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水滸梟雄

龍騰世紀 第五十八章 引蛇出洞 文 / 孤鴻夜飛

    卻說張叔夜募齊兵馬後,便整軍備武,準備抵抗梁山賊寇,一面又在各處要道設立哨所,以防梁山突襲。哪想到正月梁山又襲擊了獨龍崗上祝家莊,其他兩莊也投了梁山。張叔夜只好一面上報朝廷,一面增設哨所。

    奏折上到東京,蔡京看過後,便私自壓下,又給張叔夜寫了一封私,讓他小心守禦地方。

    張叔夜接到信,揣摩了幾日蔡京的意思,知道他是不想讓皇帝過問政事,便也只好加緊操練兵馬,好在梁山兵馬也沒再犯境。

    這日正處理公務時,一個探子報道:「大人,青州方向來了兩千多人,似乎是青州兵馬,但又衣甲不齊,還押著許多車馬。」

    張叔夜聞言,不由皺眉思道:青州知府是蔡京門人,前些時日剛往東京運過錢財,按理不該有這許多錢財啊。而且押運的人馬似乎也多了些。

    正想間,一個衙役進來,報道:「青州別駕劉義民求見。」

    張叔夜正疑惑此事,聞言忙道:「請他進來。」

    青州別駕劉義民卻是一個清官,家中也沒什麼錢財,才躲過宋江的洗劫。也看破了宋江虛實,知道他們人馬並不多,只不過借了梁山之名,才得了城池。宋江眾人一走,他便也騎馬直奔東平府報信。

    二人敘罷禮,劉義民說了青州之事。

    張叔夜道:「原來如此,那夥人定然不是梁山賊寇,否則他們從我治下通過,一定瞞不過我的探子。你知道他們的來歷嗎?」

    劉義民道:「我聽百姓說,領頭的似乎是去年殺人潛逃的宋江,其餘人馬似乎是白虎山草寇。」

    張叔夜道:「我也聽過宋江此人,在山東名聲不小,不知道那原白虎山兵馬有多少?」

    劉義民道:「應該不足五百,不過在城中又裹挾了一千多新兵。」

    張叔夜聞言,想了想,道:「如此說來,這支人馬不堪一擊了,我一定會拿下這批賊寇的。你不妨先回青州組織人維持秩序,免得事態擴大。」

    劉義民聞言,便也告退而去。

    張叔夜又招來兒子張伯奮和張仲熊,說了此事。

    張伯奮道:「父親,我們可以輕鬆剿滅這支人馬。但依賊人行跡,似乎要去梁山。不知他們有否聯繫,我們現在兵馬還未練熟,若因此招來梁山攻擊,恐怕守不住城池。」

    張叔夜點點頭,道:「伯奮言之有理,但梁山聲勢漸漲,若不早行剿滅,恐怕日後會成為國家心腹大患。奈何朝廷眾奸臣只知媚上取樂,全不顧各地局勢。好在此事正涉及蔡京門生,我們不如冒險一博,先剿滅了這批賊寇,若梁山賊寇來攻。我們再向東京求援,到時蔡京為公為私都會派兵來援,若因此剿滅了梁山賊寇,也算國家大幸。若不然,我父子也算為國盡忠了。」

    張仲熊道:「父親,我看那梁山張揚只殺貪官劣紳,軍隊所過處秋毫無犯,若能招安,也不失為國家棟樑。父親何不奏請天子下詔招安。」

    張叔夜見兒子仍舊酸腐不堪,不由搖頭道:「如今天子只圖享樂,政事都托予蔡京處理,梁山又與他有宿怨,要招安談何容易。況且就算招安了,朝中奸臣弄權,他們又是強人脾性,日後也必然生亂,只有除去,才可保的一方平安。」

    張仲熊道:「可是父親不是說金人兇猛更勝遼人嗎?如果因此內耗,恐怕不是國家之福。」

    張叔夜見兒子有此遠見,才稍感欣慰,但想到國家近況,不由歎了口氣,道:「雖然金國對遼屢戰屢勝,但要滅掉遼國,恐怕還得數載,我國只有盡快消除內患,整軍備武,到時才能使金國不敢輕犯我國。那淮西王慶、河東田虎有了些氣候便開始攻城略地,梁山張揚也未必就是善茬。既然招安不通,只能先行剿滅,免得到時成為國家大患。」

    張伯奮也道:「父親所說甚是,國家內患已經頗多,已經禁不起大風大浪,任何隱患我們都要盡早剷除。」

    張叔夜點點頭,道:「正是,我們也不要空談了,伯奮,你去點二千兵馬隨我去剿滅賊寇。」

    張伯奮聞言,忙到軍營去檢點軍馬。

    張叔夜又在地圖上找了一處通往梁山必經之地。

    不到兩刻,張伯奮便集合妥人馬。

    張叔夜便帶了兵馬出城而去。到的目的地,張叔夜見遠處官道後正有一個土丘,便領人埋伏在山丘後面。等了一個多時辰,便見一隊官匪混雜的隊伍走來,當先一騎卻是一個神采飛揚的黑矮漢子。

    張伯奮看賊寇已經走到近處,隨時有可能發現土丘後的伏兵,便道:「父親,賊人並無防備,我們是不是應該攻擊了。」

    張叔夜道:「前面領頭的賊人似乎便是宋江,我們放他過去,免得沒人去求梁山起兵。」

    宋江看著身後的大隊人馬和錢糧,不禁又生出雄心壯志來。正考慮山寨什麼人可以收買時,卻聽的旁邊土丘一陣喊殺聲,接著大隊官兵便從土丘後殺了出來。雖然正在衝鋒,但仍保持了錐形陣勢,一看便非烏合之眾,而且當先更是一百多騎騎兵。

    宋江看了一眼,便知道不是自己這支烏合之眾可以抵擋的,也顧不得後面押運錢糧的孔家兄弟,打馬便走。

    張叔夜見宋江當先逃跑,便也令人開始圍殺賊寇。

    孔明見前面出現官兵,心憂宋江安危,領著幾十悍勇嘍囉,便向前殺來。剛剛到的前隊,便見張叔夜領著騎兵呼嘯而來。成建制的騎兵衝鋒所形成的威壓,使得眾人不由一窒。張叔夜見前面孔明似乎也是個頭領,猿臂輕舒,把他提過馬來。其他嘍囉卻沒有如此好命了,一個照面便被衝殺殆盡。

    青州降兵見官兵勢猛,便也紛紛降了。只剩孔亮帶幾十嘍囉靠著幾輛馬車死守,張叔夜也不想多損兵力,讓人推出孔明。孔亮見狀,只好率人束手就縛了。

    張叔夜回城後,便一面加強戒備,一面廣貼文榜,宣言十日後,處斬梁山賊寇孔明、孔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