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84

《》正文 第八章 :第二梯隊(五) 文 / 紅綠配

    對中國空軍而言,攔截蘇聯龐大運輸機群最大的困難在於各編隊之間的協調。在蘇聯空軍強大的電子戰壓製麵前,僅僅裝備了短波無線電台的殲—5甲和殲—6甲型截擊機甚至連編隊內的通信都無法進行。因此儘管中國空軍各前沿野戰機場動員了所有能參戰的機群投入攔截,但是在實戰中仍不免出現各編隊分批抵達戰場,形成「添油戰術」的不利局面。

    好在中國空軍自朝鮮戰爭以來便始終面對的都是在有限的空域對特別目標的小規模空戰的行動。因此各戰機編隊儘管無法形成數量優勢仍各自為戰,果斷突擊。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的護航編隊往往要同時面對來自多個方面的數波的中國空軍的截擊機編隊。在簡陋的雷達系統的引導之下,甚至連導彈都無法掛載的殲—5甲型截擊機往往採取迎頭攻擊的戰術。儘管在不斷接近目標的過程中,不斷有戰機被撲面迎來的蘇制空對空導彈擊中,化為共和國夜空中轉瞬即逝的星辰,但是飛行員們依舊緊緊的盯住測距器上那不斷縮小的數字,渴望著自己的戰機可以突進到機炮格鬥的距離。

    這樣的空戰無疑是殘酷的,過8o%以上的殲—5甲型截擊機往往連敵方機群的輪廓都還沒有看見便永遠的被逐出了戰場。許多編隊甚至在同一時間被係數擊落。但是他們的犧牲卻並非全無價值。根據戰後的統計,即便擁有著武器系統方面壓倒性的優勢,蘇聯空軍在面對中國空軍殲—5甲型截擊機時也沒有能夠保全所謂的「不破金身」,在整個護航作戰中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也有15架各型戰鬥機被擊落。

    而殲—5甲型截擊機的正面衝擊更從一定程度上撕裂了對手的護航隊型,這便給了從其編隊後方突入的殲—6甲型截擊機群以更多的機會。掛載著中國自行研製的「霹靂—2」型紅外制導空對空導彈的殲—6甲型截擊機理論上擁有著遠遠過殲—5甲型截擊機的攻擊範圍。但是即便使用「霹靂—2」型空對空導彈起攻擊,僅3公里的最大射程同樣需要中國空軍的殲—6甲型截擊機突入對手的編隊核心。

    因此在截擊行動展開之初,中國空軍在殲—6甲型截擊機的武器裝備選擇上便頗下了一些功夫。在副油箱外側和翼尖掛點懸掛4枚「霹靂—2」型空對空導彈的同時,還在機翼內側前伸掛樑上攜帶2枚最大射程為6公里的「霹靂—1」型雷達指導型導彈。

    在實戰中這種幾乎滿負荷的掛載模式令殲—6甲型截擊機獲得了起多次進攻的能力。在成功突入敵方機群編隊後側之後,殲—6甲型截擊機先可以選用「霹靂—1」型雷達指導型導彈對目標進行雙攻擊,隨後再尋機射「霹靂—2」型空對空導彈攻擊其他目標。「霹靂—2」型空對空導彈由於採用紅外被動尋的制導,因此殲—6甲型截擊機射導彈後即可退出攻擊,不用再跟蹤目標。所以在整個攔截過程中,殲—6甲型截擊機的戰損雖然同樣慘重,但是仍有不少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在取得戰果之後安全的退出了戰鬥。當然這也得益於7o年代在殲教—6型試驗機上定型量產的中國自行研製的飛行員救生彈射系統。

    可以說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儘管在整個護航行動中戰果輝煌,總計取得了過2oo架以上的擊落戰績,雙方交換比過1:5。但是在整個夜間空降作戰過程中中國空軍所展現出的頑強和不屈卻足以令莫斯科之前過於樂觀的幻想徹底破滅。顯然中國空軍根本沒有在輪打擊中被摧垮,而隨著白晝的降臨,更多的中國空軍戰機將出現在三北的天空之中。

