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66章 奪城門強出許都,闖五關欲歸徐州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66章奪城門強出許都,闖五關欲歸徐州

    且說劉備擊退典韋,引兵馬直奔東門而來.

    他們如此大的兵馬調動,早就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典韋、徐晃所部便是曹操派出試探劉備的先頭部隊。見劉備引兵東去,徐晃急匆匆返回丞相府,向曹操稟報。

    「啟稟丞相,劉備不肯就範,引兵直奔東門而去!」徐晃向曹操稟報。

    「什麼?」曹操不解,遂問眾謀士,「其奔東而去,意欲何為?」

    「猛虎下山也!」郭嘉歎了口氣說道,「劉備定是請了聖諭,意欲東歸呀!」

    程昱在一旁進言道:「劉備東歸,無異於放虎歸山!請主公速速發兵,切不可使其東去!」

    曹操剛要遣將發兵,只見從外面闖進一人,卻是東城校尉毛階。

    毛階行蹤匆忙,步履蹣跚,盔歪甲斜,身上帶傷。

    乍一看,曹操嚇了一跳,趕緊問道:「孝先,何人使汝受傷?」

    毛階跪倒在曹操面前,急促的說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劉……劉備部將高順忽然突襲東門,吾部下盡被斬殺!」

    聞聽此言,曹操豁然站起,恨聲說道:「大耳賊逃了!」言畢,使人牽來戰馬,引眾人徑往東門而去。

    再說劉備這邊。

    高順得知典韋、徐晃二人引兵馬包圍皇宮,立刻派陳到引白髦軍前往解救,自引八百陷陣營勇士襲擊了毛階駐守的東城門。

    毛階如何是高順對手?

    陷陣營勇士盡滅毛階麾下一千城門守軍,奪了東城門。

    毛階奮勇反抗,方才逃出生天,前往相府給曹操報信。

    而劉備退了徐晃、典韋,自引白髦軍、白馬義從直奔東門口。

    典韋受傷,被士兵送回府中療傷;徐晃使人跟蹤劉備,得知他們的去向,遂向曹操稟報。

    這前後之間,不過半盞茶的時間而已。

    等到曹操兵馬趕到東城門時,劉備已經引領兵馬在城外列陣相迎。

    遙遙望見曹操登城,劉備朗聲喊道:「孟德兄,多謝連日來的款待之情,弟不勝感激!日後相機定當還報。今領天子聖諭,折回徐州,侍奉陛下之事便交予丞相代勞,愚弟告辭,請兄速回!」言畢,竟引軍東去。

    曹操大怒,便欲使人驅兵追趕。

    諫議大夫荀彧趕緊出言阻止:「主公且慢。」

    「若因何阻吾?!」曹操不悅的問道。

    荀彧言道:「劉玄德奪門而出,因何不速速離去,反顧主公而後去?主公可知為何?」

    是呀!

    大耳賊這是為何呢?

    乍聞此言,曹操十分納悶的問道:「汝可是為何?」

    「主公引劉備入京,徐庶、陳宮定然早已識破。然劉玄德自持武藝高強,麾下兵馬強悍,故敢以身事險。除此之外,其早有後手,只主公未知也!」荀彧言道。

    郭嘉出言問道:「若所言可是徐元直陳兵十萬於邊境之事否?」

    「不錯!」荀彧答曰。

    郭嘉不屑地說道:「吾已使遼東公孫越出兵討伐青州,徐庶豈不回兵救援?」

    荀彧言道:「劉備麾下有一支精兵,名為暗衛。其首領名為裴濟,字元龍,傳聞是劉備的親傳弟子。這支兵馬專門負責守衛、刺探和刺殺。奉孝遣使,若是沒有被他們追殺致死,恐怕也要等些時日才能奏效。」

