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59章 斥袁術屯兵穎水,哭呂布良謀歸心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59章斥袁術屯兵穎水,哭呂布良謀歸心

    攻下下蔡,華雄派人給劉備送信……].

    進入淮南地界,劉備使諸將約束士兵,所過之地秋毫無犯,沿途行路躲避莊稼,盡最大限度保護百姓,深得百姓愛戴。

    華雄兵馬入城,盡破敵營,捉捕官吏,卻無人驚動城中百姓。

    天光大亮,百姓俱躲府中不敢上街,時有膽大者開門觀望,卻見不少士兵坐臥街頭倚牆而睡。

    直至華雄使士兵張榜,百姓們才敢上街,方知劉備軍以控制城池。

    見劉備軍果然秋毫無犯,他們皆奔走相告,備說其好。

    是故,劉備的威信傳遍全城。

    劉備使大軍駐紮城外,自引陳宮與諸將入城。

    進入府衙,他見華雄押著下蔡一眾官員,遂向眾人告罪:「非備欲囚諸位,實乃袁公路興不義之兵,荼毒百姓也!今吾進兵而取下蔡,實則警告之!汝等若肯為吾所用,當官復原職。不知諸位以為何?」

    下蔡長鄭泰言道:「承蒙主公不棄,泰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餘下眾人俱隨鄭泰之言,皆歸真主麾下。

    見眾人歸順,劉備大喜,使人解其縛,復其官職。

    華雄連立大功,深得劉備讚賞。

    故此,劉備封賞眾人:「汝等攻下此城,竟無一人折損,實乃大功一件!此功暫時記下,來日班師,定做封賞!」

    「多謝主公!」華雄等人謝過劉備。

    隨後,華雄又問道:「主公,張勳等人收攏殘軍,已經退到穎水邊上安營紮寨。可否出兵追殺?」

    劉備沉吟片刻,言道:「既然袁公路起兵犯我境,吾當去其根本!穎水北側不得再有他軍一人,方可去吾心頭顧慮!」

    關羽出列言道:「兄長,張勳麾下殘兵不過萬人而已,弟願引兵趕其過河,奪下渡口!」

    「好!」劉備點點頭,遂使周倉為副將,與關羽一同前去。

    關羽點起精兵萬人,與周倉前往穎水渡口。

    下蔡城距離渡口五十多里,關羽、周倉急行奔馳。

    一個時辰之後,他們便來到渡口外。

    得知他們追來,張勳腦袋都大了!

    連日來的逃亡,已經累得他渾身疲倦不堪,正如拆骨散架,混噩噩無從起勁;一直以來的逃亡,搞得他精神高度緊張,恰似驚弓之鳥,惶惶然不敢掉以輕心。

    不得已,他盡起營中兵馬,與眾將迎戰。

    一看真的是關羽引兵追來,他心中便生懼意,遂對諸將言道:「關雲長,天下猛將也!非一人獨力能敵也!吾等兵眾於彼,可揮軍與之混戰,方能勝也!」

    「吾等合戰關雲長,便是不勝,亦不會戰敗也!」楊奉言道。其實說來,楊奉的武功也是不弱,便是與徐晃相比,雖然不如徐晃,卻是比他也相去不遠!

    張勳與幾人商議妥當,遂揮軍攻了上去。

    關羽何人?

    見其擁兵衝來,他便知其意,遂使周倉引三千餘騎兵繞道襲擊張勳營寨,以便攻取渡口。

    周倉領命而去。

    關公自拒兵列陣以待。

    張勳等人並不列陣,而是揮軍衝殺上來。

    關公冷笑一聲,縱馬揮刀,指揮兵陣壓上,與張勳等人戰在一處。

    張勳、楊奉、韓暹、陳蘭四人合戰關羽。

    關公面色不變,沉穩如初,將一把青龍冷艷鋸使得神出鬼沒,硬是與四人戰個平手,亦是有越戰越勇的勢頭。

    見關公勇猛非常,四人徒升退意。

    卻在此時,守衛渡口的橋懋、陳紀引來敗兵逃來:「將軍,大事不好,渡口被敵將周倉突襲,吾等拚死逃出!」

    「什麼?」一聽丟了渡口,張勳再無戰意,捨了關羽,來到兩人近前,「怎麼回事兒?」

    「將軍,你們出營不久,便來到了一隊騎兵,衝入營寨,甚是勇猛,守營士兵半數被殺,吾二人拚死衝殺,方才破圍而出!」

    聽到這裡,張勳知道大事已去,遂對他們說道:「撤吧!」言畢,撥馬朝江邊奔馳而去。

    楊奉、韓暹、陳蘭、陳紀和橋懋等人遂捨了關羽,緊隨張勳逃來下去。

    陳蘭、韓暹落在了後面。

    關羽縱馬緊追。

    兩人見關羽死死咬住,不肯放其離開,只得挺兵器來戰關羽。

    只可惜,二人戰意皆無,又如何能夠抵住關羽?

