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23章 敗夏侯兵進荒城,遇郭嘉退守小沛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23章敗夏侯兵進荒城,遇郭嘉退守小沛

    孟凡引兵來會老相識卞喜。

    初見舊人,卞喜頗為驚訝,問道:「汝還健在?不是說汝與大賢良師一同戰死了嗎?」

    「哼!汝乃是緊隨大賢良師之人,尚在人世,更何況某乎?」孟凡冷笑著說道,「汝依然是不辨是非,見利而歸呀!現在跟隨曹孟德,竟然幹出了屠城如此天悲人怨之事!」

    「陶謙老兒指使士兵謀殺了我主家中人丁一百多口,難道便可以逍遙法外?」卞喜反言相譏。

    「哼!殺死曹操老父者那是張闓。曹操不思前往山中謀求張闓,竟然聚兵攻打徐州,名為復仇,實則為了徐州吧!」孟凡譏諷道,「汝主野心早已昭著,日前謀取兗州便是實例!」

    見孟凡滔滔不絕的貶低自己的主子,卞喜大怒,自討能夠抵住孟凡,便縱馬揮刀衝了上來。

    「哼!無言以對,惱羞成怒了是吧?!」孟凡見他惱怒,自揮槍相迎。

    孟凡跟隨劉備多年,久習槍法,武藝頗有進展。

    昔年,二人相差無幾。這些年,卞喜刀法雖有進步,卻遠不如孟凡。

    好一個孟凡,槍法嫻熟,攻伐凌厲。

    卞喜乍見,心中大驚,不得不提起一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來。

    大戰七十餘合,卞喜刀法漸亂,形有不支,撥馬敗走,直奔本陣。

    見他敗走,孟凡揮軍攻了上去。

    卞喜敗退三十餘里,方才止住,收攏敗兵,僅剩五百餘人。

    因張遼囑托,孟凡衝殺一陣,斬殺敵兵三百餘,遂引兵馬退回城中。

    見他取勝,張遼大喜。

    是夜,鄭渾安排了酒宴,為他們接風,給孟凡慶功。

    次日,張遼使孟凡、孫吉各自引槍兵千人為左右兩翼,自引馬步軍三千為中軍,兵發蕭縣。

    夏侯敦接到卞喜戰敗的消息,立刻與李典引兵馬來援。

    「稟報將軍,曹操軍馬在前面十里之外。」

    「再探再報!」

    ……

    「啟稟將軍,曹操軍馬在前面五里之外。」

    「好,列陣相迎!」

    張遼早早擺好陣勢,靜待夏侯敦兵馬到來,又使人通知孟凡、孫吉,做好夾擊準備。

    遙遙望見張遼列陣相攔,夏侯敦立刻使軍馬緩行。

    相距百十餘丈,他列陣相迎,縱馬來到兩軍陣前,高聲喊道:「某乃兗州牧曹使君麾下戰將夏侯敦是也!前方何人攔住某家去路?」

    「雁門張遼張遠是也!汝等無故犯我郡縣,何如?」張遼沉聲問道。

    卻聽夏侯敦冷冷一哼,言道:「無故?汝可知陶恭祖指使軍士殺某伯父一事?」

    「張闓殺曹家主僕,乃是黃巾餘孽所為。汝主強加陶使君身上,不過是想再興兗州之事而已!如此借口豈不令天下人恥笑?!」張遼嗤之以鼻,不屑的說道。

    「大膽,汝竟敢侮辱吾主?看矛!」夏侯敦本不善言談,被張遼三言兩語激怒,揮矛攻來。

    張遼大叫一聲:「來得好!」

    只見他揮槍而上,磕開長矛,便與夏侯敦戰在一起。

    十餘回合過去,兩人不分勝負。

    張遼心中暗道:觀敵陣中戰將尚有四五員,不可與之戀戰,當以智謀之。

    他念頭一起,計上心來。

    忽然,他大叫一聲:「曹孟德,納命來!」

    夏侯敦乍聞此言,急忙回頭觀看。

    哪知張遼使詐,後面哪有曹操?

