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淑女有謀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三章 回鄉祭祖 文 / 糰子圓

    第四十三章回鄉祭祖

    兩個月後,氣候已經進入秋末,院子裡的落葉明顯比往日多了許多。

    出於某種心理,依書吩咐那些打掃院子的雜役僕人,寶沁樓的落葉兩日才掃一次,不像府內的其他院子,地上一時都不能有其他雜物。

    輕輕的踩在枯黃的落葉上,甚至可以聽到清脆的枝葉碎裂聲。偶爾一陣清風吹過,也會有片片落葉在空中被吹得左右旋舞,而後慢悠悠的再落到地上去。

    眸光悠遠的看著前方,既是前方,又不是前方,像是想看穿前路,卻如何能看到未來的走向?若是她能看到前方的路該怎麼走,應該也不會來到這裡了吧?

    苦笑一聲,踩著腳下的落葉,依書又回了亭中坐著。

    夏荷早已習慣依書這個樣子,明白在這個宅院中,不管是誰,總是有無限多的心事,即使是在她認為不諳世事的依書。

    十月二十五,薛家族裡每隔五年便會在老宅那邊舉行一次祭祖儀式,作為族裡最有出息的一個支脈,秦子明是必定要回族裡主持大典的。

    五年前,秦依書剛剛來到這個時代,因為落水生病的事情,祭祖的時候便沒有隨秦子明和蔡氏等一起去,而是留在京師養病。這次再次祭祖,不論如何,依書是肯定要去一趟。

    當然,她抱的可不是回鄉祭祖的心思,只是想走遠一點,看看這個她來了五年的世界。作為一個女子,還是在古代,實在是沒有太多的機會出去走動。

    薛家老宅在距京師千里之外的青州,青州地處西南,多山多水,很適合觀風賞景。只不過因為現在已經是秋末的原因,風景想來是沒有其他時候來的好了。

    這次隨著秦子明回鄉祭祖的除了蔡氏以外,幾個晚輩也都隨之回鄉。當然,三個姨娘只能留在京師守門了。

    一大家子人,並著若干多的丫鬟僕人侍衛,足足用了八輛馬車,秦子明與蔡氏自然是共用一輛馬車,秦智博一家三口乘一架馬車,依書依畫共乘一輛馬車,秦智峰則與秦智幸共用一輛,另兩架大馬車坐的是隨行伺候的丫鬟和僕人,最後兩輛馬車上則是一家子人用的東西和帶回去的一些禮品。八輛馬車之外,還有三十騎侍衛隨行。

    浩浩蕩蕩的一行人大張旗鼓的趕往青州而去,一路看來,甚為威風。

    離祭祖的日子還剩下四五日的時間,為了不使自己太趕,秦子明早先已經派了得力的管事提前趕往青州老宅,準備祭祖的一應事務,等他們到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開始祭祖,而不需要再操心些什麼雜事。

    這幾輛馬車裡,要說最舒服最寬敞的一輛,卻不是打先走在前頭的秦子明與蔡氏那一輛,而是走在第三個的依書那輛馬車。

    原本這輛馬車是秦子明與蔡氏外出專用的,不過既然這次依書跟著一起去,出於對她的照顧和疼愛,這輛馬車自然就是她坐的了。

    摸了摸車廂內鋪著的狐皮坐墊,黑檀木支架和櫃子,秦依畫不由妒忌的道:「三姐姐,妹妹這次可真是跟著你沾了光呢。還記得上次是跟二哥坐的一輛馬車,裡面只是鋪了普通的毛皮。我到現在還連一件狐皮的衣裳都沒有,卻不想這裡面的坐墊都是狐皮的。爹爹跟母親可真是夠疼寵姐姐的。」

    依書兩世為人,早已看淡了這些表面上的繁華富庶,對此還真的不怎麼在意。聽著秦依畫酸溜溜的說了這些話語,真真是不知讓她如何解釋才好。

    況且這輛車本來就是秦子明自個兒備用的,又不是特意為她準備的,至於那麼嫉妒嗎?

    夏荷隨在依書身邊伺候,雖是秋末初冬,但因為是行在半路,寒風一吹,著實是有些冷,當然,車廂裡面自是暖和很多。夏荷擔心依書著涼,忙倒了杯茶水予依書,道:「三小姐,喝了暖暖身子吧。」

    依書忙接過茶盞,反正剛好她也不知道該回秦依畫些什麼,趁機找個事情擋擋也好。

    秦依畫撇了撇嘴,又埋首去打量車廂內的其他物事,卻是件件都比自個兒屋裡用的華貴舒適。不過她轉而一想,這輛馬車是秦子明跟蔡氏用的,平日依書若是外出,用的馬車也不過與她們一般無二。這麼一想,她心裡才舒服了許多。

