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遙控大明

第一卷 有如神助 第三十一章 職業軍隊 文 / 短頭髮

    拿雷神弩拿去賣錢?

    當蘇子朋知道了李乙醜的這個想法之後,忍不住的再一次感歎現代人和古人之間巨大的思維差異。

    任何一個現代人,若是有機會穿越回到明末那個遍地血火處處烽煙的時代,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按照賺錢——練兵——稱霸的這條道路走下去。李乙丑現在已經有些小小的根基了,還製作出了雷神弩這種強大的武器,想的居然不是打造一支無敵的軍隊來力挽狂瀾,反而想著要把雷神弩賣給別人來賺錢。

    不得不說李乙醜的格局太小目光也太短淺了。

    仔細的想過之後,蘇子朋並沒有對「胸無大志」的李乙丑太過於苛責:畢竟李乙丑是幾百年的古人,不可能像二十一世紀的蘇子朋那樣熟知歷史的發展,雖然身處明末那個風雲激盪的年代,卻無法知道歷史的走勢,更不知道有一場巨大的災難正在悄悄靠近,完全是一副小民思想也就很自然的事情。

    每當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蘇子朋就會做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雷神弩萬萬不能賣,只能給民練使用。」

    「不能賣?蘇兄啊,非是我貪財,實在是因為鐵器廠花銷甚巨,新招募的四百多個民勇也是填不滿的大窟窿。鐵器廠的賬目上已經沒有多少錢了,兄弟們都眼巴巴的盼著賣掉雷神弩大賺一筆……」

    在東平一戰當中,李乙丑等鹽販子們確確實實的發了一筆橫財,但那些錢終究是有限的,興建城西鐵器廠、招募民練等等一連串的事情做下來,早已經花銷下去一大半。雖然後來蘇子朋又拿出了幾塊有機玻璃工藝製品,讓李乙丑當作是「玲瓏寶玉」賣掉換回來不少銀錢,那終究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面對鐵器廠和民團這兩個吞金的大窟窿,必須找到一條生財之路。

    經濟是決定一切的基礎,崇禎皇帝執掌的大明朝之所以打不過各類農民軍和滿清戰兵,雖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究其根本就是兩個字:沒錢。

    若是有足夠的物力財力支持,崇禎皇帝早把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代表的農民軍打爆過無數次了,順手還能把滿清再碾壓十幾個來回。

    現如今李乙丑遇到的狀況,其實和崇禎皇帝完全一樣:不是不想做事情,而是沒有錢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就好像大明朝廷為了解決財政問題而一再加稅就會讓更多人造反一樣,要是讓李乙丑繼續拿著二十一世紀的有機玻璃去冒充價值不菲的寶石翡翠,遲早也會被人察覺的。

    翻來覆去總是用二十一世紀的工藝品去騙錢,大明朝的古人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技術,但見識和心機還是有的,時間一長,總會發現其中的破綻。

    所以,這一次,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灶君大神」蘇子朋沒有像往常那樣再次拿出標有「madeinchina」的有機玻璃,而是很正式的很李乙丑探討起銀錢的問題。

    沒有錢就得去賺,卻又不能賣掉火神弩,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所以商議了好半天,也沒有什麼結果。

    「你能不能先想法子周轉一下?」

    周轉?怎麼周轉?除了借錢之外,實在沒有別的法子了。

    維持鐵器廠和民練的正常運轉,要是借錢的話,需要借貸很大的一筆。朝廷方面一錢都不會給李乙丑,尋常的百姓之家哪有那麼多銀子?

    「也不是不能借,揚州的錢莊有點的是錢,只是利息太高了。」

    明末之時,錢莊已經非常普遍,尤其是富庶的淮揚一代,可以說遍地都是錢莊銀號。絕大多數典行當鋪也在做著放貸的勾當。

    從銀號或者是錢莊中借錢,也不是不行,只是利息高的嚇死人。三分利已經算是非常厚道的行情了,再加上利滾利的算法,兩年以後差不多就翻倍了。

    李乙丑曾經估算過,鐵器廠那邊再加上民練的開銷,沒有三四萬兩銀子是萬萬支撐不到年底的。

    三四萬兩啊,三年之後連本帶息堪勘就要十萬兩了,這是一讓李乙丑想也不敢想的恐怖數字。

    賴了賬不還?那是三歲的娃娃才會產生的幼稚念頭。哪個錢莊的背後沒有深厚的背景?既然人家敢把白花花的銀子放貸出來,就不怕你借錢之後賴賬不還。

    揚州城中最大的錢莊「隆豐號」,明面上是當地幾個大鹽商的產業,背地裡卻有曹公公的股份。現如今的閹黨雖然不似以前的魏忠賢那般氣焰滔天,也不是吃素的。就算是撫台大人,若是借了秉筆大太監曹公公的銀子不還,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何況小小的李乙丑?

    「揚州最大的錢莊是京城曹公公的?」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一籌莫展的蘇子朋如獲至寶,趕緊給李乙丑下達了「最新指示」:「就去借貸隆豐號的銀子。」

    「隆豐號的利息高的嚇人,至少也要三分利……」

    「就算是八分利都不怕,你去借貸吧,能貸多少就貸多少。」

    蘇兄你是不是不知道「高利貸」這三個字怎麼寫啊?居然敢借隆豐號的銀子,那麼高的利息,什麼時候才能還得完?

