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蒙山軍

正文 第十八節東北局勢三 文 / wanglong

    袁世凱出山後雖決定段祺瑞接管駐山海關第441章結關外之高嶺驛,第441章結,估計再有兩日即可完成。

    因為在路上,良弼與段祺瑞並未獲悉德州戰役已經打響的消息,倒是在榆關的趙國賢得到了山東開戰的消息。

    段祺瑞對第441章結速度不滿,同時,對關外戰況一無所知的現狀也令他感到揪心,敵軍究竟有多少兵?現在到了哪裡?竟是一問三不知!他對良弼說,「局勢危急,我意先帶第441章結,隨後東進。」

    良弼同意了。因為袁世凱已展開了中樞期待已久的對山東的攻擊,良弼情緒很好。笑著對段祺瑞說,「芝泉兄不愧是國之干城,危難見英雄。等袁慰庭平定山東,我意先調回一個鎮解決關外。然後再圖江南。大局可期。」

    段祺瑞卻沒有良弼那樣樂觀。他於8月11ri正式出發,帶領十一協兩個步標及炮兵、騎兵各一個營。離開了高嶺驛,向錦州前進了。

    蔡鍔與段永清均跟隨良弼留在了榆關第441章結於德州硬抗,袁慰庭未必討得了好。當年在彰德以及第441章結於榆關一線,憑險擋住魯山部向關內的突擊,怎麼能停在錦州一線觀望呢?

    不過,蔡鍔隨後給出了理由,「大人,錦州乃連接關內外之咽喉,地位極為重要。如果我軍就此退出關外,大人如何向朝廷交代?如果貿然東進,敵情不明(確實至今未獲魯山部準確情報),實在是太危險了呀。」

    當時段永清就在現場,聽到這裡,確認自己這位上司確實是心向蒙山軍了。

    良弼雖然認為蔡鍔之言有理,但出於憤怒,並未採納蔡鍔的意見,他深知奉天失陷,關外局勢即不可為,直隸將成為戰場!如果魯山大軍西進,一個榆關是擋不住的,敵人可以從其他口子進來,當年連皇太極都可以做到的事情,難道三百年後卻沒人想得到?身為滿人的良弼五內俱焚,大叫道,「老子跟他們拼了!傳令十二協加速前進,十一協繼續東進,消滅張作霖,將奉天給老子奪回來!」

    段祺瑞可不這樣想。自從接收到三十九協的潰散的騎兵,段祺瑞就知道奉天不保了!第六鎮成為京師北方對著魯山北方軍的唯一主力,如果第六鎮折損在奉天一帶,還打什麼山東!還打什麼武昌會戰的主意?!

    十一協在錦州蹲下了,前出的二十一標又被段祺瑞喊了回來。一直等到良弼前來,段祺瑞也未拿定攻守的主意。他似乎忘記了袁世凱可是將關外軍事全部托付他了!

    良弼責問段祺瑞,為何停在錦州不動?段祺瑞的回答竟一如蔡鍔,「敵情不明,不能貿然前進。」

    良弼在中樞的地位不低,絕非段祺瑞可比。但在北洋軍中,良弼的話可不如段祺瑞好使。段祺瑞不動,良弼生氣發怒也罷,軟言相求也好,段祺瑞硬是將第六鎮主力停在了錦州!

    事後推演,若是十一協勇猛前進,正與張作霖部混戰的三十九協部隊雖失去了張紹曾和吳祿貞兩名主要指揮官,仍可以提振軍心,奉天說不定會被段祺瑞收復,庫存的大量武器彈藥未必落在北方軍之手。但段祺瑞在錦州的猶豫失去了最為寶貴的時間,在鐵嶺獲知消息的北方軍前鋒旅第二十五旅熊勳旅長認識田書榜,聽了田書榜的報告,意識到奉天城有不戰而下的可能後,當即揮軍疾進,以求以戰促變。8月14ri凌晨,不顧疲勞的熊勳旅第七十三團已經進入奉天城郊與張作霖部取得了聯繫,三十九協部隊聞聽蒙山軍已至,隨即潰散逃亡。奉天不戰而下——對於蒙山軍北方軍而言就是如此。

    奉天事變再次敲響了滿清的喪鐘。統領南方軍前進指揮所離開韶關向衡陽疾進的龍謙接報大喜,立即任命張作霖為北方軍第十師師長並傳令嘉獎張作霖部,命令張部就地休整補充,並承擔掩護魯山北方軍主力西進的後路安全。

    龍謙來自湘南的電報盛讚張作霖深明大義,為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立下了不朽功勳,獲得全軍乃至全國的敬仰。

    張作霖在奉天事變裡雖然損失了一批骨幹,但這一寶算是押對了!兩年後全軍整編,張作霖獲得了國防軍陸軍中將軍銜並再次得到提升。要知道,獲得中將軍銜的名單裡可全是跟隨龍謙十餘年南征北戰的蒙山軍師長以上大將!

    曾在大明湖畔勸說龍謙反清的吳祿貞死於「8.12」事變,他被深恨他的張作霖就地槍決了。張紹曾雖然活了下來但也失去了前程。誰相信他曾經與吳祿貞密謀舉義反清呢?四十協這支被兩個心向革命的將領統帥的部隊被解散,餘部(含被三十九協俘虜的官兵)被整編混編入北方軍部隊,他們中的軍官根本就不知道吳協統和張統制曾計劃帶領他們反清建功。「8.12」事件餘波未息,一直到十數年後仍有人替張紹曾與吳祿貞「翻案」,礙及張作霖的面子,國防軍壓下了他們的申訴,這件事直到五十年後才算有了相對公正的結論,但吳祿貞屍骨已朽,早已離開軍伍轉入商界的張紹曾也去世多年了。

    這就是歷史。容不得一絲的溫情,誰手軟誰就完蛋,誰下手慢誰就吃大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