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遙控大明

第一卷 有如神助 第五章 天機不可洩露 文 / 短頭髮

    有了錢以後,李乙丑反而愈發的惶恐起來。

    四百多兩白花花的銀子,可怎麼對老爹交代?若是說這些都是三百年以後的「蘇子朋兄弟」贈送的,老爹肯定不會相信,必然以為是作奸犯科得來的贓銀,還是不要讓老人家見到銀子的好,免得橫生枝節。

    趁著老爹午睡之時,把銀錠裝進一個黑陶瓦罐,又將瓦罐埋進院角的灰堆當中,既不用擔心被老爹發現,又不怕賊娃子來偷。

    把銀錠藏匿妥當之後,懷裡揣著十幾二十兩碎銀來到街上。

    雪後初晴的天氣其實最冷,瓦簷上低落的雪水已經凍結成一串串冰溜子,路面上的積雪被踩的稀爛,把鞋襪都濕透了,冷的好像踩在冰塊兒上。

    雖然衣衫單薄寒氣侵骨,李乙丑依舊感覺渾身燥熱,好像有一股虛火在體內燒的熊熊烈烈,些許的寒意根本就不值一提,這就是有錢的感覺。

    到估衣鋪子買了棉衣棉褲,還專門弄了一件外掛短絨的黑袍子,連腳上的鞋襪都給換了。最後會鈔之時又看到一件寬大的灰色皮氅,索性一併買下來拿回去給老爹穿上。

    家裡的米缸已經見底,石炭也要淨了,爐子也早該換了……

    在雜貨鋪買了大堆東西,慇勤的掌櫃專門派了兩個小夥計把李乙丑採購的物品送到他家中。

    有了這些東西,總算可以過一個有點油水的新年了。仔細算算,才花了三兩六錢銀子,折合成銅錢也不過四緡多一點。

    看到兒子一下子買了這麼許多物品回來,老爹大吃一驚,大惑不解的問道:「這些東西都是你買的?哪來的錢?」

    「爹爹,您先別管這些了,我剛剛給您買了件皮氅,還有頂皮帽子……」

    看到堆放在堂屋中的那些物品,老爹愈發的狐疑起來:「買了這麼些東西,得花多少錢吶?你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咱家雖然窮苦,也不能要邪路上的錢財……」

    李家貧寒窘迫,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兒子突然買回來這麼多東西,確實把老爹嚇的不輕,還以為是他鋌而走險做下了殺人越貨的勾當,所以極度懷疑李乙丑是拿了來路不正的錢財。

    這些錢的來路正的不能再正了,只是不好解釋清楚而已。

    一邊攙扶著老爹來到裡屋,一邊說著早就編好的謊言:「前陣子我給私鹽販子做過挑夫,今天出門剛好遇到了他,就把欠著我的腳錢給結了,才有錢買這些東西。都是我辛苦得來的乾淨錢,切莫再說來路不正之類的言語。」

    揚州本就是最大的食鹽集散地,私鹽販子也最是猖獗,像李乙丑這樣的年輕後生,經常和私鹽販子打交道。幫著裝船卸貨、挑運私鹽也是常見的謀生手段,而且前一陣子李乙丑給私鹽販子做過挑夫的工錢確實還沒有給。

    精明的老爹還是半信半疑,指著堂屋裡雜七雜八的東西問道:「你才幫著鹽販子挑了十七八天的擔子,能賺幾個錢?能買這麼多東西?」

    反正瞎話已經說了,不妨說的更大些:「挑鹽的工錢當然沒有這麼多,那個私鹽販子說我手腳勤快嘴巴嚴實,而且走的那一趟鹽利潤頗為豐厚,所以多給了些賞錢,其實無非就是希望我下次還給他做挑夫而已。」

    販運私鹽最是暴利,賺了錢之後期望著下次還能再讓李乙丑去做挑夫,多給些賞錢拉攏一下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而且在販鹽械鬥之時,我救了那私鹽販子的命,他當然得多出些錢財來謝我。」

    販運私鹽,絕非僅僅只是挑著鹽巴賣出去那麼簡單,若是遇到查鹽的官兵,少不得要抽出武器毆鬥一番。或者是兩股私鹽販子為了搶生意,也經常弄出黑吃黑的事情來。作為揚州土著,非常清楚販運私鹽的凶險,若是李乙丑真的救了某個私鹽販子,或許真的能拿到不少賞錢。

    好不容易才打消了老爹的疑慮,取出昨日的草藥又熬了一料,伺候著老人家服下了黑乎乎的藥湯子。

    把新買來的石炭碼放整齊,將上好的精米放進了米缸,又到街上備了些油鹽年貨,天色已經漸漸的暗淡下來。

    老爹的精神已有些不濟,早早的去到裡屋睡覺,李乙丑則在堂屋編織艾草辮子。

    秋季裡從水塘邊打來艾草,曬乾之後儲存起來,有了閒暇便編織成草辮子。等到來年春夏交接的季節就可以拿出去賣給別人做熏蒸蚊蠅之用,這也是很多窮苦人家創造收入的常用手段。

