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五十二章 淮西局勢 文 / 孤鴻夜飛

    現押後的西夏兵也已經在十餘里之外,當先的一支精銳馬軍已在數十里之外,顯然是急於回國奪權。營中來不及帶走的攻城器械、糧草和兵甲,也是堆積如山。

    張揚便令華榮率馬軍奔襲南豐,延安府也解除禁足令。

    張揚也先飛往南豐查看地勢,一進淮南境內,腳下便不時出現大片赤地,到處是荒蕪的田地。中間夾雜的不多耕田,地裡也是張著一條條裂縫,莊稼的葉子也都是焦黃色的。不時可見成群結隊的流民往東方而去。

    張揚照著東南方向飛了半日,見腳下又出現一群難民。張揚便飛到一個僻靜處落地,才向先前看到的難民方位奔來。

    到的近處,張揚才放慢了腳步,裝作普通路人一般迎了上來。

    這只隊伍走在隊伍前面的是個精神瞿鑠的老者和一個半大小子,後面的人也都是些老弱婦孺。在這流火盛暑,跋涉在烈日下,一個個汗流浹背。還有些人傷病狼藉,多半是一步捱一步,拖著沉重疲乏的身子,勉強掙扎在道路之上,呻吟悲號之聲不絕於耳。

    張揚走到老者前面,拱手道:「老丈,請問南豐城離此還有多遠?」

    那老者奇怪的看了看張揚,搖頭道:「聽我一句話,哪裡來還回哪裡去,南豐不去的好。」

    張揚作了個揖,道:「小子已有多年未到南豐,此來只是尋親。有什麼不妥。還請老丈指點。」

    那老者見張揚態度甚恭,便也道:「王慶派兵攻打東京,結果當晚便被天朝兵馬襲了大營。大軍潰散。如今各州正捉拿逃兵和壯丁送往東京城下,小兄弟只怕還沒進城門,便被抓了壯丁了。還是回你的來處去。」

    張揚聞言,拜道:「多謝老丈指點,不知你們這又是要去哪裡?」

    老者道:「淮南連年乾旱,眼看地裡沒了收成。王慶又只知道收刮百姓。為了活命,我們也只能往外地覓些活路。聽說天朝皇帝仁慈愛民,各州無法過活地百姓都可以在府衙領救濟糧。咱們打算往東邊去看看,說不定還可以碰到村中被征走地壯丁。」

    張揚聞言,點頭道:「我也聽得天朝之事,東邊各州都有粥棚。等天下太平了,天朝皇帝便也該給百姓們安排活路了。這是十兩銀子,你們在路上花費。到的天朝地頭,便也不懼挨餓了。」

    王慶自攻佔了幾處城池後,便大肆修建皇宮,盤剝百姓。村民們在徽宗時期本就是勉強度ri。在王慶作亂後,便更加困窘了。逃荒以來。更是三餐不繼,後面眾人看到張揚掏出的銀子,便都眼神炙熱了。不過老者在眾人中威望頗高,他不點頭,也沒人敢說話。

    老者也感覺到後面眾人地炙熱視線,但仍正色道:「我等萍水相逢,豈可受公子如此大禮。現下世事艱難,天朝皇帝也未給百姓分封土地,誰也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公子也要愛惜錢財,早做準備才好。」

    張揚也知道由於自己未均分土地,還有許多百姓不看好自己,但以現在朝廷的人力分封土地也會弊病百出,還不如等些時候。聞言只好作揖,道:「小子受教了,只是看鄉親們多有生病之人。小子也不忍坐視,囊中又頗有些黃白之物,還請老丈不要推辭。」

