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72章 討敵陣戰平柳毅,斷歸路驚退敵兵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72章討敵陣戰平柳毅,斷歸路驚退敵兵

    柳毅,遼東盧龍人自幼師從隱士,一身武藝頗為精悍,槍法非同一般。

    得知吳敦在外面討戰,他向公孫康請戰:「些許小兒何足掛齒!吾軍新敗,正好取一場勝利提升士兵士氣!」

    「也罷!汝便去會一會他,切忌不可貪戰,能勝則勝,若是不敵,速速退回!」公孫康被打怕了,生怕柳毅不測。

    柳毅點起精兵三千,帶著副將、兄弟柳堅來到城外。

    見吳敦躍馬提刀正在疆場之上,柳毅吩咐柳堅壓住陣腳,縱馬出陣,來到吳敦對面:「汝便是吳敦?」

    「不錯!汝可是遼東柳毅?」吳敦一看,這條漢子果然英武,身高八尺有餘,膀闊腰圓,臂長肩寬,手中一條大鐵槍,坐下一匹烏錐馬,威風凜凜,英氣勃勃。

    「正是!汝約某相戰,某豈有不應之理?請了。」柳毅果然是條漢子,光明磊落,行事剛毅。

    吳敦卻沒有立刻動手,卻說道:「敦聽聞將軍為人耿直,行事剛毅,處事光明,故有一事不明,不知是否可以請教一番?」

    乍聞,柳毅有些迷糊,遂問道:「不知汝想問何事?」

    「汝主渡海犯境荼毒百姓,是對是錯?」這可不是吳敦想著問的,他一粗人怎麼會想到這些呢?這是昌豨告訴的。

    「吾從主公以來,唯進忠義,豈能品評主公是非耶?」柳毅斷然不敢品評公孫度的對錯。

    吳敦又說道:「某自聞古人云:夫錯而子不言,是為不孝;主錯而臣不言,是為不忠。枉君自稱光明磊落、性格耿直,某自顧不如也!」這又是昌豨所教。

    柳毅被他所言問得面帶羞愧,似有惱羞成怒之狀,良久說不上話來,竟縱馬提qingi向吳敦。

    吳敦擺刀相迎,便與他戰在一起。

    吳敦刀法多來自比試之中,與泰山諸將比武相較而出,自稱一系,又得劉備指點,武藝算是不凡。在他的刀法中突出了刀的一大特點——快,雖然沒有關公刀快,卻也稱得上是一柄快刀。最起碼在泰山六將中,他的刀法算是最快的一個。

    面對他的快刀,柳毅的槍法便顯得老練,眼力也是非凡。吳敦每一刀砍過,絕無砍空,都被柳毅格擋住。他抽冷子推開吳敦的砍刀,回手反擊一槍;吳敦擺大刀又是攻來,竟是兩敗俱傷的打法,驚得他不得不放棄攻擊。

    兩人交手很快,轉眼便是五十回合。

    正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那是相當的精彩。

    尹禮也沒想到這個柳毅槍法這樣好,心中不由得替吳敦擔心起來。他緊緊捏著掌中的長槊,準備伺機攻上去,助吳敦一力。

    忽然,一名士兵跑到前面來:「啟稟將軍,臧將軍有要事,請二位將軍速速回營!」

    「會有何事?」尹禮思量著,遂吩咐士兵鳴金。

    「噹啷啷……」金聲大作。

    吳敦揮出一刀,迫開柳毅,言道:「痛快,能與公一戰,實乃某之大幸!奈何不夠盡興,軍中金聲喚某,待某問清楚再與你一戰高下!」

    「請!」柳毅也不矯情,當先縱馬回城。

    吳敦回馬來見尹禮:「五弟,何故鳴金?」

    「大哥召回!」尹禮答曰,遂與吳敦引兵馬回營。

    中軍大帳,眾將已經到齊。

    臧霸端坐在帥案後面,旁邊是偏將軍宗保等人。

    「大哥,勝負未分,何故鳴金喚我等回來?」吳敦有些不高興的說道。

    昌豨斥責道:「四弟休要無禮。」

    吳敦撇撇嘴,遂與尹禮站在一旁。

    臧霸沒有理會吳敦,而是對眾將說道:「宗慶將軍已經帶著本部兵馬回歸牟平,說服了牟平令。今北海都尉武安國和別部司馬宗元所引兵馬兩萬人已經抵達東萊境內,真好與公孫康派去的人相遇。原來公孫康尚以為孔北海予他援兵,某便欲趁此機會,大破東萊。」

    「可是武安國和宗元剛剛抵達東萊境內,又能幫上什麼忙?」吳敦不解的問道。

    孫康一笑:「武安國、宗元所部一旦到了,城中的公孫康定然會傾城而出,與我軍決一死戰。只要他們一出城,我軍便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不錯,二弟所言極是。四弟、五弟,喚你二人回來,是有重任交付你等!」臧霸說道。

