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終極電工

龍騰世紀 五行異能的來源 文 / 我是電工

    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製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天干地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是為「河圖」。

    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生的,在三代時期就成為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造簡明,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學家廖平,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覆印證,證實了內經的理論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則於河洛。

    河圖以十數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並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構分佈為:

    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乃據五星出沒時節而繪成。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劃,由於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於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製,這也是五行的來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於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後,火星見於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於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於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於中天,表示長夏濕土之氣當令,木火金水皆以此為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而後世的五行學說是以這五種物質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並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及運動變化規律。

    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

    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五行學說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剋的運動中維持協調平衡的。

    傳統文化中,事物的五行屬性是將事物的性質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得出的。如事物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木;與火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火等等。例如:以五臟配屬五行,則由於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以方位配屬五行,則由於日出東方,與木的升發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木;南方炎熱,與火的炎上特性相類,故歸屬於火;日落於西,與金的肅降特性相類,故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的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水。

    可以看得出來,五行並不是指五種具體物質,而是表達了一種生命陰陽之間的相互關係。

    五行在生命體內的相互依存,表達了陰陽之間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係;五行之間的相互制約,表達了生命運動所具有的內部規定性;五行的運動和轉化,表達了陰陽之間不斷發生力量變化的消長關係;五行不能獨立存在,同生同滅,表達了陰陽並行不悖的關係。陰陽之間的這種重要關係,也無法用五種物質關係來理解。五行所描述的是不能分割的一體關係,是生命體內的互相支持、互相制約又不斷變化的關係,而不是五種獨立個體之間的關係。

    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之間缺乏嚴格的互相支持關係,可以獨立存在。而在五行學說中,沒有一「行」可以離開其他的四「行」而存在。因此把五行說成是五種物質是牽強附會的。

    所以寫手本人,在書中也盡量不將由此衍生出的五行異能具化。並且將身體內的五行用「本命五行」來分開,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用來練習的,輕則傷身,重則喪命。

    而書中人物修習的五行異能,類似於道家的練氣之說,亦即是吸收外界五行能量中的一種或多種,存於經脈丹田之中,慢慢溫養,對敵之時加以催動傷人,其中的強者甚至可以達到影響周圍環境的效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