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遙控大明

第二卷 血火揚州 第一百零八章 江北防線(下) 文 / 短頭髮

    這話絕對可以算是大逆不道的忤悖之言,在場的眾人卻沒有人出言呵斥,反而集體沉默了。

    新朝是什麼樣子,每一個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到。昔日的福王現在的大明天子,連史可法都認為「不類賢君」,「不孝」、「虐下」、「干涉有司」「不知書不知禮」、「貪婪」「淫」「酗酒」七大罪狀也是史可法親口說過的,一直都堅決反對擁立此人為帝。至於新朝袞袞諸公,那就更加的不用提起。因為擁立有功,心懷鬼胎的臣貪婪虐民明目張膽的斂財,新朝剛剛建立就弄出了上百種名目繁多花樣翻新的稅賦,廣徵秀女之事更把繁華鼎盛的江南弄的烏煙瘴氣。武將則擁兵自重飛揚跋扈,雖名為官軍實則勝於盜賊,沒有半點收復北地之心,滿腦子都是趁機吞併稱雄割據的念頭。

    「新朝如何,實在不是我等臣下應該妄議的。」雖然對新朝同樣心懷不滿,史可法還是放不下君臣綱常的思想,不想職責新朝的是非,至少不想當著李乙醜的面公開指責:「可法自請督師江北,便只專注於江北兵事。只要行實戰之功,禦敵於門庭之外,護佑江南之安,則中興我大明的基業可期。就算朝中有些須的跳梁幸進之輩,遲早……遲早……」

    一連說了兩個遲早,連史可法自己都說不下去了,只能轉過話題:「朝事如何,已非可法所能左右,只希望李蕩虜以大局為重。當此社稷蒙塵外虜入寇之際,將軍當奮起而戰,也不枉先帝簡拔之恩,以彰大行皇帝識人之名。」

    江南朝廷那邊是什麼樣子,你我都管不了,我們只需要用心作戰抵禦外辱,首先保住大明朝的這半壁江山,這才是你李乙丑報效先帝的實舉。

    作為蕩虜軍的監軍,又是史可法的師侄一輩,秀之站立起來朝著史可法躬身為禮:「閣部勿虛憂慮我蕩虜軍禦敵之心,也不必懷疑李蕩虜中興我大明之誠。多日之前,學生……李蕩虜已於我商議過此事。那八旗戰兵早已存了侵我國土之心,如今已分兵南下,狼子野心已展露無餘。我蕩虜上下兩萬執戈勇士願於偽清死拼到底,縱是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不會後退半步。只是……只是……」

    秀之身為監軍,說話自然是有份量的,這個時候表明抵抗的決心,說明他早已和李乙丑就此事溝通過。只要李乙丑沒有避戰保存實力的想法,無疑會給整個江北防務體系增加最具份量的一塊砝碼。

    看到秀之吞吞吐吐,史可法趕緊開口相詢:「只是什麼?若是蕩虜軍有什麼難處,不妨當面宣之,只要是在我力範圍之內,能就你們必然是要就一就的。」

    「實不相瞞,我於李蕩虜彷彿商議過多次,一致認為江北不可守。至少,揚州是守不住的。除非……除非閣部允我蕩虜軍經理魯南四府及大名府招撫事宜。」

    如今江北四鎮暫時還停留在紙面上,其實早已經劃分好了地盤,要是沒有這點好處,誰會心甘情願的聽從史可法的命令?秀之開口就要魯南四府,看起來好像是獅子大開口,其實只不過是需要史可法和江南新朝溝通一個,給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而已。

    東昌、東平兩府早就已駐紮了蕩虜軍,兗州的魯王本就逃到了江南,下面的州縣早已亂成了一鍋粥。濟南府……現在還真的說不好是屬於大明朝還是屬於李闖的地盤呢。至於大名府麼……那是闖軍的地盤,就算是劃給李乙丑也是件惠而不費的事情,總比掌握在李闖的手中要好很多。

    「這個,我可以奏請朝廷,至於朝廷准還是不准,那就不好說了。」

    「朝廷准不准,我並不是很在意,只要有個名義就好。」李乙丑笑道:「魯南已有兩個郡王承認了新朝,我蕩虜軍援魯想來朝廷也不會反對。當然,他們反對也沒有用,我只是希望史公不反對就好。」

    李乙醜的這些話,已經露出了一些割據的苗頭,奈何朝廷對那些地區的控制能力已經非常薄弱,也就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難道朝廷反對蕩虜軍就會挺進魯南了麼?

