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戮明

正文 第五十六章 送別柳梓通 文 / 如朕親臨

    牛德彪這個千戶是正五品的官,而柳梓通這個通判卻只是正六品,不過牛德彪這一跪卻跪得很自然,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柳梓通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才淡淡道:「牛千戶快快請起,你這樣本官可是受不起啊!」

    「這牛德彪以往仗著手裡有兵,飛揚跋扈,一點也不把本官這個通判放在眼裡!不過丘八就是丘八,品級高有什麼用?關鍵時刻還不是要求到我們官頭上!本官這次要好好晾晾他……」

    柳梓嘴上說著「請起」,但卻絲毫也沒有去扶起牛德彪的意思,只是邊喝茶邊淡淡地看著跪在自己面前不斷叩頭的牛德彪。

    牛德彪也知道自己平時對這柳梓通不太恭敬,現在臨時抱佛腳的效果自然不會怎麼樣,知道只有拿出些乾貨才能打動他:「通判大人,下官在登州平安街上還有兩處房產,如果通判大人有意,下官回到登州後就將房契送給大人……」

    「哈哈哈,牛千戶客氣了,你我之間何須如此客氣!」

    聽到這裡,柳梓通態度才熱情了一些,笑道:「本官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牛千戶放心好了,等到了登州本官定然給你多多美言!」

    隨後,兩人商議如何向上面匯報登州軍營襲之事。

    柳梓通圍觀多年,對於官場上的事情比牛德彪這種大老粗精通的多,隨即向他面授機宜,讓他回去後,將襲擊了他兵營的人的身份安到白蓮教身上——山東本來就是白蓮教的大本營,朝廷這麼多年來也一直無法徹底剿滅,牛德彪的兵營如果是被白蓮教的人給攻破了,那看起來也就情有可原了!

    牛德彪自然大喜,自覺有柳梓通的幫助,自己回去也就好交代了,當即請求柳梓通和他一起離開棲霞縣,回登州城。

    柳梓通這次到棲霞縣,是查徐威死因的。他原本懷疑徐威死得有些蹊蹺,不過查看過徐威的密室後,已經可以確信他的確是白蓮教眾無疑!當時柳梓通其實就已經想回轉登州了,只要將那些帶著白蓮印記的佛像、香爐和旗旛交給知府,就足以交差了。

    不過,孫家的大管家那時候卻找到了他,向他坦白了他和徐威、周思源三人準備聯合對付趙桓的事,說徐威不太可能在這個時候去挾持周思源。

    柳梓通也是因此,才決定在這窮鄉僻壤的棲霞縣多待了十餘天,明察暗訪,問詢官吏,企圖找出徐威的真正死因——即使徐威真是白蓮教眾,他這個縣尉也應該是由朝廷治罪,而不是被人隨意宰殺。

    不過,現在牛德彪的登州兵比擊潰,柳梓通哪還敢再繼續在這棲霞縣待下去?不管是哪股勢力擊潰了牛德彪的人馬,都說明這棲霞縣已經不安全了!

    此時牛德彪提出返回登州,柳梓通自然是舉雙手贊成,同意了此事。

    當兩人找到周思源,提出要返回登州的時候,周思源大大的送了口氣:不管是徐威的死因,還是牛德彪的兵營被攻破,始作俑者都是趙桓,可周思源比趙桓本人更擔心這兩件事情暴露!否則,到時候他周思源必然會死在趙桓前頭!

    周思源和縣丞蕭牧,帶著棲霞縣的眾官吏在城門外送別柳梓通等人,趙桓自然也在場。

    和來時的意氣風發趾高氣昂不同,柳梓通等人離去時就顯得有些灰頭土臉了,特別是跟在牛德彪身後那數百衣甲不整的士卒,讓一行人看起來更像是剛鬥敗的公雞一樣。

    「周縣令,多謝你這些時日的款待,本官就告辭了!」

    柳梓通擠出一個笑容,對前來送行的周思源說道。

    「柳大人言重了,這些都是下官應該做的……」

    周思源的笑容就顯得輕鬆了很多——他寧願老老實實地在趙桓手下做個傀儡,也不願意讓柳梓通繼續留在棲霞縣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趙捕頭……」

    柳梓通隨後看向了趙桓,說道:「本官在棲霞縣這些時日,對於趙捕頭的威名可是如雷貫耳吶!」

    柳梓通說的倒不是客氣話,他剛來棲霞縣時根本沒有趙桓這個總捕頭放在眼裡,畢竟兩者地位差距太大了!但是,他派人在棲霞縣裡明察暗訪這些時日,卻發現出現在耳邊次數最多的名字竟然是趙桓的,而不是周思源這個縣令!

    上到棲霞縣的官吏,下到普通百姓,提起趙桓都是交口稱讚,都說自從趙桓成了棲霞縣的總捕頭之後,這棲霞縣作奸犯科之輩驟然減少,棲霞縣的衙役們也都不敢像以往那樣盤剝百姓了……

    趙桓不過是區區一個總捕頭,在棲霞縣的威望卻如此之高,這讓柳梓通暗自心驚!再加上趙桓還是直接帶人擊殺徐威的人,以及孫福說過的話,柳梓通看著趙桓,越看越覺得這少年有些高深莫測的感覺。

    「通判大人謬讚了,卑職不過是在縣令大人的領導下為這棲霞縣的百姓們做了些份內的事而已,不敢居功……」

    趙桓對柳梓通施了一禮,語氣不卑不亢。

    「希望趙捕頭以後能忠於皇上,忠於大明,繼續為棲霞縣的百姓多做些事……」

    柳梓通冠冕堂皇地鼓勵了趙桓幾句,隨後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這才轉身離去。

    「終於皇上?忠於大明……」

    看著柳梓通等人漸行漸遠,趙桓突然一曬,嘴角扯出一絲不屑。

    站在趙桓身後的吏員們並沒有看到趙桓的表情,仍然在低聲談笑著,只有一直將注意力放在趙桓心上的周思源看到了趙桓嘴角閃過的不屑,不由心中哀歎,再次覺得自己此生犯下的最大

    一個錯誤,恐怕就是讓趙桓當了這棲霞縣的總捕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