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70章 寒冬把酒訴衷腸,觀雪聞殤明志向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70章寒冬把酒訴衷腸,觀雪聞殤明志向

    上書講到柯最闕想要一統鮮卑,雖然成功說服賀樓素利、獨孤彌加,並且在劉備的幫助下拉攏了宇部落。

    但是赫連的王庭大軍依然戰力猶存,拓跋部和慕容部尚有七八萬大軍。

    三方勢力暫時成了一個平衡,卻也不時發生一些小的摩擦。

    當呂布引大軍進入漠北草原的時候,赫連和拓跋部落的聯軍竟然有結成聯盟的意向。

    柯最闕不得不再次與呂布會談,勸他先行退兵。

    赫連、拓跋推演和慕容風主動來找柯最闕和談。

    柯最闕向他們討要說法。

    三人被逼無奈,最後以每家拿出一千匹馬、三千隻羊補償他們。

    柯最闕提出,他們必須遷往漠北,把草原南部讓給他們四個部落。

    至此,長城外的大草原上勢力重新劃分,鮮卑一族四分五裂。

    柯最闕、獨孤彌加、賀樓素利和宇沖四個大部落所轄的諸多部落佔據了草原南部的大部分地方,緊鄰漢人的長城。

    他們四人與漢朝刺史丁原簽訂了互不侵犯盟約。

    丁原也因為此舉,每年得到八百匹上等戰馬。

    戰事平息,經此一役,郭勳大行封賞諸將。

    劉備因戰功卓越,受封平陰校尉,鎮守平陰,行縣令權力,統領兵馬兩千。

    話說公孫瓚作戰英勇,為郭勳所重,使遷兵曹。

    從此,公孫瓚離開右北平,進入刺史府。

    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

    公孫瓚也不例外。

    在刺史府待了一個多月,他便與嚴綱帶著幾個隨從,直奔平陰而去。

    行至平陰,天降大雪。

    劉備得知公孫瓚與嚴綱來訪,慌忙從屋中迎出。

    見到劉備,公孫瓚和嚴綱指著劉備,霍然大笑。

    劉備不明所以的看著他們,順著他們的手指低頭察看,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塔拉著靴子,下身穿著襯褲,上身披著一個小襖。

    「哈哈!」他也不由得笑了起來,「啊切!」忽然打了一個噴嚏。

    「玄德,天氣太涼,快快進屋。」公孫瓚關切的招呼道。

    劉備摸了摸鼻涕,絲毫不在乎,依然滿臉心悅的說道:「無妨,聽聞二位兄長駕到,備一時匆忙,有失儀態,有失儀態!」

    說話間,三人走進堂屋。

    劉備喚來希傑:「兵曹大人來訪,你們馬上準備好酒菜。」

    「是!」希傑立刻下去安排。

    屋外大雪飄舞,三人躲在屋中圍著炭火,炭火上面燒著熱酒。

    身前几上,已經擺上了牛肉。

    「伯珪兄,倫常兄,當初追隨恩師學藝一晃數載,如今你我都成了一方戰將。伯珪兄更勝一籌,已經官居兵曹。來,為我們恩師乾一杯!」劉備舉起酒樽,向二人敬酒。

    公孫瓚和嚴綱舉杯暢飲。

    「是呀!只是不知道恩師是否出山入仕?」嚴綱感歎道。

    「如今天下受制於外戚和內侍,恩師不是說過『願為天下謀,不苟林木間』。想必恩師已經入仕了吧!」公孫瓚撕下一塊肉,一面咀嚼著,一面說道。

    「朝廷昏暗,內侍把持朝政,外戚橫行霸道。這樣的日子不知何時能夠過去?!」嚴綱感歎道。

    「朝廷之亂始於先帝元嘉年間。天子善惡不分,喜虛假謊言,而不喜歡聽那些正直臣工們的真話。他尤其崇信內侍宦官,常常因為宦官的讒言,把朝中的那些剛正不阿的大臣削官入獄,可謂是昏庸至極。」公孫瓚似乎對朝中十分不滿。

    劉備沒有接觸過上層,也不知道上面的事情,但是他知道現在已經換了皇帝,所以問道:「如今天子還這樣嗎?」

    「有甚之而無不及!」公孫瓚看了一眼劉備,眼中多少有些不屑,「先帝駕崩之後,天子登上大寶。遵遺詔,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一同輔佐朝政。奈何竇太后垂簾,而宦官曹節等人弄權。」

    嚴綱插言說道:「大將軍竇武和太傅陳蕃見朝政日傾,自知愧對先帝,遂於將軍府秘密商議誅殺內患,清除天子身邊的小人。奈何,行事不周,機密洩露,反而被曹節等人設計陷害。」

