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皇帝難為

《》章 節目錄 第216章 文 / 石頭與水

    當理藩院呈上韃靼國書時,衛太后瞧了瞧,命內閣傳閱。

    李平舟道,「哈木爾之事,臣以為,還是早些與韃靼人知道為好。」

    衛太后淡淡地,「若是韃靼人不知哈木爾之事,這國書來的也太是時候了。」

    「太后之意……」

    「命西北備戰。」衛太后道,「國事上,說一千道一萬,也沒什麼大道理好講,不過弱肉強食罷了。如今,皇帝病著,太上皇的下落還不清楚。想來,韃靼人得了信兒,準備著混水摸魚呢。」

    「太后娘娘。」歐陽恪憂心忡忡道,「如今陛下龍體尚未康復,平陽侯調離西北,老臣以為,此時不易輕啟戰端。」

    內閣其他人紛紛附和。

    衛太后眉目平靜,相貌端然,沉聲道,「平陽侯雖調回帝都,甘肅猶有平陽侯世子接掌。世子自幼隨在平陽侯身邊征戰沙場,亦是一員猛將,有何懼之。皇帝病著,還有內閣與邊將,只要糧草充足,將士勇猛,有何可懼?」

    「再者,先前韃靼人入關,他們究竟也沒討得什麼便宜,還折了不少人馬,不然當初陳敬忠不會有下嫁公主之意。」明湛敢離開帝都數月,自然有所準備。衛太后條理分明、鞭辟入裡道,「再者,韃靼人國書來的正是時候,他們於大鳳朝之內政,怕是略知一二。若是他們起了興兵之心,不論有沒有哈木爾這回事,仗,怎麼著都能打起來。」

    「其三,這道國書,焉知不是陳敬忠的試探之意。若是咱們怯了、退了,韃靼人更不會放過此等良機。」衛太后冷聲道,「話說回來,去年皇帝剛剛登基,韃靼人整飭兵馬,裡應外和,破關而入,兵臨帝都,猶大敗而歸。現在國庫充裕,將士們都是百戰餘生的精兵悍將,更沒什麼好怕的。這國書,只管問罪陳敬忠,哈木爾偷離宮闈,若是回到韃靼,讓陳敬忠再把人送回來。」

    輸人不輸陣。

    衛太后一介女流,打仗的事她真不大懂。不過,政治上的見識,衛太后並不遜於他人。尤其國與國相交,萬不能露出怯相來,何況是大鳳朝這樣的泱泱大國。

    去年,韃靼人大敗出關,如今若再興兵,心裡忐忑難安的應該是剛剛登上汗位的陳敬忠,而不是朝廷。

    衛太后的強勢令人刮目相看。

    傍晚,歐陽恪與李平舟一道出宮。

    李平舟見歐陽恪濃眉雙鎖、滿腹心事的模樣,遂邀請歐陽恪去家中小酌,歐陽恪果然應了。到了李家,擺好酒菜,歐陽恪歎道,「如今邊靖不寧,朝廷事務繁雜,不瞞李相,我這顆心,沒一日不吊著哪。」

    「待陛下清醒,龍體康復,你我也算不負陛下所托。」李平舟為歐陽恪斟了一盞酒遞過去,歐陽恪連連道謝。

    明湛有城府,亦有心胸,往日裡對朝廷諸人當真不錯。歐陽恪雙手接過酒盞,道,「我只盼著陛下早日轉醒,主持大局。」今日衛太后對韃靼一番話,倒是令歐陽恪想到明湛執政時的景象。此念一動,歐陽恪跟著心頭一動。

    歐陽恪與李平舟皆是多年老臣,歷經世情,現今明湛這病,說是中毒,其內情定有詭譎之處。何況自明湛一病不起,宗室愈發咄咄逼人。今又有韃靼人遞至國書,其言語不善,野心勃勃,雖國庫充裕,內閣也實不願再經一戰。

    李平舟歎,「唯此願也。」

    衛太后代政稱得上四平八穩,無過亦無功。在這種情況下,內閣無疑更期待明湛執政,倒不是說明湛就做的比衛太后更好,只是明湛的地位身份,再加上他以往的政績,哪怕啥都不幹,就單在龍椅上坐著,內閣就覺著:這天下是穩的。

