孩子計較?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也就是了。

    吳王妃興致勃勃地帶了一群孩子回開封,結果一路溜躂下來,找親家的過程卻十分的不順利:吳王的風流實在太有名了,誰不知道他家有將近三十個女兒要備嫁妝,有十幾個兒子要分家產……這要多不待見自己的閨女才捨得把她嫁給這樣的人家:什麼?好歹也是個王子?別扯了,非嫡非長,真沒啥體面的,上頭王爺公公王妃婆婆,國法家法壓死人,前頭還有個世子妃大嫂,另外還有一大群妯娌,幾十個小姑子,好點的人家誰肯讓女兒去受這個罪?吳王妃素有賢名,自然不能給庶子們訂的太草率,挑挑選選,勉強定下來兩個,剩下三個卻死活找不到合適的人家了了。女孩子這邊好一些,京裡有的是願意娶個王女的撐門面的人家,可憋屈的是,七個女兒一口氣訂出去六個,到最後唯一沒找到人家的就是吳王唯一的嫡女,福順郡主。

    作者有話要說:咳咳,女n號出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