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七章 索超陪送 文 / 孤鴻夜飛

    梁中拿了盧俊義後,便讓人請來兵馬統制大刀聞達和天王李成。

    兩人見過禮,梁中便道:「今日府內捉了一個梁山賊寇,本官yu將他送往東京高太尉處。你二人可保舉一將,押人往東京。」

    兩個統制聽罷,李成道:「我聽的上次東平府捉了梁山一個賊子,便引得梁山兵臨城下。大人何不也來個引蛇出洞,如若那伙強寇年衰命盡,擅離巢穴,領眾前來,不是小將誇口,定令此賊片甲不回!」

    梁中道:「此乃引火燒身之計,上次東平府便因此破城。我等豈可再步他後塵。」

    李成道:「běijing城高糧足,又有三萬精兵,賊人斷難攻下。那梁山賊寇又累拒朝廷軍馬,若大人可擒的賊首,必是大功一件。即使不勝,也可固守待援,等朝廷大軍一到,再裡應外合,必然可以把賊寇剿滅在城下,到時也還是大人首功。」

    王知府見梁中有些意動,忙道:「上次童太傅十萬精兵都落得全軍覆沒,城中三萬兵馬又如何能勝的賊寇。況且大人已經貼出告示要押盧俊義往東京,豈可失信於城民。而且只要把人押往東京,便是大功一件,何必再冒險。」

    梁中聞言,也道:「王大人所言甚是,你們保舉一將就是,不要再生事非。」

    李成聞言,也不好再說,只上前道:「末將保舉麾下急先鋒索超,若由他押運,必然不會有失。」

    梁中聞言便令人去傳索超。

    不多時,便見一將進來,梁中見這將七尺以上身材,面圓耳大,唇闊口方,腮邊一部落腮鬍須,威風凜凜,相貌堂堂,也是點頭不已。

    索超直到梁中面前聲了喏,道:「不知大人尋末將來,有何吩咐?」

    梁中道:「今日府中拿了一個梁山賊人,我yu使你帶人押往東京殿帥府高太尉處,向後自有抬舉你處。」

    索超聞言,道:「末將接令,不知何時可以啟程?」

    梁中道:「便是現在,賊人已用囚車裝了,你可去點齊人馬,直接押往東京。」

    索超聞言,便也告退。回到軍營,點了五百馬軍,便押盧俊義上路。

    戴宗到了běijing大名府,花了些小錢,便從軍營和大牢打聽到押運隊伍的情況和上路時間。沿官道追了幾十里,便看到索超隊伍,暗暗觀看了一下,便又飛回梁山。來回不過半日時間。

    張揚正與眾頭領商議如何對付高俅十路兵馬時,聽得戴宗回山,忙讓他進來。

    戴宗進了聚義廳,行過禮,便道:「昨日盧大官人被捉後便被押往東京,並沒受什麼折磨。」

    燕青也被張揚特允參加了此次會議,聞言也鬆了口氣。

    戴宗又道:「梁中派了五百精銳馬軍押運,為頭軍官叫急先鋒索超。目下正在南樂縣。」

    楊志道:「我初到běijing時,與這索超交過手,武藝不在我之下。」

    吳用道:「河東河北幾處兵馬已經開拔,若派大隊軍馬去救人,恐怕會被圍攻。最好是派精銳小隊人馬去解救。」

    張揚也正想試試親兵長途奔襲的能力,點頭道:「軍師所言甚是,此事便由我帶親兵去做。高俅來攻之事,你們先商議一下,之後給我意見就好。楊志、武松、燕青、戴宗隨我下山。」

    說完,張揚便帶了武松、燕青集合親兵下山而去。連夜奔馳之下,天明便趕到了清豐縣。張揚與戴宗乘鷹飛到空中,見方圓數百里都是平原地帶,只好找了一個稍微有些起伏的土丘,讓兵馬在後面休息。

    清晨的陽光還只是暖暖的,張揚坐在巨鷹背上俯瞰著下面廣闊的平原,心胸也覺一陣開闊。看著旁邊三隻翼展已經近丈的小鷹,互相撲擊、戲耍,想到自己將要出生的孩子,心中又不禁充滿愛意。

