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細數三國豪傑

龍騰世紀 第四節 文 / 項飛

    好了,接著說官渡之戰。曹操帶人馬連夜出發,到達烏巢時天已經亮了(奇怪,好像很多史書都說袁紹囤糧在烏巢,唯獨《三國誌》沒明確說明袁紹囤糧所在)。烏巢守將淳於瓊發現曹操兵少,於是領人馬出擊。沒想到曹軍人雖少,可都是精兵,雙方一接戰淳於瓊部就潰敗下來,他只好退回大營,死守待援。曹軍則拚命攻寨。這時有人報告曹操,袁紹派來增援的騎兵快到了,「請分兵拒之」。曹操大怒,他說,等敵人到了背後再說。曹軍都知道如果在袁紹援軍到來之前不能攻破敵營會是什麼後果,於是人人向前,「皆殊死戰」。終於「破瓊等,皆斬之」。

    這邊袁紹也沒閒著,他一聽說曹操親自去襲擊淳於瓊,立刻作出決定,派張郃、高覽去進攻曹操大營。這也是一步好棋,如果能夠攻下曹軍大營,即使烏巢失守,曹操也無處可歸,最後的勝利還是屬於袁紹的。棋是好棋,可是袁紹的對手太強大了。曹操也算到了這一步,所以他留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嫡系愛將——曹洪據守大營。曹洪當然知道這一戰的重要意義,所以拼了命也要守住這裡。正在這時,烏巢方面傳來戰報,曹軍大獲全勝。所有的人,無論袁軍還是曹軍,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清楚袁紹的失敗已經不可避免了。張郃、高覽哥倆一合計,降了曹操(關於他們的投降細節後文會有詳細介紹)。

    張郃、高覽的投降雖然不能左右戰局,但是卻加快了袁紹的失敗。袁紹措手不及,大潰,和他的兒子袁譚棄眾而走,部隊、輜重、圖書、珍寶都不要了,也來不及帶走。《獻帝起居注》記載了官渡之戰後曹操給獻帝上的表,其中提到了此役的戰果:「斬紹大將淳於瓊等八人首」、「凡斬首七萬餘級,輜重財物巨億」。由此可見,戰果頗為輝煌。

    官渡之戰曹操完勝,此役雖然沒能徹底擊垮袁紹,但是也極大地削弱了他的實力,使之從此一蹶不振,同時曹操奪取了袁紹大量的人員、土地、輜重,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最重要的是在心理上給了袁紹及袁紹集團重擊,取得了絕對的心理優勢,從此袁軍與曹軍接戰,基本上是一觸即潰。

    曹操趕跑了袁紹,在袁紹大帳中發現了大量書信,其中有不少是曹操陣營中的人寫給袁紹的。曹操根本就沒看,「皆焚之」。《魏氏春秋》記載,曹操說:「當紹之強,孤尤不能自保,而況眾人乎?」曹操這樣說、這樣做無非是安眾人之心。此計雖高卻不是曹操的原創,它的原創者應該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此事見於《後漢書光武帝紀》,那時劉秀還沒有稱帝,在給更始帝打工,當時有個叫王郎的人自稱天子,被劉秀圍困在巨鹿。經過幾個月的苦戰劉秀終於攻入城中,殺了王郎,同時繳獲大量手下人寫給王郎的信。劉秀看也沒看就把這些信燒掉了,還說:「讓那些為這事睡不著覺的人放心。」原文是「令反側子自安」。

    其實曹操這樣做除了收買人心外,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經過一場大戰,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己方也損失不小。而且在接收了袁紹大量的降軍和城池之後,曹操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展開工作,所以當務之急是保持穩定,絕不能製造也禁不起任何動盪了。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與袁紹暗中勾結的人可能太多了,如果按照書信一個一個來追究,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不說,很可能還會造成人心浮動,人人自危,甚至演變成大清洗,這是曹操所不願看到的。所以他乾脆裝個大方,賣個人情不予追究。

    官渡之戰的勝利從根本上改變了曹弱袁強的局面,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乃至統一全國的基礎,是改變歷史的一次勝利。《三國誌》說此時的曹操「破紹,天下莫敵」。

