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68章 見公孫同窗敘舊,入王庭兩部爭權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68章見公孫同窗敘舊,入王庭兩部爭權

    右北平的戰事相當激烈。

    賀樓素利、獨孤彌加和宇莫槐三人都是鮮卑單于中的年輕一代。尤其是賀樓素利和獨孤彌加,本是與柯比能一代的青年人,因為上一代單于早去,他們早早接替了汗位。

    正因為年輕敢為,短短幾年的時間,他們便把部落經營起來,成為草原上雄霸一方的霸主。

    聽從大單于檀石槐的命令,他們三人各自引兵兩萬進攻右北平。

    號稱十五萬大軍的他們,一上來便擊敗了右北平的第一道防線——有著兩千多士兵的無終城。

    無終守將正是劉備的同窗好友——公孫瓚。

    公孫瓚引敗兵逃回右北平,立刻與太守劉延招募兵馬,號召百姓協助守城。

    奈何,賀樓素利口口聲聲要為拓跋布報仇,攻城陣勢甚是兇猛。

    幸虧幽州城內,大小官員都為他們講話,使得刺史郭勳盡起幽州五萬大軍。

    公孫瓚好友嚴綱先引兵萬人,趕到北平城,解了公孫瓚的燃眉之急。

    待郭勳引大軍趕到,公孫瓚才敢出城,與賀樓素利交戰。

    雙方兵力相當,戰將相仿。

    公孫瓚屢次邀戰,賀樓素利、獨孤彌加二人輪番出戰,皆不分勝負。

    宇莫槐不愧是鮮卑人的智者。

    他將營盤打造的密不透風,防守森嚴。

    別說是偷襲了,就是他們聯軍中的士兵,若不是本營盤中的人也會誤入陷阱之中。僅有的幾條通道,也只有那些千夫長才能知道。

    原本,郭勳就是一個庸才。

    眼看著兩軍對峙多日,他早已沒有了注意。

    幸虧有公孫瓚和嚴綱等人,否則他早已逃回洛陽去了。

    公孫瓚的族弟公孫越向他獻計,夜襲鮮卑左大營。

    他聽著有道理,便向身旁的幕僚徐崢問計。

    徐崢也不過是一個沽名釣譽之人,根本沒有什麼真學實才。他若是溜鬚拍馬還算是有些道行,若是讓他出謀劃策恐怕就有些難為他了。

    面對戰事,他十分圓滑的知道順著郭勳的意思。

    就這樣,郭勳派遣公孫越帶著三千兵馬趁夜襲營。

    得知此事,公孫瓚連忙向郭勳請示。

    在公孫瓚再三請求下,郭勳才應允他引兵五千前去接應。可憐公孫越,剛剛進入賀樓素利的營盤,便折損了三五百人。

    面對佈滿陷阱的前方,公孫越不得不引兵撤退,卻被賀樓素利的兵馬困住。

    危機時刻,公孫瓚引兵攻來。

    二人裡外夾擊,引兵衝開素利的包圍圈,方才狼狽的逃回城中。

    經此一役,郭勳更是不敢貿然出兵。

    并州兵馬一路趕來,劉備在呂布帳下聽令,自請了先鋒,引領本部兩千兵馬,先行一步,趕往北平。

    登上右北平西北的龍山,劉備看到一望無邊的鮮卑大營,又看了看旌旗招展的漢軍城池右北平,低聲對希傑說道:「前面便是右北平了。敵人在五里外安營紮寨,城中沒有人馬出去挑戰。你帶著書信先一步進城,代我謁見郭大人和公孫將軍。」

    希傑接過劉備手中的書信,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劉備則引兵在後,緩緩朝著兩軍陣前而去。

    鮮卑大營中,賀樓素利正在與獨孤彌加會見一人。

    那人大馬金刀跨坐在中間帥座,賀樓素利和獨孤彌加一左一右陪在兩旁。

    三人低聲在探討著什麼。

    忽然,帳外有士兵稟報:「啟稟大人,探馬有事稟報。」

    那正座上的年長者抬起頭來,不是柯最闕又是哪一個?!

    只聽見他說道:「進來。」

    探馬挑簾進來,跪拜稟報:「營外有漢軍兩千餘人。」

    「可是右北平的公孫瓚統領?!」獨孤彌加問道。

    「不是。他們是從西面來的,為首將領看似與公孫瓚年齡相仿,提著一柄戰戟。」

    「是他?!」柯最闕心中一動,說道,「莫非是并州的呂布?來的可是騎兵。」

    「兩千餘人皆是騎兵。」

    「并州鐵騎。」柯最闕驚叫出聲。那呂布怎麼來的這樣快?

    看到柯最闕表情,素利會意錯了,出言道:「大人莫驚,且容我兄弟二人去會一會他。看看他是不是如同您所講的那樣神勇無敵。」

    言畢,他便和獨孤彌加走出帳外,各提兵刃,引兵攔截過去。

    柯最闕錯把劉備當成了呂布,生怕兩人有個閃失,慌忙追了出去。

    一到陣前,他才鬆了口氣。

    獨孤彌加已經與劉備戰在一起。

    兩人通名道姓之後,劉備得知此人便是獨孤彌加,故交手之間處處留情。原來,獨孤彌加一上來便問道:「你可是呂布?」

    「我乃涿州劉備劉玄德是也。你是何人?」

    「獨孤彌加。」

    獨孤彌加,那不是柯最闕口講的那個勝似親子的人嗎?