    他慌忙回頭,再戰張遼。

    如此空擋,張遼豈會放過,揮槍直刺夏侯敦。

    端的他反應快捷,回身過來,見長槍已經刺向咽喉,格擋已經來不及了,只好側身躲閃。正是多了咽喉,卻失了肩膀。

    張遼這一槍狠狠地刺中了他的肩膀。

    好個張遼,一強磁中,「啪啪」,沒入一寸,隨即拔槍,抽出不過盈寸,又閃電般刺出。

    諾個夏侯,連中兩槍,竟然哼都沒有哼一聲,伏在馬上,死死捏著長矛,往本陣逃回。

    見他兵敗,張遼揮軍攻上。

    李典見夏侯敦敗回,急忙衝出戰陣攔住張遼。

    張遼正在興頭,見李典更是興起,長強磁出,招招攻其要害。

    李典抵住張遼,又使兵馬迎戰。

    恰在此時,左右兩邊竟起伏兵,一陣箭雨狂下,射殺了不少曹軍士兵。

    曹軍頓時大亂。

    李典遂捨了張遼,與副將卞喜等人掩護夏侯敦後撤。

    奈何兩側

    側箭雨停後,數千伏兵衝了過來,衝入陣中,橫衝直撞。

    剛剛遭受箭雨攻擊的曹軍士兵,哪裡是這些久經訓練的劉備軍的對手,一個個且戰且退。

    張遼、孟凡、孫吉三人一路掩殺,將夏侯敦三人逼回蕭城。

    蕭城城池敗落,城牆被曹軍破壞,大軍可徑直衝入。

    夏侯敦對李典說道:「今此廢城豈可守之?我軍損失過半,士氣低下,如何與敵交戰?不如退出廢城,與城外結營,整頓軍馬,稍事休整再來與戰不遲?!」

    李典不同意,說道:「城雖破舊,卻遠比平地結營強了很多!公分兵據守四門!」

    副將毛階言道:「曼成所言不妥。敵軍與我不相上下,我軍分兵對之,豈不落了以弱於敵,雖有城牆相助,卻也落了下風。以某之計,當屯兵城前,以拒敵軍。」

    卞喜也贊同毛階的主意。

    夏侯敦遂陳兵城前。

    傍晚時分,張遼軍馬趕到蕭城外,見夏侯敦結營於外,遂與二將商議。

    孫吉言道:「遠觀蕭城已破,敵自討固守無利,故結營於外,使我等不可分兵。」

    「哼!殺人屠夫夏侯敦也有害怕的時候!?我等先安紮營寨,在做打算。」張遼立刻吩咐軍士安營紮寨,按鍋造飯。

    次日,曹操大軍趕到蕭城。

    見夏侯敦肩部受傷,他趕緊問詢,得知前因後果。

    他感慨的說道:「劉玄德果非常人。討伐董卓一役,若是說贏家,應當數他劉玄德了!」

    「是呀!都說孫台得了傳國玉璽,是大贏家。其實不然,劉備才是大贏家。此役,他不僅招攬了兩員悍勇猛將張遼和華雄,更是得到了兵馬數千,糧草財物甚多!」郭嘉在一旁插言道。

    見郭嘉如此說,曹操心中豁然,說道:「他得了兩個武將而已,豈能與某相比?某的奉孝,強過戰將數十!」

    「主公過獎了!」

    「不知眼下之事當如何對待?」曹操向郭嘉問計。

    郭嘉似乎早就胸有成竹了,手捻鬍鬚,老神在在的說道:「張遼小兒何足掛齒?主公,只需夏侯將軍再敗一場,便可擒拿這廝?!」

    「郭奉孝,你竟敢恥笑某家?!」見郭嘉這樣說,夏侯敦大怒。

    「元讓休得無禮!」曹操可不允許他們對郭嘉動粗,厲聲制止夏侯敦。

    郭嘉倒是絲毫不害怕,卻聽說道:「元讓將軍何必心急呢?吾所言未盡,且聽下說。汝陳兵城外,今夜可使毛階、卞喜二人各引兵馬千人伏於城中;汝與曼成再與張遼一戰,假意不敵,敗落回城。張遼必見其功,自當追汝。他一入城,伏兵盡起,定可敗之。到時候,汝擒拿他,以雪前恥!何不樂哉?!」

    「敦魯莽,請先生見諒!」

    郭嘉微笑受之。

    是夜,夏侯敦悄悄的使毛階、卞喜二人退守城中,做了埋伏。

    天一亮,他便與李典引兵討戰。

    張遼與孫吉驟馬而出,與二人戰於沙場。

    夏侯敦依照郭嘉計謀,戰部數十合,假意再敗,誘使張遼追趕。

    果不其然,張遼見功心切,遂與孫吉引兵馬追殺上去。

    孟凡在營中塔上看的清楚,城中上空隱約有飛鳥老鴰盤旋不墜,似有疑兵。

    又見張遼、孫吉二人追殺夏侯敦、李典,他急忙盡起城中三千兵馬,出城緊追。

    張遼、孫吉一入城中,便發現了被圍。張遼果然了得,當機立斷,使孫吉引兵馬斷後,自回後面壓陣,引領軍馬朝外攻殺。

    夏侯敦、李典引兵殺回,孫吉拚死抵擋,且戰且退。

    孫吉戰李典不支,又見夏侯敦攻來,急忙使部下親衛前去阻擋。

    奈何親衛武力不足,哪裡擋得住夏侯敦?

    形式十分危急,張遼卻久久未能攻破毛階、卞喜二人的合圍。

    就在這個時候,孟凡引兵馬攻來。

    孟凡身先士卒,衝入曹軍之中,橫衝直撞,破開了包圍圈。

    見卞喜與一敵將正在合戰張遼,他大喝一聲:「卞喜,休要張狂,少要得意!某孟凡來也!」

    卞喜不是孟凡的對手,一聽他來了,心中一緊,暗道,他怎麼來了?!

    正在他心中捉摸的當口,孟凡殺到,揮槍便刺。

    卞喜回身格擋,卻被張遼一強磁中左膀,好懸沒有掉落馬下。

    張遼回身要戰毛階,卻聽孟凡言道:「將軍,不可戀戰。」

    他心中明白,又想到孫吉還在後面,便說道:「汝引兵先退,我去救孫吉。」

    孟凡言道:「公可鳴金,孫吉聞金聲必歸!」

    聽之有理,張遼遂使鳴金。

    正在苦戰的孫吉,忽聞金聲,大喜,急忙捨了李典,縱馬撤去。

    很快,三人在城外相聚,聚攏殘兵,且戰且退。

    夏侯敦、李典見三人衝出重圍,心中懊惱,引領兵馬死死追趕。

    見敵兵死死咬住,孫吉建議引兵斷後,拖著追兵。

    張遼回頭看了看,又看了看身邊的殘兵,歎了口氣,說道:「敵與我皆疲,何必斷後?竟往小沛便是!」

    不知他們是否成功回到小沛?且看下一章,故事更精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