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五 代 十 國

龍騰世紀 61、李晉王稱帝魏州府 王彥章激戰黃河岸 文 / 朱長孝

    第六十一回:李晉王稱帝魏州府王彥章激戰黃河岸

    劉尋在同州城外大敗而回,晉王李存勖了卻後顧之憂。令李嗣源為大都督,截至各路兵馬駐紮濮陽。梁軍八百里飛報傳入開封,梁帝朱友貞得此急奏,即召百官商議退敵之策。袁象先奏道:「臣啟陛下,前番胡柳坡失利,皆因大都督賀瑰乃文吏出身,不通兵事,方遭慘敗,當派大將出兵濮陽。」

    朱友貞問道:「何人可為大將?」

    敬翔言道:「臣舉一人,定能擊潰晉兵。」

    朱友貞問道:「敬愛卿所舉何人?」

    敬翔言道:「匡國節度使、開國侯王彥章老將知兵,可堪重任。」

    「萬萬不可。」駙馬趙巖奏道:「昔日王彥章乃朱友珪心腹之人,擁兵在外已是朝庭內患,豈可再讓其擔任大都督,臣舉大將段凝為帥,請陛下聖裁。」

    敬翔一聽覺得不妥,段凝跟駙馬趙巖是酒肉朋友,靠著賣弄人情,行賄權貴做起了高官,做官都是庸才,更別提帶兵打仗。敬翔奏道:「陛下,昔日王彥章雖與郢王交往甚密,但萬歲登基以來,嚴把軍陣恪盡其責,並無二心。王彥章久經戰陣,老將知兵,其利一也;昔日潞州城下一陣挑殺晉軍五將,晉兵素來畏懼王鐵槍,其利二也;晉兵迫近,千里調兵必誤戰機,王彥章駐紮黃河南岸,不日便可與賀瑰會和,其利三也;大敵當前,萬歲若能摒棄前嫌,委以重任,定能令王彥章忠心報效,同仇敵愾,其利四也。賴此四利,陛下非用王彥章不可。」

    朱友貞點了點頭言道:「既然敬愛卿擔保,就令王彥章為大都督,段凝為副都督,寇彥卿為先鋒,會合濮陽。倘若王彥章督戰不利,段凝可代掌兵馬。」

    話說晉王李存勖攻佔濮陽,在黃河渡口德勝城設南北兩城,南城在黃河南岸,北城再北岸,以便於晉軍渡河南下。

    後梁開國侯王彥章率五萬大軍兵臨南城城下,擺開陣勢,步兵在前,騎兵在後,沖車成排,雲梯林立。鎮守南城的大將乃是「野太歲」李從珂,見王彥章在城下排兵列陣,令打號炮三聲,出兵迎戰。南城城門大開,李從珂率兵擺開陣勢,高聲喊道:「梁兵陣中誰敢出戰?」

    王彥章一看這李從珂不過二十多歲,卻傲慢狂妄,心想我要智激此將一番。王彥章問道:「小娃娃,汝乃何人,早早歸降,饒汝不死。」

    李從珂言道:「吾乃晉王兵馬都招討、柱國將軍李嗣源養子李從珂是也!」

    「哼!」王彥章笑道:「原來你就是李嗣源與鄉野寡婦養得那個平山郎?」左右梁俊將士聞聽無不哈哈大笑。

    李從珂聞聽此言是怒髮衝冠,怒喝道:「老匹夫,取命來!」說著李從珂催動跨下戰馬透骨烏龍騅,揮舞黑銅滾圓錘,驃悍殺來。王彥章一看這李從珂也不問自己是誰,就魯莽殺來,是個目中無人之輩。王彥章出槍迎戰。二人大戰十個回合,李從珂這對雙錘豈能戰過王彥章的鐵槍,且戰且退,李從珂虛晃一錘,敗退回城。正是:

