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46章 徐元直追主陳書,賈文和上諫遭斥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46章徐元直追主陳書,賈和上諫遭斥

    話說華雄被困敵營,早有士兵稟報了廖化。

    廖化大驚,盡起營寨中的兵馬,趕來救援。

    一到曹營,他便看到數萬曹兵團團圍住了華雄等人,若是再晚一點,只怕就要全軍覆沒了!

    揮軍衝殺過來,他撕開了曹軍的包圍圈,衝到了華雄近前:「華將軍,切莫戀戰,隨某撤吧!」

    華雄迫退曹休、夏侯淵,引王磊等人退去。

    曹休豈肯放他們輕易離開?

    只見他縱馬直追,死死咬住華雄。

    夏侯淵恐其有失,亦是驅馬追趕。

    華雄退意已生,又怎會與他們戀戰?

    早有侍衛親兵攔住曹休。

    華雄一退,曹休的虎豹騎趁機發威,驅馬橫衝直撞,斬殺無數!

    直到黃昏,華雄、廖化和王磊才退回蕭城。

    清點兵馬,三人臉色頗為難堪——此役損失兵馬近半,五千騎兵幾乎盡亡。

    華雄自責:「雄無能為,連番戰敗。來日,某必在主公面前請罪!」

    他話音未落,卻聽到院外一人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汝何須如此自責?」

    華雄三人慌忙出門相迎。

    原來是裨將軍黃忠。

    「將軍到此,何不待我等出城迎接?」華雄說道。

    黃忠笑著說道:「將軍出征剛回,某便徑直進來。驚擾諸位了!」

    寒暄幾句,華雄問道:「將軍,主公大軍何時到?」

    「明日午時。主公已知九里山的戰時,對管亥將軍的陣亡深感痛惜。主公叮囑:告知英傑,待大軍到達之後再做打算。是故,某提前趕來。」黃忠言道。

    次日午時,劉備大軍到達蕭城。

    在華雄等人的陪同下,劉備祭拜了管亥和陣亡的將士們,慰問了那些受傷的士兵。

    回到大廳,劉備對華雄說道:「汝切莫自責!兩國交兵,戰敗在所難免!更何況,敵軍主帥乃是被稱之為鬼才的郭嘉郭奉孝。若是元直在此,吾倒是不懼他!可惜,元直省親未回!」

    「多謝主公!」華雄趕緊謝恩。

    張飛在一旁說道:「大哥,算這時日,恐怕二哥和軍師也該回到徐州了!」

    「吾留了書信於他。他若回城,定然會星夜趕來!」劉備安撫眾人說道,「郭嘉此人頗有謀略,更善用兵。若是提前得知,吾自當等軍師回來,再興兵不遲!」

    按下他們不說,單說徐庶。

    此時,他們剛剛回到徐州,見到樂隱。

    聽樂隱把果講述一遍,徐庶言道:「救天子,匡扶漢室,此乃主公平生所願也!然,今亂世,曹孟德又豈會讓他輕易取得?主公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呀!主公可有書信留下?」

    樂隱這才想起來,從屋內拿出一封書信。

    看完,徐庶對關羽說道:「將軍,請您火速令人阻止青州兵馬調動,令張遼將軍扼守城池,以防曹操、袁紹趁虛而入。徐州的防務還有望將軍把持!」言畢,將母親安頓下來,便匆忙離去。

    兩日之後,一騎急匆匆奔到蕭城下。

    「吾乃徐庶,請速速稟報主公。」徐庶在城下高聲喊道。

    恰好執勤的是廖化,老遠看到他。

    聽到他的喊聲,廖化已經使人打開城門,放了他進來:「軍師,主公等你數日了!」

    「戰事如何?」徐庶一邊走著,一邊問廖化。

    廖化便將以往戰事向徐庶講了一遍。

    「什麼郭嘉郭奉孝沒有隨同曹操前往長安?」徐庶聞聽,不由得大吃一驚,腳下的步伐更加快了。

    不多時,兩人便來到劉備府前。

    「主公,軍師徐庶求見。」有下人稟報。

    軍師來了!

    我入長安,指日可待!

    一聽徐庶到了,劉備大喜,匆忙從屋內奔出,鞋子也只穿了一隻。

    「軍師,你來了正好!真是讓吾好等呀!」他一邊跑著,一邊喊道。

    見劉備衣冠不整,徐庶趕緊上前扶住他,言道:「看主公一副焦急,定是為郭嘉所困!」說著,攙扶著劉備進入內室。

    廖化知道軍師前來,定商要事,遂在外面將門關上,把守在門外。

    兩人來到屋內,劉備亟不可待的問道:「軍師,那郭嘉將數萬兵馬屯於隘口。管亥因此陣亡,華雄被拒於此。此番救駕豈不前功盡棄?」

    徐庶答曰:「迎天子以正朝綱,此乃主公之宏願。臣甚知之!然,今天下,朝中百官附庸頑化,皆非社稷之臣。顧天子,自當養大臣。試問主公可知養大臣所需若何?」「不知?!」劉備不明白為何他會說這些,不解的看著他。