    那老者見張揚執意要送,便也接過銀子,拜道:「那老漢便代眾人多謝公子厚恩了,還請公子留個姓名,他日我等也好還報。」

    張揚笑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還請老丈指點一下南豐城的方向。」

    老者聞言,又遞出銀子,氣道:「公子仁慈之人,老漢怎能讓你去送死。我也不要你的銀子,也不會告訴你南豐城的方向。」

    張揚見老者如此忠厚,忙道:「老丈放心,我要尋的人在城外,我在城外看看,若找不到,便回來處,絕不進城。」

    老者聞言,看了看張揚,見他不似撒謊。才又收回銀子,轉身指著東邊,道:「往東再走五十餘里,便是南豐城。公子也看著點,那些公人經常出城抓壯丁,莫要被逮著了。」

    張揚謝過老者,便往東而來。張揚也正想活動活動筋骨,出地眾人視線,便快步向南豐城而來。

    行不多時,便到的一個小村莊,雖然正在午時,卻是炊煙斷絕。尋常村鄉處處可聞的雞鳴犬吠,在這裡也銷聲匿跡了,整個村莊都顯得死氣沉沉的。

    張揚進的村口,到的一個茅屋前,見門上並未上鎖,便叫道:「屋裡有人嗎?」

    一連叫了幾聲,張揚見屋裡沒人答應,屋裡也沒什麼動靜,便推開門進的屋內。進的屋內,張揚才發現這間物資已經空置許久了,屋內擺設俱無,灶台上也已經灰塵滿佈。如果有人住地話,即使再懶惰之人,也斷不會讓自家灶台落厚厚一層灰土。

    張揚見ri頭還早,又不能進城。便又出屋,想尋找一個涼爽的地方歇息。跳上屋頂,放眼四望,才發現數里內連一顆人高樹木也沒。張揚這才想起來,自己一路而來,已有很久沒見過什麼高大樹木了。

    張揚見村中房屋多半是敗屋號風,頹垣不掩,只有腳下這個還算完整,便在屋後找了個陰涼處歇息。

    正閉目養神間,卻聽屋前響起一陣馬蹄聲,到的屋前,便噶然而止。

    一人道:「去年修建皇宮時,四下林木已被砍伐一空,方圓數十里也沒什麼蔭涼處了。我們就在這裡吃些酒食,你們去看看周圍有沒有人?」

    張揚雖然不知道來人是什麼來路,但此時能騎高頭大馬,又有許多隨從的。想來不是南豐城地達官。便是顯貴了,張揚也不想與他們有什麼瓜葛。聽得有人往屋後轉來,便起身輕輕躍上屋頂。偷偷看向屋前。

    只見屋前兩人,俱是華服錦衣,一個貌相清秀,一個相貌威猛。

    幾個家丁四下查看了一番,

    什麼異常,便一起往屋前回話。

    那個清秀些地官人看了看四下環境。讓人在屋後蔭涼處擺開攜帶地酒食,然後便讓下人到旁邊去吃酒。

    二人吃了幾杯酒,李雄便道:「哥哥以為我軍這次攻打東京之事如何?」

    李助歎了口氣,道:「東京城高糧足,城內又有精兵守衛,可謂易守難攻。楚王(王慶)又所用非人,雖然這次調撥了許多精兵良將,但恐怕也無法建功。天朝河北精兵一旦南下。反有覆亡之勢了,到時我等首級也不知要給何人建功了。」

    李雄聞言,也歎道:「楚王起事,多仗哥哥出力。得勢後,卻重用外戚。疏遠哥哥。稱王后又只知淫樂,朝中眾臣為滿足他的一己之yu,大肆搜刮百姓,使得治下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已是天怒人怨了。我聽得天朝天子甚為寬和愛士,滅田虎、敗遼兵,日後統一天下者非他莫屬,我等也當早作打算才是。」

    李助搖頭道:「楚王雖不義,但也是我親手把他推到現在這個地步。若沒有我推動,楚王現在也就是佔山為王,哪會處在現在刀頭浪尖上。現在內憂外患,我怎忍棄他而去。」

    李雄見他仍然執迷不悟,氣道:「就是因為哥哥幫他創下這份基業,我才生氣。昔日要沒有哥哥,也許他早被宋朝官吏捉去問斬了,哪能有今日輝煌。可他稱王后,卻疏遠了哥哥。這也罷了,哥哥幾次上要他體恤百姓,反而被他斥責了一番,現在連兵權都奪了。哥哥對他也算仁至義盡了,也該為自己想一想了。」