    「一兩年就可以還完了。」

    既然蘇子朋都這麼說了,想來早已有了妥當安排,李乙丑也就沒有了任何顧慮,準備去往隆豐號去借錢。

    蘇子朋想的只是先把銀錢弄出來,至於說還錢嘛……根本就沒有考慮過要還。

    一兩年之後連崇禎皇帝都沒有了,誰還在乎什麼秉筆大太監?現如今的隆豐號錢莊,在蘇子朋這個二十一世紀的人看來,完全就是一隻肥的流油的大肥豬,先佔點便宜再說。到時候說不准還要一刀把這頭肥豬給宰了連皮帶骨的吞下去呢。

    明末的風起雲湧勢必要顛覆很多舊有勢力,怎樣趁著這個機會讓李乙丑發展壯大才是蘇子朋最關心的問題。無意中發現了「隆豐」號這頭肥豬之後,蘇子朋馬上就敏銳的意識到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賺錢渠道。

    既然能從「隆豐」號這頭肥豬的身上刮下油水來,想來淮揚一帶的肥豬應該還有不少吧。

    在未來的幾天時間裡,在蘇子朋的授意之下,李乙丑把揚州附近的大錢莊、大銀號和幾個規模不小的當鋪全部寫在紙上,連他們背後的勢力都寫的清清楚楚。

    蘇子朋從中挑選出好幾家來,列出名單讓李乙丑去借錢。

    在「隆豐」「聚德」等大錢莊大銀號的眼中,李乙丑這樣的絕對是優質「客戶」。

    本人就是城西鐵器廠的擁有者,手下也糾集了一批頗有些實力的鹽販子,擁有償還欠銀的能力。而且李乙丑本人和他手下的鹽販子們早已經洗白,搖身一變成為朝廷任命的民練頭領。現如今這世道,只要披上一身官皮就可以肆無忌憚的撈錢,就可以擁有無數賺錢的門道。雖說李乙丑只是個民練的指揮使,不可以刮地皮吃空餉,但卻可以販賣軍中職位。隨隨便便賣一些八品九品的官身告書出去,就有無數白花花的銀子進賬。

    曹公公的錢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借錢不還的事情,諒那個五品的民練頭子李乙丑也不敢動這樣的心思。

    在以城西鐵器廠為質押的前提之下,並沒有費太大的力氣,李乙丑就分別從七家銀號錢莊中借貸來了五萬多兩銀子。其中隆豐號是大頭,總共出了一萬五千兩。

    手裡有了錢,事情就好辦了。

    經過層層選拔,過了立秋之後,淮揚民練已經擴充到七百的規模,並且擁有兩百多匹騾馬,一百四十多輛車具。

    按照「灶君大神」的指示,本是應該建立一支騎兵隊伍的,奈何這年頭的戰馬實在金貴,而且價格高的嚇死人,拼湊了好幾個月,才有了二十多匹戰馬。至於說騎兵……勉強有幾十個能夠騎在馬上不掉下來的民勇,湊合著也可以算做是「騎兵」了。

    一匹戰馬的價格可以買三四匹挽馬,而且飼養戰馬的成本非常高,就算是找到更多的戰馬,李乙丑也根本養不起騎兵,所以只能在步卒身上打主意。

    盡可能的武裝那七百多個步卒,除了那十幾個鹽販子出身的「百戶」大人擁有一件半身甲之外,其他的步兵只能穿布甲。

    就算是非常簡陋的步甲,目前也只有兩百多件。按照蘇子朋的看法,這樣的一群人根本就不能算是軍隊,最多只能勉強稱之為:武裝平民。

    這段時間以來,這些被二十一世紀的蘇子朋稱為「武裝平民」的大明民練一直都沒有開始正式的實械戰鬥操訓,而是堅持在做體能訓練和隊型演練,還有每天一次的格鬥訓練。

    跑步、負重跑步、長途奔跑,結隊奔跑,彷彿跑步就是最基本的訓練方式。除此之外就是以每十人為一小組,手持削尖的木棍互相捅刺。

    即便是這麼簡陋原始的訓練,也讓秀之和孫啟功這兩位「監軍」大人目瞪口呆,不住的大呼「強兵」。

    按照大明朝的練兵制度,只要達到三操兩會就算是合格的戰兵了。

    每個月結陣三次,訓練兩次拚殺,一個月的時間當中只有五天是在練兵。但大明朝絕大多數軍隊都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強度」,當兵好幾年沒有訓練過已經成為常態,甚至有很多士卒很不就不知道自己的長官是誰。出現這種匪夷所思的局面主要還是因為沒錢,而且軍官也懶得去那麼做。

    士卒訓練是要加餉的,油鹽錢、武練銀,兵刃器械要修理,戰馬挽具要更換,要是出動的話還有開拔銀子,吃空餉喝兵血都不夠呢,誰拿出那麼多錢來訓練士卒。

    在秀之和孫啟功這兩個官看來,像李乙丑這樣每天堅持訓練至少三個時辰的軍隊,簡直就可以算是天兵天將了。尤其是士卒的伙食,每天都有兩頓干飯,夜間訓練還有加餐,一個個吃的身強體壯,光從賣相說來看,這支粗具規模的民練就比大明各處衛所的鎮兵還強很多倍。

    李乙丑並不知兵,更不懂得練兵之法,但是他手中掌握著蘇子朋親自編撰的《練兵紀要》,什麼都不必想,只要嚴格按照《練兵紀要》上說的去做就可以了。

    這樣的做法能不能練出一支可堪一戰的軍隊,李乙丑心裡也沒底。但是他很清楚這支民練和大明官軍的區別。

    蘇子朋早就說過了,這支民練要成為職業軍隊。

    什麼叫職業軍隊?或許就是專門打仗的意思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