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四章 山東攻略 文 / 孤鴻夜飛

    在等候聖旨的同時,也把逼降的高俅大軍整編完畢,除補充各部和十節度傷亡外,又組建了兩個萬人隊,由黨世英、黨世雄任萬夫長。花榮馬軍也初次滿編。如此張揚麾下萬人隊便達到了二十五個,分別由楊志、林沖、關勝、呼延灼、秦明、魯智深、盧俊義、晁蓋、段鵬舉、周信、張清、董平、黨世英、黨世雄和十節度率領。

    待徽宗聖旨一到,張揚便招來林沖、秦明、晁蓋。

    三人見過禮,張揚便道:「明日林沖帶三部向東攻佔登州、萊州,之後北上攻佔各州,晁蓋部在各州留一個千人隊駐守便可。晁蓋率餘部鎮守青州,負責山東地區軍務,林沖、秦明部北上攻佔河北諸州,各部嚴禁侵擾百姓,違者殺無赦。」

    張揚又請來幾個培養的管理人才,介紹給三人,讓他們去準備行動。張揚也在各方面做出了初步調整。

    刑法方面:廢除了刺配,株連九族、三族的酷刑。

    行政方面:州縣官員由朝廷委派,村鄉可由縣官推舉有聲望之人擔任。

    財政方面:全國免賦三年,暫無賦稅

    宗教方面:允許百姓信仰ziyou,但剝奪寺廟、道觀的土地錢財,禁止佔用田地興建寺廟、道觀

    土地方面:把從貪官污吏、害人大戶、寺廟道觀處沒收的田地和公田分給貧民(不把全國土地平分,一來是不侵害那些清廉士族和老實地主的權益;二來也是保證短期內不會缺乏勞力,使得各種商業退步;三來是為主角以後往西北、東北移民做準備。)

    礦產方面:所有礦產收歸國有

    張揚回的獨院,便見六女正在逗弄孩子,三娘與花雨也已在年初生下一男一女。孩子似乎都繼承了張揚的優良基因,各個可愛聰慧。大的四個孩子已經都牙牙學語,看到張揚回來,便奶聲奶氣的呼喊著「爹爹」。

    張揚把六個粉妝玉琢的孩子一一抱過,才對眾女道:「我要帶兵往東京一行,你們先在山寨等候幾日,等形勢稍好,我便接你們去東京。」

    三娘聞言,道:「夫君,我也想同你一起去。」

    張揚摟過三娘,大手也滑到三娘更加豐滿的胸脯上,笑道:「你走了,寶寶怎麼辦?而且蓮兒她們還需要你保護呢。等局勢稍穩,我便接你們到東京。」

    扈三娘忍受著胸部傳來的酥癢,嬌笑道:「那好,只是你一定要快些啊。」

    張揚點頭道:「一定。」

    低頭見三娘的上衣已經被擠出的ru汁浸濕,而三娘也是美眸迷離,便對溫蓮道:「你讓侍女把孩子抱出去,明天我就要下山了。」

    溫蓮聽的張揚又要大被同眠,不由粉臉通紅,但也依言讓侍女把孩子都抱了出去。

    張揚沒了約束,便也拉開戰幕。

    次日,張揚便帶大隊人馬往東京而來。林沖、秦明、晁蓋三部也脫隊而去。

    待三軍走遠,張揚才請來朝廷使者,道:「適才林沖三人聽得我要往東京受封,便帶了各自部下往東而去,恐怕他們會劫掠地方,我yu派兵追剿,又恐朝廷怪我擅自調兵,還請大人回報太師,請他拿個主意。」

    天使聞言,也不敢自作主張,只好派人飛報東京。

    王黼正鼓動徽宗親自往城外檢閱梁山兵馬,聽的消息,便瞞了徽宗,只是申斥了張揚一番,令張揚自行派兵剿滅。

    張揚接的王黼信,便又招來楊志、王煥、段鵬舉、周信、張清五人。

    五人到齊,張揚便道:「山東一地已無多少兵馬,我已派林沖三部去取。義兄可領五部兵馬沿著林沖三部路線走一圈,之後段鵬舉部協助晁蓋部控制山東。義兄則率其餘四部往河北搶佔邊境要地。若遼兵南下,你等可見機行事。」

    五人接令,便去整點兵馬。

    張揚則帶其餘兵馬繼續上路,同時令人加快搜集江南軍情。

    江南形勢卻是急轉直下,二十四ri,宋軍向幫源、樣桐發起全面總攻。起義軍奮戰一ri,終究不敵西北精銳之師。方臘只好率部分將士隱入洞源裡的一個人跡罕至的巖洞,準備天明突圍。未想宋軍收攏了包圍圈,開始搜山,使方臘失去了重新突圍的戰機。

    二十六ri,宋軍王淵部稗將韓世忠偵知了方臘的下落,全力突襲這個巖洞,幾經格鬥,方臘、呂將等五十二人被俘。韓世忠正要押俘請功,卻被熙河統帥辛興宗截住洞口,奪了俘虜,呂將等十三人也趁雙方械鬥之機脫逃。

    次日,童貫便派重兵把方臘、方肥、方臘妻邱氏、子方毫等三十九人監送往汴京邀功請賞。

    呂將等人得脫後,又投入了戰鬥。童貫則帶兵繼續鎮壓各地起義軍。

    張揚接的方臘被擒,便也加快行軍速度往東京而來。

    王黼聽的張揚已經距東京城不足百里,便也奏請徽宗往城外閱兵,好誇耀自己功勞,山東各地告急的奏則被他全部壓下。

    徽宗卻也是個好大喜功之輩,又被王黼在耳邊誇耀了多次梁山兵馬的驍勇,便也想出城檢閱一番。

    王黼也領會到徽宗意思,次日早朝,王黼便奏道:「梁山張揚已率眾近的東京,彼輩豪傑雖有過錯,但現下已受了朝廷招安。臣請天子御駕出城,檢閱兵馬,一來昭顯天威,二來也可使他們沐浴皇恩。」

    徽宗正yu應准,太常少卿李綱(李綱宣和元年上疏要求朝廷注意內憂外患問題,被宋徽宗認為議論不合時宜,謫監南劍州沙縣稅務。宣和七年七月,才被召回朝,此地提前幾年)卻出班奏道:「彼等久不沐皇恩,其中又多有桀驁不馴之輩,其心不明,若在城外翻變起來,將何解救?」

    群臣見有人開了頭,便也紛紛進言勸阻。

    徽宗見群臣反對,也只好罷了此議,只是又想看看梁山軍馬,當下道:「只是張揚帶兵遠來,朕若不檢閱一番,恐他們再生枝節。」

    王黼瞪了李綱一眼,奏道:「聖上言之有理,可令張揚帶一萬兵馬進京,聖上在宣德樓與百官觀看,如此也不虞他們翻變。」

    李綱被王黼瞪了一眼,也是心中一寒。但聞言,不得不硬著頭皮,道:「京師百姓聞得此事定也會夾道觀看,一萬兵馬恐使城內交通受阻,不若令其率一千精兵進城。」

    徽宗卻被眾奸臣捧了多年,習慣了看大場面,聞言道:「梁山既已招安,便是國家臣子,豈可多生猜疑。便令張揚帶一萬兵馬進城,寡人來日引百官登宣德樓觀看,可教張揚等俱依臨敵披掛戎裝服se。」

    王黼聞言,忙叩謝接旨。

    徽宗也無心理政,待王黼接旨,不待眾臣上疏,便宣佈散朝。

    g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