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112章 華雄汜水歸真主,呂布虎牢戰群雄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112章華雄汜水歸真主,呂布虎牢戰群雄

    話說華雄被關羽打得招架不及,又見劉備大兵擁上,心中一慌,便亂了分寸,一個不留神被關羽一刀拍落馬下。

    孫堅看的清楚,縱馬上來,便欲斬殺華雄,以解前戰之嫌。

    看到這一幕,關羽對孫堅可就有了很大成見,心中暗罵:娘個老子的,你倒挺會找時機。

    眼看孫堅大刀砍來,華雄想要躲閃已經來不及了,急中生智,揚起胳膊,想以臂甲格擋。這位兄弟可真是了得,到了緊要關頭,竟然捨去胳膊換性命!

    耳輪中就聽到「堂啷」一聲,接著有人說話:「台兄,華雄不過是錯投了董卓而已!現已經落馬戰敗,又何必趕盡殺絕呢?」

    聽到此聲,華雄睜開眼睛,只見劉備單手持戟架住了孫堅的古錠刀,救了自己一命。他滿是感激的看了劉備一眼,任憑那湧上來的士兵將自己捆綁了去。

    看到劉備救下華雄,孫堅心中暗罵,卻又說不出來,只好燦燦的說道:「既然玄德這樣講,某自當給你面子。華雄,看在劉太守的面子上,饒你不死!」

    說完,他帶著麾下兵馬徑直向前衝殺過去。

    華雄一敗,董卓軍中主將只剩下李肅一人。

    他引兵馬五千,從後寨殺入,打亂了孫堅軍的部署,卓見功效,可謂是在這一戰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便是孫堅麾下的第一猛將程普被他的兵馬一陣衝殺,也只是落得四散奔逃。

    可惜的是,正在打得過癮之時,他也被人家從後面包抄過來。

    而且這隊兵馬的數量遠遠超過了他的兵馬。

    從後面攻來的兵馬正是徐州大將宗保所部。

    宗保遵從劉備的命令,引本部兵馬一萬人朝著火光衝來。

    正好看到董卓兵馬四處放火,他揮軍掩殺過來。

    李肅見後面有敵軍攻來,急忙派遣副將李侃引兵抵擋。

    李侃擋住宗保,問道:「汝是何人?」

    「徐州大將宗保是也!」宗保答應一聲,揮槍便刺,直取李侃前心。

    李侃擺刀相迎,便欲宗保戰在一起。

    宗保副將曹豹從旁殺出,挺矛便刺。

    李侃躲閃不及,被曹豹刺中左肋,「哎呀」一聲摔落在馬下。

    後面亂兵擁上,一陣刀槍將他斬殺成肉醬。

    主將戰死,後邊的董卓軍可就亂了,倉皇失措的叫著、喊著,四散奔逃。

    前面的李肅聽到聲音,心中大驚,使副將壓住陣腳,自領兵折回,恰遇宗保。

    宗保大聲喊道:「賊將看槍!」說著,揮槍便刺。

    李肅可不是李侃,看到一旁曹豹也殺將過來,頓時捨了宗保,竄入士兵之中,朝著汜水關逃去。

    宗保、曹豹引兵馬在後面緊緊追趕,也不管前面的士兵是董卓軍還是孫堅兵馬,見人便殺,好個亂糟糟的一陣衝殺。

    眼看就要到孫堅大營的轅門處,李肅心中暗暗慶幸。

    忽然,又有一哨兵馬從汜水關的方向衝了過來。

    太好了!有救兵了!

    李肅以為前方來人是城中趙岑所部,暗自高興。

    那為首的大將身高八尺,膀闊腰圓,掌中一柄長槍,威風凜凜,氣勢洶洶,身後一柄碩大的旗幟,藉著火光可以看清楚一個碩大的「劉」字。

    「前方何人?」那大將高聲喊道。

    「我乃虎賁中郎將李肅是也!華將軍派你前來的?」李肅還以為是華雄派來的呢!