    回到古代後,張揚便沒了親情的滋潤,也因此他把漢人都看做了自己的親人,輕易不會殺人,即使宋江這樣的定時炸彈,都沒下手,希望他能看清大勢。

    看著身下不多的水田,張揚不由暗自搖頭。

    宋朝雖然經濟、文化發達,但武備卻是歷朝最弱的。邊疆山川屏障盡失,後代皇帝又都缺乏雄才大略,有幾個良將也都會馬上被閒置。自檀淵之盟後,歷代皇帝便都刻意防守,為了防止遼國鐵騎南下,方法居然是鼓勵百姓開墾水田,修建河渠。可惜遼國也看破宋朝意圖,禁止宋朝修建河渠,打破了宋朝皇帝的唯一希望。

    宋朝漢人過億,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本來足以控制亞洲。卻蜷縮於中原地區,雖然使得勞力大增,促進了商業發展。但福建一帶耕地不足的地方,卻不得不控制人口數量。這對我漢人不得不說是遺憾。

    張揚正感慨間,下面官道上已經出現一隊人馬,中間正押著一輛囚車。張揚略掃了一眼,便指揮巨鷹爬高。發現北面十幾里正有大隊軍馬向東而去,但中間並沒有什麼探馬聯繫,雙方應該還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而且十幾里的距離,自己的親軍足可擺平五百人,再從容退走了。

    張揚見索超的行軍方向正是自己兵馬休息方向,便直接飛回休息處,帶人迎來。

    索超聽得前面馬蹄聲大作,忙喊道:「周謹看住囚車,其他人擺開陣勢。」

    張揚見索超一驚擺開陣勢,便也揮手止住親軍。

    索超見張揚揮手間便止住近千奔行的馬軍,也是暗暗驚懼。看到前面的楊志,知道對方是梁山人馬,今日之事也無法善了了。索性拍馬出陣,道:「爾等不在梁山納福,攔住官道意欲何為?」

    楊志出馬,道:「索將軍別來無恙。」

    索超道:「對面可是背反朝廷的楊志?前番你吞了守備大人的生辰綱,這次還想再劫人嗎?」

    張揚見索超出言不遜,未免楊志尷尬,便也拍馬出陣,道:「我乃梁山張揚,此來目的便是要車中所囚之人。你若願與我等一同上山,我自另眼相看。不然,我們便馬上見個高低。」

    張揚屢擒猛將,如今已是名傳天下了。

    索超見對面一個俊俏後生自稱是張揚,也吃了一驚。

    身後首將王定卻是出生牛犢不畏虎,拍馬近前,道:「末將去試試賊人手段。」

    索超也被張揚盛名所震,點頭道:「小心些。」

    王定得令,拍馬便來取張揚。

    張揚待王定鋼槍近的身前數寸,才偏身閃過。不待王定反應,張揚便搶入身去,提住王定束甲帶,一腳蹬開戰馬,把王定提過馬來。

    索超見張揚一個照面便生擒王定,不由大驚,又見張揚左手提了個人,知道機會難得,便也拍馬來戰張揚。

    張揚見狀,也不躲避,把王定擱到身前,便挺槍來戰索超。

    索超見張揚單手執槍,便用盡全力揮斧橫掃,企圖一招制勝。

    張揚也不與他硬碰,憑借過人的速度,後發先至,便把索超掃下馬去。接著又跳下馬扶起索超道:「情非得已,得罪處還請將軍海涵。」

    索超見張揚言辭恭敬,便也道:「早聞將軍大義,替天行道,奈何身在朝廷,不得不與將軍動手,慚愧。」

    楊志也拍馬近前,道:「天子昏暈,奸臣弄權,索將軍何不與我等並肩作戰,為天下蒼生謀一遮風避雨之處。」

    索超聞言,拜道:「多蒙指教,索超願為將軍馬前卒。」

    張揚見狀,也是大喜,扶起索超,勉勵一番,又請出盧俊義。

    盧俊義知道原委後,免不得責怪燕青一番,但也無法回頭,只好隨眾人一起上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