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淑女有謀

《》章 節目錄 第四十一章 團圓日 文 / 糰子圓

    第四十一章團圓日

    張氏輕點了點頭,兩個夫人相視一笑,這件事便算是實打實的定了下來。

    這件事情正式確定以後,兩家又互通了文書,以給蔡家一個面子,不能像一般的小戶人家一樣,真個的就從角門一頂小轎抬過去了事。

    如此這般,原本有心思的也是徹底沒了心思。

    待到了七月十二,秦府備了豐厚的嫁妝,侯府派了頂四人小轎,吹鑼打鼓的將蔡敏接了過去。

    過了半月後,蔡氏掛心著秦依琴現在的處境,便遣了個小廝去侯府,囑咐秦依琴若是有閒,便回一趟娘家。

    秦依琴得了信,第二日便帶了銀月,乘了頂小轎回了秦府。

    落禾將她迎到了蔡氏面前。

    秦依琴先與蔡氏福身請安,蔡氏見她臉色尚還不錯,估摸著應該沒什麼事,便笑著虛抬手,讓她起身。

    秦依琴便在蔡氏側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蔡氏對楊媽媽使了個顏色,楊媽媽便將屋裡的其他丫鬟都叫了出去,屋內只剩下她三人。

    這時,蔡氏方笑著問秦依琴道:「敏兒進府以後,可還守規矩?有沒有為難於你?小侯爺對你可有變化?侯府呢?」

    秦依琴笑道:「這還得多虧母親跳得好人選。敏兒是個極知禮守禮的人,並未仗著自己新進門,就耍什麼心機,對我也很是尊敬。」

    頓了會兒,又羞澀的道:「敏兒還是極得相公喜愛的,相公最近對我也比以往更好了。至於公婆,對我倒是沒有什麼變化。」

    蔡氏聞言,琢磨了一番,感覺欣慰不少,只要侯府對秦依琴的態度不變,蔡敏又真的是個知禮守禮的人,待日後幫侯府添了小主子以後,也就沒什麼事需要她操心了。

    蔡氏鬆了口氣,笑道:「如此就好。不過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敏兒雖是我看著長大的,但保不齊以後會不會有其他的心思,你自個兒在府裡要注意一些。還有,敏兒新進府,以後還可能幫侯府添第一個小主子,侯府對她肯定會多一些關注。你且不要因為這個,心裡就不舒坦,也不要沒事就鬧騰,最後反讓自個兒成了個討厭的人,可記得了?」

    秦依琴頷首道:「孩兒謹遵母親教誨。」

    蔡氏滿意的點了點頭,頓了會子,似乎又想起了什麼需要交代的事情,又道:「不過侯府不管怎麼對敏兒好,那也得有個度,這個你心裡也得有數。若是將來不知道怎麼辦了,就寫封信與娘知道,斷不要忍氣吞聲,也不要衝動行事。還有,敏兒不過是緩兵之策,要想站穩腳跟,需還得自個兒有依靠才是,你要注意些。」

    提到這個,秦依琴的臉色卻是略微有了些黯淡,無子又何嘗不是她的痛?不過好在她還很年輕,以後多的是機會,不愁真的就一輩子都沒有孩子了。

    對於蔡氏的吩咐,秦依琴照例是點頭稱是。

    母女二人又交流了一番,蔡氏方讓秦依琴回了侯府。

    時光飛逝,流年似水流,轉眼到了八月十五。

    前一天,李凌世便遣了小廝,送了諸多節禮過來。蔡氏有心計較,又遣人回蔡府探看了一番,確定李凌世送來秦府的東西確實比蔡府的多且珍惜後,方且放下心來,知道李凌世還明白事理。

    八月十五,閤家團圓的日子,秦府必然是要舉辦家宴,闔府同慶團圓日,且一同賞月。

    還未到晚上,府內各個院子裡就掛上了各式花燈,湊一份喜慶的熱鬧。

    寶沁樓也不例外,往日裡依書還會與夏荷她們一起動手做一些彩紙花燈,更是歡樂非常。

    崔嬤嬤自打到寶沁樓做事以後,依書特意多給了她一些閒暇時間,也給她漲了月錢,讓她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病中的崔祥儒。

    這日是團圓日,早早的依書就讓銀珠將崔嬤嬤叫到了面前。

    崔嬤嬤正在後面的小廚房裡燒水,聽說依書尋她有事,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往前面去了。

    崔嬤嬤恭敬的蹲身福禮,「老奴給三小姐請安,不知三小姐有何事找老奴?」

    依書將手中把玩的小燈籠轉了一圈,對崔嬤嬤笑道:「崔嬤嬤,今兒個是八月十五,家裡可有準備一些應景的東西?」

    崔嬤嬤面色黯淡了一些,頓了會子,方道:「回三小姐的話,昨兒個老奴也燙了一些糖餅,勉強算是湊個熱鬧吧。」

    依書點了點頭,又問道:「您兒子的身體現在如何了?病可有好些?」

    想必是崔祥儒的身子比以前好了許多,崔嬤嬤的臉上露了絲喜氣出來,:「多謝三小姐關心,自打老奴來了三小姐這兒後,便有了閒時跟餘錢去照料祥儒,如今身子已是大好了,大夫說再調養一陣子,便能徹底好了。」