    什麼?華將軍?

    難道這傢伙是華雄的部下?

    這位大將何人?正是臧霸臧宣高。

    他回頭向吳敦詢問:「賢弟,他是董卓的人?」

    「那是。你沒聽到他說他是虎賁中郎將嗎?那可是朝中的武將呀!」吳敦答道。

    聽吳敦這樣一說,臧霸心中有了定數,高聲言道:「我乃是下邳劉郡守麾下的大將臧霸是也!爾等禍國賊子,還不下馬子戳!」

    李肅一聽,腦袋「嗡」的一聲,片刻空白。

    見他不答話,臧霸與吳敦可不等他,縱馬上前。

    兩人一左一右,一刀一槍,同時分取他的上中兩路。

    眼見寒光襲來,李肅這才反應過來,卻是為時已晚,躲閃不及,被兩人斬殺於馬下。

    可憐李肅,自恃聰穎向華雄獻出這麼一計,白白搭上了性命,還害得華雄丟了汜水關,成了劉備的階下囚。

    臧霸二人擊殺了李肅,很快就與宗保等人相遇。

    戰鬥一直持續到了天濛濛亮,劉備已經帶著兵馬進入了汜水關,而孫堅與四部將收整殘餘部眾。

    這一戰,三方戰死四萬餘人,傷者無數。劉備部下兵馬折損三千餘,宗保所部折損三千餘,孫堅所部三萬兵馬僅餘一萬五千左右,華雄兵馬損失超過了兩萬。

    劉備俘虜了敵將華雄,擒獲敵軍士兵六千餘人。

    &

    nbsp;他使大將宗保引本部兵馬返回營寨駐守,令他們好生看管俘虜。

    待關中安頓下來,他派人把華雄帶到關中府衙。

    不一會兒,士兵將華雄帶了上來。

    華雄來到劉備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言道:「多謝使君救命之恩!」

    劉備笑著走到華雄面前,雙手攙扶他起來,解下他的綁繩,說道:「華將軍一身好武藝呀!能夠在吾二弟刀下拼走數十合者,都非庸手!備體上天憐憫之心,不忍將軍慘死孫堅刀下。又有愛才之意,想留將軍在麾下,為我大漢朝掃清忤逆之徒,匡扶高祖之義!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聽到劉備這樣講,華雄一時間沒有轉過來,稍稍遲疑。

    關羽、張飛在劉備身後,沉聲喝道:「呀呔,華雄,吾大哥問你,你可聽到!?」

    「啊?!二位將軍,華雄聽到,華雄聽到!」華雄被關羽打怕了,見關羽瞪他,立刻便醒悟過來,趕緊給劉備磕頭,大聲言道:「主公不棄,華雄願意追隨主公,為主公開疆擴土,萬死不惜!」

    「好!好!快快起來!」劉備大喜。

    華雄起來,對劉備言道:「主公,華雄見部下六千餘被主公所獲。某願為主公招降這些士兵!」

    「如此甚好!你等先下去休息,待天亮之後,雲長與你同去。願意留下的自當安排,不願意留下的發了盤纏,讓他們自己去吧!」劉備能得到華雄,便已十分高興,若是再增加點士兵自然不會推脫。

    次日,華雄跟著關羽,招降了四千餘士兵。

    沒有了俘虜,劉備便讓宗保收拾了行裝,搬入了關中。

    袁紹見劉備得了汜水關,便欲將主帳設在汜水關,奈何劉備所部全部搬入,沒有了營地,也不好意思強奪,只好引兵馬通過了汜水關,在關內安營紮寨。

    眾諸侯齊聚袁紹的中軍大帳。

    知道劉備得了關中的糧草,袁術自以為是督糧官,便向劉備說道:「玄德,關中糧草無數,某添為督糧官,這糧草當交與某來管理才是!」

    聽他這麼一說,一旁的孫堅勃然大怒,大聲指責袁術:「某為先鋒,攻打汜水關。汝因何不肯給某糧草,使得某麾下士兵忍饑挨餓亂了軍心!?若不是玄德引兵來救,豈會還有此時在此與諸君相會?」

