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之劉備復漢

正文 第八章 袁紹假意結善緣,劉備渡河入泰山 文 / 一杯清茶苦咖啡

    第八章袁紹假意結善緣,劉備渡河入泰山

    緊接著上書,我們繼續講述劉備三人在黃河渡口看到有惡霸行兇,抱打不平。

    後來被那位豪門公子所阻攔。

    看官們要問了,這位豪門公子是誰?

    說起來,這位豪門公子可是大有來頭。

    前書中,我們講到過南皮焦觸投靠了袁閥的大公子袁紹,從而使南皮焦家勢力大大提升。

    這位公子不是旁人,正是袁閥大公子袁紹袁本初。

    他身旁的護衛首領姓韓,單名一個榮,字公欣,現年四十有八,乃是大公子袁紹的近衛,多次幫助大公子應對長公子袁術的詰難。

    袁紹對其十分尊重,常常以韓公稱之。

    「好了!韓公,帶人上去阻止他們!」袁紹胸懷大志,早早有招攬人才之心;就是那守渡之人也是他收攏的人才。

    別小看這守渡之人,此人可不是一般人物,若不是碰到劉備,尋常武將三兩個也不是其對手。

    「諾!」韓榮答應一聲,招呼幾名護衛縱馬上前。

    「呀呔!住手!」韓榮一聲暴喝,手中長槍迫開幾名混混,架住顏良的大刀,帶著幾名侍衛將顏良、丑與一眾混混隔離開來。

    那一邊,劉備早已將莽漢擒下,縱馬來到韓榮跟前,雙手抱拳,馬上施禮:「敢問這位大人尊姓大名?!小子劉備這廂有禮了!」

    「原來是劉公子,失敬失敬!在下韓榮,受我家公子所托,有請三位公子和那守渡之人。還請公子放了他!不知公子可否融通?!」韓榮謙遜的說道。

    放了他?

    豪門公子與這守渡之人果然有關係!

    劉備正要答話。

    從韓榮身後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哈哈……」。

    只見豪門公子袁紹竟驅馬趕到。

    卻聽袁紹說道:「區區小事,韓公怎可因此慢待了貴客?」

    言畢,他對著劉備、顏良、丑三人一抱拳,笑著說道:「三位小壯士,武藝非凡,令紹欽佩!不知三位可否賞臉,與紹結識?」

    「公子言重!小子乃是涿郡劉備,這位乃是顏良,這位是醜,都是河間人士!敢問公子是哪一位?」劉備在馬上還禮,答道。

    「在下汝南袁紹,字本初!原來是劉公子、顏公子、公子。幸會幸會!」袁紹一指那守渡之人,言道,「紹管束不周,家奴作惡,還望三位融通融通!」

    誰?!袁紹!

    就是南皮焦觸所言的袁閥大公子袁紹?!

    袁閥這一代中最優秀的兩個人——長公子袁術和大公子袁紹中的大公子?!

    原來他是這樣一個人!

    怪不得,那廝如此猖狂!

    原來是有如此背_景!

    劉備心中一緊,剛要放下的畫戟,再次捏在手中,警惕的看著袁紹。

    顏良、丑二人聞言,也戒備上心,各捏手中刀槍,就連看向袁紹的目光中也都充滿了提防之意。

    看到三人一臉戒備,袁紹豈會不知何因,冷下面孔對著韓榮吩咐道:「韓公,還不提那作惡家奴過來向三位英雄請罪!」

    韓榮縱馬來到那守渡之人近前,一探猿臂將他抓起來,帶到了袁紹四人面前,「啪」的一聲扔到了地上。

    「公子饒命!公子饒命!」守渡之人不顧身上的傷勢,從地上爬滾起來,慌忙跪在地上,朝向袁紹不斷地磕頭。

    「韓猛,你好大的膽子,竟敢如此草菅人命!本公子太縱容你了!」袁紹怒斥著守渡之人韓猛,斥責完他,轉向劉備三人,臉上堆起笑容,「三位公子,此人就交給你們處置了!」

    看到袁紹如此,劉備頗感為難,回頭看看顏良、丑。

    三人畢竟都是孩子,心地善良,本就沒有打算如何懲治守渡之人韓猛。如今聽聞袁紹這樣說,三個孩子相互張望,倒是沒了主意。

    劉備生性仁厚,見那兄弟二人也沒有注意,又看到那老者爺孫沒事,便對袁紹說道:「大公子此言差矣!既然是貴府門下,我等豈可越俎代庖?!」

    那韓猛見劉備這樣說,更加起勁兒的給袁紹磕頭。

    袁紹回過頭來,冷著臉吩咐道:「韓公,將這廝帶下去,家法伺候!這個渡口就不用他守了!」

    「諾!」

    按下韓榮將韓猛帶下去不說。

    且說這韓猛是何人?