    有這個前提,他們幹起活兒來就格外的安心。

    歐陽恪李平舟小酒後一番感懷,歐陽恪微醺回府,殊不知,今夜一樁縱火慘案,徹底的拉開了武帝生涯中最為驚心魂魄的一次權柄之爭。

    先前已說,衛太后代政,無功亦無過,公允的評論一句,「安穩」二字是配得上的。

    但,誰也沒料到,這樣安穩太平的帝都城,朗朗乾坤之下,靖西伯府被人縱火滅門,連主帶僕,一家百餘口,俱葬身火海。若非靖西伯霍遠山這些時日公務繁忙,不在家裡。其子霍中亭在國子監住宿唸書,僥倖逃得一命,靖西伯府結果如何,真不好說。

    衛太后早上得知此事,早膳未用,直接宣永寧侯與帝都府尹田晚華、帝都巡戍使陳四賢進宮質詢。

    「皇帝將帝都城的安危交予你們!我亦信爾等至深!卻不料先有靜心院一把大火,跑失了哈木爾,如今又有靖西伯府一場大火,我實不知,汝等握帝都兵權,掌全城安危,到底有何用處!」衛太后是個極為冷靜的人,鮮有怒容。

    實際上,衛太后多年掌控鎮南王府的內宅,女人之間的爭鬥對她而言完全小菜一碟,一目瞭然。再者,即便衛太后較其她女人多有接觸政治的機會,但是,她的角色,更多的是處於幕後的謀士之位,鮮少這樣真正的獨肩擔大任。

    這種出離掌控的玄機,讓衛太后大為不悅。

    三人叩頭請罪,衛穎嘉道,「臣夜半聽聞此事,與田大人、陳大人趕赴霍家,待澆滅大火,連夜調查此事,發現頗多蹊蹺之處。」

    靖西伯府之事發生在夜半,那會兒宮門早關,沒人能驚動得了衛太后。如同衛太后所言,衛穎嘉等人掌握帝都安危,此事,他們幾人難辭其咎。

    若說這幾人,甭看文武有別,不過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很年輕。

    衛穎嘉是因家族蔭蔽,年紀輕輕而居高位。陳四賢亦是帝都有名的傑出子弟,當初鳳景乾有意為明淇在帝都選婿,比武招親時陳四賢還參加過大比。田晚華是明湛一手提拔起來的官員。

    苦主靖西伯霍遠山還是衛穎嘉麾下將領,當初在韃靼人兵臨帝都時立下大功,方被賜爵。

    靖西伯府出了事,不說陳四賢田晚華所作何想,就是衛穎嘉,衛太后的親弟弟,都嚇出一身的冷汗。不必衛太后吩咐,連夜取證調查。

    此時,衛太后問責,衛穎嘉爵位官職最高,與衛太后的關係最為親近,自然是衛穎嘉先頂上去。衛穎嘉稟道,「霍家遭此橫禍,顯然是有心人所為。經忤作分析,霍家人體內有不少的迷藥的成份,迷藥的途徑有兩種,一種是下在了霍家人的飯食中,另外縱火之時,亦有人隨火灑了迷藥。故此,大火起時,竟鮮有人出逃呼救,以至於死傷極重。」

    「還有,霍家的宅子在城東燒餅胡同。」衛穎嘉道,「那裡住戶多為商賈,靖西伯剛剛封伯,一時並未找到合適的宅子。」

    不論在何種年代,所住地段所住宅院,均是身份的象徵。

    霍遠山因功賜爵,一躍為帝都城新貴。按理,早該搬出舊宅,住到權貴區才是。只是,權貴區向來住宅緊張,想淘換宅子還真不是易事。霍家就一直住在原宅。

    再者,霍家有了爵位。不過,有些排場,實在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建起來的。譬如永寧侯府吧,世代豪門,家裡護院數百,至夜裡,每個更次皆有人巡視,哪怕有太多人想永寧侯府出點兒事,永寧侯府都活的好好兒的。

    「臣去霍府調查時,有人說,霍府起火時曾看到相貌奇特之人出沒霍府,臣已令畫師根據知情人所述描形畫影,請太后娘娘親觀。」要保住官職,僅靠外戚這一層關係是不夠的,衛穎嘉一夜未眠,眼底青影濃重,雙後呈上畫師所繪影像。時間太短,他也只能做到如斯地步了。

    方青接了轉呈衛太后,衛太后隨手翻了幾張,命令道,「著令刑部發緝捕公文,自今日起,九門嚴查出入之人。此案,轉交刑部細審!」

    看一眼地上跪著請罪的三人,衛太后冷聲道,「靖西伯府之事,九門提督、帝都府尹、帝都巡戍使,職司有虧,難辭其咎。永寧侯去一品侯爵位,降為永寧伯,罰俸三年,降三級留任,以觀後效。田晚華,罰俸兩年,降三級留任。陳四賢,我聽說是你先發現的靖西伯府起火?」