    「啊?竟有此事?!」劉備吃驚的叫道。

    公孫瓚點點頭,舉起酒樽喝了一口酒,又接著說道:「從那以後,宦官一脈開始橫行於朝廷內外。大小官吏紛紛依附,致使朝政偏倚。」

    「難道丁使君和郭使君也都依附了宦官不成?」劉備不解問道。

    嚴綱呵呵一笑,為他解釋道:「他們貴為一方諸侯,又如何?還不是時不時的要送禮品給那些閹人。尤其是我們的刺史大人,他本就是借助中常侍才得到了這個位置。」

    「難道就沒有人敢反對他們?」

    「朝中總有那些正直的大臣,比如我們的恩師,比如前議郎蔡邕等等?」

    「蔡邕?」

    「那是建寧二

    年七月的事情了。早在那年四月,天子登德溫殿,會見群臣。剛剛坐上龍椅寶座,忽然大殿一角狂風驟起。只見一條水桶粗的大青蛇,從大殿屋樑上飛騰而下,蟠臥於龍椅之上。

    「天子大驚,滾落一旁,急忙招呼左右。內侍眾人慌忙抬起天子,躲入宮中。殿下百官無不四散奔逃。」

    聽著公孫瓚如講天書一般,劉備是聽得津津有味:「那後來呢?」

    「須臾之間,那大蛇又不見了。接著,天空中雷電交加,瓢潑大雨傾瀉而下,碗大的冰雹辟里啪啦的混在雨水中落下,一直落到半夜,方才停止。」

    聞聽此言,劉備頓時滿臉愁容,憂愁的問道:「百姓們豈不是遭罪了?」

    「是呀!這一陣冰雹雷雨,砸壞了房屋無數,數以萬計的百姓無家可歸。又有多少百姓死於非命,我們便無從得知了!哎!」公孫瓚說著,也歎了一口氣。

    嚴綱又說道:「建寧四年二月,那是兩年後的事情了。天神震怒,使得洛陽大地狂嘯,無數百姓死於非命。沿海各地,又惹海神生氣,海水上湧,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真是造孽呀!」

    這些事情,劉備倒是聽說了,不足為奇。

    只是,公孫瓚接著講得事情才為驚奇:「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一股黑氣十餘丈長,莫入德殿中。秋七月,又有彩虹現於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天子大驚,下詔詢問群臣。」

    劉備問道:「大家怎麼說的?」

    「一眾大臣各有說辭。議郎蔡邕上疏奏本,指出那雌雞化雄、黑氣入堂、彩虹驚壁等等都是婦寺干政之所致。言語之中儘是切切之語,天子捧覽奏折,唉聲歎息。不時,因起身更衣,被曹節偷窺。倒是害了蔡大人!」公孫瓚說起蔡邕之事,頗顯無奈之意。

    「他們把蔡大人如何了?」劉備追問道。

    嚴綱接過話頭:「哎!蔡大人被他們誣陷,落入大獄,幸得老師等人所救,被罷官了。」

    「原來是這樣呀!」劉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朝廷竟然如此昏暗。

    至於後來,朝廷之中,中常侍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等十人朋比為奸,殘害忠良,危害朝政,朝中大臣稱他們為「十常侍」。

    天子一向寵信張讓,更是直呼其為「阿父」。

    這些事情,公孫瓚倒也不太清楚,所以沒有向劉備講述。

    不然,以他皇族宗親,臉面何在?

    三人飲酒作罷。

    公孫瓚與嚴綱在劉備府中休息一晚。

    次日,兩人辭行。

    劉備送別二人於三岔道口。

    遙遙望著遠去的二人,劉備受到周圍皚皚白雪的影響,心中忽然有一陣陣空空的感覺。

    四下裡望了一眼,他又閉上了眼睛,用心去體會身邊這種空曠。

    似乎是想趕走心中那種憂國憂民的悲切。

    可是上天根本就沒有放過他……

    忽然,他聽到一個怯怯的聲音:「大人,行行好,給我口飯吃!」

    聲音十分微弱,微弱的使你不靜下心來,就無法聽到。

    劉備就感覺到心中一抽,趕緊順著聲音望去。

    只見大路旁邊白雪之下,一個矮矮的茅草築成的狗窩一樣的洞,顯出黝黑的洞口。

    「希傑,快過去看看!」劉備急忙讓希傑過去查看。

    希傑帶著兩人,跳下馬,來到洞前。

    三人一陣翻騰,從那個洞裡拉出了兩人。

    一個大人,一個孩子。

    兩人衣衫襤褸,緊緊相擁,卻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劉備急忙解下身上的斗篷,遞給他們。

    然後,他帶著希傑等人,將兩人帶回府中。

    回到府中,他立刻安排人燒了開水,準備了薑湯、米粥等飯食。

    兩人在希傑等人的安頓下,泡了熱水澡,衝去了身上的寒氣,又喝了薑湯和米粥。然後,他們被安頓在府中。

    次日,劉備帶著希傑、鄭興、張繼等人,前來看望他們。

    那個孩子還在沉睡,大人倒是先醒了。

    梳洗過的面孔看上去像是三四十歲的。

    他看到劉備進來,急忙爬起來,要下床行禮。

    劉備伸手攔住,說道:「莫要多禮,莫要多禮。」

    說完,他讓希傑扶著這個漢子坐下。

    漢子似乎還沒有恢復過來,顯得有些虛弱。

    斜倚著牆,他靠了下來。

    劉備簡單問了幾句,從漢子的口中得知:那孩子是他的兒子。

    他們是從洛陽逃過來的。

    那裡的官吏欺壓百姓,橫徵暴斂。

    百姓們辛勞一年,留在家中的口糧連冬天都難以度過。

    更讓人氣憤的是,他們根本不把百姓當人看,真正的賊寇沒有人去抓,反而把老實本分的百姓捉了去交差。

    &n

    bsp;聽罷多時,劉備十分懊惱,好言勸慰了那漢子,又吩咐了下人好生招待,便帶著希傑三人離開了。

    自此,劉備常常思索為官之道,嚴謹自己的行為,約束部下。

    每逢初一、十五,他便帶著希傑等人出府尋訪,一旦發現官吏貪贓枉法,定然不饒。

    至此,他在百姓中的威望,日益提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