    韓暹一不留神,被關羽大刀掀下戰馬,為士兵所縛,陳蘭與關公硬磕一刀,竟被磕飛掌中兵器。

    失去兵器後,他更無戰力,慌忙著被關羽一把握住盤甲絲絛,生生讓人家活擒了去。

    擒拿二人後,關公遂引兵馬緊追張勳等人。

    張勳等人率部直奔江邊,竟驅馬入河,涉水而過。

    見張勳等已經渡河,關公遂止住士兵,停止追擊,折返回營。

    />度過穎水,張勳聚攏殘兵敗將,方知慘敗。麾下軍士不足三千餘,還折損了陳蘭、橋懋。他心中不由得十分悲痛。

    他引敗兵來見袁術。

    袁術早得紀靈帶來的消息,知道張勳連番戰敗,不由得勃然大怒。

    袁術正欲出兵,卻見張勳引殘兵歸來,頓時怒火難掩,指著張勳等人破口大罵。他是越罵越上火,越上火就越想發洩,想發洩就想殺人。

    卻聽他罵著罵著,就開始招呼衛士:「將這廝推出去,斬首示眾!」

    閻象匆忙出列,覲見道:「主公,萬萬不可呀!勝負本乃兵家常事,更何況劉玄德十萬大軍皆為精銳,兵勢遠遠強於我軍!此乃兵勢差異也。而主公偏心曹操之言,即已替其做了打手,興兵徐州,本就虧了禮儀!」

    張勳也求饒:「主公,非勳不肯受罰。實乃那劉備兵勢太強所至,不然,以曹操兵馬能征善戰,又怎會顧忌劉玄德?」

    戰將雷薄言道:「今兩國交兵,陣前斬將,確實不利於興兵。還望主公三思!」

    見諸將求情,袁術遂言道:「既然諸將為你求情,吾便饒你一次!吾來問你,今劉備人在何處?」

    「應該在渡口!」

    「好,某親往渡口會一會這個劉備!」

    次日,袁術引兵馬來到渡口,隔河望向對面。

    得知袁術兵馬來到河對岸,劉備引兵馬趕來,望見袁術,怒聲斥責道:「袁公路,汝無故興兵犯吾境,可知罪否?」

    隔著河的袁術依然被劉備咄咄逼人氣勢所迫,怔怔的說道:「玄德,非吾之願也!此乃曹操持天子聖旨,使吾興兵討汝!」

    一旁的雷薄低聲對他說道:「主公,劉玄德在河對面,何懼他耶?!」

    袁術這才醒悟,又言道:「曹操所使,汝何不去尋曹孟德?」

    果然是曹操所指!

    劉備見袁術服軟,神色這才緩和下來,言道:「儘管曹操從中作梗,汝也不該興不義之兵,踐踏我郡內百姓!視汝初犯,吾暫取河北一帶,以示警告,汝等若是再敢犯境,休怪吾剷平汝淮南!」

    見劉備斬釘截鐵的樣子,又看了看他身後的精兵勇將,袁術這才知道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呀!

    這劉備竟然如此厲害!

    吾可要小心應付!

    「玄德將軍所言極是!你我睦鄰相處,再也不受他人蠱惑!」袁術點頭答道。

    「既然如此,吾便再做個人情!」劉備說著,派人將陳蘭、橋懋和一眾淮南士兵遣送到了江邊,「袁公路,吾有好生之德,今將這些人送還給你,還望汝莫要忘了今日之約!」

    袁術見復得諸將,心中恍然,唯唯諾諾的答應了劉備,遂引兵歸去。

    原來,劉備來見袁術之前,忽然接到信報。

    竟是徐庶的書信。

    信中講到:呂布夜襲徐州,為城中弓箭手射殺;高順等人被捉,成廉、曹性投誠。曹操聞呂布作亂,親引大軍十萬,已入徐州境,正於小沛相抗。

    哎!奉先呀奉先,吾以小沛相贈,群臣苦諫!不想,汝真的忘恩負義、以德報怨!趁吾城中兵馬空虛,竟起叛亂!