    李助聞言,卻只是搖頭不語。

    張揚聽得此,也知道二人是王慶手下高官了。想了一下,便縱身跳下屋頂。

    李助二人見屋頂躍下一人,趕忙起身防備。

    張揚拱手道:「二位不用緊張,朕並無惡意。適才不知以為你們是王慶幫兇,才隱身屋上。聽得你二人對話,才知二位也是心懷忠義之人,這才現身一見。冒昧處海涵。」

    李助聽得張揚自稱朕,驚道:「你莫非是天朝皇帝?」

    張揚點頭道:「正是。」

    李雄聽得張揚是自己想要投靠的天朝皇帝,忙看向哥哥。

    李助歎了口氣,道:「沒想到江湖傳言竟然屬實,你莫非是來取楚王性命?」

    張揚點頭道:「朕已擊退遼國、西夏,但尚有吐蕃、大理、越李朝、苗族作亂,為盡快擊退各國蠻夷,朕只好擒賊擒王了。你兄弟也是心懷忠義之人,朕希望你們在王慶授首後,可以控制城內局勢,免得再起兵戈。」

    李雄聽得張揚又退了西夏兵馬,不由更加心急,連連給哥哥使眼色。但李助卻道:「我等身為楚臣,怎可坐視楚王身死,能死在皇帝手裡,也算榮幸了。」

    張揚聞言,皺眉道:「這樣,朕可以赦免王慶,讓他與方臘為伴。你也算保地他性命,同時也可免去一場兵戈。」

    李雄聞言,生恐哥哥再拒絕,忙勸道:「哥哥便答應了,不然楚王也活不過今天了。」

    李助也知道以張揚手段,他們很難逃回去報信,想了一陣,便也俯首稱臣了。

    張揚見二人答應,笑道:「朕也尚未用飯,我們邊吃邊談。」

    李雄見狀,忙把多餘的碗筷。

    張揚坐下,吃了一杯酒,道:「你們在王慶這裡任什麼職啊?」

    李助道:「我是軍師都丞相,不過現在也沒什麼實權了。他是軍中統制,手下倒有萬餘兵馬可用。」

    張揚點頭道:「朕會把王慶帶到京師,到時以你的聲望,應該可以控制城內。」

    李雄聞言,搖頭道:「王慶心腹都是他的外戚。如今城中大部分兵馬還掌握在段五和范全手裡,皇上若能順手除去此二人,我們方可控制城內局勢了。」

    張揚點頭道:「你把他們的住址說一聲,今晚我便順道解決了他們。」

    李雄聞言,便也把二人府第位置說了一番,好在二人府第便在皇宮附近,頗為好找。

    李助二人議妥諸事,才道:「我本以為聖上兵馬會被西夏拖住,未想聖上如此快便擊退了西夏。聖上可否賜告其中奧妙?」

    張揚聞言,笑道:「朕湊巧在晉州射殺了西夏皇帝,這才使得西夏兵馬退去。若非西夏皇帝親征,恐怕我朝兵馬還真要陷入苦戰了。」

    李助聞言,自然也知道張揚在謙虛。如果西夏皇帝那麼好殺,早有人殺了,還用他親自出馬呀。

    李雄卻道:「我聽得聖上可以輕易進出兵營,便是西夏皇帝不出馬,聖上也可以把西夏將領刺殺一空。」

    張揚搖頭道:「刺殺之事,偶爾可為,次數多了,人家也會有提防。這次朕在汾州、州便順手殺了些西夏將領,恐怕今年攻打西夏時,他們便有防備了。」

    李助聞言,奇道:「聖上今年便準備攻打西夏?」

    張揚點頭道:「現在國內土地已經不足,朕打算攻佔西夏,移民過去。國庫也沒多少存糧,今年攻佔西夏,應該可以在明年春耕前安排好移民事務。」

    李助聞言,搖頭道:「西夏為患百年,恐怕不易征服。」

    張揚笑道:「往昔出兵,都被西夏堅壁清野破壞,這次朕也給他來個反堅壁清野,看誰可以阻擋朕的大軍。等各軍休整完畢,朕便親自領兵攻滅西夏。」

    李助畢竟剛降,也不好再打探細節。

    三人又吃了一陣酒食,張揚便讓二人先進城去準備。

    當晚,張揚便潛入南豐城,在城內轉了幾圈,並未發現什麼埋伏。便先刺殺了段五和范全,又捉了王慶出城。

    次日,李助兄弟便也控制了城中局勢,其他幾州精銳兵馬多已去了東京,在華榮兵臨城下後,二人也都順利招降了各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