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天下乾坤

龍騰世紀 六 隱身舟楫長游闊海 忽現木刻栩栩如生 文 / 成至柔

    次日,仍是起身開船。那蔣無失和李先生多數時間都在船頭甲板上竊竊私語,離眾人較遠,想是艙中氣悶,他們在陸上住慣了,不願多在船艙中久待。

    祝小風因昨日暗中聽得他們一番話,又見此船在海中越行越遠,心中倒暗自惴惴不安起來。

    她雖知神威鏢局和那十二門派的秘笈無關,卻又不禁對昨日「李先生」口中的盟主身份揣測起來

    ——他們說的想來不是什麼武林盟主……

    ——盟主……盟主!莫不是……

    她腦中靈光一閃,登時想起了半年前曾聽大哥提到過的一件事情

    ——難道他們所說的是新近崛起於江湖中的天盟?

    她倚在船壁上,向茫茫大海望去,好奇之心漸去,暗悔自己冒撞,不該愣頭愣腦地跟著神威鏢局上船,此刻四下皆是海水,哪裡能尋得機會脫身?

    *************************************

    自在神州幫總壇位於山東,十八個分壇遍佈大江南北,數十年來在江湖中威名赫赫。

    總壇後廳。

    十八盞琉璃燈溫柔的照耀之下,胡恪似乎已經拋下了他幫主的威嚴與謹慎。

    此際正值芒種。所謂芒種,乃是田中農作物成熟之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夏夜的院落之中不乏蟬鳴,但此刻廳中卻十分靜甯。