    曹操並沒有被勝利所陶醉,而是「宜將剩勇追窮寇」。建安六年,曹操渡河追擊袁紹。袁紹實力果然很強大,在官渡雖然慘敗,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他在短時間內就又聚集了大量的人馬。曹操當然不會給袁紹機會重整旗鼓,立即進兵,在倉亭再次重創袁紹。袁紹逃回冀州。曹操則回兵許都,畢竟離開老家已經很久了,雖然有親信把守,可也不能長時間不回家。

    各位讀者可能還記得,在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相持時汝南的劉辟舉兵作亂,與袁紹相呼應,袁紹還派劉備去幫助他。後來劉辟雖然被曹洪擊敗,但他的同夥共都(《三國演義》為龔都)卻在繼續戰鬥。曹操派蔡揚(不是蔡陽)去剿滅,卻被殺敗。曹操回到許都後,一刻也沒休息,就又親征共都和劉備。劉備聽說曹操親自來了,故技重施,自己先跑了。共都一看劉備跑了,乾脆也跑吧,於是「皆散」。

    建安七年正月,曹操回到故鄉沛國譙縣,頗有點衣錦還鄉的意思。可是曹操在老家呆了幾天後感覺不對勁,於是下了一道令,大意是:黎民百姓飽經戰亂,人口銳減,我「國中終日行,不見所識」。因此,要求給民生息,並且要「置學師以教之」。能在大戰之後,四方紛擾,天下未定之時就想到辦教育,不是常人所能,曹操果然不同凡響。

    曹操繼續進攻袁紹,準備給他最後一擊。在途經橋玄墓的時候,還特意以「大牢」之禮祭祀,並親自做了篇祭文。祭文不但文采飛揚,情感真摯,而且很有意思。橋玄曾官任太尉,他一直看好曹操。「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豈在君乎?」這句話就是他對曹操說的。那時非常流行點評人物,曹操少年時就曾多次登門請以點評人物著稱的許子將點評自己,由此有了「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年少的曹操一直被認為是紈褲子弟,但在得到太尉橋玄的如此好評後,立刻成為績優股,身價倍漲,因此曹操認為自己「為大君子(指橋玄)所納」。在祭文中,曹操回顧了自己與橋玄的交往,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還提到一件事:有一次橋玄和曹操交談,橋玄說,我死之後,如果你路過我的墳墓不以「鬥酒隻雞」相祭,那你走不了三步就會肚子疼。這雖然是玩笑,但若不是「至親之篤好」,以橋玄的身份是不會隨便說這種話的。

    祭奠完了橋玄,曹操繼續進軍。再說袁紹自從官渡大敗之後,就得了重病,經常吐血。建安七年五月,還沒等曹操開打,袁紹就病死了,他的小兒子袁尚繼承了他的事業,自號車騎將軍。請注意,繼承袁紹勢力的是他的小兒子袁尚,而不是長子袁譚,這就埋下了骨肉相殘的禍根。不知道為什麼,袁氏一家都善於「窩裡鬥」。袁紹和袁術是親兄弟,袁紹是哥哥,但是庶出,就是說袁紹的母親不是正房,袁術雖年幼,卻是嫡子,所以袁術一直看不起袁紹。後來他們的父親袁逢把袁紹過繼給自己的哥哥袁成為子,這樣袁紹、袁術又成了從兄弟。關係雖然變了,卻不影響兩人大打出手。不過雖然如此,兩人都還有個底線,那就是無論怎麼打,都沒想過要對方的命。可是到了袁尚、袁譚這一輩,就沒有底線了,都想殺了對方,收購對方的集團。羅本的《三國演義》寫袁尚、袁譚合兵抵抗曹操,一觸即潰,可是在二人互鬥的時候卻奮勇當先。「二人親自交鋒,袁譚大敗,尚親冒矢石,衝突掩殺。」老羅真是高人,寥寥幾筆,「窩裡鬥」悍將的形象便躍然紙上。

