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娛樂入侵

正文 第一二五章 少林足球〔2〕 文 / 三胖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一直都非常喜歡星爺的電影,這是一個對電影無比熱愛的人,很多人批評他,但是我始終認為他只是做好自己的電影,並沒有想要妨礙別人,作為一個電影人,最終還是拿作品說話的,在這本胖子也傾注了夢想的小說裡,希望寫一寫這方面的感悟。想跟那些支持胖子的朋友們說:你們不下架,胖子不斷更!哪怕只有30個訂閱,世紀好熊,陽光已走遠,感謝你們兩位。

    …………

    孟希點了點頭,開始說起來。

    周星池曾在接受《電影雙週刊》的採訪時,一本正經地說,「拍《喜劇之王》是因為感情失意,拍《少林足球》是因為事業失意。」

    很多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喜劇之王》的故事主線是星爺本人對自己十幾年來表演形式的總結和肯定。但當記者們屢次問起《喜劇之王》是不是他自己的故事時,星爺有時是肯定的回答,有時又是否定的回答。很奇怪的是,只有這個問題的答案風格,就像他在回答關於誰是他的女友一樣含糊其詞。

    《喜劇之王》的導演之一李立持這樣說:「喜劇笑料是我們從生活中感悟出來的,像《喜劇之王》就是我們根據電影圈中的感受和見聞創作出來的。我們看到很多群眾演員背後的辛酸故事,他們明明不是演戲的料卻還在繼續奮鬥著,《喜劇之王》又沒有動作,為什麼拍的時間那麼長呢?就因為我們每一句對白,每一個鏡頭都要反覆地修改、拍攝,力求達到最佳的效果。」

    「《喜劇之王》可以說已訴盡我當年的經歷。情節是虛構的,但感受是真實的。」星爺在這部電影中曾反覆強調:「其實,我是一個演員。」然而這句話的本意卻是:「其實,我不是一個演員。」

    故事結束之前,他說出這樣一句寒意徹骨的台詞:「其實我對演戲也沒什麼才華。我還是當觀眾好一點。」在這部電影裡星爺的演技已經達到了「冷幽默」的最高境界。

    「我覺得最好的東西是那種笑中有淚的,《喜劇之王》是這方面的一個嘗試,我覺得已經夠了,因為你不能完全自我,還要考慮到票房和市場,我不敢拍成徹底的悲劇。拍電影是很現實的。電影有沒有人看,觀眾開不開心,這最重要,這個目的達到了,才有人投資給你再拍電影。」星爺也說過。

    對此李立持亦談過。「我認為最好的喜劇就是悲劇,像《食神》、《喜劇之王》。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它們,講的都是一個悲劇故事,這幾部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平淡無奇的小人物,在生活中有著辛酸的經歷,在一定程度上講都是悲劇人物。正因為這些小人物與觀眾的現實生活非常貼近,所以才能引起觀眾們的共鳴。周星星拍了這麼多喜劇,現在追求的就是一種喜中有悲、苦中作樂的喜劇風格。像《喜劇之王》。名為喜劇之王,實際是在寫一個悲劇之王的故事,只不過製片公司的老闆不願意我們起這樣一個名字。」

    「為何我要拍《少林足球》?因為我一直都好想拍功夫片同動作片。但我又不想拍那些打來打去的動作片,香江實在太多這類戲。總之一旦想做,就一定要做得與眾不同啦!人家做過的我就不想再做。當然足球這種運動全世界都好普遍,是一個熱門話題,所以如果《少林足球》能夠做出一些新鮮的效果,將會令好多觀眾滿意。」星爺說。

    其實星爺一直就在想著如何將功夫放在另一些元素。然後變成新的動作場面設計這樣的問題。《食神》就是他的一次嘗試。「這樣總好過只拍兩個人打架!」《少林足球》的大綱是星爺想到的,然後再和其他人一起來頭腦風暴。

    「劇本的第一步是先確立有少林武功和足球兩種概念。而且這部電影一定是喜劇,最重要還是健康勵志的喜劇。然後大家朝這個方向去想。」事實上以足球為題材的電影非常少,因為很難在球賽和劇情之間取得平衡,《少林足球》還要加入喜劇與功夫元素,實在是一個高難度動作。