    秦依畫坐直身子,輕舒了口氣,秋菱忙適時遞上一杯茶水。

    因著隨行人員甚多,秦府一行人在路上甚是晃悠,早上吃完早點才上路,晚上天還沒擦黑就尋了住店休息。因此,等他們趕到青州老宅的時候,恰恰是在祭祖前一日的下午。

    老宅還留著秦子明的一個族叔一家守著,其他人等盡皆在京師附近落了根。

    聞聽秦子明一家人已到,薛家上下除了那些輩分極高的族老,其他人等都相攜出來迎接他們。

    秦子明雖在京中養尊處優多年,但是在面對這些族親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拿架子,反而是極其平易近人的與他們打招呼,而後又與其中的幾個長輩一路漫談著進了薛宅。

    與之相反,蔡氏則顯得有些冷漠,雖也面帶微笑的與其他女眷有交流,但那笑容卻總是讓人覺得是有距離的客氣的笑容,並沒有分毫的親近之感,反而顯得很是疏離。但即使如此,礙於蔡氏的身份,卻也不斷有人湊上前去與她閒話。

    依書依畫左右跟在蔡氏的身後,一路只面帶微笑的看著眾人,若是有人與蔡氏問起她們了,便淡笑著欠欠身,若是有人與他們交談,則也客氣的回上一兩句。

    秦智博慣於接觸不用類型不同層次的人,在面對這些幾年才見一次,甚至有些壓根沒有見過的親戚的時候,面上也是慣常溫煦的笑容,很讓人有親近之感。又因著他主要負責秦府在外地商舖,因此與他一道走著的多是同樣經商之人。

    戴氏則面帶淺笑的牽著秦靖宇,跟在秦智博的身後。

    至於一向吊兒郎當的秦智峰則很是不和季節的輕搖著手中的玉骨扇,很是朝人群中幾個正當齡的小姐拋了幾個媚眼,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個風流倜儻的公子爺似得。

    秦智幸最是年幼,此時各人各有對付,一時沒有人顧及的到他。而對於他不甚受寵的身份,又還這麼年幼,因此並無人上前與他攀談。只他一人默默的走在最後,身後跟著從小伺候他的奶娘沈媽媽,和三姨娘院裡唯一的大丫鬟秋菊。

    此次因為隨行人員浩大,原本每個人身邊都只是帶了一個貼身丫鬟伺候著,只秦智幸年幼,三姨娘許氏擔心他無人照拂,因此求了秦子明,讓秦智幸這次帶了兩人在身邊伺候。

    第一次來到薛家的祖宅,依書不免感到好奇。觀看這迎接的人群,便知道薛家此次祭祖,來的人員肯定是極其眾多。再看眾人的談吐衣著,便也可得知這其中一半的人還是很有些身價地位的。

    看著這麼多人,她不免猜想,那薛家老宅到底多大呢?想到宅子裡可能還有更多的人沒有出來,依書就對薛家老宅更為好奇了。

    從外面看來,薛家老宅門前都鋪著花崗石,目測一番,大約佔地兩畝,也就是一千三百平米左右,大門則是兩扇看起來很是厚重的木門,高度近達三米,寬度近達四米,看起來還是壯闊,至於用料卻不是她能看得出來的。至於薛家老宅的圍牆則有近兩米五的高度,因著圍牆前面都種植了一些樹木和灌木花草,倒是不能看到它兩邊的延伸有多長。

    因著一群人的主要心思還放在了閒談上,等依書將薛家老宅的外圍打量一圈以後,卻還沒有走到正門。

    依書悄悄往依畫那邊靠近了一些,低聲問道:「四妹,上次祭祖你有回來過嗎?」

    秦依畫歪過頭瞅了依書一眼,輕聲回道:「來過,不過那時候還小,就記得人多的很,也非常熱鬧,其他倒是記得不清楚了。」

    依書正想再問秦依畫幾句祭祖的事情,卻忽然身旁竄出一個年約十三四歲的小子來,脆著聲兒對依書道:「你是第一次來嗎?我可以跟你講哦。這邊就沒有我不知道的事情,你要是想問什麼,直接問我就是了。」

    說著,那人還拍了拍自個兒的胸脯,意味自己是絕對可信的。

    依書一眼掃去,但見那小子容長臉,大圓眼,鼻樑直挺,嘴唇小巧,再往下掃去,卻發現是沒有喉結的,便明白原來這小子竟是個女扮男裝的姑娘。

    既然同為姑娘家,依書自然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笑著回道:「我可真是第一次來,不知道的地方多著呢,你真能一一為我解答?」

    秦依畫瞅了那假小子一眼,卻是沒有分辨出她是個姑娘家,便羞紅著臉垂下頭,沒一會兒竟聽見依書自若的與那人交談,忙伸手拽了拽依書的袖子。

    依書回頭看她,挑了挑眉,問道:「怎麼了?」

    見依書沒有意會過來,秦依畫蹙著眉掃了那小子一眼,又迅速低下頭去,在依書耳旁輕聲道:「母親教導的忘了?姑娘家在外切莫與陌生男子言談,要注意自個兒的清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