    「這?!此乃小人讒言!某定會給台兄一個交代。」袁術乃是圓滑之人,見孫堅動了肝火,立刻派人把那糧官押來,當著眾人的面斬殺了,以謝孫堅。

    見袁術殺了糧官,孫堅也不好再指責袁術。

    那袁術卻不依不饒的向劉備追要糧草,站在劉備身後的關羽、張飛二人各擎寶劍逼了過來,問道:「我哥哥攻打汜水之時,你在幹嗎?現在倒想索要現成?」

    「雲長、翼德,休要無禮!」眼看關張二人就要動粗,劉備適時喊停,說道,「些許糧草,我劉備豈會看重,不過我軍中糧草不足,尚需留下一部分,那多出的一部分準備送給台兄,畢竟他短了不少糧草,餘下的自然要交給督糧官了!一會兒散會,請督糧官隨我這兩個不成器的弟弟去領好了!」

    什麼?跟隨他們兩個去領?

    袁術有心不去,卻又不好意思說出來。

    就在這時,外面有人來報:「啟稟諸位大人,營外有董卓大將呂布討戰。」

    袁紹問道:「哪個出戰?」

    這時,袁術身後走出一員戰將,向袁紹言道:「小將俞涉,願意出戰!」

    袁紹一看,乃是袁術麾下的驍將俞涉,頓時大喜,便讓他出陣。

    不過片刻,有士兵來報:「報,俞涉將軍一個照面便被呂布刺死,連屍體都沒有搶回來!」

    眾諸侯大驚。

    冀州刺史韓馥言道:「某麾下有猛將潘鳳,可戰呂布!」

    袁紹遂使潘鳳出戰。

    潘鳳提斧出戰,不多時,士兵回來稟報:「潘將軍也被呂布斬殺!」眾諸侯皆然失色。

    袁紹言道:「可惜,吾麾下猛將顏良、丑不在。如若不然,有一人足以對付呂布也!」

    原來顏良、丑在他的麾下呀!

    劉備初次得知少年時的好友顏良和丑在袁紹麾下,心中暗暗記了下來。

    關羽、張飛知道劉備早年與呂布有過交情,也不理會諸侯們的言論,只是靜靜的在哪裡聽著,不過臉上倒是時不時的露出一絲不屑。

    袁紹看到,心中不爽,暗中對劉備有些不滿。

    正欲發作,卻被曹操打斷:「都說呂布乃是人中龍鳳,武藝高強,不如我等一同到陣前,見識見識如何?若是他端的厲害,我們一起上去,也可以打他一個招架不來!」

    「也好!」

    袁紹答應一聲,便引眾人來到兩軍陣前。

    眾諸侯各自引兵來到兩軍陣前。

    河內太守王匡兵馬先至,勒馬門旗下賞目觀看,只見那呂布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他回頭問道:「哪個上前與他一戰?」

    他身後有河內

    內名將方悅,挺槍而出。

    方悅,人稱河內槍王,一柄長槍神出鬼沒,武藝高強。

    第二位趕到的乃是上黨太守張揚和北海太守孔融,張揚部將穆順、孔融部將武安國見方悅出馬,也不含糊,縱馬衝向呂布。

    呂布揮戟挑開方悅大槍,戟晃向後一杵正中穆順坐騎。

    穆順倉皇中滾鞍落馬,被呂布起手一擊,刺殺於馬下。

    武安國見有機可乘,揮錘砸向呂布後心。

    好個呂布,腦後好像長著眼睛,看也不看,方天畫戟向後一擺,磕在大錘上,「堂啷」一聲,將那大錘磕飛,反手一擊正中武安國的手腕。

    武安國「哎呀」一聲,拍馬落荒而逃。

    這時,方悅撥馬回身,揮槍與呂布再戰。

    行不過五合,方悅大槍碰上了呂布的畫戟,震得他虎口發麻,也敗下陣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