    一聽有任務,吳敦頓時高興起來。

    臧霸、孫康搖搖頭。

    卻聽臧霸吩咐道:「昌豨、尹禮,汝二人速速點起精兵五千,前往牟平,匯合宗慶將軍所部,沿海做好攔截,務必將公孫越的敗兵截殺於登海之前。」

    「諾!」昌豨、尹禮二人領命而去。

    「孫康、吳敦、孫觀,汝三人速速點起精兵五千埋伏在東萊城東北。一旦敵軍向北直奔海邊,盡力截殺!」臧霸又吩咐道。

    「諾!」孫康、吳敦和受傷的孫觀齊聲答應,遂下去領兵馬,設伏去了。

    「宗保將軍引精兵五千埋伏於東萊南門外,敵軍出城只管放過。待敵軍盡出,汝迅速奪下城門。」

    「諾!」宗保應聲下去準備。

    「曹

    性將軍,汝引五千弓箭手埋伏在南門陡山狹道兩側,一旦敵軍後撤,勁射之,使敵不得不放棄回城,而走城東,奔東北處入海!」

    「諾!」曹性答應一聲,下去點起五千弓箭手,離營而去。

    一切安頓妥當,他整盔貫甲,綽槍上馬,點起精兵,便在轅門外列好陣勢。

    不多時,便有探馬來報:「啟稟將軍,城中公孫康盡起大軍,兵馬已經全部出城!」

    「哈哈!魚兒上鉤了!」臧霸大聲笑著,忽然一聲大喝,「兒郎們,爾等準備妥否?」

    「一切妥當!」萬人眾口齊言。

    「好!」臧霸一馬當先,衝了出去。他身後數萬精兵如潮水般湧出……

    望著迎面衝來的臧霸大軍,柳毅大驚,急忙對公孫康言道:「不見武安國進攻,卻見他們攻來!敵人莫不是早有準備,還是……」

    他話沒說完,就見遠處奔來一匹快馬,直奔公孫康:「啟稟……稟公子,大……大事不好了!」

    公孫康一著急,一把將他提了起來,問道:「快說,到底何事?」

    「大公子,那武安國……那武安國不是援軍?」探馬一著急,簡單的說了。

    「不是援軍,那是什麼?」公孫康一著急,還真沒想到……

    倒是柳毅霍然明白,急忙叫道:「公子,大事不好!我們中計了!那武安國不是來增援我們的,而是敵人的援軍!」

    公孫康急忙止住大軍,使公孫止所部陳於路旁,自引兵馬佔據了有利地形擺開陣勢,意欲同臧霸決一死戰。

    兩軍相距數里,轉眼間,臧霸兵馬出現在西南方向。

    遙遙望見公孫康兵馬列陣相待,臧霸遂放緩了進兵的速度,緩緩推進,等待著西北方向的武安國和宗元。

    相距百十餘丈,臧霸止住兵馬前進的步伐,列開陣勢。

    「公孫康,今日端的好大的膽子,竟然傾巢而出!卻不知今日失了城池,明日寄居何處?」臧霸大聲嘲笑道。

    「臧霸,汝休要猖狂,少要得意!今日不勝,某日後自會討回!」公孫康有些惱羞成怒,色厲內荏的喝道,「誰人替我拿下這廝!?」

    他身後衝出一將,高聲言道:「某願往!」

    公孫康一看,一員戰將綽刀縱馬衝上陣去,正是副將王崇。

    臧霸身後衝出一將,提槍躍馬,攔住王崇:「敵將何人報上名來?」正是裨將韓孫。

    「吾乃遼東王麾下戰將王崇。汝是何人?」王崇問道。

    「左將軍麾下裨將軍韓孫是也!」韓孫揮槍便刺,直取王崇心臟。

    王崇揮刀格擋,便與韓孫戰在一處。

    柳毅看二人交手,數十合不分勝負,唯恐夜長夢多,遂向公孫康獻計:「公子,這般下去也不是辦法,等到武安國兵馬一到,我軍勢必將被夾擊。然城中兵馬不過千人,又皆老弱病殘之輩,定然早失。為今之計,只有退往海上,擇機逃回遼東。」

    「然臧霸兵馬在此,豈能容我逃走?」公孫康不是不想逃走,只是不敢。

    柳毅言道:「某為公子斷後,使叔義將軍護送公子。」

    見柳毅如此,公孫康頗為感激,遂引公孫止、王列等人帶著一萬餘精兵,朝著東奔去。

    他們奔東而去,必須經過山崖狹道。

    山崖狹道為一岔道口,一面通往東萊城,一面向東繞過城直奔入海的渡口。

    曹性帶著五千弓箭手變躲在懸崖上,堵在了向北取得路上。

    公孫止派出去的士兵在前面探路,只是經過狹道,竟被曹性所部射手射殺大半。只有那些靠著南側山崖的幾名士兵坎坎躲過箭矢,逃得了生命。

    等到公孫康、公孫止、王列等人趕到時,地上已經有了數十具身體。

    身體上插著的猶如刺蝟身上的巨刺一般的羽箭,竟然嚇得終日在戰場征殺的眾人面色發白,連連後退。

    便是長公子公孫康也是差一點便欲折回去。

    幸虧王列在一旁勸說:「主公,那箭雨射出來的方向應該是東萊城的方向。而朝東的那條路似乎沒有人把守!」

    仔細看了看,公孫康忽然想起了一個好辦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