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娛樂入侵

正文 第一二三章 :星爺很吝嗇嗎? 文 / 三胖

    小時候家裡除了媽媽只有姐姐妹妹,彼此共同話題很少,後來看了李小龍的電影,星爺後來說:「李小龍對我來說就是神仙。」在整個《430穿梭機》的幾年苦熬時光,星爺就是天天想著李小龍,才堅定住自己要做一個演員的信念。

    星爺是一個對夢想近乎偏執、執著的人,孟希身上也有這個特質。

    陳國昆因長相與李小龍相似而被星爺挖掘,他說星爺要是生氣,只要他一做李小龍的樣子,星爺就不生氣了。

    這就是星爺對李小龍的愛。

    連關係完全鬧僵的爛片導演王京都說過,其實周星星想拍一部關於李小龍的功夫電影,早在1992年時就在想了。

    小男孩的功夫夢,一做就是三十年。

    他對所有接觸過李小龍的人都很羨慕,所以《功夫》找來了當年演功夫片的原秋、原華和梁龍,並且請了幾名真正的功夫高手。

    諸多報道眾說紛紜,星爺始終不願意回應,孟希對接觸過星爺的孔瑋,忍不住問道:「外界對星爺的報道從不間斷,批評和討伐之聲不絕於耳,孔老師對他怎麼看?」

    孔瑋似乎想到了孟希會這麼問,並沒有直接正面回答,而是說:「娛樂圈也是一個名利場,任何風波都不僅僅是簡單的風波,圈子裡開始湧起一股『反周』的風潮是在《少林足球》大獲成功之後,說到底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十幾年來。部分香江影人不停在公眾場合。抓著一點點陳年舊事不遺餘力地指責周星星,而且他們都非常喜歡重複、重複再重複,這些自稱電影圈的人,大多數都不會把精力花在作品上,而是熱衷於出席一些商業活動或廣告代言。

    反觀周星星,不僅沒有辜負觀眾的期望,拍出了風格截然不同的優秀作品,而且與光說話的人直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相比如今娛樂圈是非八卦的甚囂塵上。

    只專注於電影創作心無旁騖的他,早早選擇了遠離喧囂,但他卻沒有割捨做了半個世紀的電影夢。繼續為影迷奉獻他腦海裡那些夢幻般的影像。

    孔瑋接著說道:「周導演絕對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而且還很害羞。」

    「據他自己說小時候在家裡一天也說不了幾句話,他母親甚至一度以為自己的兒子腦子有問題。他從小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進娛樂圈這麼久,被別人罵,被別人提起,被別人爆料,他卻從來不回應的原因。這真的不是因為心虛。」

    「入行幾十年,從不在媒體上跟人爭吵。也不愛回應負面新聞,所以很多人認為周導演是在默認那些負面新聞。所謂三歲看老,小時候的周導演除了沉默話少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害羞了。」

    「周導演自己也承認說:我這個人屬於怕羞的那一類。有的人平時講話很大聲,希望有人注意到他。我不是那樣,我平時喜歡聽別人講,我最喜歡聽嗓門很大聲的那個人講話。如果你給個劇本讓我演一次,我就能投入進去,把自己當作劇中人那樣去演,但平時不行。我覺得自己喜歡演戲。」

    孟希點了點頭,原來果真如此,也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報道,星爺害羞到不肯拍床戲!當時看到的時候,孟希還挺不理解的,那時候正是他荷爾蒙分泌最旺盛的時候,心裡還想,若是換了我,還巴不得呢,直接象《色戒》那樣的尺度,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跟他合作過《大話西遊》的導演劉振偉也說,「他經常被人誤會扮大牌耍酷,其實他是一個非常怕醜的人。拍《大話西遊》的時候,我見過他拿著掃把跟民工一起掃地。有次收工想跟我談戲,還偷偷往我酒店房間門下塞紙條。其實星仔平時害怕接觸陌生人,不夠主動,所以容易被人誤會。」

    當時他三十多歲了,已經紅了很多年,卻還是這樣。

    孟希早已不滿足從所謂的報道上瞭解星爺,追問道:「據說星爺對錢看得非常重,那孔老師到底怎麼評價他呢?」

    孔瑋不太喜歡論人是非,想了想還是說道:「《少林足球》拍攝完之後,我與周導演深談過幾次,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矛盾的人,有爭議。有人說他摳門,對錢看得重,這點本身就很矛盾。」