    依書笑道:「那是最好了。等您兒子身體痊癒,再找個事情做做,您自個兒也可以享些清福了。」

    崔嬤嬤面上帶著淺笑,卻是歎了口氣,道:「不瞞三小姐說,這要享清福啊,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呢。祥儒現在身子雖是大好了,卻還是孤人一個,以後少不得是要娶妻生子的。可看我家那家徒四壁的樣兒,哪有哪個姑娘家願意嫁到我崔家。」

    崔嬤嬤想著,又深歎了口氣,好似心中煩事實在是多得無法計數。

    依書也不禁搖了搖頭,這人活一世,總是避免不了這樣那樣的煩惱。就算這件事了了,卻還有下一件事等著。就像崔嬤嬤,原本只盼望著她兒子能病癒,能有多一點的時間去照顧兒子。現在崔祥儒身子大好了,卻也不可避免的開始考慮他的婚事。若是將來婚事成了,少不得還得想著將來孫子的事兒。

    依書撫了撫額,自個兒又何嘗不是?以後只怕有更多的事兒等著她去做呢。

    依書對夏荷使了個顏色,夏荷便將早就準備好的三兩銀子交予崔嬤嬤。

    崔嬤嬤捧著手中的銀錢不知所措,驚道:「三小姐,您莫不是不想老奴在這兒做事了?」

    依書安撫的一笑,「不是,崔嬤嬤你且安心,只要我還在府裡一日,便會讓你在寶沁樓做一日的事兒,這個您不用顧慮。只是今兒個是團圓日,我想著嬤嬤也是有家人要照顧的,便想著放嬤嬤一日假,讓您也回家團圓一下。至於這銀錢,是給您的節禮,回家買些應景的物事,好好過一個節。」

    崔嬤嬤不禁眼中泛淚,情知依書就是這樣善心的人,推卻不得,只好哽咽著伏身跪下朝依書磕了個頭,「老奴多謝三小姐照顧。」

    雖在這裡已待了多年,明白磕頭只是她們表示無法言盡的感恩,但還是有些不習慣。依書忙道:「嬤嬤快些請起,不是與您說過嘛,在我面前不用這般多禮,我最是煩這些個東西。」

    崔嬤嬤自也是知曉這一點,忙只手撐地,站了起來。

    依書道:「那嬤嬤這便就先回去吧,乘著現在天色還好,也好回家準備一下。莫要過了個囫圇日子。」

    崔嬤嬤點頭應是,又對依書言語感激了一番,方才退了下去。又回了自個兒的屋子收拾了一下,便回了家。

    看著崔嬤嬤遠去的身影,夏荷不自禁的歎了口氣,眼中的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依書聞聲,笑道:「夏荷,要不要我也給你放一個假,讓你也回家探探你爹娘?」

    夏荷忙低頭不再去看外面,兀自自嘲的笑了一聲,道:「奴婢哪裡用的歸家,就算是回了家,又豈有我容身的地方。倒是不如跟在三小姐身邊,還能過個快活些的日子。」

    自打那日夏荷跟她說了自個兒的身世後,依書便對夏荷多了三分暖意,也開始視她為真正心向自己的人。如今聽她言語苦澀,便也不再追問,只讓她出去在尋些薄紙跟竹片來,再做些小燈籠玩玩。

    夏荷她們也喜弄這些小物事,忙不迭的調整了自個兒的情緒,歡歡喜喜的與薄荷她們找東西去了。

    又是一個團圓夜,這是她到了這裡後過的第五個團圓夜。近一千八百多個日日夜夜,就跟一場夢一般,有時候,她不免會想,會不會這一切都只是一個夢,有一天當她醒來的時候,她還住在學校的宿舍裡,還等著上課,還等著放假以後去叔叔家。

    苦笑一聲,依書離了窗口,不再去看已經掛在天際的圓月。

    端坐在妝台前,瞅著鏡中人鵝蛋臉,黛眉微蹙,紅唇緊抿,哪裡看得出半分節日的喜色來?

    伸手揉了揉兩頰,暗暗對自己道:「既然無法回去了,不如就在這裡好好過日子,總不能荒廢了這一生不是?在現代是過一生,在這裡,同樣是要過一生,只要無愧於自己的心,那便是無悔的人生。」

    鎮定了一番心情,讓情緒復又高漲起來,依書才將夏荷重新喚進了房裡。

    夏荷進來,見依書正坐在妝台前,笑道:「小姐可是想梳整一下,去前頭了?」

    依書點了點頭,腦袋了左右轉了幾下,看了一番自個兒在鏡中的樣兒,道:「時候也差不多了吧?再不去,怕是母親要等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