    「是,臣無能,趕到的時候,靖西伯府火勢太大,並未能救下靖西伯府家眷。」陳四賢恭身稟道。

    「賞陳四賢紋銀千兩。」

    不論是賞是罰,三人皆乖乖謝恩,退出宣德殿。

    衛太后未經內閣,直接處理了靖西伯府案,其速度之快,下手之狠,出乎諸人意料之外。原本還想發表意見的內閣百官,聽到永寧侯被降爵的消息,全都識時務的閉了嘴。

    衛穎嘉在宮裡遭了訓斥,回家亦沒得了老永寧侯的好臉色。

    這種降爵之事,不可能衛太后一個口諭就解決了。肯定要內閣正式行旨,永寧侯府全家接旨,方能奏效。聽到這個消息,老永寧侯直接老當益壯的抽了衛穎嘉一頓,自己氣個半死。

    衛穎嘉倒是硬骨頭,何況在這個時候,永寧侯府沒有多餘的兒子,老永寧侯再氣,也不可能打死他,索性忍上一忍,讓老永寧侯出了這口惡氣,省得再憋出病來。

    老永寧侯坐在椅中直喘氣,衛穎嘉生怕老爹氣出個好歹,忙上前幫老爹揉胸口順氣,卻被氣在頭上的老永寧侯一巴掌拍開,怒道,「先時,太上皇何等猜忌永寧侯府,咱們都熬過來了。現今,太后娘娘代政,你卻如此不知爭氣,非但太后娘娘臉上無光,還丟了祖上的爵位,你對得起列祖列宗?」

    衛穎嘉本不是個話多的人,他雖掌九門兵馬,也不能每家每戶的安危都算到他頭上。何況靖西伯府之事,絕對沒有看上去的那樣簡單,衛穎嘉只得說是倒霉,趕了個寸勁兒。

    老永寧侯見衛穎嘉一聲不吭,更是火上添火,指著衛穎嘉道,「你自己想想,現在是什麼時候,你不但不思量著周全行事,在差使上多用心,還與魏子堯攪扯不清。太后為何行賞陳四賢,我告訴你,九門兵馬發現靖西伯府起火之時早於帝都巡戍使下頭的兵馬,他們半夜找上門兒來。可是你在哪兒?你在承恩公府!」

    「若是你能早於陳四賢到靖西伯府救火,今日就不會有降爵之事!」老永寧侯想到自家祖傳的爵位降了一個等級,頓時怒上心頭,抄起雞毛撣子又給了衛穎嘉一頓。

    衛穎嘉並非銅莇鐵骨,哪怕老永寧侯未動家法,手勁兒也絕對不輕,身上火辣辣的疼,覷著老永寧侯的臉色,衛穎嘉道,「爹,待日後,我會再把爵位掙回來的。」

    老永寧侯六十上方得此一子,雖教子嚴苛,心頭卻是愛若珍寶。聞此言,不由一聲輕歎,沒再說話,揮揮手讓衛穎嘉出去了。

    衛穎嘉走到門口,老永寧侯方道,「你把心放明白,這次降爵,是為了保住你九門提督的位子。」

    慎親王溫聲道,「太后下手真是穩准狠,永寧侯府爵位一降,九門提督之位,仍是牢牢掌握在衛家人的手裡。」

    這把火放下來,閩靖侯覺得身心俱是熨貼,尤其是聽到永寧侯府降爵之事,閩靖侯微笑道,「對自己娘家都下得了手,可見太后心狠。」

    「爵位不過是帝王一句話罷了,閩靖,莫不是你至今尚看不清楚?」

    若閩靖侯看得開,絕不會有今日的興災樂禍之感。只是當著慎親王的面兒,閩靖侯還是得收著些,遂道,「王叔說的是,只是我想,這對母子向來以大公無私的臉孔示人。永寧侯府忠心耿耿,不過一件小事,就被削爵,難免令人心寒哪。」

    「永寧侯府不過小節,太后終於發諭,嚴查出入帝都之人,也不枉這一把火放的及時。閩靖,把這件事做好,將皇上攔在帝都外面。」窗外,秋高雲淡,慎親王淡淡道,「這帝都的天哪,很快就要變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幾天不太舒服,心肝兒們早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