    「由《食神》開始,我已經希望在題材上做到共通,飲食基本上是世界性的題材,《少林足球》也是希望能做到這一點。這部電影我不但希望打入內地市場,還想打入印度、巴基斯坦、美國、歐洲、日本……總之是有人的地方都想。任何事業包括電影,不開拓市場一定是沒得做。」

    儘管有批判《少林足球》,懷念從前星爺喜劇風格的酷評,但星爺本人則是把《少林足球》當作自己的成功作品來看待的。因為這是他對自己的一次脫胎換骨。

    他就曾經明確地說過,「兩部電影中我是比較喜歡《少林足球》。但《喜劇之王》是比較重要。因為沒有《喜劇之王》的失敗,就沒有《少林足球》的成功。」

    「《少林足球》這部片子是屬於體育勵志的電影,現今的電影中這樣的影片比較少,而且像這種將中國武術和足球融在一塊的電影我還沒有看到過。我不敢說它比《大話西遊》產生了更大的影響,我覺得作為我來說,作為一個演員、作為一個導演,《少林足球》在整體上比《大話西遊》有進步。」

    事實上,星爺的《少林足球》從被推出以後就以滔滔江水之勢狠掃了全香江本已經死氣沉沉的電影票房市場。星爺不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給游弋在生死邊緣的香江影壇注入了強勢與新鮮的活力劑。

    星爺說,「中國電影都要走向國際化,不單是我的,還有包括香江在內的全華夏電影。怎麼走?有很多優秀的電影人一起努力,大家會有不同的想法,我的想法就是用畫面和動作。還有就是我本身對功夫、對動作場面有興趣,而不是要達到一個目標勉強自己去做一些我不喜歡的事。」

    「《食神》在歐美、日本也開始受到注意,因為吃這個題材比較世界性。《食神》也是很動作化的片子。到了《少林足球》,開始一點點接近目標,它是香

    香江最賣座的本土電影,排名日本最賣座的香港電影的第三,日本人看字幕,不懂我說什麼,但是他們喜愛,在歐洲比如說意大利、法國都有不錯的反應。這也說明了這部電影已經受到了不同地方的人的喜歡,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說明我的目標是可以繼續下去的。」

    而關於這兩部電影,《喜劇之王》以及《少林足球》,星爺則承認《喜劇之王》的結尾很不好,他說《喜劇之王》和《少林足球》講的其實是同一個東西,他們的意義是一樣的,前者因為包裝不好所以成績不佳,而後者用了另一種包裝,效果就很不同,所以他說包裝對電影很重要。

    談到更喜歡哪部電影的時候,他說他個人更喜歡《少林足球》,但是《喜劇之王》更重要,因為沒有《喜劇之王》的失敗就不會有《少林足球》的成功。而關於《少林足球》,他很靦腆地提到了那首他自己唱的《少林功夫好》……

    提到《少林足球》,自然免不了李小龍的話題,李小龍可以算是星爺真正的偶像了,自小一直崇拜到如今,星爺告訴我們李小龍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除了功夫很厲害外,對於星爺來說他還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人,所以星爺就非常喜歡他。

    記得他當時也創了一個自己的門派,叫截拳道,他說這個截拳道裡面是沒有固定的形狀的,這是個非常有創意的想法,這也影響著星爺以後的電影創作,真正的喜劇是沒有固定套路的,他這麼認為。李小龍是中國真正走向世界的明星,

    星爺說他如果不拍電影的話就沒什麼事可以做了,不像李小龍那般活著,他甚至能走向世界。星爺更堅定地說,他覺得電影應該可以走遠一點,就好像美國電影有很多資金,因為市場很大,所以中國電影也應該走更遠的地方,只有有市場,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有更多的資金我們就更拍得更好。

    他說其實他一直在嘗試著把電影做得更好,試著嘗試一些新的題材,比如黑幫,比如其他,他也想著對自己能有一些突破,不想再繼續一些原有的套路,所以他說他想拍些大人物的電影,「我也想拍大人物,但做大人物沒有說服力,因為我自己是小人物,」他笑著說。

    他一直拍攝小人物的電影其實是因為自己是小人物,對生活敏感,熟知,所以有比較強一點的感覺,這樣也比較讓人信服,他說拍電影其實是源自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小人物的生存就是有喜有悲,他說笑和哭其實應該是兩位一體的,不能只有笑,也應該有哭,要互相配合。「我一直以為自己拍的是悲劇,沒料到出街後卻全變成喜劇。」他還是笑。(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