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夜遊記

正文 第十九章 化身御弟之菩薩心腸 文 / 譚氏渡情

    春長老一覺醒來,也就覺得在自己手裡的臂彎處壓著一個軟軟的身體,而貼在自己身上的卻有兩團粉肉。好似自己被什麼人纏繞著。睜開眼,就看到了女王陛下那雪白的身子與自己緊緊地抱在一起。入眼也就遇到了女王那如水般清徹的眸子,還有白如雪的臉上那泛起的兩片紅艷。「我這是怎麼啦?」手上不由力掙開了正抱著自己身子的女王,兩個肌膚相親,是豬頭也就知道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

    一個青白的女兒身也就成了一個熟婦人;一個純潔的高僧也就墮入了紅塵,變成一個有愛有欲的男人。感受到男人心裡上的震動,女王還是叫了一聲:「相公。」女王直起身子,任憑那兩團粉肉在空氣中挺立抖動。

    「阿彌駝佛!」春長老雙手合十,唸了一聲佛號。看到自己同女王兩個光光的身子,也就暗叫壞事了,要是被這三個徒弟知道了,那也不用去求取真經了。也就光著屁股掀開錦被,也就看到一朵絢麗的梅花綻放在繡有鴛鴦戲水的床單上。心裡也慚愧有加。他晃急的找自己的衣服穿上就向外走。卻不知後面一雙春意盈然的眼睛如水霧般的看著他,見他那慌張的樣子,心裡也就急了:「玉弟哥哥。你我情投意合,就是到了西天佛祖也會原諒你的。」」「

    春長老不敢答話,卻好像被踩了尾巴的狗,那個急。他不擔心老朱,老朱可是自己的鐵桿粉絲,也不擔心忠心耿耿的狗兒三,他也就擔心的是那拐子那猴子。生性精靈,也就是又有七十二般變化,萬一他變成一隻蚊子看到了,那可如何是好。想到這,她也就是大汗淋淋。被觀世音菩薩知道,那怎麼得了。他也懊惱自己昨天幹嘛還喝了那麼多酒。聽到背後傳來女人的啜泣聲,他惶急向外走的身體也就立定,回過頭,口裡唸了一聲佛號。

    那女王見他回頭,也就哭得更大聲了:「玉弟哥哥,你們大唐的人就是那樣不負責任的麼?」

    春長老又手合什:「女王陛下,是小僧的不是了。」

    女王嬌滴滴的聲音傳進了他的耳朵:「你過了一晚上,你也就忘記了昨天晚上對我所做的事,我也就一個婦道人家,你昨天也就硬把我給抱到這上面來的,我一國家之力王,我有什麼面目去見我的子民,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我自己也就是一個不道德的女王,被人也就稀里糊塗的欺負了,我還有什麼面目去見他們,做他們的女王。」說完這話,也就起身作勢向著床角一頭撞去。

    「阿彌駝佛!」春長老一聽她的話,矇了:自己作為一個出家人,竟然就這麼欺負了一個國家的女王,自己想不相信,可事實終歸是擺在眼前的,自己同這個漂亮的女王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自己這出家人也做的太不稱職了吧!總算她頭腦還有足夠的清醒,見女王要尋死覓活的,自己這不平白無故的多造了罪孽,也就顧不了那麼多男女授受不親的條例,衝過去抱著了她要撞到床角的身子:「陛下,切不可如此輕生啊!」溫香軟玉入懷,春長老哪還有如此心事,此時最為擔心的就是那拐子等會發現了如何是好?一陣陣女人的體香直往他鼻孔裡面鑽。

    女王見計策湊效,心裡竊喜,玉面如含羞帶嗔,把一雲鬢高挽的頭枕在春長老的懷裡,口裡也就哼個不停。一隻手也就裝模作樣的往眼睛使勁揉,把眼睛也給揉得紅紅的。

    見春長老沒有什麼動靜,女王輕抬頭,看到春長老眉目間的憂色:「相公擔心何事?」卻沒有脫離他懷抱的意思。那哭聲也就不知不覺給止住了。

    春長老眼角有了那麼一絲濕潤:「我一大唐僧人,奉我王這命去西天拜佛求取真經,來解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如今到這半途而廢,我有何面目回見大唐百姓,如何對得起觀音菩薩的栽培之恩。幾們徒弟犯有天條,都是受觀音菩薩之托同我去西天拜佛取經,也好給回一個堂堂做人的姿格。我現在做主如此的事,將以何面目對得起他們。

    「相公,我看不如這樣,你打發他們一路西去,讓他們去面見佛祖,換一個正果,如果他們不願意去,也就留下來娶妻生子,反正我們女兒國也就缺少男丁。你看行不行?」

    「為今之計,也只有這樣了,可是這樣一來,我一路西行的苦也就白吃了。這種半途而廢的事,也不是我顏春所為。」心裡也就怪自己幹嘛不好好管住那東西。但事已至此,也就只胡想個法子先善後。

    女王見春長老一臉憂色:「相公,還有何疑難之事,可以說出來,你們夫妻共同商量?」

    「我那三個徒弟中,二徒弟最好說話,對我的話無不言聽計從,三徒弟也就是一個忠厚老實之人,大徒弟本領高強,詭計多端,萬一他把我們的事告到觀世音菩薩那兒去如何是好?」春長老說出來自己的憂心事。

    「相公何必為這些小事煩惱,相公仍是佛門中人,你也學得是佛門道學,想必相公也是解救萬民於水火為已任。可我女兒國,整個國家都有百八十萬人,無一男丁,你們佛門都講因果,難道你就不覺得先解救我們出水火之中,這不也是功德無量的一件事。」女王的眼珠含水如霧。嬌唇欲啟欲合,給人一種嬌弱萬分的憐惜。又因初經**,臉上那遲遲未見消散的暈紅給人一種嬌顏欲滴的感覺。

    春長老趕緊閉上眼睛,口裡宣讀佛號。但心中綺念已生,如何又能驅除殆盡。「我佛慈悲,一切皆有弟子承擔。」但話音示落。女王也就開口:「相公此言差已,何為慈悲心腸,讓百八十萬人出水火,難道不是菩薩心腸?」(未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