    小將心高與天齊,傲骨欲把老兒欺。

    羞愧鐵槍失軍威,兵敗方知遇強敵。

    王彥章大敗李從珂,與勝利久違的梁兵士氣大振。王彥章對左右眾人言道:「傳我將令,發兵攻城!」左右三軍呼號殺出,猛攻南城。這南城濮陽守兵不過五千人,梁兵卻有五萬餘眾,八百架雲梯林立城壁,撞車、沖車接踵而至,五千弓弩手齊發雕翎,殺得晉軍一敗再敗。南城大敗,李從珂只得退至渡口,率軍沿浮橋退至北城。

    王彥章佔據南城,便令人拆毀浮橋,收攏木料製作戰筏。副都督段凝言道:「大都督德盛城大勝,何不趁此浮橋,揮師北上?」

    王彥章言道:「晉軍十萬之眾,屯兵北岸,倘若出兵非一戰可定勝局。我欲以黃河為天塹,沿河東進奪取楊劉城,先復青州,再圍魏州。」王彥章令段凝督造戰船,擇日東進。

    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督戰,南下滅梁已是大勢所趨,李嗣源、馮道、郭崇韜、李存審、安休休、安金全、孟知祥、元行欽、高行周等聯章請晉王稱帝。李存勖也難抵帝位之誘,名人打制龍冠、龍袍,決意擇吉日登級。

    此事報至晉陽,監軍張承業以為不可,從晉陽遠道而來求見晉王。張承業此時已年老多病,來至魏州已僵臥病榻,李存勖親來探對張承業言道:「監軍此來,莫非為孤稱帝之事?」

    張承業答道:「老奴確為此事。」

    存勖言道:「監軍以為如何?」

    張承業言道:「老奴以為不可稱帝,千歲與先王血戰三十餘年,報國除奸,復唐宗稷。今梁孽未滅,徭役繁重,而稱帝立朝,空乏民力,此其一也。若要稱帝,朝廷需冊命大禮,宗法樂章,新立宗廟,今尚無禮樂典制,此其二也。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不敢稱帝,而如今群雄並立,稱帝難令諸侯歸附反失人心,此其三也。只此三條,千歲萬不可稱帝。中原朱梁、兩川王建、南漢劉巖冒稱帝胄,已失道義,千歲當以道義討伐;荊王高季興、吳王楊溥、越王錢鏐、閩王王審之、楚王馬殷五候分據江南,千歲可用仁義撫之;那時面南而稱孤,霸業可成矣。」

    李存勖言道:「孤王也是受不住眾人推舉,才與承業商定此事。承業重疾染身,還需細細調理,待孤王平定朱梁之日,定復李唐江山。」李存勖遂命人將張承業送回晉陽養病。

    李存勖剛送走張承業不過三日,有中軍官來報有五台山僧人獻寶鼎一尊。李存勖令僧人來見,這和尚法號智譚,智譚和尚雙手合掌說道:「喔彌陀佛,老衲智譚從五台山掘寶鼎一尊特來獻於晉王千歲。」說著令徒弟將寶鼎獻上,李存勖令人為智譚看座,走至寶鼎近前雖有泥土相嵌,但仍金光耀眼,寶氣逼人,左右文武將官也被此鼎折服。

    李存勖問道:「諸公可知此鼎何來?」

    謀士馮道言:「觀此鼎紋,此鼎乃上古寶鼎,傳國之寶。」

    李存勖問:「可道快速速講來此鼎朔源。」

    馮道言:「上古大禹王治河劃九州,以九州之青銅鑄九鼎於荊山之下。華夏九州名山大川、福瑞奇景鐫刻於九鼎之上。夏王視鼎為傳國之寶。夏滅商興,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滅周興,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秦始皇一統六國,遷鼎於咸陽,國滅則鼎遷,九鼎歷經戰亂已湮沒於世,今卻出於聖地仙山,定於魏州中原。賴此祥瑞,必能定鼎中原。」

