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84章 謀豫州陳宮佈局,取廬陽黃忠設伏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84章謀豫州陳宮佈局,取廬陽黃忠設伏

    且說劉備深知韓浩、雷薄皆乃一方名將,武皆能之才,遂不比張遼、臧霸,亦是鎮守一郡的良將。

    得到雷薄效忠之後,他便向陳宮問計。

    陳宮笑著說道:「吾知主公愛才,故使英傑截之。韓浩乃是袁公路麾下不可或少的一方守將,與雷薄、李通齊名。正是此三人在豫州,袁公路方才敢舉璽稱帝!如今,李通僅僅以萬人兵馬便據曹操於汝南城外半月餘,足見其功!」

    「雷子厚深明大義,故遣梁剛來投。可是韓浩會不會投我,尚未得知!」劉備心中可是沒有底氣的。

    「使華英傑削其銳氣,主公再以情動之。吾以為主公可得此將也!」陳宮獻計說道。

    是故,劉備舉兵攻來,架住韓浩兵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韓浩本有心動,奈何面上過不去,依舊死硬著口舌。

    卻在此時,雷薄引兵馬趕來,高聲喊道:「元嗣,何故欺心?左將軍乃是當今聖上皇叔,自是漢室正統,何不速速棄暗投明?」

    見雷薄已經投誠,他接著劉備給的台階,順坡而下,喝令士兵放下兵器,遂投了劉備。

    此番大獲全勝,劉備入駐安風津,設宴犒勞全軍。

    雷薄、韓浩、梁剛、韓榮等皆跪於劉備案前:「拜見主公。」

    劉備大喜,使其起身:「諸位免禮。今的諸位來投,實乃天下之幸,百姓之幸也!汝等大功,自當封賞。」說著,使雷薄、韓浩為門牙將軍,使梁剛、韓榮為裨將軍,各領本部兵馬。

    雷薄、韓浩等人無不謝恩,滿心歡喜。

    席間,眾人暢飲,晃籌交錯,好不樂哉!

    正值酣處,忽然有信報來報:「報!緊急戰報!」

    聲音未落,一名快馬探子衝了進來,噗通一聲跪倒在當中:「啟稟主公,豫州戰報。」

    「豫州戰報?!曹操兵馬可是擊潰了李通,攻下汝南?」劉備吃驚地問道。畢竟曹操麾下十餘萬兵馬,攻取汝南不過是時日多少的問題。

    「回稟主公,汝南守將李通打開城門,投降了曹操!曹軍休整三日,便會揮軍東進。」探馬急促的說道。

    「什麼?李通投降了曹操?」雷薄、韓浩兩人大驚。

    對於李通,二人可是再熟悉不成。一旦李通投降,那麼曹操攻取梁國各地將指日可待!畢竟那些地方可都是李通所轄的地方,那些部將無不所向呀!

    雷薄出列,向劉備言道:「主公,李通歸順曹操,豫州諸地勢必盡歸曹操所屬。」

    韓浩隨後也說道:「汝南各地,李通頗具威望。而汝南三十七縣,不日盡歸矣!」

    聽罷,劉備看向陳宮,問道:「曹賊趁我起兵攻打袁公路,起兵奪取了汝南數縣。真是氣殺我也!公台,可有計謀教我?」

    陳宮看了看雷薄、韓浩二人,笑著說道:「二位將軍,看來要辛苦你們一趟了!」

    「願為主公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二人一手扯起戰袍甲冑,跪在當中以表決心。

    劉備笑著站起身,扶起二人,問向陳宮:「公台,莫非要他二位引本部兵馬回去?」

    「正如主公所言。據我所知,雷將軍、韓將軍所治郡縣皆在安豐、弋陽兩郡。今豫州大部已入曹操囊中,唯有安豐、弋陽尚留。可使二位將軍速速前往淮河北岸,阻曹孟德東進!切記只可據守,不可妄攻!」陳宮叮囑道。

    劉備清楚陳宮的意思,派他們兩人去,也不過是為了阻擊曹軍東進,叮囑道:「曹孟德頗善行軍作戰,又有郭奉孝相助。二位將軍可據地形阻敵,小心應對!十日之後,若是曹軍不退,你等可引兵馬退入穎上、安風津一帶據守。」