    徐庶忽然起身,撩衣跪在劉備面前。

    劉備大驚,慌忙相摻,問道:「軍師何故如此?」

    徐庶言道:「庶有諫言

    言,恐衝撞主公。故跪請主公聆聽!」

    「汝只管坐起說話,吾不怪你便是!」劉備扶起他,說道。

    徐庶這才說道:「庶以為主公迎駕天子有三不成!」

    「何為三不成?」

    「一是不當天和。太尉楊彪先大司農朱俊數天,而告曹操。曹操定早已起兵迎駕天子。以某所顧,曹操定將移駕許昌,以挾天子而令諸侯。若想在尋他處救天子,恐被其誣為劫天子,使主公失信於天下。」徐庶看著劉備。

    「哎!此非吾所想也!」劉備歎了口氣,又問道,「何為二?」

    「二則不合地利。九里山自兗州向徐州,棧道呈箭簇狀,我軍入者少,而敵軍守著多。我軍雖眾於敵,與戰者少!」

    劉備點點頭,又問:「何為三?」

    「三者有失人和。主公不遠千里,勞兵疲眾,是為一;迎駕天子,養群臣,務必平白裡增加了百姓負擔,是為二。」

    聽罷,劉備又問:「吾平生所願,便是恢復漢室,重整朝綱。此番若是不迎天子,豈不違吾所願,傳揚出去,失信於人乎?」

    「非也!」徐庶立刻辯解道,「主公坐擁青徐二州,麾下戰將如雲,帶甲之士近三十餘萬,皆為精銳。便是曹操迎天子而行董卓之事,亦是當顧主公也!然,此番迎天子之事,皆可賴於曹操,而非主公。」

    「此話怎講?」劉備問道。

    徐庶一笑,說道:「郭奉孝好奇謀,而短近慮。方後,主公可前往他營前,令其放行。其定以言語推托。如此,主公迎天子不成,豈不落入他的頭上?」

    劉備轉念一想,頓時喜笑顏開。

    果不其然,郭嘉見劉備出鎮東將軍令,意欲通過,遂言道:「鎮東大人,陛下受難,諸臣蒙羞,天下諸侯皆欲往而救之。然將軍亦參與昔日十八路諸侯勤王之事,皆因諸侯眾多,其心不古。曹公便是昔日倡者。今太尉手諭,使曹公救駕。曹公麾下帶甲之士二十餘萬,戰將數十員,弱於鎮東乎?」

    「曹公有保帝之心,吾亦有。奈何今日一見,曹公意欲效仿董卓耶?!吾敬汝穎川名士,故今不追昨日戰事之責。吾今留言於操,請汝傳之。董卓者,人皆可誅!」劉備言畢,遂引兵退去。

    遠望這劉備軍退去,郭嘉忽然醒悟:「好一個劉玄德,竟然擺了吾一道!」言畢,恨恨的領兵而回。

    劉備退軍,天下戰事皆集中於帝都長安了。

    述說簡短,再續前緣。

    且說郭汜和李傕各自劫持了天子和百官,三日一小戰,五日一大戰,搞得長安、司隸一帶百姓逃亡,村若鬼城。

    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故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

    賈詡向其進諫:「今與郭汜交戰,皆賴軍士效力。每番戰勝,主公當稍事獎賞,方能使其沙場效命。」

    聽他所言,李傕怒斥之:「同為軍士,因何郭汜不勝?此上神保佑也,皆巫師之功也!汝一儒生,豈知其中奧妙?」言畢,竟自回帳。

    時下,天子在李傕營中,備受煎熬。帝不成帝,更似階下之囚。

    侍中楊宛見帝憔悴,遂於前獻計:「陛下,吾觀李傕帳前謀士賈詡雖為李傕心腹之人,實乃天下名士,心築陛下,可與此人相謀也!」

    天子大喜,遂使見之。

    不時,賈詡入見。

    天子屏退左右,哭泣著向賈詡訴苦:「吾居此處,實不如囚徒也!公能憐漢否?可救朕否?」

    賈詡見帝如此,慌忙跪拜於地,惶惶然說道:「此故臣所願也。陛下且勿多言,臣自謀之。」

    帝遂扶其起身。

    不多時,李傕仗劍而來,見帝臉色惶恐,不以為然,厲聲問道:「郭汜不臣,監禁公卿,欲劫陛下聖駕。若非臣死力相較,則聖駕已被劫掠也!」

    天子惶恐,連聲應道:「皆仗大司馬之能為!」

    李傕大笑,遂出。

    賈詡隨其離開。觀其跋扈背影,賈詡冷笑不已,遂計上心頭。

    傍晚,賈詡獨會皇甫酈。

    「公與李傕同為涼州人,共事久矣。今何不勸其放帝歸朝?」賈詡對皇甫酈說道。

    皇甫酈看著賈詡,笑道:「汝知其不可勸,卻使某勸之?」

    「公往之,吾自有辦法。然天子重托,吾亦不可久侍賊子!」賈詡言道。

    皇甫酈遂允之。

    當晚,皇甫酈來見李傕,言道:「今天子以某是西涼人,與公同鄉,特意來向公勸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