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三章 苦戰獲勝 文 / 孤鴻夜飛

    將士空出一段通道,然後喊道:「大家都是漢人,朕不忍手足相殘,才讓城上停止攻擊。但稍後西夏攻城時,一定還會讓你們當炮灰,朕也不能拱手讓城。願意進城躲避的,朕歡迎;回去幫助黨項人屠殺同胞的,開戰後朕再不留情。」

    西夏總人口不過兩百多萬,雖實行全民皆兵制度,但百姓平日也要維持生計,常備軍隊並不多。因此撞令郎也承擔許多作戰任務,但西夏皇帝對這些異族還是不放心。填城傷亡極大,為防撞令郎兵變,便用精兵突然把撞令郎的武器繳了。

    撞令郎被繳械也是相當憤懣,只是被逼無奈才來填城,聽得張揚允許進城,當下便有許多人湧著往城上攀去。

    張揚便令他們通過臨時通道下城,後面撞令郎們見狀,便也紛紛向城頭跑來,監軍的西夏兵見狀,便開始砍殺向城上逃走的撞令郎。正猶豫的撞令郎見西夏兵大肆砍殺同袍,便也紛紛向城內逃去。

    李謙順在陣前見撞令郎投敵,不由大怒,喝道:「衛戍軍給我上前射殺逃兵。」

    嵬名仁禮道:「大王息怒。現在撞令郎已經衝出一個缺口,大王何不派兵趁機奪城。」

    李謙順聞言,點頭道:「便讓那些漢人多活一陣,等攻下晉州,再斬殺那些逃兵。」說完,便令掌旗官揮動號旗。

    西夏雖然盛產良馬,但主要作戰部隊仍是步兵。最精銳的是由「山間部落」丁男組成的。稱「步跋子」。上下山坡。出入溪間,最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西夏同宋朝作戰時。於山谷深險之處遇敵,則多用『步跋子』以為擊刺掩襲之用。步跋子吃苦耐戰,特別以由稱「山訛」地橫山羌兵組成地最為著名。

    李謙順號旗一動,兩萬步軍和一千僅有的強弩兵便快速向城上逼來。

    離城三百步,強弩兵便擺成五列向斜坡兩邊射擊。

    城上頓時響起一陣慘叫,張揚閃身躲過一隻利箭。見強弩兵在普通箭手射程外,神臂弓手又命中率奇低,只好令人在前面豎起巨盾抵擋,好在兩邊並沒西夏兵馬登城。

    撞令郎們見後面西夏兵殺氣騰騰的撲來,更亂糟糟地往城上爬去。前面稍微慢了些的,便被推進城牆上,不待他們起身,城牆上便有人翻進來。踩踏而過。倒地的人又不時的拽倒幾人,更增加了城上混亂程度。不少人更是被後面人擠上城頭,再擠著從後面的斜坡上滾下去。一時間,城裡城外到處都是哭喊、慘叫。

    張揚見城外還有數千撞令郎。而西夏步軍已經開始攻城,只好令凌振的火炮隊開始轟擊西夏步軍。奈何西夏兵衝鋒時陣勢鬆散。造成地傷亡有限,悍勇的西夏兵速度並未稍減。

    張揚見西夏步兵已到的弓箭手射程,忙令兩邊的弓箭手開始攻擊西夏步軍。一陣陣密集的箭雨下,西夏步軍才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死傷,但皇帝的死令和悍勇的作風還是驅使他們冒著箭雨前進。

    關勝見他們離城牆已經不足百步,忙道:「請聖上下令掐斷城頭通道,否則西夏兵會趁勢攻進城。」

    張揚搖頭道:「外面還有數千人,我們再等等。」

    關勝看著城外密密麻麻地人群,不由大急,只好令人把上的城頭的撞令郎往城裡推去。負重加大,臨時搭造的斜坡也不斷發出「吱吱」地聲音,彷彿隨時會倒塌一般。

    數息間,西夏兵已接近斜坡,後面的撞令郎眼見無法進城,也不敢擋他們地路,只好往兩邊逃去。擋在西夏兵前面的則紛紛被砍倒,斜坡便在撞令郎的慘叫聲中不斷壘高著。

    關勝見西夏兵已經快衝到城頭,忙道:「城外已經沒有多少漢人了,是不是先燒了木道。」

    張揚劈手抓住一支從盾牌間隙穿來的羽箭,張弓射倒一個強弩兵,搖頭道:「等一下。」

    等到西夏兵衝上城頭,開始向兩邊攻擊,張揚才令人放火燒掉木道。沖天而起的火焰中,木道也轟然倒塌,幾個想進城的西夏兵便被燒成了火人,不斷的在城下火堆中慘叫著。

    張揚也丟下神臂弓,排開士兵走到兩軍交戰前沿來。

    幾個西夏兵看到一身金甲的張揚,眼中不由金光四射,嚎叫著便向張揚撲來。

    張揚看了看西夏兵猙獰的面孔,不由殺機大作,鋼槍便如毒蛇般穿刺而出,一朵朵血花便自幾個當先的西夏士兵喉結上飛濺而起。

    一個西夏士兵剛剛感覺喉嚨疼痛,便覺身體又被巨蟒抽中一般,騰空而起。這時他才發現,天邊已經被夕陽染成了血紅。

    張揚不斷挑、砸著把西夏兵打下城牆,身後的士兵也隨之插入西夏陣中,不斷把兩邊的西夏兵砍下城頭。

    一個西夏將領見自己麾下士兵被張揚砍瓜切菜般的屠殺,佔據的城頭也被張揚不斷奪回,忙舞刀來迎張揚。到的前面,才發現張揚手中的金槍不斷吞閃著,自己只能看到數個虛影,也不敢再上前,只是喝叫著讓人抓住張揚的金槍。