    參軍郭崇韜言道:「為臣也曾聽說楚莊王曾問鼎以成霸業,今得此祥瑞,乃帝命傳承,臣請千歲順應天命,制印稱帝。」李嗣源、李存審、安休休、安金全、孟知祥、元行欽、高行周紛紛跪地請晉王李存勖設壇稱帝,李存勖推讓再三,才定於四月稱帝。

    公元923年,後梁龍德三年四月,晉王李存勖在魏州城南,高築法壇,供奉寶鼎。五台山主持智譚等壇做法,壇下金幡千頂列隊兩側。李存勖在眾人相擁之下,祭天稱帝。廢前唐年號天祐,改元同光,設魏州為東京,太原為西京,鎮州為北都,國號為「唐」,大赦天下。追封祖父李國昌為獻祖皇帝;父親李克用為太祖武皇帝。李存勖以自身為李唐帝胄,追立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宗社,立宗廟於太原。李存勖謚為莊宗,此朝史稱「後唐」。

    莊宗封其長子李繼岌為魏王,其餘四子李繼潼、李繼嵩、李繼蟾、李繼嶢皆因年幼未予封王。豆盧革拜為門下侍郎,盧程為中書侍郎,豆盧革、盧程二人本是文吏,只因家世顯赫,名族之後,又善長文筆,所以委以重任,郭崇韜為中門使,馮道為太博學士。封李嗣源為上柱國大將軍、太尉、蕃漢馬步軍都招討,李存審為柱國將軍、中書令兼幽州盧龍節度使,孟知祥為柱國將軍兼太原尹、元行欽為親軍統領、安休休、高行周、安金全等眾人也皆有封賞。李存璋、丁會、閻寶三將病故任上,周德威、石紹雄、李嗣昭等戰死者也皆有追封。李存勖在魏州稱帝,各州郡傳檄飛報更用年號,歧王李茂貞稱臣歸附,唯有監軍張承業已是病入膏肓,病故於晉陽,享年七十七歲。正是:

    承業終年七十七,已逢人生古來稀。飲恨難復李天下,反助晉王登天梯。

    智囊且擁晉山河,愚忠未挽唐社稷。痛觀兩京久未復,中原依舊不平息。

    李存勖即位兩日後,與文武眾將官商議破敵之策。德勝傳來急報,言王彥章督戰水軍沿黃河東進。參軍郭崇韜對李存勖言道:「王彥章沿河東進必是攻取楊劉城,若破此城乃得過河渡口。」

    李存勖言道:「朕命孟永祥、安金全督領水軍沿河交戰,李嗣源率兵馳援楊劉。」詔令一出,李嗣源令史建瑭為先鋒率精兵三千往楊劉救援。

    話說梁軍大都督王彥章率五萬大軍沿河向東水陸並進,只見前方一支船隊攔住去路,戰船之上杏黃緞子大旗秀著一個「孟」字,乃是後唐柱國將軍孟知祥。梁軍造有大船九艘,王彥章領鳴號進軍,三十六管號角齊鳴,九艘巨大戰船齊頭並進,孟永祥所率戰船皆被撞翻,士卒驚慌落水。船上又有箭弩射殺,使得唐兵大敗。王彥章大喜,令大戰船開路在前,直奔楊劉。

    梁軍戰船行至河道轉彎之處,又有一支唐兵船隊阻截而來。唐船之上,大旗上繡「安」字,乃是大將安金全。河道轉彎之處,安金全令射手群發火弩,這木製戰船遇火易燃,安金全建梁軍大船火起,令各船士卒四散殺出。王彥章見大船火起,頓時不只所措,忽聞東面又殺來一支船隊,皆掛梁軍旗幟,將旗之上,繡有一個「康」字,乃是後梁鄆州守將康延孝率戰船殺到。康延孝率數艘艨艟戰船,與安金全的船隊混戰一處,兩軍船上弓弩齊發,箭飛如雨,正是:

