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九十八章 蕭關夜宴 文 / 孤鴻夜飛

    函谷,南山堯武,西散關,北蕭關是為關中四關,正關守衛,關中也才能固若金湯。

    蕭關作為關中的北大門,歷來便是重要關隘,是關中通向塞北的交通要衝,漢與匈奴、大夏的赫連勃勃與後秦、唐與吐蕃的長期征戰,都把這裡視為必爭之地。到的北宋,為了抵禦西夏侵襲,又重建了蕭關,關隘建在三關口以北、古瓦亭峽以南的一段險要峽谷,與戰國秦長城相連,拱衛著西北幾路。

    蕭關與秦長城以及在環縣境內沿長城修築的城鎮堡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抵擋了西夏數十年,成為不破關隘。可惜晚節不保,被西夏趁著中原內亂,攻落了蕭關。

    夏崇宗李謙順戰死,嵬名察哥為回國爭位,放棄了佔領的諸多城池,但這蕭關卻一直分兵駐守著。

    蕭關落到西夏人手裡,西北經營數十年的邊防線便也被撕開了一道口子,西夏隨時可以自蕭關出兵,攻入西北腹地。

    為了預防西夏兵騷擾,張揚只好在懷德軍和西安州各駐守了一萬五千兵馬,由老將種師中和劉鎮鎮守。

    張揚率兵奪得蓋朱城之時,種師中和劉鎮也已率兵向蕭關出發。

    張揚驅鷹飛了一個多時辰,便已看到腳下一隻隊伍正向東北運動著,旗號正是西安州駐軍。張揚找到劉鎮大旗,便令巨鷹盤旋而下。

    「參見皇上。」

    如今天下早已傳遍皇上有三隻黑色神鷹代步,劉鎮一個親兵感覺頭頂一黑。抬頭看到三隻盤旋而下的神鷹,馬上滾鞍下馬敬禮。

    劉鎮已見過皇上三隻神鷹,抬頭看到天上熟悉地三隻神鷹,也趕忙領眾人下馬見禮。

    「參見皇上。」

    「參見皇上」

    ……

    劉鎮幾十人一喊,頓時彷彿多米諾骨牌一般,整個隊伍都依次喊了起來,行禮聲好半天才停息,整個隊伍也停了下來。

    張揚下的神鷹。回了眾人一禮。笑道:「讓隊伍繼續前進。」

    劉鎮略一示意。一個傳令兵便上馬向前隊馳去。

    劉鎮牽過自己的戰馬,恭敬的道:「請皇上用末將的戰馬。」

    張揚見劉鎮後面還有幾匹備用戰馬,隨手指了一匹通體墨黑的戰馬,道:「戰馬識主,你這匹跟你多年了。朕用那匹就行。」

    說完,便走到那黑馬前面,飛身上馬。

    一路無話。晚間便到的蕭關十里外,剛剛紮營下寨,種師中便也領兵到來。

    晚間,張揚便再次向蕭關潛來。

    蕭關內西夏兵也已探的天朝在十里外下寨,為防天朝夜襲,防備也加強了許多,城牆上不時有影影綽綽地軍士巡邏。

    青黑色地城牆在夜間更顯猙獰,雄偉地城池便彷彿一頭潛伏在夜色中的巨獸一般。隨時可能亮出尖牙利爪。或者張開巨口吞噬來犯之人。

    張揚在四周轉了一圈,不得不承認蕭關建造者的謹慎,四周居然沒有留下一處破綻。

    看了看面前高聳的城牆。張揚拔出特製的兩個匕首,用力刺向城牆。

    「鏗」

    一聲輕響,匕首便沒柄而入。

    這兩柄匕首是金錢豹子湯隆用秘傳手法打造的,雖然不及現代特種匕首,但也是削鐵如泥。

    張揚滿意的點點頭,雙腿一曲,猛然發力,便躍起兩米來高,身子剛要下落,兩手匕首猛刺向城牆。兩聲輕響,匕首應聲沒柄而入,略一下拉,便卡在城牆上。

    張揚見匕首能撐住自己體重,也輕出了口氣,若是這個方法行不通,張揚便只好無功而返了。

    張揚靜靜伏在城牆上,聽得城頭上並無異樣,左手閃電拔出匕首上探了尺餘,又刺入牆中。接著左手用力,拽起身子,右手匕首也閃電般刺向上方,如此循環,不到片刻,已然爬上十餘米城頭。

    上得城頭,張揚見左右都有西夏兵巡邏而來,來不及多想,便又縱身向城內跳去。約摸離地還有五六米,雙手一探,兩把匕首便又刺入城牆中。不過這次張揚衝力太大,匕首又鋒利,城牆便彷彿紙糊地一般,被匕首拉出一長道來。