    等到裡屋傳來老爹那有規律的鼾聲,李乙丑再也無心編織艾草,趕緊取出早就備好的筆墨,又把油燈撥的更亮,寫下一張小小的紙條恭恭敬敬的放進抽屜當中:「蘇兄,承你的惠,我已把五行玲瓏玉賣做銀錢,又專門置辦了些薄禮儀呈……「

    那塊珍惜寶玉本就是人家蘇子朋給的,變賣換錢之後,自然也要有所表示,以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所以李乙丑專門買了些風臘醃肉等物,作為禮物送給蘇子朋。

    禮尚往來乃是人之常情,鄰里街坊之間,若是能送一方肥的流油的刀口肉,便已經是很貴重的贈禮了。因為都是些窮苦人家,有了肥肉也捨不得一頓吃光,為了便於保存,多是送風雞臘肉之類的物品,漸漸形成了習俗。

    在李乙醜的眼中,給蘇子朋送點風臘醃肉之類的東西,就是最好的贈禮。

    可惜的是,二十一世紀的蘇子朋從來就不缺吃的,因為本身就比較肥胖的緣故,對於肉類食物更不感冒。尤其是這種有肥有膩的白肉,看一眼就能噁心好幾天,實在對這份來自三百多年前的禮物提不起半點興趣

    「我又不缺吃的,你弄這些東西幹什麼用?」

    「蘇兄不喜?」

    「何止是不喜,簡直是噁心。」

    精心挑選的禮物成了添堵的東西,讓李乙丑很是惶恐,趕緊又寫下一張字條放進抽屜裡:「實在不知蘇兄的喜好,若是蘇兄有什麼喜歡的東西,只要我李乙丑能拿得出來,絕不吝惜。」

    「那就我不和你客套了,乙丑兄弟,你那邊有沒有精美的字畫什麼的?或者是精美的瓷器也可以,尤其是成化年間的瓷器,那就更好了。」

    名家字畫?成化年間的瓷器?李乙丑已經懵了!

    三百多年以後的蘇子朋為什麼會喜歡那些東西?

    「錢吶,我缺錢。」

    不會吧?蘇子朋怎麼可能會缺錢呢?隨隨便便送出來的五行寶玉,都能賣出幾百緡錢。若是他缺少錢財的話,賣幾塊那樣的寶玉不就可以了麼?

    所謂的五行玲瓏玉,不過是個有機玻璃質地的紀念品,丟在大街上都不見得有人撿起。也只有李乙丑這樣的古人,才會把有機玻璃當作是金貴之物,若是蘇子朋也像李乙丑那樣拿著有機玻璃去典當,肯定會被人當作是神經病。

    「你說的那種玲瓏玉在我這邊根本就不值錢,所以才要精美字畫和精美的瓷器。」

    「字畫和瓷器就值錢了麼?」

    「當然值錢,那是古董啊!」

    三百多年的漫長歲月,足以讓很多看起來不值錢的東西變成古董,這是一個非常淺顯的道理。

    李乙丑很快就明白過來:蘇子朋那邊最尋常的物件,到了大明朝就金貴無比;而自己這邊的東西,拿到蘇子朋的時代,也會身價陡增,甚至會直接變成古董。

    「精美的字畫我家裡真的沒有,明日到鋪子裡去尋寫。說起成化年間的瓷器麼……我記得還有一件……」

    「拿來我看。」

    成化本是憲宗年號,距今不過一百多年,尋常的百姓之間雖然很難找到官窯的極品瓷器,民窯出品的卻不少見。

    可惜的是,李乙丑家裡用的繪彩花瓶已經有些年月,平時用來盛菜油的,早已滿是油垢,作為禮物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奈何這是蘇子朋點名要的東西,也不知道合不合他的心意。

    把滿是油污的蓋碗擦了又擦,小心翼翼的放進抽屜裡。

    「這個彩瓶的品相不錯,這東西應該是一對吧,另外那一隻呢?」

    「前幾天家裡鬧老鼠,摔碎了。」

    成化年間的彩繪雲紋瓶,就算是不是官窯的精品,也能值不少錢呢。卻被李乙丑拿來裝菜油,而且還被老鼠打碎了一隻,怎能讓二十一世紀的蘇子朋不痛心疾首!

    這麼寶貴的東西,居然被老鼠打碎了,那……碎片也能賣錢啊。

    「碎片早就丟掉了!」

    把成套的成化彩繪瓶打碎了一隻,而且把碎片當垃圾扔掉,任何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都做不出這種事情來。奈何李乙丑是三百多年前的古人,就好像蘇子朋不在乎那塊有機玻璃一樣,他一點都沒有意識到那只瓶子的價值,碎了也就碎了,從來沒有多想過什麼。

    不幸中的大幸是還剩下一隻瓶子,雖然已不成套,估計也能賣不少錢,總算沒有讓蘇子朋太失望。

    紙條通過這個小小的抽屜頻繁傳遞,大明朝的李乙丑和二十一世紀的蘇子朋「聊」的不亦樂乎。

    「李老弟,你現在也有點錢了,有沒有打算做點什麼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