    巨帆蕩波起狂瀾,箭雨蔽日休望天。

    黃河浸沒征夫血,流沙沉溺艨艟船。

    安金全的船隊受康延孝水軍劫殺,只得鳴金收兵,唐軍戰船紛紛退回北岸。王彥章正在戰船之上瞭望,有中軍官來報:「啟稟大都督,康延孝將軍率水軍前來接應。」王彥章令水卒鋪甲板將康延孝迎戰上大船。

    將帥相見,互行躬禮,康延孝對王彥章煙道:「王都督,東北岸邊便是楊柳城,城池雖小,但為南下渡口。若得此小城,可西進魏州。」

    王彥章聞聽此言大悅,對中軍官言道:「傳令三軍船靠楊劉,上岸紮營。」中軍官傳下將令,梁軍戰船紛紛靠岸楊劉。當日王彥章便在楊劉城外安營紮寨。

    過了一日,王彥章率兵在楊劉城下擺開陣勢,向城中叫戰。楊劉城內只聞號炮三聲,城門大開,只見一白袍銀槍將催馬而出,此人乃是史建瑭。

    史建瑭因何在此城中?前文曾表莊宗命李嗣源督戰楊劉,大隊人馬自重繁多,李嗣源便令史建瑭為先鋒官率三千輕騎兵星夜來援楊劉。等王彥章率兵來至城西,史建瑭早已在城中恭候。史建瑭來至陣前,見梁軍陣中三員大將,左邊的是副都督段凝,右邊的是康延孝,中間一員上將便是鐵槍將王彥章。

    史建瑭道:「吾乃上柱國大將軍李嗣源麾下先鋒官史建瑭。」

    王彥章道:「娃娃,老夫觀汝長的英武將才,何不早造歸順?」

    「哼!」史建瑭言道:「我欲梁賊不共戴天,豈可與汝等狼狽為奸。」說著拍馬橫槍,衝殺而來王彥章策馬相迎,二將戰作一團,見得史建瑭這套槍法是:

    一點哽嗓二挑筋,三扎雙目四撩陰。五戳兩肋六刺懷,七槍八槍掃雙鬢。

    九插臂膀肩甲骨,十透鎧甲欲穿心。回馬反砸天靈蓋,倒掄槍攥崩面門。

    白袍銀槍蓋世才,英姿威武於一身。少將盤馬斗老帥,半世方見人上人。

    百斤鐵槍力壓眾,鋒芒銀槍銳如針。敗者退卻可留命,拚死不過早歸陰。

    王彥章大戰五十回合,才覺此人是槍法非凡,不同以往。王彥章不敢戀戰,虛晃一槍,駁馬便退,史建瑭一間王彥章敗退而去,便勒馬仰天大笑。王彥章敗退回陣自知臉上無光,扭頭問道:「小將軍是何出身?」

    史建瑭言道:「史敬思戰死上源驛,我乃史敬思嗣子也!」梁軍聞聽此言,更是驚歎不已,王彥章心中暗暗敬佩,只得鳴金收兵。

    王彥章回至大營,與左右眾將商議破敵之策。彥章言道:「這楊柳小城之中竟有如此勇將,速戰而不能速決也。」

    副都督段凝言道:「大都督,以我之見,不如避重就輕。我等兵士居多連夜攻城,緊靠一個勇武小將焉獨擋戰五萬大軍。」康延孝也贊同此計,王彥章猶豫再三才得應允。

    當晚二更,楊劉小城四周忽有火把連片,戰鼓擂動,五萬梁兵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上,猛攻城池。史建瑭與左右副將在城垛之上觀望,只見梁兵漫山遍野,四面燈火通明。一聲號炮,火弩疾馳飛來,黑夜亮如白晝。史建瑭令城中將士透支滾木雷石以防梁兵。惡戰之際,一小卒報之史建瑭,東門北梁兵攻破。欲之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