    雖然張揚鞋裡已經墊了稻草灰,但還是發出了一聲輕響。

    「彭」

    張揚見落勢沒怎麼減,已知不妙,剛落地便沿著城牆幾個縱身潛伏下來。

    城頭上巡邏在前面的西夏正兵聽得響聲,趕忙跑到牆頭上,把城頭一個火把扔下來探看。

    西夏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裡,實行帶

    血緣色彩的部落兵制,這是一種徵兵制。以部落為落就是一支武裝力量。徵兵時以帳(一家為一帳,相當於一戶)為單位派征。大體上男年滿15叫做成丁,要服兵役。每2徵取1人為「正軍」,4中抽2人隨軍服雜役,叫做「負擔」,一個負擔抄」。每個正軍需用二個「負擔」。由「正軍」與「負擔」共同組成的「抄」,是軍事組織的最小單位。所征之兵由各部落首領管帶,一個部落的兵馬,謂之「一溜」。

    扔下火把的西夏正軍見火光照耀地幾米處什麼也沒,不由疑惑地向後面負擔問道:「剛才明明聽見有響聲的,怎麼什麼也沒呢。你們聽見什麼動靜沒?」

    後面的負擔也都是一個部落一起長大地同伴,只是體格不如正軍健壯,才當了負擔,雖然地位不如正軍,但平日嘻嘻哈哈還是如同在部落一般,拍著正軍的肩膀,笑道:「你聽錯了,我怎麼什麼也沒聽到。嘿嘿,你小子一發軍餉就往逛窯子裡,虛了。下去撿火把,省的招來巡視的人。」

    正軍聞言,又不甘的使勁向下瞅了瞅,才挺起身,搖頭道:「也許是我聽錯了,那火把也快燒完了,巡哨又剛剛過去。沒人會發現的,我們繼續巡邏。」

    負擔笑道:「你小子就偷懶,如果讓巡哨發現了,小心軍法伺候。」

    正軍笑罵道:「你小子就咒我,走了,我的運氣沒那麼差。」

    張揚潛伏在城腳,聽得城頭上人嘰裡呱啦說了一陣,原本還擔心他們會下來撿火把,那樣他們便有可能發現匕首劃下的裂縫了。

    等了一陣,見沒人下來,張揚這才鬆了口氣,快速的潛入城中。

    如果死在睡夢中的西夏將領知道他們的手下曾經有機會發現張揚,一定會氣的再活過來,好好操練一下手下那幫偷jiān耍滑的老兵油子。

    顯然蓋朱城陷落的消息還未傳來,只是迫於城外天朝大軍,增加了城頭上巡視的人馬,城內官衙和軍營並沒加強什麼防備。

    張揚順利的潛進官衙,刺殺了幾個西夏偽官,便又一頭鑽進了軍營。

    從中央的duli院子殺起,殺完中央,便轉向四周單人間。

    張揚也記不清自己殺了多少人,不過估摸著在軍營中的高級將官應該沒有漏網之魚了。

    從一個單人間出來,張揚不由一驚,軍營中不知何時已經瀰漫著一種淡淡的血腥氣。趕忙躲到房後,見四周並沒異樣,才鬆了口氣。

    大概是黨項族習慣殺羊宰牛的,已經習慣了空氣中有些血腥氣了。

    張揚猜測著,卻忘了他改造後敏銳的嗅覺本來便超人一等了。

    張揚鄙視了一番西夏人,感覺也沒什麼有價值的刺殺目標了,索性便往後營潛去。

    張揚看著一排排的馬廊,不由嫉妒的道:「蕭關這等關隘中居然存了這麼多馬,莫不是隨時準備跑路?今晚朕親自給他們溜溜馬,也不知道他們消受不消受的起。」

    張揚惡趣味的笑笑,便掏出火折子,用力一晃,一朵火苗便亮了起來。

    這火折子可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張揚最為欣賞的東西之一。用白(紅)薯蔓浸水中濃,取出捶扁,再加棉花、蘆葦纓子再捶,曬乾,加硝、硫磺、松香,樟腦等,折成長扁筒或擰為繩,用火點燃後再把它吹滅,這時候雖然沒有火苗但能看到紅色的亮點在隱隱的燃燒,就像灰燼中的余火,能保持很長時間不滅,用時取出一晃即著。端的是殺人放火、偷香竊玉必備啊。

    不多時,堆在院中的馬草堆便紛紛冒起白煙,轉眼便轉化為一堆堆沖天大火。

    戰馬雖然已被馴熟,但也怕這般兇猛的大火,瞬時,便響起一陣陣馬嘶聲,不斷有馬衝開馬廊,向黑暗中逃去。

    一隊士兵剛剛聞聲過來,便見一匹戰馬從馬廊中躍了出來,衝著士兵便奔了過去。

    當頭一人被戰馬撞出眼見不活,後面幾人也多有被踩傷、踢傷的。

    隨著火勢增大,躍出馬廊的戰馬也越來越多,四面聞聲而來的西夏士兵,不少都被受驚的戰馬撞死、踩死。

    將官被刺殺之事也很快被發現,隨著四處的被刺殺的將官被發現,軍營也越來越亂。張揚則放火後第一時間,便逃出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