    「這?!」曹操、郭嘉和程昱等人皆大驚。

    荀彧趁機獻計言道:「劉備麾下皆精銳也!便是使大軍追擊,勢必引來邊境關雲長、徐元直重兵進犯。吾以為,主公可置信沿途關隘,伺機截殺劉備足矣!|」

    思索再三,別無他法,曹操遂從其言,使人攜了書信,抄近道送到各個關隘。

    出許昌百里外的關隘,名為嶺前關。關上守將名喚李暹,乃是董卓四將李傕的侄子,投靠了曹操,被委任此處把守,麾下精兵八千。

    得知劉備兵馬趕到,李暹驅兵而出,擋住去路。

    見有人擋住去路,劉備使周倉上前宣讀聖諭。

    李暹早受曹操暗令,哪裡管什麼聖諭,卻是大聲喝道:「某只知丞相將令,天子聖諭到此是真是假,不能辨也!」言畢,揮軍而上。

    劉備大怒,使高順引陷陣營正面迎上,又使趙雲、陳到各引白馬義從和白髦軍從左右夾擊。

    高順一馬當先,直取李暹,一槍將他刺於馬下,揮軍掩殺過去。

    李暹戰死,李暹麾下兵士被三支兵馬衝散,四散奔逃,捨了關隘。

    劉備、陳宮遂與大軍衝過嶺前關。

    李暹麾下的副將李毅見劉備軍勢眾,銳不可當,遂止兵而住,並不追趕。

    士兵問道:「李將軍戰死,何不追敵報仇?」

    「追敵?」李毅瞪了那士兵一眼,問道,「那敵將誰人可戰?莫不想死者,給某閉嘴!」言畢,遂使人給曹操送信。

    過了嶺前關,陳宮對劉備言

    言道:「主公,曹操現在投鼠忌器,不敢以大軍追趕,故使各關隘守軍阻攔!恐前途不順,還需早作打算!」

    「無礙!暗衛早已將消息傳給雲長和元直。此去前方便是穎水渡口,那裡的守將名喚喬佘,吾在九江曾與其共事。憑吾薄面,或許可以免動刀戈!」劉備講完,遂引大軍快速前進。

    陳宮等人緊隨其後。

    不久,他們便來到穎水渡口。

    喬佘早引兵馬在大路兩旁相候,見劉備前來,遂拱手作揖在馬上施禮:「左將軍駕到,有失遠迎,還請恕罪!」

    劉備還禮言道:「喬將軍別來無恙乎?」

    兩人在馬上寒暄一陣,喬佘遂請劉備進渡口休息。

    陳宮在一旁卻說道:「喬將軍,吾主身懷聖諭,尚需速速過江,還請汝快快安排渡船才是!」

    「馬上!馬上!」喬佘隨口應付。

    觀其舉止,陳宮心中早有打算,低聲囑咐趙雲、陳到好生照應劉備。

    趙雲、陳到緊隨劉備進入渡口。

    喬佘使人端上茶點。

    劉備不疑有他,端起茶水便欲飲用。

    趙雲俯首在他耳側低語幾聲。

    他旋即放下茶杯,言道:「喬將軍,可還記得昔日並肩作戰之事?」

    「啊?!自然記得。」喬佘臉上略顯不自然,一臉假笑的說道,「將軍請用茶。」

    劉備這才端起茶杯,又欲飲用。

    喬佘臉上一副糾結的樣子,眼巴巴看著劉備。

    就在這時,劉備「啊切」一聲,打了一個噴嚏,竟將茶杯抖落地上。

    茶杯落地,茶水灑落一地,竟起一股白煙……

    變相徒生,趙雲跨步上前,一把將喬佘擒於手上,厲聲喝道:「大膽賊子,竟敢謀害吾主!」言畢,往地上一貫。

    喬佘被趙雲這一貫,滾落地上,竟然一動不動。

    趙雲用腳踩了踩,俯下身去,卻發現他已經沒有氣息。

    正所謂:

    做賊心虛膽似冰,

    信手一貫氣息無;

    勸人莫做歹心事,

    安能平安度春秋。

    見喬佘死了,劉備也生了一身冷汗,遂與趙雲、陳到二人出來。

    高順、陳宮兩人早已將兵馬整頓好,數艘大船已經在渡口備好,正在等著劉備三人。

    書說簡短,一路無話,劉備一眾順利達到河對岸。

    河對岸不遠處便是祁鄉城,城中主將路昭帶著城中大小官員立於城門前恭候。

    「主公,祁鄉城有曹操麾下守將路昭駐守。暗衛送來消息:他們在永寧寺安排了五百刀斧手。」趙雲對劉備說道。

    「彫蟲小技!」劉備冷笑道,「待見到路昭,汝儘管擒拿,挾制住他,自然無恙!」

    「諾!」趙雲答應道。

    路昭望見劉備,趕緊熱情的過來行禮:「得知左將軍大駕光臨,昭特地在永寧寺設宴。」

    哪知劉備根本不秒他,竟大聲斥責道:「大膽路昭,汝竟敢在寺內設伏,欲害某耶?!子龍還不將這廝拿下!」

    「諾!」趙雲答應一聲,縱馬馳來,一彎腰,竟將路昭擒於馬上,以槍抵住他的咽喉。

    突如其來的變故,路昭嚇得大氣不敢出,臉色蒼白。

    一旁的大小官員一個個嚇得雙腿顫抖,莫不敢言。

    劉備揚聲說道:「吾受聖諭歸徐,路昭妄起雜念,竟動刀兵。然某有好生之德,留其狗命,待過此城矣!」言畢,遂引軍而過,留下一眾大小官員目瞪口呆的在那裡。

    出城之後,劉備使趙雲放了路昭。

    路昭戰戰兢兢地看著劉備,竟不敢亂動。

    劉備言道:「汝忠於曹阿瞞,豈能騙過吾?今饒你不死,替某傳話:若是他好生服侍天子,暫且作罷;如若不然,吾定起青徐之兵盡滅其族!」言畢,遂引大軍而去。

    路昭無奈,只好給曹操回信。

    此去徐州只餘兩座關隘,不到二百餘里便是關羽、徐庶的十萬大軍駐地。

    一曰留山關,駐守關隘的戰將乃是郭汜降將李明、郭建。

    一曰錦山關,駐守關隘的戰將是黃巾降將卞喜。

    兩座關隘相鄰不足百里。留山關在前,錦山關在後。

    李明、郭建麾下兵馬七千餘人,卞喜麾下五千餘人。接到曹操將令之後,他們便時刻注意著劉備一眾的動向。

    得知前面三關皆被劉備所破,三人便聚在一起,商議對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