    死傷十數人後,終於

    西夏將士成功的被刺穿胸部,然後死死抱住了張揚的

    那將見似乎有便宜可佔,忙舞刀來砍張揚。剛走幾步,卻覺人影一閃,已被穿在槍上的士兵撞上,胸前也被士兵背後透出的牆頭刺了個正著。

    張揚雖然不懼槍上的重量,但在人密密麻麻的城頭,槍法本來就展不開,穿了兩個人,更覺礙手礙腳,便隨手把金槍向城裡空地擲去。

    西夏士兵見自家將領被穿在槍上破空而去,不由也是一愣。

    張揚卻已抄起一把鋼刀撞入西夏士兵中。一刀捅死還愣神的一個番子。拔刀時又抹過旁邊一個士卒的脖子,回刀時順勢一肘頂飛那個還未倒地地屍體,已又打出空地來。大刀或劈或砍。不多時便刺穿西夏軍,與對面地天朝士兵接了頭,身後士卒也跟著接管了城牆。

    奈何城外的斜坡早已被屍體墊的與城牆等高,張揚不得不率部與西夏兵馬短兵接觸著,但在張揚地帶領下,還是把西夏兵擋在了城外。巨盾後的弓箭手們也不斷的用箭射殺著後面等待攻城的西夏步軍。

    李謙順見一千強弩兵無法壓制城頭。便又令衛戍軍往城前增援,同時派橫山羌兵再次用雲梯開始攻城。

    張揚見衛戍軍又奔行而來,忙令弓箭手向城下攻擊。

    衛戍軍排著鬆散的陣勢到的城下,便向城上拋射起來,繞過巨盾俯衝而下地利箭頓時帶起一朵朵血花。城上的弓箭手也開始大量出現傷亡,增援斜坡處的將士不得不冒著箭雨才能到的前線。

    橫山羌兵也在斜坡兩面搭起眾多的雲梯,開始攻城。攀上城頭的士兵紛紛捅刺著頂著巨盾的天朝將士,不多時。巨盾便紛紛倒下,橫山羌兵也紛紛跳上城頭。更令人防不勝防的是盾牌一倒,衛戍軍便開始點射可以看到地天朝將士。一面與上城的羌兵苦鬥,一面又得提防城下不時射來的利箭。不多時城外的一圈人便傷亡殆盡,橫山羌兵也開始不斷湧上城。

    張揚已不知砍斷了幾把刀。只是憑藉著變態地速度砍倒身邊每一個羌兵,隨手砍倒一個番兵,見城上將士已經陷入苦戰,便令關勝帶人退下城,守住甬道,並在城下埋設火藥。

    李謙順也帶鐵鷂子到的城前觀陣,見一個血人所到之處,自己將士便紛紛倒下,忙傳令城頭,砍張揚一刀賞銀百兩,殺死賞銀千兩。

    百兩銀子在邊地已夠一家生活十數載,城上羌兵聽得有重賞,頓時都奮不顧身地向張揚撲來,張揚也知道一旦被抱住,一定會被亂刃分屍,趕忙跳進城內。

    關勝見張揚進城,忙令正在甬道廝殺的人撤退,爆破手也點燃火藥。

    西夏兵看著「重賞」跳進城,雖然有些失望,但心底也鬆了口氣,畢竟死在張揚手裡的同袍已有上千,誰也不敢說能安全的殺死那個殺神。甬道上的西夏兵看到天兵退走則歡呼著奔向城門。

    李謙順見牆頭已經歡呼四起,正要策馬上城時,卻聽得「轟隆」一聲巨響,本來便被雙方挖的搖搖欲墜的城牆已經轟然倒下。方圓數十丈瞬即被灰土籠罩,其中被炸傷的西夏士卒更是慘叫不斷。

    城外的鐵鷂子戰馬被這巨響一震,頓時撞成一團。嵬名仁禮也被拋下馬,正掙扎著起身時,卻見前面的皇帝連人帶馬倒在前面,不由大驚,忙連滾帶爬的到的跟前,見李謙順正奮力的拔著被壓住的雙腿,這才鬆了口氣,忙叫衛戍軍來抬起戰馬。

    李謙順起身,看著還軟在地上的座馬,再無平日的愛惜,一刀便砍斷了這匹看似威猛的戰馬喉嚨。看著尚灰濛濛的爆炸處,李謙順喊道:「進城後全軍劫掠三天。」

    話音剛落,卻見灰土中跳出一人,張弓一箭便把李謙順射倒,之後便又轉身跳進城土中。

    卻是張揚剛才在城上獨戰時已看到李謙順在城下觀戰,估摸著他還在附近,便出來探看。正發現李謙順大喊大叫,當即賞了他一箭。

    嵬名仁禮見皇帝又倒下,忙俯身探看,卻見那支箭正中皇帝咽喉,脖子處已只剩寸餘箭羽。嵬名仁禮抱起李謙順,顫抖著把手指放到脖子處,卻發現皇帝沒了心跳,不由放聲大哭。

    衛戍軍聽得皇帝已死,也是一陣騷亂,有要打進城報仇的,有要退兵的,衛戍軍首領又在壓制城頭時,被張揚射死,也無人能統一眾人意見。

    正爭執間,天兵已從東西二門殺來。

    衛戍軍忙跑去陣後取戰馬,之後卻有近半人逃走,鐵鷂子又不能助陣,主戰的衛戍軍戰不多時,便落了下風,不少人見城內尚不斷出來天兵,便也開始逃走。

    城牆上殘餘的西夏步兵也被人從兩邊不斷進攻,沒了衛戍軍的支援,他們也不過與天兵戰個旗鼓相當。等看到張揚這個殺神又開始屠殺,支持不多時便也紛紛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