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桃花渡春曲

龍騰世紀 83、真的是酒桶漂天涯(上) 文 / 海川北侖

    小帆船撐著風帆,順著海流,在蓮花洋上漂蕩著。

    蓮花洋面,陽光照耀到海裡泛著一陣陣炫目的白光。微風徐徐,從海面上的浪尖滑過。那些晶瑩的透亮的珍珠似的浪花,隨風而起,似精靈似的飄舞,似鬼魅似的飛揚,似乳燕般的投懷,似雲霧般的纏人。海空之中,空曠寂寥,遠處的點點船影,更顯出這小帆船的寂寞來。

    這時,從小帆船的後面竄出一條農輔船。柴油機隆隆地轟鳴著,排氣管達達地噴著濃煙。船如一頭蠻牛,無視這波濤洶湧的大海,無視這暗潮湧動的大海,一根勁一條直線地開了過來。在這空曠的大海,隨便怎麼開都行的,但那船卻偏偏要從小帆船的旁邊超速而過。這樣,農輔船險而又險地擦著小帆船而過,差點沒撞著小帆船。

    農輔船上的周小通此時正赤著身子無助、無奈又羞愧地蹲在船的角落上,與那小帆船上的老人和小尼姑了煙來了個擦肩而過。他根本就不會想到,他和他的父母隔海過洋到沈家門來要找的舅公就在旁邊的那艘小帆船上。當然,小帆船上的小尼姑了煙也不會知道,師叔口中口口聲聲要她等的有緣人,竟然會在這樣一個十分尋常的下午,在一條普通的農輔船上與她擦肩而過。

    那艘載著周小通的農輔船,從沈家門出發後,也是沿著普陀山與朱家尖之間的水道繞到蓮花洋的,航線在普陀山開始就與那小帆船一樣了,所以兩船一前一後會在這蓮花洋上相遇。開足馬力轟鳴著的農輔船,在掠過小帆船時,驚著了小帆船上的所有人,連那坐在桅桿下閉目靜養的緣心師太也睜大著眼睛,吃驚地看著農輔船囂張而去。農輔船所帶起的波濤,把小帆船沖得東歪西倒的,船體不停地晃動。小尼姑了煙鑽著的那個大酒桶,也被晃蕩得發出「嘎嘎嘎」的奇怪的聲音。

    小尼姑鑽出了酒桶,看著前面揚長而去的農輔船,憤憤不平地說:「這船怎麼開的,橫蠻不法橫行霸道的。有這麼開船的嗎?這麼大的海,就不知道稍微讓開一點。打個方向讓一下就行了。這種人真不像話,只顧著自己,也不看看旁邊還有一條小船。」

    緣心師太看著遠去的農輔船,搖著搖頭。現在,她聽了了煙的話,轉過臉去看了看身後那憤怒的小尼姑,又搖了搖頭。這世上的事,她已經很難想個透徹了,似乎一切都在變,一切都變得那麼的不可思議了。這船,可以這樣橫衝直撞急吼吼地開,要是把人家的小船蕩沉了,反怪人家小船的撐船水平低,一點都不會為別人著想,一點都沒有菩薩的慈悲之心,一點都沒有佛家提倡的修身退讓之意;而這了煙,好歹也是個小尼姑了,已經跟了她好幾個月了,看她剛才憤怒的樣子,還像個小孩子一樣,一點都沒有出家人的樣子。但是,師弟卻說了煙有慧根,這普陀山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了煙這樣有慧根的人了。唉,這世事變化太大,就是世俗的人也不一定能想得透徹,何況她一個整天閉門靜修的出家人?想不透徹,她就不再去想了,畢竟世事與她這出家人的關係不是很大。她只要能守住自己的心境,心靜自然通達,通達自然自在,處處皆有阿彌陀佛。

    老人在船上還是鎮定了一些,但船的東搖西擺的,還是讓他手忙腳亂了一陣。這時,他在酒桶口的船舵盤上操作完畢,已經控制住船的不正常的搖擺,並且鎖住了舵盤。然後,他觀察了一下天空,就走到了船首的位置,掀開了那裡的船艙板,從船艙裡拿出一面類似於風箏的風帆。這風帆還繫在一條長長的繩,一圈圈地捲著拖著風帆的一條撐桿上。

    「老爺,是風箏嗎?你要在這船上放風箏?」了煙好奇地來到了老人身邊,蹲下身來問。

    老人哈哈地笑了,他覺得他真像個小孩,在這船上整一套這樣的設施,像極了一個好玩的小孩做的那種適合在野地裡空闊的天空中放飛的大風箏。

    「是放風箏。好玩嗎?你以前玩過嗎?」老人含笑著,一邊又想起了他的童年,一邊問著了煙。

    「沒玩過。小時候,我只是看男孩子玩過。老爺,我好想玩放風箏哦。小時候,沒人給我做風箏,做了風箏,我也放不上去。可是,你知道的,我們女孩子最喜歡風箏了,以前我就經常幻想著自己能像風箏一樣,飛上藍天,飛上白雲間,像那小鳥ziyou地飛翔。我做夢都想哪。」

    「是啊,誰的童年沒有一個夢啊?」老人感慨著。他拿出了一個壓縮著的橡皮氣球,在船上的充氣閥上給橡皮氣球充上氣。氣球膨脹了開來,這是一個氣象站用的高空氣象探測氣球。他把直徑一米多的氣球塞在了風帆中,風帆被頂了起來,慢慢地升上去。老人根據風帆上升的速度緩緩地放繩,讓氣球帶著風帆升上高空。高空的風力要比海面大幾十倍,風帆升到三、四十米的高空,帆布受風完全撐了開來。這時的風帆底下的氣球,早從風帆的裹挾中脫離出去,自顧自地繼續高高地飛向天際。帆船一下子受到了高空風力的牽引,船體變輕,船速變快,就像一條箭魚一樣的貼著水面飛馳了起來。

    「哇,好真快啊,太有意思了,原來這風箏還有這麼大的作用。」了煙高興地蹦跳著。緣心師太又睜開了眼睛,也好奇地看著這一切。

    這就是老人航海的秘密武器。這套裝置簡單實用,但每次的消耗卻也較大,有時候風向不對或者風力太大時,放上去的風帆經常會被砍掉。風向和風力都理想時,每次也得消耗掉一隻高空氣象探測氣球。也只有老人有這樣的條件,因為他的風帆和氣球都是劉賽英從香港成箱成箱地給他寄過來的,不要他化費一分錢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