    「其實以他的影響力,當年在香江的時候,一年拍那麼多部片子,票房前十名最多一次八部都是他的,就這樣大批量炮製電影,我相信影迷都會買賬的,總比某些導演的低俗電影好看吧,這能賺多少錢?」

    「而且以他的影響力,如果代言和商演,能賺多少錢?你看看現在的偶像明星,一年的收入,廣告和商演佔據了多少,有多少是真正從電影、電視劇或唱片得到的收入,恐怕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他的電影公司如果每年多拍電視劇啥的,經紀人公司等等都會迅速成長,但是如今還是不大的規模,僅僅滿足他個人的拍片需要。」

    孟希想想確實如此,就像星爺在採訪中所說的那樣,對於愛錢,他一點也不忌諱,但是他只賺他覺得應得的錢,嘔心瀝血拍出了好的電影,票房高引起一些香江電影人眼紅而已,這些人卻從不想著如何提高電影質量。

    孔瑋看著一臉憤憤不平的孟希,心想對於夢想的執著,他跟周星星很像,但是性格就不太相同了,恐怕當有利益糾紛被各路人馬討伐的時候,這個年輕人肯定做不到周星星那樣沉默不回應,不跳起腳回罵才怪呢,不過,娛樂圈,確實需要有些狼性。

    孔瑋接著說道:「我跟周導演喝過兩次咖啡,每次我們都是各自付賬,他這個人不佔人便宜,但是也不願吃虧,如果你抱著他已經那麼有錢了,一起出去吃飯、逛街什麼的,應該他付賬,那肯定會覺得他小氣的。」

    &nb

    sp;「他有一套自己的金錢觀,那就是平等,其實我倒是更加欣賞這樣的,不願意炫耀自己的財富,不願意成為金錢的奴隸,他自己也沒有經紀人,也沒有什麼工作人員,自己出門都是打車,不像有些明星,沒什麼優秀的作品,通過炒作之後排場大的驚人,出門一大群人跟隨,前呼後擁,其實已經成為了金錢的奴隸。其實,說到底,就是他現在不管有多少錢了,依然保持做兒童節目主持人時候的金錢觀和生活,難道這有什麼錯嘛?」

    孔瑋頓了頓,喝了一口已經涼了的茶,很是感慨地說道:「有時候恐怕錯的不是個人,而是大眾,而是這個社會。周導演是一個少有的,能夠一直保有夢想的人,不願意跟這個社會同流合污的人。」

    聽到這裡,猛希也很有感觸,難道不是這樣嘛?有幾個人有錢了以後,還能保持最開始的簡單生活習慣的,難道一個人有錢了,依舊打車,或者公交,就說他有病?就該一擲千金?玩跑車?傳緋聞?鬧八卦?

    星爺之所以如此,他始終明白每一分錢的價值,雖然他現在很有錢,他還是記得一千塊錢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賺,所以花錢的時候,自然還是這樣的價值觀。所以,對待旗下的演員,也是如此,這就又要得罪一批人。

    只不過,絕大多數人僅僅是把拍電影當做是一份工作,提升知名度之後,到處走穴撈錢,說到底,他們本來的目的就是錢,而不是什麼狗屁的夢想或者追求。

    只是星爺這個人不願意解釋什麼,又不願意讓別人瞭解他,總是躲在一層堅硬的外殼裡,把自己保護起來。

    孔瑋繼續說道:「周導演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對待工作的嚴肅認真,電影中追求完美,他也理所當然認為,我請你拍戲,我給你錢了,演員理所當然要滿足我的要求,按我說的做,他對拍戲的要求不僅僅是達到,而是做到最好,這也是為什麼在他電影裡出彩的那些人,離開了他的電影,也全部淪為了可有可無的平庸角色。」

    「而很多演員都僅僅當成一個工作來做,周導演難免就會被認為霸道和暴君。而且他還不願意過多解釋,在拍電影的時候,他的全部心思都在電影上。」

    孔瑋淡淡地說著,孟希聽著心裡沒由來的一陣悲傷,為星爺而感傷,說道:「星爺已經拍的不是電影了,而是夢想。《喜劇之王》可以說是他的自傳,而《少林足球》,其實是他一直想弘揚華夏化的願望,只是他也知道做不到象李小龍那樣,因為有真功夫,所以他一直努力想將功夫包裝起來發揚光大,片子裡一直表達這樣的思想。師父希望幾個師兄弟可以將少林武功發揚光大,但是其他幾個師兄弟呢,都忙著自己的生活,只有他一個人堅持不懈,其實,這就是他一直心底裡的夢想。」(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