    幸虧有徐元直在彼,不然,吾徐州失也!

    高順被擒,而成廉、曹性投誠。看來高順果然對呂布忠誠不二,尚需吾仔細斟酌,方可收起心也!

    而目下之事,便是試探那陳公台,看看他是如何態度?此人乃是不可多得的智囊,若是的此人相助,吾豈不如虎添翼,實力大增?

    想罷多時,他便使人去請陳宮。

    良久,陳宮來見。

    「將軍,尋宮何事?」陳宮問道。

    卻見劉備口打唉聲,歎了口氣,滿面愁容的說道:「公台先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變化尋常。公與吾一路出征,卻不知奉先兄竟趁吾徐州空虛,起兵攻城!」

    「啊?!」乍聞此事,陳宮心中壓著的那塊石頭猛然升起,頂到嗓子眼,嚇得夠嗆!慌張中,他站起身來,撩衣跪倒在劉備面前:「初隨軍至此,吾便擔憂呂將軍會有此舉!此乃宮隱瞞之罪,還請明公之罪!」

    「公台先生,汝何故如此?呂布叛亂,與汝何干?」說著,劉備起身,來到陳宮面前,雙手摻起他。

    「徐州若何?呂布可曾破城?」陳宮問道。

    「哎!」劉備歎了口氣,請陳宮落座,遂回身坐下,「昔日吾贈小沛於他,坦言而受!今受曹孟德蠱惑,而欲取徐州,妄動刀戈,荼毒百姓!幸虧,徐元直及早得知,阻其與臨街。奈何箭矢無眼,奉先竟亡於白門樓前!」

    聽到呂佈陣亡,陳宮失聲痛哭,往北而跪,心中暗暗禱告:「主公,宮追隨日久,遂知汝非明主卻也遠勝曹阿瞞之奸詐。奈何汝終歸不肯從吾言,今日有此一劫,亦非他人之故。此乃天意也!非宮不肯從一而終,然抱負平生,意欲尋得一明主也!今公遠去,宮亦他投。」

    哭罷多時,陳宮起身,來到劉備面前,雙手作揖,言道:「主公新葬,心中多有悲傷。請明公恕陳宮無禮。」

    「公台先生,備心中亦是傷感,豈會怪罪先生?快快請坐。」劉備又延請陳宮入座,靜靜地看著陳宮,揣摩陳宮心中所想。

    「不知將軍如何對待呂布家眷與我等諸將?」陳宮問道。

    見陳宮竟將直言,劉備對陳宮的欣賞更近一番,遂言道:「奉先一時受曹孟德迷惑,故有此一劫。然,其人已亡,吾又豈能為難生者?奉先家中家眷,吾自當好生贍養,汝盡可放心。而汝等諸將,若是不嫌這青徐之地,吾皆列位相迎!」

    陳宮看著劉備滿臉摯誠的樣子,心中坦然:人皆稱劉備布誠天下、厚德待人。今日一見果不一般。呂布恩將仇報,他竟以德報怨,端的好明顯的反差。原以為他皆做作,吾從其面相上竟看不出一絲的假意,反而儘是摯誠。如此主公,吾倒是真的羨慕徐庶徐元直。

    見陳宮猶豫不決,劉備起身離座,走到陳宮面前,握住他的手說道:「公台先生,你我相處並無不快。天下智謀之士,皆以謀略得人所用。今吾願請先生出謀劃策,敢問先生若何?」

    陳宮心想,也罷。呂布一介武夫,自己尚鞍前馬後的追隨數年。眼前的劉備確實不失一位明主,焉能棄之?

    想罷,他便欲跪拜,被劉備所阻。

    「凡俗之禮,先生切莫顧之!」劉備笑著說道。

    陳宮臉上一紅,遂言道:「多謝主公。」

    「魏續、侯成、郝蔭、宋憲四將,還請先生與吾安撫!」劉備對陳宮說道。

    「請主公放心。不過,宮尚有一事,還請主公應允。」

    「請講。」

    「請主公將呂布家眷交於高順如何?」

    劉備不假思索的點頭應允。

    卻不知,魏續幾人得知呂佈陣亡,會有如何反應?請看下回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