    華麗的廳間氣氛旖旎,陳設皆盡名貴之物,案上不乏美酒佳餚。

    更何況,還有美女相伴。

    兩名紅衣美姬玉指撥弄著琵琶絲絃,朱唇輕啟,鶯喉婉轉。

    「平山闌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淺斟低唱之中,胡恪並沒有忽略門外細碎的腳步聲。

    他揮了揮手,廳中歌舞立時止住。

    只見一人自廳外快步入內,低聲附在胡恪的耳邊說了幾句話。

    胡恪點了點頭,廳中眾人紛紛退下。

    …………………………

    後院這間書房十分寬敞,大得幾乎不似書房,簡直可以與後廳比肩。

    書房門口右上方自是一排軒窗。窗外是一處極大的院落,山石嶙峋,花木遍地。

    軒窗之下擺放著一張書案,兩側靠牆各自立著一排書架,裡面擺滿了各色書籍和不少簽箋卷軸。

    胡恪立在窗前,此時,一面壁上的書架之後忽然傳來一陣奇怪的響動。隨後,書架竟悄然移開,露出一道門戶。一人自那門戶之中飄然而入。

    此人約莫三十多歲年紀,青衫長袍,大袖飄飄,一身文人裝束,生得清秀白淨。看上去明明英姿煥發,神飛風越,卻偏又給人一種安祥平和之感。

    胡恪一見此人,眼中頓時漾出笑意,道:「你回來了。」

    那青衫文士點了點頭,同時笑道:「我回來了。」

    此人正是自在神州幫總管花滿衣。他本是遼東人氏,與胡恪更是八拜之交。江湖上皆知自在神州幫共有十八位幫主,卻不知胡恪的結拜弟兄連同他自己在內卻是一十九人。

    花滿衣正是其一,但他卻不在十八位幫主之列,而是幫中總管。

    他十分喜歡這個職位,並且絕對是一位稱職的「總管」。

    胡恪見他現身,便問道:「有十八的消息了麼?」

    他口中的十八,自然便是他的結拜妹妹,在幫中排行十八的祝小風。

    花滿衣聽了這話,似乎已經忍不住笑,「十八她啊……仍是改不了以往的脾氣……這一次居然跟著神威鏢局出海去了。」

    胡恪眉毛一揚,道:「神威鏢局?可是蔣無失的鏢局麼?」

    「不錯。」

    胡恪用拇指托住下巴,食指橫在上唇間,輕輕說道:「讓人把她找回來。」

    花滿衣正抬眼看著他,此時卻又笑道:「那艘船上我已經安排了人手,保護十八絕無差池……只是……」

    胡恪望著他,示意他說下去。

    「那船上並沒有青州十二門派的秘笈,卻仍是一路被各派圍追堵截……據說連泰山派都已經買舟入海,似乎仍是要攔截神威鏢局。」

    「這又如何?」

    花滿衣笑了笑,道:「當日在三山鎮外,王又珣他們明明已經搜過了神威鏢局的貨物……既然一無所獲,又為何會再次窮追不捨?」

    胡恪輕輕道:「你以為如何?」

    花滿衣沉吟片刻,「這只能說明……他們要的東西仍在神威鏢局手中……或者說……他們認為這東西仍在神威鏢局手中。」

    胡恪聽到此處,忽然開口:「我卻聽說,當日青州失竊的秘笈昨天莫名其妙的又被送回了各門派。」

    花滿衣點了點頭,「不錯……此事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胡恪突然推開了窗子,一縷月色射了進來,照得屋中清透無比。

    「我記得……十八走的時候說是去三山鎮捉鬼?」

    「……我給她講了個鬼故事而已……誰知道她竟當真了。」

    「鬼故事?」胡恪似乎對這三個字很感興趣。

    花滿衣望著窗外明月,忽然歎了口氣。

    胡恪斜著眼睛看他,「你為何歎氣?」

    花滿衣苦笑道:「只怕十八這次出海……會讓她看夠了鬼故事……」

    「怎麼?」

    「派出去的人回報說,神威鏢局這次所保的貨物盡數裝在十二個大箱子之中,無外是一些絲綢瓷器之類……然而……」

    「怎地?」

    「古怪的不是貨物……而是那些箱子。」

    **********************************

    大船在海上航行甚穩。祝小風每日裡佯裝在船上幫忙,卻往往趁著閒暇之時留意蔣無失和那李先生的行動。幾日下來,她發現,蔣無失倒還沒什麼,而那姓李的

    ,卻似乎十分在意那批貨物。

    ——彷彿他才是這批貨物的押送人,而蔣無失只不過是同船而乘的夥伴而已。

    李先生圍著那十二個箱子轉了幾轉,忽然在其中一口箱子旁邊立住。

    只見他以手扶箱,卻對著那箱子細細打量。

    祝小風好奇心起,暗道這人在看什麼,她順著李先生的目光向那箱子看去,幾眼之後卻發現那箱子上面竟然雕花鏤紋,圖案似乎極是精細。

    她不禁在心中「咦」了一聲,心道神威鏢局倒是挺大的手筆,連這裝載貨物的箱子都價值不菲,難怪這姓李的會看得如此仔細。

    此時,一人忽道:「李兄且請移步到這邊一敘。」說話之人正是蔣無失。

    李先生被他呼喚,似乎如夢初醒。只見他直起身來,環顧週遭一回,見無人注意,這才向蔣無失走去。

    祝小風見他甚是小心,似乎怕被別人發現什麼秘密一般,心中更是好奇,便趁著無人注意,又向那十二口箱子移近了一些。

    此時海上艷陽高照,箱子上的花紋被映照得清晰無比。祝小風清楚地看到,所有的箱子上面雕刻著的圖案竟然非比尋常,山水樓台之間不乏人物林立,似乎卻是包含場景故事一般,卻是十二組木刻浮雕。

    ——早在唐代之時,浮雕便已盛行中原。唐太宗李世民的所葬之昭陵廡廊之上,便刻有舉世聞名的「昭陵六駿」。那石刻中的「六駿」乃是李世民經常乘騎的六匹戰馬,分別是颯露紫、拳毛騧、青騅、什伐赤、特勒驃和白蹄烏。