    書中代言。

    三國演義中:韓猛,袁紹部下大將。建安五年,袁紹與曹操戰於官渡。韓猛押運糧草,為曹操部將徐晃、史渙襲擊,兵敗,糧車被燒。

    在正史,如三國誌等書中,並沒有這人的記載。

    在三國野史之中,有人對韓猛進行了這樣的杜撰:字若荀,袁紹麾下大將。論武藝僅次於顏良、丑

    丑,和張頜、高覽不相伯仲,指揮打仗能力一般,狂妄自大,作戰勇猛。

    原來,韓猛很早就被袁紹發現,並招攬到了自己麾下,作為對抗袁術的資本。

    袁紹自知在袁家的地位遠遠不如嫡長子袁術。

    袁紹出生於袁逢之後,是為袁逢的第一個兒子。因為妾侍所生,是為庶出,出生後送入袁逢兄長袁槐府中。

    袁槐膝下無子,以紹為榮。

    故,袁紹遂不如袁術,亦擁偌大勢力;且他少時早成,頗善結交遊俠武者,喜好招攬能人勇士。

    袁紹與袁術之間的故事那是後話,這裡就不在贅述。

    再看袁紹。

    「觀三位勇武非常,乃是人中之傑。紹雖不才,卻也在大將軍麾下司職。三位公子若是追隨於我,日後紹定然推薦你等!」袁紹斥責了韓猛,很快就向三人拋出了橄欖枝。

    劉備沒有看到顏良、丑乍聞袁紹招攬時的興奮,而是自顧自的微言拒絕了袁紹的招攬:「大公子身出豪門,少入朝中,確實是我等追隨的明主。然,備尚年少,且才疏學淺,此番正是為了求學而遊走江湖。還請大公子收回誠意!」

    媽的!老子如此出身,又早入朝廷,多少人想巴結自己都來不及!

    這腌臢少年竟然如此……?

    算了,我的目標不是他……

    袁紹見劉備拒絕自己,臉色微變,瞬息又恢復正常,轉而對顏良、丑言道:「二位公子意下如何?」

    「大公子知遇之恩,我顏良銘記在心。不過,劉備所言極是,我等年紀尚小,正欲往九江尋盧植大師學藝。」顏良的回答還是讓袁紹心中一熱。

    丑見二人都拒絕了,也就呵呵的對著袁紹一笑,沒有說話。看來,這憨厚、莽撞的傢伙也有聰明的時候。

    袁紹聞言,也感覺到自己有些急躁,遂改口說道:「三位公子所言極是。等你們學藝歸來,可到我府中做客!」

    言畢,袁紹招呼眾人準備渡河。

    渡河途中,袁紹比三人年長數歲,常以長者的語氣和三人談論。

    丑、顏良對其言語十分甚是服從,頗有一些奔顧之意。

    劉備一心向學,只是出於情理,耐心的在幾人面前洗耳恭聽。

    渡河之後,劉備便向袁紹請辭。

    袁紹取出銀兩,贈予三人,遂與三人惜別……

    時下,袁紹年少早婚,已經有兩個兒子——長子袁譚和次子袁熙。袁熙年幼,而袁譚已經十歲。

    遙遙望著遠去的三人,袁紹吩咐韓榮道:「韓公,安排譚兒往九江,拜盧植為師。」

    「諾!」韓榮答應一聲。

    看來袁紹……

    袁紹如何安排,暫且不提。

    單說劉備三人離開黃河渡口,逕往山東而去。

    這一日,三人前行之路被一座大山所阻。

    山石陡峭,山路崎嶇,馬匹難行。

    三人只好下馬登山。

    三人入山,山中有沒有危險,又如何翻過這座大山?

    且看下一章:泰山中三小遇險,陡崖邊昌郗引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