    袁紹病死,對曹操來說當然是好事。可是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如果袁紹是在戰鬥中被殺死或是被擒,那麼袁氏集團的勢力就會立刻土崩瓦解,即使有小股殘餘勢力也不足為患。可袁紹是病死,屬於正常死亡,他就會指定接班人,繼續戰鬥。袁紹不在了,可是袁氏集團還在,仗就得繼續打下去。而且袁紹的幾個兒子(還有一個叫袁熙)各領一夥人,堅持鬥爭,逐個剿滅必然要費時費力,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袁紹的死增加了曹操統一北方的難度。後來曹操與馬超交戰,每聽說馬超從西涼增兵就笑逐顏開,也是這個道理,因為這省去了曹操挨個征討的麻煩。還有人認為《三國演義》中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可是曹操既然來了,就得消滅袁氏集團,不管負責人是誰。袁譚、袁尚聯手拒敵;「數敗」,只好退守黎陽,可沒多久黎陽也守不住了,只好連夜逃走。曹操繼續進兵,又佔領了鄴城,然後聽從謀士的建議,回兵許都,給袁譚、袁尚一個空間發揮他們「窩裡鬥」的特長。

    建安八年七月,曹操可能覺得去年發佈的命令執行得不好或是力度不夠,於是再次發佈命令,要求全國各地大力辦學,命令具體到「縣滿五百戶置校官」。與剛起兵時相比,曹操的經濟條件已經有所好轉,可是還遠不富餘。而且天下未定,戰事不斷,曹操在連年的征戰中仍不忘教育,連下兩道命令倡導辦學,其遠見卓識可見一斑。後來的魏國之所以強大,人才輩出,與曹操的大力辦學不無關係,「教育是立國之本」,此言不虛。

    然後,曹操領兵東擊劉表。還沒等開打,那邊袁譚、袁尚先打起來了,而且很快分出勝負。袁譚兵敗,退守平原縣,袁尚不依不饒,非要置袁譚死地不可,袁譚無奈只好向曹操請降。曹操手下很多人對此表示懷疑,而且既然來了哪能捨劉表而去,回頭攻袁氏兄弟。但荀攸認為可以受降。曹操自己也說:我攻呂布時劉表沒趁機為寇,官渡之戰劉表也沒支援袁紹,由此可知「此自守之賊也」,可以留到以後再打。而二袁就不一樣了,必須盡早除掉。主意已定,曹操接受了袁譚的請降,然後還兵黎陽,準備攻袁尚。袁尚一聽曹操又回來了,立刻放棄了剛剛佔領的平原縣,退回到鄴城以東。

    袁譚雖然投降了曹操,但是還沒有和曹操匯合。於是袁尚抓緊這個時機,留下審配等人看家,自己帶兵擊袁譚。袁譚一面派人向曹操求援,一面迎擊袁尚。袁尚得知曹操領兵來攻,而且袁譚抵抗得也很頑強,一時半會不會有結果,只好回兵。曹操派曹洪攻審配,自己則親自堵擊袁尚。曹軍諸將都認為「歸師勿遏」,不應該阻擊袁尚,可是曹操堅持這樣做。他說,如果敵人從大路來,我們應當避其鋒芒;如果袁尚從西山來則可以一戰。果然袁尚從西山來了,曹操在淦水邊一戰破敵,連袁尚的印綬、節鉞都繳獲了。曹操令人向冀州城中守敵展示了袁尚的印綬、節鉞,「城中崩沮」,徹底擊碎了守敵固守待援的希望。沒幾天,守城主將審配的侄子就生擒審配獻城投降。曹操入城之後,先殺了審配,然後到袁紹墓前拜祭袁紹。

    當年袁紹、曹操的關係很好,在京城中經常廝混在一起。中平五年,兩人同時入選西園八校尉,袁紹為佐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兩人雖然都是**,但身為世家公子的袁紹總有些看不起曹操,而曹操雖也不滿袁紹,但還是維持著表面的友好。後來袁紹的母親去世,袁紹和袁術舉辦了一個隆重的葬禮,「與會者三萬人」。曹操在那個場合與別人私下裡說:「天下將亂。為亂魁者必此二人(指二袁)也。yu濟天下,為百姓請命,不先誅此二子,亂今作矣。」曹操在這個時候說這種話,可見他對二袁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點。再後來曹操、袁紹兩人都拉起隊伍,各霸一方,但還是常有書信往來。當時的陳留太守叫張邈,他與曹操和袁紹都是朋友。各路諸侯起兵討董卓的時候,袁紹被推為盟主。張邈見袁紹「有驕矜se」,就說了他幾句。袁紹懷恨在心,暗地裡讓曹操殺掉張邈。袁紹這事辦得也不對,人家說你幾句也是為你好,你反倒要殺人家。而且你自己不動手也行,找誰不好,非得找曹操代勞,還拿曹操當你的小弟呢?!曹操當然不能幹,他不但沒殺張邈,還批評了袁紹,搞得袁紹很沒面子。《魏書》還記載,袁紹與太尉楊彪,大長秋(官名,不是大長今)梁紹,少府孔融有仇,而這幾個人又都在朝廷為官,也就是在曹操的跟前。於是袁紹給曹操寫信,讓他「以他過誅之」,就是找個別的毛病殺掉這幾個人。袁紹對曹操一直頤指氣使,動不動讓曹操幹這幹那,儘管曹操一直不按他的意思辦,可袁紹就是不長記性。這回曹操照例拒絕,還回信說,現在朝廷正是用人的時候,我以誠相待還怕這些能人不肯來,怎麼能隨便治罪呢?袁紹這時才有些明白,認為曹操「外托公議,內實離異」。