    「屬下記下了!」兩人回答道。

    劉備又吩咐他們將家眷盡數送往徐州安頓,以絕後顧之憂。

    雷薄、韓浩等人下去準備。

    陳宮又向劉備獻計:「黑山軍與袁紹之間的戰鬥到底怎麼樣了?若是不行,只有兵行險招,使元直與翼德出兵攻打兗州。」

    聞聽此言,劉備搖搖頭,說道:「出兵無名,豈不落人口舌?」

    陳宮忽然想到一事,神秘的說道:「主公,有一事若是可成,定可尋得出兵之名!」

    「何事?」劉備不解的問道。

    陳宮問曰:「主公可記得三將軍曾經俘獲了夏侯氏一女?」

    「記得此事!」

    「三將軍對此女頗為情深,多次向主公要求娶此女為妻!」

    「確有此事!吾本想出兵前為其操辦此事。奈何一直問不出此女出處!」

    「其實,吾知此女何人!」

    「還望先生明講。」一聽陳宮知道,劉備大喜,雙手握住他,眼中充滿了渴望。

    陳宮呵呵一笑,答曰:「主公,此女乃是曹孟德麾下驍將夏侯淵夏侯妙才的侄女,也是養女。她自幼父母雙亡,便是夏侯妙才養育。是故,與夏侯家諸子頗為親

    親近。」

    「啊?!」劉備聞聽此言,心中頗為震驚,問道,「這與出兵有何關聯?」

    陳宮伸手捋了一下頜下的鬍鬚,講道:「夏侯妙才跟隨曹操已入汝南,其府中只剩下次子夏侯霸。據傳聞夏侯霸生性暴虐,卻與夏侯女感情最深。主公只需令三將軍派使者前往投書,那夏侯霸定然會勃然大怒,怕是會殺死投書之人。他此舉定會惹怒三將軍,屆時出兵豈不出師有名了?」

    「明知送死,吾豈能忍心?罷了,罷了!」劉備搖搖頭,轉身不語。

    陳宮知劉備心慈,遂告退而去,卻又使人悄悄給徐庶送去書信,點名此事……

    次日,雷薄、韓浩、梁剛、梁茂、閻象、韓榮等人引兵馬三萬直奔安豐郡方向,阻擊曹操東進,旌旗招展,上面盡書左將軍劉備字樣。

    陳宮明確交代眾人,所有城池上必須懸掛左將軍旗幟,以告知曹操,這些城池已經投靠了左將軍。

    送走雷薄等人,劉備與眾將商議攻打退往廬陽的紀靈。

    攻取廬陽,後面便是袁術的大本營——偽齊國的都城壽春。

    門牙將軍黃忠請戰:「一路上華將軍大小戰役數次勝利,某尚未有一戰。還望主公賜某一戰!」

    在劉備麾下眾將中,黃忠的武藝可以算是數一數二的。只是他生性沉穩,從不炫耀,偶爾與關公比試,也是點到為止。

    自從關公退紀靈時,他那神來一射,使得他盛名傳揚,其餘倒是不曾有人知曉。

    若不是劉備一直器重,怕是到現在也不過是校尉一名。

    見黃忠請戰,劉備點點頭,說道:「老將軍一向沉穩,近來卻是頻請戰。吾不得不許!今,便請老將軍引長槍兵三千,輕弓刀步兵五千,攻打廬陽如何?」

    「多謝主公成全!」黃忠掀甲叩頭,謝過劉備,接過調兵令箭,轉身離去。

    點起兵馬,黃忠與副將魏延離營而去,直奔廬陽城方向。

    行軍中,魏延對黃忠說道:「漢升大哥,敵軍新敗,兵馬損失嚴重。據那降兵所言,紀靈所帶兵馬四萬餘,而上次戰役所獲俘虜超過一萬五千餘,敵軍陣亡者超過了兩萬餘。我四下裡問了韓浩兵馬損失的情況,大概有八千多人。這樣一算,紀靈損失兵馬應該超過了兩萬。那麼現在廬陽城中兵馬應該在兩萬左右!「

    「兄弟,果真用心,將這些事打聽的如此清楚!」黃忠聽他說完,頗為感慨的說道。

    魏延呵呵一笑,說道:「某早知老哥哥這一路上都沒有正經的打幾次仗,此番一定會向主公請戰,所以便提前用了些心思!」

    「賢弟,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好歹也算是知道敵軍兵力多少,可是他們的兵力部署,我等尚未知曉。而且敵軍據城而守,我軍攻之不易也!」黃忠言道。

    「哥哥莫非已有想法不成?」魏延看到黃忠緊皺的眉頭忽然舒展開,好奇的問道。

    黃忠笑顏逐開,一改剛剛板著的面孔,說道:「我軍兵力不多,當以奇計勝之。汝可記得據此不遠有個清風垛口——那裡狹長林道,豈不是可做伏擊之地?而汝年輕,又與紀靈未曾謀面,可引三千長槍兵往城前討戰。誘其前來,吾定射殺之!」

    「善!某自然記得那個地方。」魏延說著一指前面,「從那裡一拐,便到了!」

    說話間,兵馬便行進到了那裡。

    這個地方之所以叫清風垛口,因為這裡長滿了叢林灌木,那個通路就像一個通廊一樣,從灌木林中穿過。

    黃忠帶著五千輕弓刀步兵分散在垛口四周,被灌木遮擋著,便是有飛禽鳥獸,似乎也很難發現。果然是一個埋伏的好地方。

    見黃忠等人藏好,魏延說道:「哥哥便在此好生埋伏,待某前去誘那紀靈前來!」說完,便帶著三千騎兵直奔廬陽城。

    趕到廬陽已經一天一夜了,紀靈剛剛休整過來,正與陳蘭、陳紀、樂就三人商議對策。

    忽然城樓上守衛來報:「啟稟將軍,城外有年輕戰將一員,自稱左將軍劉備麾下偏將魏延,口口聲聲點名要與將軍一戰!」

    「魏延?沒聽說過。」紀靈搖搖頭,心中納悶,無名小將竟然也來挑戰老夫?真是以為老夫好欺負?

    樂就言道:「將軍,不如待某出去會他一會?」

    卻不知紀靈如何對待此事,且看下回分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