    ——六匹戰馬分東西排列,東面第一駿名叫「特勒驃」。黃馬白喙微黑,毛色黃裡透白,故稱」驃」,」特勒」是突厥族的官職名稱,相傳是突厥族某特勒所贈。史載李世民曾乘此馬與宋金剛作戰。其時唐初,天下未定,宋金剛陷澮州,兵鋒甚銳,「特勤驃」在此一戰中載著李世民勇猛衝入敵陣,一晝夜接戰數十回合,連打了八個硬仗。唐太宗贊其為:「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東面第二駿名為「青騅」,蒼白雜色,為李世民平定竇建德時所乘。那竇建德原系隋軍麾下將領,乘亂自稱夏國王。當時唐軍扼守虎牢關,佔據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敵方列陣已久,飢餓疲倦之機,下令全面反攻,親率勁騎,突入敵陣,一舉擒獲竇建德。石壁上的青騅作奔馳狀,馬身中了五箭,均在衝鋒時被迎面射中,但多射在馬身後部,由此可見此馬飛奔之時的速度之快。唐太宗贊其為:「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東面第三駿名叫「什伐赤」。「什伐」是波斯語中「馬」的音譯,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馬,純赤色,也是李世民在洛陽、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時的坐騎。王世充祖上為西域人,隋末唐初自稱鄭王,據洛陽,與竇建德結好。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時,王向竇求救,但都被李世民擊敗。此匹駿馬凌空飛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馬的臀部,其中一箭從後面射來,由此可見是在衝鋒陷陣之中受傷的。唐太宗贊其為「瀍澗未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

    ——西面第一駿名叫「颯露紫」,色如紫燕,前胸中一箭,牽著戰馬正為其撥箭之人叫丘行恭。此馬為李世民平定東都擊敗王世充時所乘。據《新唐書丘行恭傳》記載,其時唐軍與王世充軍於洛陽決戰,李世民帳下猛將丘行恭,驍勇善騎射。在邙山一戰中,李世民有一次乘著颯露紫,親自試探對方的虛實,偕同數十騎衝出陣地與敵交鋒,隨從的諸騎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從。年少氣盛的李世民殺得性起,與後方失去聯繫,被敵人團團包圍。突然間,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颯露紫」前胸,危急關頭,幸好丘行恭趕來營救,他回身張弓四射,箭不虛發,敵不敢前進。其人於陣中為御騎颯露紫撥箭,並將自己之坐騎讓李世民,然後又執刀徒步衝殺,斬數人,突陣而歸。李世民贊「颯露紫」曰:「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讋三川,威凌八陣」。西面第二駿名為「拳毛騧」,此馬身黃黑嘴,毛作旋狀,前中六箭,背中三箭,為李世民平定劉黑闥時所乘。劉黑闥本是隋末瓦崗寨李密之裨將,竇建德失敗後,他佔據了夏國的舊州縣,並勾結突厥人,自稱漢東王,之後被李世民擊潰敗走。李世民率領唐軍與劉黑闥在曲週一帶作戰。劉軍主力渡河時,唐軍從上游決壩,趁機掩殺,奪得勝利。這一戰上,拳毛騧身中九箭,唐太宗為之題讚:「月精按轡,天駟橫行。孤矢載戢,氛埃廓清」。西面第三駿名為「白蹄烏」,此馬純黑色,唯四蹄俱白,乃是李世民平定薛仁杲時所乘。薛仁杲乃是唐初薛舉之子。薛舉曾率兵攻唐,謀取長安,事未成病死。其子繼續在甘肅以東屯兵威脅唐朝,後為李世民擊敗投降。其時唐軍初占關中,立足不穩。割據蘭州、天水一帶的薛舉、薛仁杲父子便大舉進攻,與唐軍爭奪關中。相峙兩月之後,李世民看準戰機,以少量兵力正面牽制誘敵,親率主力直搗敵後,使薛軍陣容大亂潰退。李世民趁機追擊,催動白蹄烏身先士卒,銜尾猛追,一晝夜奔馳二百餘里,迫使薛仁杲投降。

    石壁之上,「白蹄烏」昂首怒目,四蹄騰空,鬃鬣迎風,儼然逐風奔馳之狀。唐太宗贊詩稱之為:「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