    在袁紹和曹操剛起兵的時候,曾有過一次對話。袁紹問:「若事不濟,則方面何所可據?」曹操沒回答,反問一句:「足下意以為如何?」袁紹說:「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曹操答道:「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兩人在說這些話時,大概都是意氣風發、志得意滿。他們說的不僅是各自的戰略方針,也是心中的遠大志向,只不過袁紹毫不忌諱,說出了「爭天下」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可見當時的袁紹已經開始自我膨脹了。而曹操則要隱晦一些,只是說「無所不可」。袁紹的戰略方針基本實現了,可是他還是失敗了,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應該不是執行的問題,而是這個方針本身有問題。袁紹的方針過分強調了「地利」,可能也考慮了「天時」,卻根本沒提「人和」。孟子說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他老人家認為「人和」是最重要的,但是袁紹偏偏就沒考慮這個最重要的因素。他認為有了「天時」、「地利」就可以「爭天下」了,即使不能爭得天下,也可以坐守河北之地。袁紹是世家子弟,從小錦衣玉食,根本不瞭解民間疾苦,更不知道老百姓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道民心有多重要。這不是只有袁紹才會犯的錯誤,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都可能會犯的錯誤。一個不經調查研究就作出的結論往往會適得其反,一個不考慮老百姓疾苦的政權往往會遭到百姓的拋棄。袁紹就是這樣,他依靠豪強,壓搾百姓,與民爭利。在他統治的地區「豪強擅恣」,「下民代出租賦」,賣盡家財也交不齊賦稅。而曹操恰好與袁紹相反,他抑制豪強,依靠百姓,多次發佈命令,與民生息,減租減稅,讓利於民。舉個例子,就在祭奠完袁紹之後,曹操立刻下令免除河北當年的租賦,還加重了對豪強兼併的懲罰。當然曹操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他自己的霸業,但是這種做法在客觀上符合百姓的利益,滿足了百姓的需求,與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相吻合。這,應該是曹操戰勝袁紹的根本原因。

    曹操在袁紹墓前哭得情深意切,還慰問了袁紹的妻子並予以厚待,然後繼續追殺袁紹的兒子,這些事一碼是一碼,曹操分得很清。這時曹操還做了一件事,就是給自己的兒子曹丕迎娶了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甄氏。《世語》記載,袁熙領兵在外,把妻子安頓在幽州和袁紹的妻子劉氏在一起,沒想到城破之後都成了俘虜。曹丕入城後先到袁尚的府中,在那裡見到了劉氏。發現還有一個婦人蓬頭垢面,站在劉氏身後,一問才知道是袁熙的妻子。曹丕就讓她洗臉梳頭,想看看到底相貌如何,一看之下果然「姿貌絕倫」。大概曹丕看得太投入了,以至於真情流露,連劉氏都看出苗頭了。曹丕走了之後,劉氏對甄氏說:「這下好了,不用擔心被殺了。」曹操知道後,就讓曹丕娶了甄氏。《魏氏春秋》記載,孔融知道這件事後,給曹操寫了封信,提到周武王伐紂之後,把妲己賜給了周公。曹操也是做學問的人,博覽群書,可是沒見過這段記載。他以為孔融一定是在什麼古籍上看到,於是在和孔融見面時就問起了這事——曹操還是非常虛心好學的。沒想到孔融卻說:「以今度之,想其當然耳」。鬧了半天是在拐著彎諷刺曹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