    針對這一情況,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迅作出了戰略調整。隨著地面進攻的逐步展開,蘇聯空軍前線航空兵的主要精力開始轉移到支援龐大機械化集群的推進中去。而此前一直被作為爭奪制空權重點的北京則被降低為一個次要戰區。而蘇聯空軍遠程航空兵的火力突襲重點也由原來的中國三北地區的大型空軍基地轉移到了遍佈河北、山西、遼寧等省的中國空軍野戰機場和山東、河南、陝西、湖北、安徽、江蘇一線的二線機場。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對於蘇聯空軍龐大的運輸機群而言,在這個午夜除了不斷出現的中國空軍截擊機群外,復活的中**隊地空火力網也是一個可怕的對手。應該說從第一次空降作戰開始,蘇聯空軍便有計劃有步驟的掃蕩著自內蒙古到北京一線的中國防空體系。在開戰之初,中**隊部署於這一些的雷達警戒線和主要防空陣地都遭到了多波次的密集轟炸。在蘇聯軍方看來,在第二梯隊的空降過程中,中**隊根本無力再組織起任何有序的抵抗來。但是這一結論顯然還是太過於樂觀了一點。

    的確蘇聯空軍的輪打擊對中**隊在北京周遍部署的各防空部隊的打擊是致命的。特別是後續由專業的對地攻擊機群組成的火力分隊以空中獵殺的形式逐一摧毀固定防空火力點的模式令中**隊在戰前構築的眾多防空兵陣地被徹底摧毀。其中長期以來一直被作為中**隊防空力量中流砥柱的「紅旗—2」型地對空導彈營由於機動能力相對較差,損失更是空前。許多「紅旗—2」型的防空導彈營甚至整建制在地圖上被集束炸彈抹去。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隊便再無還手之力。許多遭到重創之後的防空導彈營迅重組建制,修復設備投入戰鬥。畢竟中**隊在整個7o年代和8o年代前半期進行的演習、訓練中,幾乎貫穿全程的都是如何抗擊蘇聯軍隊「鋪天蓋地」航的空襲。各級指戰員在第一時間便補充到了部隊最需要的位置中去,重新組織起共和國的空中長城。

    除此之外在圍繞著北京的燕山山脈深處,一個個多年以來秘密構築的洞穴基地敞開了其封閉以久的大門,一輛輛披掛著偽裝網的軍用載重卡車有條無紊的進入預定的射陣位。迅起豎的監視和跟蹤/照明雷達指引著導彈射車後部那一個個方形彈箱內躍躍欲試的破空長箭。

    作為中**隊空中防禦的重點地區,北京軍區除了擁有3個地空導彈師、38個地對空導彈營和3個高炮師的龐大兵力之外,還有一支堪稱全軍最為精銳的機動防空力量—中國空軍第7混成防空師。作為中國地對空防禦力量的拳頭部隊,第7混成防空師的建制遠強於一般的地空導彈師。

    地空導彈兵和高射炮兵是中國空軍地面防空作戰的兩大主要兵種,兩者既有分工,又密切協同,構成共和國的防空火力網。而混成防空師可以說是這種兩種防空兵種的混合體。和一般的地空導彈師、高炮師三四四(每師下屬3個團、每團下屬4個營、每營下屬第7混成防空師採用的旅、營、連的編制模式。第7混成防空師下屬4個防空旅,每個防空旅下屬2個防空導彈營和5個高炮營。從某種意義上說撇去裝備的優劣不論,中國空軍第7混成防空師僅在編制上便比普通的地空導彈師和高炮師多出近二個團的戰鬥部隊。

    第7混成防空師每個混成防空旅的裝備基本與陸軍甲類集團軍相同,主要以中低空的野戰機動防空武器為主。不過在具體型號上卻略有不同。與陸軍甲類集團軍防空旅所裝備的「紅旗-第7混成防空師所屬的各防空導彈營裝備的是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所研製的「紅旗-64」型防空導彈。而5個高炮營中,除了3個裝備7o式37毫米高射炮外,還有1個8o式57毫米自行高炮營和1個裝備最新型美制最新型「針刺-火神」彈炮結合型防空系統的特種高炮營。

    對於中國空軍第7混成防空師的存在,莫斯科方面所知甚少。在他們眼中中國空軍的地面防空能力甚至尚不如越南戰爭中的北越。而蘇聯空軍的第一輪空中打擊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但是顯然蘇聯人並不知道自己所面對的是一個擁有千年文明積澱和謀略寶庫的古老帝國。雖然衝破了中國空軍截擊機群的阻攔。但是面對由彈幕和火球組成的長城,龐大的蘇聯空軍運輸機群還是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他的第一滴血。

    被凌空爆炸的導彈戰鬥部所產生的碎品打著的引擎拖著熊熊燃燒的火光和與比夜色更為黯淡的濃煙在掙扎中爆裂,紛飛的鋁片之中更多的蘇制大型運輸機被直接命中的而折斷的殘骸中一朵朵絕望的傘花在沖天的火焰中掙扎著躍入無邊的黑暗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