    怎麼還沒有說服他呢?

    也許其中……?

    他想不通,手下卻多少留情,畢竟他還想著柯最闕當初的話。

    看到劉備處處留手,獨孤彌加以為他看不起自己,十分氣憤:「劉備小兒,莫非我獨孤彌加不值得你全力一戰否?」

    「獨孤大人,您貴為一方霸主,豈能像一介莽夫只知拚殺打鬥?不如我們坐下來好好談談。」劉備擺動戰戟挑撥、格擋著彌加的兵器。

    柯最闕趕到陣前:「咦?!不是呂布?此子乃是廣陽郡的別部司馬劉備劉玄德呀!「

    「大人,看來此人武藝不弱於彌加呀!」賀樓素利感歎道。

    柯最闕一副讚賞的樣子,指著劉備說道:「此子不過十**歲,之前與比能交手數次。比能不能左右,那拓跋布、慕容金都是死於此人戟下,慕容博也被此子擊傷。」

    「哦?!」

    兩人都靜靜的看著場上。

    劉備依然只是抵擋,並未還手,一柄方天畫戟上下翻飛,左右格擋,將週身上下護衛的滴水難入。

    獨孤彌加似乎算準了對方不會進攻,抑或是氣急之下,瘋狂的攻擊下,門戶大開。

    見狀,賀樓素利大吃一驚,急忙喝令鳴金收兵。

    金聲響起,劉備「啪啪」連擊兩下,將彌加迫開,冷冷的說道:「獨孤大人,我若是要取你的性命,恐怕早已得手。下次與人交手,前往要記住冷靜。不然,失了分寸,丟掉性命也是片刻之間的事情。」

    言畢,他將大戟一抖,一勒戰馬絲韁,橫亙陣上。

    「哼!你休要得意,少要猖狂。來日,我定要與你分一個高下。」說完,獨孤彌加拍馬回歸本陣。

    這時,右北平城中衝出一哨兵馬,為首一員大將白衣白甲,坐下戰馬亦是一片雪白,掌中一柄鐵槍。

    劉備抬頭觀看,不是公孫瓚又是哪個?

    柯最闕穩住獨孤彌加,縱馬來到劉備面前,說道:「我原以為是呂將軍引領并州鐵騎趕至,沒成想是劉司馬統兵駕到。方纔之事多有誤會,還請司馬莫要計較。」

    「柯最闕單于,我希望您能夠說服他們,并州鐵騎隨後便到。我會放過他們,呂布是否能夠放過他們?!我就不知道了。告辭。」劉備冷哼一聲,帶著麾下騎兵迎向公孫瓚。

    劉備和公孫瓚二人分別兩年餘,身上變化不少,不過都能夠一眼認出對方。

    他們都是性格沉穩之人,兩軍陣前到都沒有表現出太過明顯的激情。

    在馬上一抱拳,公孫瓚笑著說道:「愚兄聽聞平陰城中出了一個少年將軍劉玄德,數次擊敗鮮卑人。便猜測那人是你,果真沒有猜錯,真的是你!」

    「伯珪兄,備回家後在母親身前盡孝,直到及冠之年,叔父賜字玄德。母親便讓備投老師門下,入仕為官。奈何老師辭官養病,我便拿了老師的介紹信來到了廣陽。」劉備回顧說道。

    公孫瓚延請劉備入城:「玄德,走,先進城,我們在慢慢聊。」

    說著,他帶著劉備眾人往右北平城中而去。

    在公孫瓚的陪同下,劉備見到了刺史郭勳和右北平的太守劉延,把廣陽的戰事向他們講述一遍。

    得知廣陽無事,郭勳心中大尉。

    又聽聞還有兩萬多援軍不日將到,他頓時來了精神。

    劉備將鮮卑各部落中的矛盾告知他們,郭勳、劉延等人無不興奮。

    之後,公孫瓚把劉備安排在自己的府中。

    夜晚,兩人促膝而談,一訴離別之情。

    再說賀樓素利和獨孤彌加看到漢軍竟然無視他們,本有心驅兵攻擊,卻被柯最闕所阻。

    ……

    柯最闕好說歹說將二人勸回營寨,正碰上柯比能派來的信使。

    打開書信,柯最闕不由得大叫了一聲:「好!」

    這突來的變化,使彌加和素利二人一愣。

    原來,信中說道:檀石槐得知燕歷陽、健洛羅和賀蘭不光失敗,心生怒火,竟然一病不起。更沒想到的是,拓跋推演和慕容風兩人合兵一處,不在廣陽作戰,卻直接進攻王庭,與赫連所部王庭騎兵交惡。

    柯最闕看二人模樣,笑著說道:「我等再次廝殺,他們卻在草原上爭奪王庭權勢。幸虧我兒比能早有預料,我幾次三番向你們等細說,現在該明白了吧!」

    「那是,那是。」這兩個年輕的單于被他這番說教,也一反之前那個態度。

    獨孤彌加想到宇莫槐,便問道:「你宇莫槐尚在一旁,我等該如何說服他?」「他是赫連的老師,更是檀石槐的心腹之人。我們不可能將他拉入陣營的。我們只需將拓跋推演和慕容風攻打王庭一事告知,我自有道理。」柯最闕似乎已經想好了對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