    「我們還要泗州。」

    「泗州?那……那是鳳督馬士英的地盤,他肯定不會……」

    泗州是中都鳳陽東北方向上的門戶,連接中都和淮揚,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蕩虜軍要把自己的地盤拓展到泗州,當然是出於戰略緩衝的需要。但……這個要求已經嚴重侵害了馬士英的利益,他肯定不會同意的。

    「馬士英同意還是不同意不重要,只要史公認可就行。」

    「泗州不在我的職權之內,我根本無權同意或者不同意。」史可法說的非常明白:「雖然馬督於我多有相爭,我卻不願在這個時候看到李蕩虜於馬督爭執……」

    「時純雖愚鈍,卻也不會做那親者痛仇者快的內訌之事,既然史公有難處,那此事可從長計議。」

    「好,我這就上疏朝廷,為李蕩虜請一個山東招撫的名頭下來。」

    是不是有這個名頭,連秀之都不怎麼在意了,反正蕩虜軍一直都往魯南方向增加存在感,有沒有那個名頭早已不重要了。只要史可法和他的江北防務體系認可這一點,不會從中阻撓就已經足夠。

    雖然李乙丑不認可新朝,但他終究是先帝簡拔之人,心中還裝著大明朝的江山社稷,願意加入江北防務體系,對於史可法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滿意的結果。

    「李蕩虜公忠之心,令人敬佩,先帝識人之明以至於斯,我大明朝中興有望。」

    「史公謬讚,時純愧不敢當。時局紛亂,唯有報效之心未減分毫,願追隨史公同為我大明效力。」

    隨著蕩虜將軍李乙醜的加入,整個江北防務顯得異常龐大。從淮安綿延到了廬州,縱橫千里。內層包含揚州、**、滁州、無為;外層北面從海州一直到沛縣,西面從亳州到六安,將江南層層包裹起來。不僅可以遮蔽江南和兩浙,還能隨時支援魯西南、豫南、豫西,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在江北防務體系當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支撐點:首推當然是徐州,四戰之地兵家必爭,是整個江北防線的門戶,其次就是揚州。

    若是守住了揚州,就等於是鎖住了長江,一旦揚州失守,馬上就會成為敵人進攻江南的跳板和後勤總基地。

    「不要對江北防線抱有任何幻想,」當天晚上再次「筆談」的時候,蘇子朋毫不客氣的對史可法寄予厚望的江北防線猛烈抨擊:「江北四鎮同床異夢各懷鬼胎,不需要八旗兵攻打,他們自己就能打起來,任何對江北四鎮存有希望的想法都是可怕的,潛心壯大蕩虜軍,不顧一切的積蓄實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就算沒有看過蘇子朋提供的資料,李乙丑也對看起來龐大堅固的江北防禦系統心存疑慮:四鎮首腦基本全都是桀驁不馴之輩,又多是馬士英的人,除了家國大義之外,史可法什麼都拿不出來,怎能指揮的動那些驕兵悍將?四鎮軍馬還沒有就位,就已經爭吵不休甚至爆發了好幾次小規模的衝突,讓這些人同心協力並肩作戰,難度實在太大了。

    不理會外部的風雲變換,只是一心積蓄實力潛心發展是既定的方略,已經不需多言,稍微「談論」了幾句之後,很快就說起張三哥率領的「遠征軍」:

    「蘇兄,東昌府的亂黨大半已剿滅,張三哥正在協助東昌郡王編練新軍,我已支援了東昌幾百套鎧甲於鋼弩,銅胎炮也有幾門。東平那邊已經派遣週六斤率隊過去了,同樣是一個混編營……」

    「很好,繼續擴大蕩虜軍在山東的存在,繼續編練更多山東新軍。一旦清軍南下,不要做任何猶豫,盡可能讓山東新軍撤退到你的勢力範圍之內,增強蕩虜軍的實力。」

    「糧食、生鐵、皮革、生漆、布帛等物資你也要加緊儲備。」

    「我已派遣李福到去了江南,盡可能收取糧米。江西的生漆、桐油等物剛剛運到兩船,還有幾批已下了定錢,再有旬日光景也該運到了。」

    最近這一段時間以來,李乙丑瘋狂囤積物資,從生鐵到絲絹布帛,包括糧食、乾草在內,幾乎沒有他不需要的。

    依托長江航運和大運河的交通便利,蕩虜軍的庫房裡堆滿了從山東、河南、兩浙、江西、湖廣等各處運送來的物資。無數舟船往來穿梭,千百船工、漕工正如辛勤的螞蟻一般忙忙碌碌……

    「大型火炮怎麼樣了?」

    「陳子階剛剛鑄出了兩門神威大炮,還在調試當中,近幾日就可以試炮了。」

    「你要盡可能多的增加火藥庫存,火銃的制做也要跟上。」

    在李乙醜的這個時代,火銃已不是什麼稀罕物了,早已廣泛的使用到戰場上。只不過這個時代的火銃威力很一般,冷兵器依舊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

    「火器的威力終究會展現出來,我再想辦法幫你設計出一種更實用的火銃。」

    這個時代的火銃威力或許很一般,而且成本比較高,卻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相對而言,火銃對於使用者的要求比較低,經過三兩個月的訓練之後,一般的輔兵就可以成為火器兵上陣殺敵了,利於快速成軍。

    「對了,乙丑兄弟,前些日子我給你的那包白色藥粉怎麼樣?」

    不久之前,蘇子朋曾經給過李乙丑一包藥粉,對紅創硬傷最有奇效,不僅可以快速消腫,還能防止腐肉滋生傷口化膿,簡直可以媲美傳說中的仙丹靈藥了。

    「這是什麼東西?為何對紅傷有如此奇效?」

    「那叫……算了,那種藥粉叫什麼名字一點都不重要,只要效果好就可以了,我想辦法給你多準備一些。」

    戰爭中,藥品是非常重要的物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